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席慕蓉詩《雨后》原文及賞析
《雨后》是席慕蓉所寫的一首朦朧詩,明為寫自然界中的“雨后”,實際上是寫人的心靈經受生活洗禮,更加潔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席慕蓉詩《雨后》原文及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雨后
作者: 席慕蓉
生命 其實也可以是一首詩
如果你能讓我慢慢前行
靜靜盼望 搜尋
懷帶著逐漸加深的暮色
經過不可知的泥淖
在暗黑的云層里
終于流下了淚 為所有
錯過或者并沒有錯過的相遇
生命 其實到最后總能成詩
在滂沱的雨后
我的心靈將更為潔凈
如果你肯等待
所有飄浮不定的云彩
到了最后 終于都會匯成河流
《雨后》賞析一
顯然“雨”在這里的意象是引人愁思的。
我們可以想象,這里的雨一定不是瓢潑大雨,而是淅淅瀝瀝的小雨。雨就那樣靜靜的下著,而作者的內心卻不那么平靜。動靜結合。
全文都被一抹淡淡的憂傷籠罩著,還夾雜了些許的無奈與一顆充斥著矛盾的內心。
開頭的兩句“如果”以說明了他的憂傷。
一個略帶懇求的“請”字,變透漏了他并不能從容面對這場離別的內心。然而理智與現實卻告訴他,“你必須去面對。”也不得不面對。
于是作者決定灑脫的面對,然后微笑的繼續尋找。
卻又突然想起,要他怎樣尋找一個不會再出現的人。
這最后一句是點睛之筆,作者帶著我們進入到雨中,進入到他憂傷矛盾的內心世界,然后就在我們終于有些明白他在雨中了悟到的是什么的時候,突然發現他依舊深陷其中。不禁動容,情緒便也隨著作者一起重新被憂傷籠罩。
《雨后》賞析二
詩中"前行""盼望""搜尋"等動作行為應該是"生命,其實也可以是一首詩"的前提,如果能夠在希望中探尋,那麼不管是淚是笑是悲是喜,都有是可欣慰的."逐漸加深的暮色""不可知的泥淖""暗黑"的云層"等一組句子寫了"我"在生命探尋的旅程中所經歷的坎坷、挫折和悲酸."如果你肯等待所有飄浮不定的云彩"兩句詩中,詩人呼吁人們要敢于迎接暴風雨的洗禮,只有這樣,我們的心靈"才會更為潔凈".
這是一首朦朧詩.明為寫自然界中的“雨后”,實際上是寫人的心靈經受生活洗禮,更加潔凈.人生無坦途,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在生命探尋的旅程中,我們難免經歷坎坷、挫折和悲酸,但我們要敢于迎接暴風雨的洗禮,要有承受挫折的勇氣,只有這樣,“心靈”才會更為“潔凈”!
拓展知識:
席慕蓉出生在動蕩不安的戰亂年代。自幼隨父母輾轉重慶、上海、南京,最后到臺灣,之后又去歐洲留學。每換一次環境,孤獨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過寫詩來抒發重重寂寞。在無邊的黑夜里,席慕蓉經常會夢見回家,卻總在剛推開家門的瞬間醒來。
幸好,她遇到了一個溫柔敦厚的男子,為她孤獨的心開啟了一扇光亮的窗。席慕蓉和劉海北相識在比利時魯汶大學中國學生中心。在幾次聚會中,席慕蓉發現劉海北不僅知識淵博,還十分善良。最終兩人走到了一起,爾后兩個人在歐洲學業結束后,回到了臺灣,他們沒有選擇繁華的鬧市生活,而是在鄉下住了整整10年。從小到大,漂泊已久的席慕蓉沒有在一個地方住這么久。他們種下很多槭樹,春天時一片蔥綠,到了深秋一片全紅,在孩子熟睡后,兩人會攜手散步。這個世上最美好的事,不過是有一個人能如此地懂你,與你一起分享生命的美妙和感動,正如她詩中所寫道的:“我只能來這世上一次,所以,請再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好讓他能在夜里低喚我,在奔馳的歲月里,永遠記得我們曾經相愛的事
【席慕蓉詩《雨后》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席慕蓉《雨后》賞析12-29
席慕蓉《青春》的原文及賞析09-11
席慕蓉的《青春》原文及賞析06-07
木蘭詩原文及賞析03-28
《木蘭詩》原文及賞析04-26
《勸學詩》原文,賞析04-01
木蘭詩原文及賞析10-16
《勸學詩》原文及賞析02-23
雜詩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19
《勸學詩》原文翻譯與賞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