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東山晴后雪楊萬里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寫東山雪景并表達對其喜愛之情。第一首詩描寫了東山雪后陽光朗照的美麗景象,第二首詩描寫了陽光照耀下東山積雪消融的景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愛東山晴后雪楊萬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愛東山晴后雪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只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注]
①本詩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中的一首。
【翻譯】
自己因為只顧著追逐尋覓勝景而忘記了寒冷,偶爾在春風中站立,在夕陽中放眼賞看美景。最喜愛東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夕陽微弱柔軟的紅光普照在東山之上,皚皚白雪閃耀著點點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銀山在向我涌來。
【賞析】
這首詩原題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描寫了東山雪后陽光朗照的美麗景象。詩人在題目中用“最愛”二字,直接表達了自己對眼前景色的喜愛之情。
本詩應作于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時候。東風輕拂,萬物開始復蘇,四山開始掙脫冬日的枯黃,泛出片片青綠。詩人整日都在追逐那一片片青綠,早已忘記了早春還有絲絲寒意。在春風夕照間停留,環(huán)顧群山,原來此刻最美的是東山上那一片雪:在春日的傍晚,夕陽微弱柔軟的紅光普照在東山之上,皚皚白雪閃耀著點點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銀山在向我涌來。真的美妙極了。
第一句“只知逐勝忽忘寒”,寫自己因為只顧著追逐尋覓勝景而忘記了寒冷。
第二句“小立春風夕照間”寫偶爾在春風中站立,在夕陽中放眼賞看美景。這兩句寫詩人不懼寒冷,尋覓美景,立于風中,在夕陽中欣賞美景的形象,把一個因愛美景而不顧寒冷的“癡人”形象展示在讀者面前。
第三句“最愛東山晴后雪”直言自己最喜愛東山天晴之后的雪景。
本詩語言淺俗,但用字講究。尤其是第四句“軟紅光里涌銀山”,則為全詩最妙的景語,在春日的傍晚,夕陽微弱柔軟的紅光普照在東山之上,皚皚白雪閃耀著點點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銀山在向我涌來。其中“軟”字寫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陽紅光,是那么的柔和細微,賦予夕陽光芒以形象的觸覺,寫出了夕陽的無限美好。另一個“涌”字則把白雪覆蓋的群山在夕陽之下閃耀光芒,在視覺上產生向自己涌動而來的動態(tài)感描繪出來,有化靜為動的奇功。
記得楊萬里的另一寫景名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陽光下荷花的蓬勃、生機、活力,寫出了一種壯美之景。
拓展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宋寧宗慶元(1195—1200)年間,當時作者年老退休,隱于家鄉(xiāng)吉水,某個春日東山有晴后雪景,作者賞而作此組詩。
注釋譯文
⑴東山:指作者家鄉(xiāng)的山。
⑵逐勝:尋覓勝景。
⑶銀山:形容雪后東山如銀山。
⑷群山:指東山。新晴:剛放晴的天氣。
⑸泥融:濕潤的泥土。
作者介紹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孝宗初,知奉新縣,歷大常博士、大學侍讀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jiān)。主張抗金。工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初學江西派,后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稱“誠齋體”。一生作詩二萬余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最愛東山晴后雪楊萬里】相關文章:
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翻譯11-23
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翻譯賞析11-23
楊萬里《雪晴》詩賞析09-26
楊萬里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04-01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楊萬里翻譯08-03
東山10-23
楊萬里詩詞09-04
楊萬里的詩【經(jīng)典】08-04
楊萬里的詩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