席慕容鄉愁簡析

時間:2024-10-17 13:50:12 鄉愁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席慕容鄉愁簡析

  原文:鄉愁

席慕容鄉愁簡析

  作者: 席慕容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The song is a native flute quiet and remote

  Always sounded the night the moon

  The face of home is a vague wistful

  Waving goodbye as if the fog

  After parting

  Homesickness is a tree without rings

  Never to grow old

  【詩歌賞析】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遠離故鄉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廓,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里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蒙的云霧。用霧里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恒。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悠遠。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余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

【席慕容鄉愁簡析】相關文章:

《鄉愁》教材簡析06-23

鄉愁教材簡析06-27

席慕容的鄉愁09-13

席慕容的鄉愁10-04

席慕容的《鄉愁》10-16

鄉愁簡案08-17

席慕容鄉愁的原文08-16

席慕容《鄉愁》原文08-04

席慕容鄉愁的特點06-24

《鄉愁》席慕容賞析08-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ⅴ在线观看 |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 | 亚洲阿v天堂在线观看2019 |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 综合福利久久一级免费 | 中国人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