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黃沙道中古詩賞析

時間:2024-10-03 20:53:28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夜行黃沙道中古詩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夜行黃沙道中古詩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夜行黃沙道中古詩賞析

  夜行黃沙道中古詩賞析1

  夜行黃沙道中,即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 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上闋 :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下闋: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這首詞使用的是《西江月》這個詞牌,該詞牌要求:

  (1)上闋和下闋分別都是四句,第1、2兩句都是六字,且要求對仗。第三句是7 字,第四句是6 字。

  (2)第2、3、4句的最末一字須押同一個韻。(幻燈片2中文字“蟬、年、片;前、邊、見”中變換顏色。)

  鑒賞詩句

  1、詩人描繪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的景色、恬靜宜人的氣氛。充滿了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吧。

  學生朗讀全詩。

  2、這首詩是詩人罷職閑居時的作品,辛棄疾的詞以悲壯激昂、豪氣奔放為主要風格。但他筆下也能呈現清麗幽美的景色,流露活潑自然的情調。這一首《西江月》就是別具清麗格調的詞,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給人以浪漫的享受。那么我們仔細來分析這首詞吧。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幻燈片5圖片:山村月夜圖,有樹枝、鳥雀及鳴蟬。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先以驚鵲寫明月,明月出來了,樹枝上的鵲兒一見到光就驚飛不定。次寫鳴蟬,半夜還有蟬鳴,可見天熱,為下片寫雨伏筆。本來摸黑走路,明月一出來,眼前一片光明,天氣很悶熱,起了陣陣清風,這時多么愜意!驚鵲,反襯詞人的坦然,鳴蟬,使人越發感到鄉村的幽靜。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幻燈片6圖片:池塘邊稻花盛開,一片金黃,荷葉滿池,池中有青蛙。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稻花飄香,沁人心脾,蛙聲一片,又鬧又靜,鄉土氣息更濃了。詞人為農家感到由衷的喜悅。稻花香里說豐年的不是別人,而是一片蛙聲,青蛙的叫聲似乎就是“豐年、豐年”,詞人自己陶醉在豐收在望的歡樂之中,覺得青蛙似乎也在為豐年歡唱了。

  提問:這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方法?(幻燈片6點擊后出現文字:“側面烘托”)

  分析:這是一種側面烘托的手法,把不識人情卻識時節的蛙聲,賦予人的感情,說它們也在為豐收而歌唱。蛙猶如此,人樂更甚!作者通過擬人和襯托的手法把農村人家的熱鬧氣氛和歡樂之情傳情地表達了出來。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幻燈片7圖片:山中遇雨圖,天空有數顆星,路上有一人散步)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如果說上闋是夏夜之晴,著重在物;下闋就是寫夏夜之雨,著重寫人 的思想感情。這兩句描寫一場驟雨即將瓢潑而下的氣象。烏云幾乎布滿了 天空,只在一角露著七八個星星,數也數得清。詞人寫明星而不寫烏云,只用星星暗示烏云,反增畫面的美感而不煞風景。“兩三點雨”,雨點很大,不緊,疏朗,將驟雨的`前奏寫得逼真。

  提問:這幅畫面的組織有什么特色?(幻燈片8:用卡通畫的形式表示以下構圖)

  分析:這副畫的構圖是頗有特色的。前一句,由星星點點,散布云外,構成了一個面,寫出了光線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點形成線,而且使人似乎聽到雨滴的落地聲。前后兩句,從天空到山前,構成了一幅渾然奇妙的立體圖。這是詞,又似畫,有影像,有韻味,深邃的詩意從字里行間滲透出來。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幻燈片9圖片:溪流盡頭,峰回路轉又見茅店。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詞人在此將筆一躍,然后一揚,使文勢起伏,感情搖曳。“忽見”二字,流露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樣的驚喜之情。

  3、這首詞在藝術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分析:這首詞在藝術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數字”入詩,構成優美的意境。上片借數詞“半”點明半夜時分。以“一”字描寫到處是蛙聲。下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寫夏夜疏雨,確是傳神筆致。天外之星七八個,烏云當中又留隙;山前之雨兩三點,大雨欲下還斂住。(幻燈片2中以上提到的幾個數詞變換顏色)這幾個數詞用得巧妙之極。星一多,則不可能有雨;不見星,則可能雨大。唯獨稀稀數星,疏疏小雨,才構成清朗恬靜地境界,以烘托出豐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悅之情。由此可見,數字不但可以入詞,而且與詞的境界關系頗大。這首詞在這方面也留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夜行黃沙道中古詩賞析2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溪橋 一作:溪頭)

  譯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一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他的眼前。

  注釋

  ①西江月:詞牌名。

  ②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③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④鳴蟬:蟬叫聲。

  ⑤舊時:往日。

  ⑥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⑧見:同“現”,顯現,出現。

  賞析

  這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開始到上饒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詞中所說的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里,嶺高約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兩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畝。這一帶不僅風景優美,也是農田水利較好的地區。辛棄疾在上饒期間,經常來此游覽,他描寫這一帶風景的詞,現存約五首,即:《生查子》(獨游西巖)二首、《浣溪沙》(黃沙嶺)一首,《鷓鴣天》(黃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詞。

  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人們的關注點從長空轉移到田野。表現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聯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此時此地,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而說豐年的主體,不是人們常用的鵲聲,而是那一片蛙聲,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令人稱奇。在詞人的感覺里,儼然聽到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爭說豐年。先出“說”的內容,再補“聲”的來源。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造。

  以上四句純然是抒寫當時當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詞人所描寫的夏景并沒有就此終止。如果說詞的上闋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繪,那么下闋卻顯然是以波瀾變幻、柳蔭路曲取勝了。由于上闋結尾構思和音律出現了顯著的停頓。因此下闋開頭,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定的音勢。“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這些都是為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相吻合。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盡管很熟,可總因為醉心于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也都沒有察覺,前文“路轉”,后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令人玩味無窮。

  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里,讀者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于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夜行黃沙道中古詩賞析3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橋:(有的版本為“頭”,小學語文義務教育人教版上為“橋”)

  見:通假字“見”念“現”

  【注釋】

  1、黃沙:江西省上饒縣黃沙嶺鄉黃沙村。黃沙道:指的就是從該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黃沙嶺之間約20公里的鄉村道路,南宋時是一條直通上饒古城的比較繁華的官道,東到上饒,西通江西省鉛(音:鹽)山縣。

  2、“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

  3、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4、鳴蟬:蟬叫聲。

  5、舊時:往日。

  6、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7、見:同“現”。

  8、忽見:忽現,指小店忽然出現。

  9、西江月:詞牌名。

  【翻譯】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

  在稻谷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詩人急急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彎,茅店忽然出現在他的眼前。

【夜行黃沙道中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夜行黃沙道中賞析09-08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的賞析03-26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賞析02-09

辛棄疾 夜行黃沙道中03-26

夜行黃沙道中教案03-25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賞析03-29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譯文及賞析09-05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試題賞析11-03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原文及賞析01-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亚洲免费天堂网站 |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 婷婷5月色综合色综合 | 伊人大杳蕉久久动漫 | 亚洲另类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