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時間:2024-05-23 08:31:30 詩琳 飲湖上初晴后雨 我要投稿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通用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通用6篇)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1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第一首《望天門山》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雄奇秀麗的景色;《飲湖上初晴后雨》描繪的是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xiàn)的不同風姿。它的作者是宋朝詩人蘇軾,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詩人只用了28個字,就讓我們感受到他對西湖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了解和三年級學生的情況,本節(jié)課,我制定了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亦、妝”2個字。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了解詩句意思,并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悟,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體會詩人喜愛西湖的情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并背誦古詩。

  2、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想象畫面,體會詩文表達的情感。

  四、教法、學法

  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審美感官,體會詩詞的情趣與意境,我采用的

  教法是:創(chuàng)設情境法、朗讀品味法、想象體驗法

  學法是:采用聽、說、讀、品、思等多種感官互動的學習方法。

  教具是: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激趣導入,初識詩人揭課題

  2、初讀正音,了解詩文大意

  3、細讀品析,體悟詩人情感

  4、拓展延伸,感受祖國山河美

  (一)、激趣導入,初識詩人揭課題。

  上課伊始,我說:“孩子們,上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天門山和長江的雄奇秀麗,現(xiàn)在想不想到杭州的西湖去看看呢?”我播放課件西湖風景視頻后,這樣說:“孩子們,這就是這是西湖。西湖如一首詩,似一幅畫,歷史上無數(shù)個文人墨客都喜歡贊美它。在宋朝,有一位詩人,他第一次來到杭州就喜歡上了西湖,并視西湖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板書:蘇軾,然后課件出示蘇軾資料。)接著說:“今天我們就隨著大詩人一起去看看他眼中的西湖。”師板書課題,強調(diào)“初、晴”的書寫,然后齊讀課題,理解課題。

  (二)、初讀正音,了解詩文大意

  “讀古詩和讀其他文章不同,要把節(jié)奏讀出來,讀出詩的味道!彼,我先要求學生合作讀,讀準字音;接著我示范讀,指導認讀“瀲滟、亦奇、淡妝”;然后要求學生自由讀,把詩讀流利、讀出節(jié)奏;最后匯報讀。在匯報讀的過程中我不斷指導,及時評價。在這樣層層遞進地讀之后,我引導學生結合注釋了解詩文大意(課件出示補充資料),為品詩意做好鋪墊。

  (三)、細讀品析,體悟詩人情感

  新課程標準要求:“誦讀古代詩詞,要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备鶕(jù)這一要求,我從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入手,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從中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審美享受。

  1.品讀前兩行詩句

  我先出示晴天西湖的畫面,問:“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眼前的景象嗎?詩人用了哪個詞呢?”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瀲滟”就是波光閃動的樣子。接著又啟發(fā)學生盡情發(fā)揮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閃閃的湖面,還會有哪些美麗的景象?”然后多層次多角度地誦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引讀法:

  西湖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閃閃,真好!請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西湖的荷花、荷葉遠遠望去有粉有綠,在陽光的照射下,在湖水的蕩漾中,顯得更加嬌艷,請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晴天的西湖色彩明麗、熠熠生輝,令人賞心悅目。請美美地讀一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晴天的西湖真美,讓我們帶著內(nèi)心的喜愛,大聲地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在這樣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學生不斷地品讀,漸入詩的意境、詩人的情感世界。

  當孩子們還沉浸在晴天西湖的美麗中時,我話鋒一轉: “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焙⒆觽冮]目冥想,我旁白:“雨水灑在湖面上、灑在周圍的山上、灑在荷花和荷葉上,又會怎樣呢?”通過一系列鋪墊,雨中西湖朦朧、神秘、奇妙的畫面浮現(xiàn)在了孩子們的腦海中,從而體悟到:雨中的西湖同樣令詩人喜愛。帶上這樣的感受合作讀、男女生接力讀,這對后兩句詩文的理解和體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品讀后兩行詞句

  我出示《越王勾踐》電視劇照中西施作為村女和王妃的不同照片,讓孩子們理解什么是“淡妝”、“濃抹”、以及為什么“總相宜”,因為美女的天然麗姿沒有變。然后利用這組對比圖片反復誦讀“淡妝濃抹總相宜”,突然畫面變回西湖陰晴圖片,詩句卻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引導學生明白,詩寫的不是美女,而是西湖,美女只是一個比方而已,西子湖也因此得名。接著,我又出示幾組圖片讓學生想象:“眼前的西湖像什么時候的西子?”讓學生感受到西湖晴陰雨雪皆成景,春夏秋冬入畫屏,進一步體會“濃妝淡妝”指的是西湖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下的景色。同時也明白了詩人心中,西湖無論什么時候、什么樣子都是美的。在理解的基礎上齊讀、比賽讀,從而感受詩人對西湖深深的喜愛,并體會到古代詩詞的語言的魅力。

  在此基礎上,我指導學生把自己當做詩人,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整首詩。接著,我建議孩子們把后兩行詩正確、工整地抄寫在積累本上,并指導書寫“、抹、宜”。

  (四) 、拓展延伸,感受祖國山河美

  我總結過渡:“描寫西湖的古詩還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交流后我課件出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領著誦讀。接著布置作業(yè)進一步拓展:“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詞也很多,請你課下收集,讀給小伙伴聽”。這樣的設計,既能讓學生了解掌握更多詩詞名句,又能學生培養(yǎng)對古詩詞的興趣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六、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既體現(xiàn)整首詞的脈絡,又體現(xiàn)“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思想。

  西湖  晴好  雨奇

  總相宜

  西子  淡妝  濃抹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2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

  2、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么?

  2、師小結。

  二、學習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一)、初讀課文,讀準讀通詩句。

  1、師范讀,學生評一評。

  2、學生練讀,互評。

  3、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二)精讀課文理解古詩

  1、復習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讀詩句,悟詩意)

  2、分組合作學習古詩,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問題與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可動筆記一記,方便在班上交流解決。

  3、學生匯報所得所感所疑。

  4、師邊小結邊板書。

  5、指導朗讀。

  三、回讀全詩,感受意境。

  四、擴展思維

  我們被詩人帶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會想此什么呢?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yè)

  根據(jù)你對詩意的理解把西湖的美景畫下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1、運用題目擴展法概況詩文主要內(nèi)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

  4、抓住關鍵語句,誦讀、想象、體會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學生準備:

  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nèi)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教師準備:

  課件(ppt)。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了解西湖。

  2、了解蘇軾。

  3、引出課題。

  二、你如何理解詩題

  課文寫的是,蘇軾和朋友在西湖上蕩舟、飲酒,先是晴天后來下雨了。板書:晴雨

  三、初讀詩句

  1、自由讀詩。

  2、認讀生字詞。

  3、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

  4、小組合作,自學詩詞。

  四、品讀體味

  1、說晴。

 。1)抓住瀲滟一詞,體會晴空萬里的西湖風平浪靜波光粼粼的樣子。

 。2)抓住好一詞,結合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及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兩首詩展開想象,體會西湖風光的綺麗美妙的意境。

  2、品雨。

 。1)抓住空濛一詞,體會陰雨綿綿下的西湖的韻味。

 。2)通過和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詩進行對比,體會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

  3、解相宜。

 。1)西子的傳說。

 。2)理解蘇軾把西湖比作西子的原因。

  五、寫西湖

  1、用自己的筆,寫出你心目美麗的西湖。

  2、朗讀欣賞。

  六、總結升華

  蘇軾能寫出這么美的詩詞,不僅是因為他才華橫溢,更是因為他對西湖的無比熱愛,我覺得孩子們更熱愛西湖,說說你的感想。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1.會認“亦、妝”兩個生字。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和贊美西湖、大自然的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受西湖的`景色美

  1.播放一兩句《白蛇傳》的主題曲《千年等一回》。

  2.教師:大家知道這首歌唱的故事是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嗎?(西湖)

  3.教師:對!西湖景色十分優(yōu)美,大家看。(展示圖片資料)

  二、品味詩句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讀音,讀通句子。

  2.介紹詩人。(課件出示)

  3.強調(diào)生字字音。(課件出示)

  4.全班一起讀一讀。

  5.全班默讀全詩,借助注釋,讀懂詩的意思。

  6.集體反饋。(天晴的時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麗;下雨的時候水霧迷茫,山色奇妙。要是把西湖比作西施,不管是淡妝還是濃妝都很適合。)(板書:晴好雨奇)

  三、體會全詩的意境美

  1.過渡:詩的美,美在音律動聽;美在語言優(yōu)美;美在詩情畫意。這首詩描寫了西湖怎樣的景象?請聽老師朗誦,閉上眼睛想象,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2.請用最美的語言將你腦海中的畫面表達出來。

  3.:大家形容的畫面都很美好,詩人蘇軾也分別從晴天和雨天兩個時候描寫了西湖,體現(xiàn)的卻是同一個主題——美。(板書:美)

  四、感悟詩人的詩情美

  1.讀到這里,你覺得詩人對西湖有怎樣的感情?(熱愛、贊美)

  2.詩人熱愛和贊美西湖,所以他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4.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

  晴好

  美熱愛、贊美

  雨奇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5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

  2、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么?

  2、師小結.

  二、學習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ㄒ唬、初讀課文,讀準讀通詩句。

  1、師范讀,學生評一評。

  2、學生練讀,互評。

  3、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二)、精讀課文理解古詩

  1、復習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讞詩句,悟詩意。

  2、分級合作學習古詩,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問題材與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可以動筆記一記,方便在班上交流解決。

  3、學生匯報所得所感所疑。

  4、師邊小結邊板書。指導朗讀。

  三、回讀全詩,感受意境。

  四、擴展思維

  我們被詩人帶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會想到些什么呢?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yè)

  練習題

  1、你還知道那些關于西湖的詩篇?

  引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填寫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課后反思

  《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是寫西湖的景色,作者通過大膽的想象,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學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讀來體驗作者的感情,通過對詩中“美”的理解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美”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字、詞時,我?guī)缀醢言娭兴械淖、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后,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美”。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我通過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驗詩句的“美”和領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讀全詩,效果較更好。

  由于學生讀的機會較多,有較多的表現(xiàn)機會,課堂氣氛較活躍,整個效果比較好。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6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理解本詩的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詩中始終所表達的意境。

  2、 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詩,背誦本詩。

  3、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本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那么,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 看見過哪些令你難忘的自然景觀?

 。鞔_: 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聯(lián)系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使他們能在頭腦中出現(xiàn)直觀的印象,同時鍛煉他們對自然景物描寫的口頭表達能力)

  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它的.景色異常秀美,吸引著國內(nèi)外許多人來此參觀旅游。其時,不僅是現(xiàn)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經(jīng)聽聞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寫西湖的詩篇,詩的名字就叫——(生齊讀本詩題目:飲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是—— (蘇軾)

  二、理解詩句意思

  1. 讓學生先齊讀一遍,然后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

  2. 讀懂詩意。給出五分鐘,請學生自己借助注釋,準確解釋出全詩的意思。

  3. 找四位同學解釋全詩,教師在旁作指導,糾正解釋的不恰當之處。

  三、體會詩歌意境

  1. 這首詩描寫了西湖在哪些天氣狀態(tài)下的景象?(明確:分別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時的景色。)請說出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 在描寫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的景色之后,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聯(lián)想到了什么?(明確: 美女西施)在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 全文讀完,詢問學生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在學生回答后,教師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當時蘇軾正在杭州任通判,游覽了杭州的著名景觀西湖。詩人在西湖上飲酒游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于是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天氣狀態(tài)下的婀娜多姿。)

  四、了解一些文學常識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著名詩篇。詢問學生對作者蘇軾的了解,包括“三蘇”,唐宋八大家分別指什么

 。鞔_: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分別是: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韓愈,柳宗元 )

  五、教師總結全詩

  全詩語句優(yōu)美,描寫生動。第一、二句是詩人的實寫,從初晴,雨后兩個角度描寫了西湖美好的景色。第三、四句是詩人的聯(lián)想,他把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形象地寫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之態(tài),刻畫出了西湖的風采神韻。因此這首詩里來被認為是吟詠西湖最出色的詩篇。也正因為本詩的出名,西湖也得了“西子湖”的美譽。

  六、作業(yè)布置

  1. 找出本詩中的名句,反復誦讀,用一兩句話寫出自己讀了這首詩后的感受。

  2 . 課外再去找找蘇軾的其他名詩,背誦,增加積累。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相關文章: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06-20

《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精選7篇)01-03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11-10

飲湖上初晴后雨賞析精選04-17

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10-27

《飲湖上初晴后雨 》詩句10-31

飲湖上初晴后雨的中心04-19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04-24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03-26

飲湖上初晴后雨的故事02-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开心婷婷综合影院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 亚洲v欧洲v日韩v国产 | 午夜福利片国产在线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点击进入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