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帪榇蠹沂占摹讹嫼铣跚绾笥辍方贪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1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理解本詩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詩中始終所表達的意境。
2、 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詩,背誦本詩。
3、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本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游的經歷。那么,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 看見過哪些令你難忘的自然景觀?
(明確: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使他們能在頭腦中出現直觀的印象,同時鍛煉他們對自然景物描寫的口頭表達能力)
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它的景色異常秀美,吸引著國內外許多人來此參觀旅游。其時,不僅是現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經聽聞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寫西湖的詩篇,詩的名字就叫——(生齊讀本詩題目:飲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是—— (蘇軾)
二、理解詩句意思
1. 讓學生先齊讀一遍,然后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詩歌的節奏。
2. 讀懂詩意。給出五分鐘,請學生自己借助注釋,準確解釋出全詩的意思。
3. 找四位同學解釋全詩,教師在旁作指導,糾正解釋的不恰當之處。
三、體會詩歌意境
1. 這首詩描寫了西湖在哪些天氣狀態下的景象?(明確:分別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時的景色。)請說出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 在描寫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的景色之后,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聯想到了什么?(明確: 美女西施)在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 全文讀完,詢問學生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在學生回答后,教師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當時蘇軾正在杭州任通判,游覽了杭州的著名景觀西湖。詩人在西湖上飲酒游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于是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天氣狀態下的'婀娜多姿。)
四、了解一些文學常識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著名詩篇。詢問學生對作者蘇軾的了解,包括“三蘇”,唐宋八大家分別指什么
。鞔_: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分別是: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韓愈,柳宗元 )
五、教師總結全詩
全詩語句優美,描寫生動。第一、二句是詩人的實寫,從初晴,雨后兩個角度描寫了西湖美好的景色。第三、四句是詩人的聯想,他把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形象地寫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之態,刻畫出了西湖的風采神韻。因此這首詩里來被認為是吟詠西湖最出色的詩篇。也正因為本詩的出名,西湖也得了“西子湖”的美譽。
六、作業布置
1. 找出本詩中的名句,反復誦讀,用一兩句話寫出自己讀了這首詩后的感受。
2 . 課外再去找找蘇軾的其他名詩,背誦,增加積累。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2
教學目標:
1.會認“亦、妝”兩個生字。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和贊美西湖、大自然的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受西湖的.景色美
1.播放一兩句《白蛇傳》的主題曲《千年等一回》。
2.教師:大家知道這首歌唱的故事是發生在什么地方嗎?(西湖)
3.教師:對!西湖景色十分優美,大家看。(展示圖片資料)
二、品味詩句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讀音,讀通句子。
2.介紹詩人。(課件出示)
3.強調生字字音。(課件出示)
4.全班一起讀一讀。
5.全班默讀全詩,借助注釋,讀懂詩的意思。
6.集體反饋。(天晴的時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麗;下雨的時候水霧迷茫,山色奇妙。要是把西湖比作西施,不管是淡妝還是濃妝都很適合。)(板書:晴好雨奇)
三、體會全詩的意境美
1.過渡:詩的美,美在音律動聽;美在語言優美;美在詩情畫意。這首詩描寫了西湖怎樣的景象?請聽老師朗誦,閉上眼睛想象,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請用最美的語言將你腦海中的畫面表達出來。
3.:大家形容的畫面都很美好,詩人蘇軾也分別從晴天和雨天兩個時候描寫了西湖,體現的卻是同一個主題——美。(板書:美)
四、感悟詩人的詩情美
1.讀到這里,你覺得詩人對西湖有怎樣的感情?(熱愛、贊美)
2.詩人熱愛和贊美西湖,所以他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4.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
晴好
美熱愛、贊美
雨奇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3
教學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古詩的意境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領導入
1、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游的經歷。那么,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看見過哪些令你難忘的自然景觀?
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它的景色異常秀美,吸引著國內外許多人來此參觀旅游。其時,不僅是現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經聽聞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寫西湖的詩篇,詩的名字就叫——(生齊讀本詩題目:飲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蘇軾)
二、讀解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讀出節奏。)
2、讀懂詩意。請默讀詩,借助注釋,讀懂詩的意思。
三 、理解詩人,感悟詩情之美
1、讀到這里你覺得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詩人與西湖的故事,加深學生對詩的感情的理解。
2、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情來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
四 、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美
1、配樂朗誦,學生聽后討論。
2、南方的`天總會下雨,下怎樣的雨?微雨,輕雨,蒙蒙雨,牛毛細雨;也許是大雨,驟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罷都沒有澆滅詩人的游興,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聽他說:“山色空蒙雨亦奇”。帶著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誦這首詩。
五、拓展學習,感受詩的魅力
1、讓我們在蘇軾的詩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上醉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2、總結:蘇軾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詩情畫意只有蘇軾的才思豪情才能寫出她的美妙,而蘇軾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詩情畫意才能盡展出來。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
六、作業:(任選一題)
1、做一張蘇軾的詩詞手抄報。或有關西湖的詩詞手抄報。
2、寫一篇學習本課的感想。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認識西湖自然的美;
深入品味,感受詩人奇妙的觀察、想象和貼切的比喻;
學習環境不同景物也不同的寫法。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
2、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舊導入,了解西湖
1、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了解西湖嗎?請你們說說自己所知道的西湖美景好嗎?(請生談談自己眼中的西湖)聽了你的描述,我看到許多同學的眼中都充滿了對西湖的向往,那么好吧,下面我就帶你們一起去欣賞一下西湖的美景。ㄕn件出示西湖照片,相機介紹西湖景色。)
2、師:看了這些圖片后,你有些什么樣的感受?(請生談感受)宋朝大詩人蘇軾, 1071年至1074年在杭州任通判的時候,不是很忙,除了審案,便有很多時間在西湖中游玩,寫下了不少贊美西湖的詩歌,西湖也叫西子湖,提起這個名字的來歷,它是和蘇軾的一首描寫西湖的詩歌有關系的,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板題)
3、認識詩人:通過課前預習,你對蘇軾知多少?(生交流匯報)
。ㄕn件出示: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故又名蘇東坡,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4、我想請一位同學為我們讀讀詩題(請三四個生讀),通過題目,你了解了一些什么?
生1:這首詩是詩人在湖上飲酒時作的。
師:這做湖就是指“西湖”。你還了解了一些什么?
生2:飲酒時先是晴天,后來下了雨。
二、讀解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
1、(課件出示詩文)下面請同學們聽范讀,注意他讀得節奏。(生交流匯報節奏,43、43、25、43)
自由朗讀,讀出節奏。(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
2、讀懂詩意。
下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詩歌,看看從詩句中你讀懂了什么?
附注釋(課件出示):
瀲滟:與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波光閃動的樣子。 空蒙:云霧迷茫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好。 亦:也。 西子:西施。
3、誰來分享一下,你讀懂了什么?
生交流對詩文的理解,師總結: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上飲酒,開始天氣還是晴朗的,不大的功夫,竟陰了天,下起了雨,這樣,飲酒還沒有完,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于是詩人贊嘆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它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霧朦朧,縹縹渺渺,變化萬千又顯出它另外的一番奇妙的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施,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裝飾,瀲滟的水光是她濃艷的脂粉,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那天生的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三、理解詩人,感悟詩情之美
1、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理解,想象當時的情景,帶著詩人的情感再次讀讀詩句,仔細地品味詩人所描寫的景和抒發的情。
2、師相機點撥:
。1)學習前兩句:
你感受到了什么?
、倌愀惺艿皆娙嗣鑼懥宋骱裁磿r候的景色?(生:晴天時和雨天時的景色。)
②那么在不同環境下的西湖的景色又有什么不同呢?(生:晴天像濃妝,雨天像淡抹。生自由談感受)
③詩人是怎么描寫的?(生:水光瀲滟,山色空濛。引導學生用詩句回答)
④詩人又是怎樣評價這些景物的?(生:睛方好,雨亦奇。相機板書)
、菽銖闹羞@六個字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西湖真是美呀,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都是那么迷人。(自由發揮,抒發對西湖美的贊賞)
、弈隳芗由献约旱南胂髞砻枥L一下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麗景色嗎?
生自由發揮
引導品味詩韻: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出西湖山光水色的美,晴天陽光明媚、波光粼粼,雨天氣宇紛飛,山色朦朧,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西湖的景色都是那樣的美妙,各具情態,詩人寫得具體,傳神,具有很高的藝術概括性,所以后來有人再評說,說從古到今多少描寫西湖的詩,全被這兩句給包含進去了,可見這兩句寫得是多么的美。
師:請同學們美美地讀讀這兩句吧!
生齊讀。
相機點評:這兩句要讀得美,就要讀得慢,要有停頓,給人以回味的余地,尤其是“晴方好,雨亦奇”要讀得重一些,要讀出贊美的情感。
指導朗讀:詩之美,美在音律動聽,美在語言優美,詩之美,美在詩情畫意,精練的14個字讓我們欣賞到西湖極致的美,就請大家伴著優美的音樂,自由再讀讀這兩句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誰想來讀讀?(比賽讀)
師引讀:初上西湖,晴空萬里,波光粼粼,在蘇軾眼中顯得那樣美麗,于是不由得發出感嘆:(水光瀲滟晴方好——生齊讀)南方的天總會下雨,微雨,輕雨,蒙蒙雨,牛毛細雨;也許是大雨,驟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罷都沒有澆滅詩人的游興,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聽他說:(山色空濛雨亦奇——生齊讀)
誰再來試試?
。2)學習后兩句:
師引:這樣生動迷人的西湖,請你用上自己覺得最美的語言來描繪一下她的美?
引導生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西湖……
大家不約而同地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看來你們和詩人都有同感,那么詩人把西湖比作了什么?
生:比作了西子,也就是西施。
課件出示介紹西施: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歷代美女之最。她是春秋末期越國人,姓施,名夷光,世居苧蘿山苧蘿村。苧蘿山現屬紹興諸暨市城關鎮。苧蘿有東、西兩村,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叫她“西施”。
為什么這樣比喻?
生自由談看法,通過西施和西湖的對比,體會西湖的美。
引導品味詩韻:詩人認為天地之間,人類最具有靈氣,人類之中西施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上詩人通過奇妙的想象,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西施的美是一種自然的美,不管怎么打扮,都是那么美,而西湖的美也是如此,無論氣候怎么樣變化,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說它和西施一樣,同樣是天下的靈與美的極致,何況又經過或談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讀到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喜歡西湖,贊美西湖的美。
學到這,你還覺得蘇軾對于杭州,對于西湖的`感情單單用一個 “喜愛”就能概括得了嗎?該用什么詞來描述會更準確?
生:熱愛、崇尚。
師總結:是的,詩人這樣寫的目的正是要贊美西湖那自然的,不靠人功雕琢的美,表達了詩人崇尚自然美的思想感情,詩之美,在于詩人獨具匠心的描寫,在于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币仓挥刑K軾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從這足見詩之偉大。一首詩讓一個地方名揚四海,這最是文化的魅力。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稱贊,從此西湖也被人們稱作西子湖了。
指導朗讀:現在就請大家閉上眼睛一邊想象,一邊在心中再細細地品味一下這兩句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請生讀。(請你為我們讀讀這兩句——男生齊讀——女生齊讀)
相機點評:這兩句中的“濃妝淡抹”要讀得舒緩,“總相宜”的“總”要強調,把詩人對自然美的崇尚讀出來。
3、在朗讀的時候,要想象詩中的景物,把握住贊美的情感,通過重點詞語,把體會到的讀出來,下面就讓我們帶著詩人對西湖的深情來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配樂朗讀全詩)
四、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美
過渡:這精練的28個字,在你眼前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1、請用你最美的語言把你的所想表達出來。
晴天時詩人只寫水,你還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嗎,請用最簡潔的詞語表達出來。
讓我們欣賞一下西湖是不是和你想象中一樣美麗。(課件播放錄相)
五、拓展學習,感受詩的魅力
1、我聽到很多同學在欣賞時都不由的發出了贊嘆,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西湖的古詩?
2、老師這也有兩首關于西湖的詩,讓我們在他詩的魅力中再一次感受西湖之美。(課件出示詩歌)
生自由品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蘇軾 [宋]楊萬里
黑云翻墨未遮山, 畢竟西湖六月中,白雨跳珠亂入船。 風光不與四時同。
卷地風來忽吹散, 接天蓮葉無窮碧,望湖樓下水如天。 映日荷花別樣紅。
3、總結:蘇軾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詩情畫意只有蘇軾的才思豪情才能寫出她的美妙,而蘇軾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詩情畫意才能盡展出來。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
4、除了西湖,你還知道哪些與“水”有關的古詩呢?
生自由匯報。
作業布置:(任選一題)
1、做一張有關“水”的詩詞手抄報;蛱K軾的詩詞手抄報。
2、背誦《飲湖上初晴后雨》。
板書:
飲湖上初晴后雨
。ㄋ危┨K軾
晴——方好
比西子——總相宜
雨——亦奇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5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
2、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么?
2、師小結.
二、學習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ㄒ唬⒊踝x課文,讀準讀通詩句。
1、師范讀,學生評一評。
2、學生練讀,互評。
3、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二)、精讀課文理解古詩
1、復習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讞詩句,悟詩意。
2、分級合作學習古詩,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問題材與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可以動筆記一記,方便在班上交流解決。
3、學生匯報所得所感所疑。
4、師邊小結邊板書。指導朗讀。
三、回讀全詩,感受意境。
四、擴展思維
我們被詩人帶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會想到些什么呢?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
練習題
1、你還知道那些關于西湖的詩篇?
引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填寫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課后反思
《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是寫西湖的景色,作者通過大膽的想象,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學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讀來體驗作者的感情,通過對詩中“美”的理解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美”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字、詞時,我幾乎把詩中所有的字、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后,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美”。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我通過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驗詩句的“美”和領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讀全詩,效果較更好。
由于學生讀的機會較多,有較多的表現機會,課堂氣氛較活躍,整個效果比較好。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6
教學理念:
以重點詞句“總相宜”為突破口,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展開教學。引導質疑,先引出對“總相宜”的理解,再圍繞作者為什么會發出“總相宜”的贊嘆為基點展開討論學習,最后回歸提升對“總相宜”的感悟,進而理解全詩。發揮韻文形式利于朗讀的優勢,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復品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著名詩篇。短短四句詩,包含了西湖的種種美景。在詩人筆下,西湖勝景千姿百態,任何情況下都是那么可愛,具有永久的魅力。
學生分析:
打從一年級開始,班里的學生就很喜歡朗讀背誦簡短的古詩文,在朗讀中或多或少也能感悟古詩描繪的畫面?墒窃谝髯x上,學生很難進入作者的`意境,因此感悟比較膚淺,所謂的感情朗讀只是浮于表面。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會寫“亦、妝”兩字。
2、理解古詩,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進入意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體會作者的心情。
教學準備:西湖景色的課件圖、寫有句式小掛板、音樂磁帶
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聯系生活引入
師:我們壺鎮區的生活用水一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周邊的大水庫起了很大的作用,誰來說說你看到的水庫是什么樣子?
生:大、美
2、談話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就帶領你們去游覽另一個水的世界
(出示掛圖介紹:這是我們浙江省的杭州西湖)
師:西湖美嗎?面對西湖的美麗景色,我們的小朋友往往無法用語言拿來表達,可古代有一位詩人卻只用了寥寥數語就把西湖的美麗表達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的大作(出示課題)
3、組織讀課題(個別讀、集體讀)
二、讀通古詩,理解詩句
1、組織讀古詩
自由讀——個別讀(隨機糾正)
讀詩中指導書寫“亦、妝”。(亦:師示范寫,組織書空寫,再再在田字格邊寫一個。妝:組詞,說說后半個為什么是個“女”字并指導書寫)
個別評價語:
吐字清晰,發音正確。有誰還愿意讀讀。
讀得很流利!
讀得很有節奏!誰再來讀讀!
2、引導朗讀感悟
聽得出,大家剛才都在讀上下了一番工夫,很好!對于詩中,你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引出對“總相宜”的理解)
預設內容:
生:“總相宜”是什么意思?
師:哪位小朋友愿意幫助她理解?
生:總是那么美好,恰到好處。
師:詩人看見了什么美景,發出了這樣的贊嘆,讓我們一起來再讀讀他的詩吧!
生:詩人看見了晴天的美麗景色。
師:還看見了什么?
生:山的景色?
師:什么天氣山的景色?
生:雨天
師:你哪里看出晴天和雨天是美麗的?請讀出來給大家聽聽好嗎?
評議:很美 我還想聽,請你再來一次
還感覺不到美 再來一次
師:再讀讀這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水波閃動)水波怎么會閃動?(由于陽光的照耀)從哪個詞看出來?(水光瀲滟)請你來讀讀這個詞
誰來說說平時在哪里看到過“水光瀲滟”的樣子?請你把你看到的感受讀出來。(請幾名學生個別讀)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7
一、教學目的
1、學習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詩句,體會詩歌描寫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體會詩歌描寫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比較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曉處凈慈寺送林子方》這兩首詩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寫。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背誦描寫春天的詩《游園不值》,今天我們學習描寫夏天景色的詩。板書課題: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曉處凈慈寺送林子方》
。ǘ┗貞泴W法
誰還記得我們是怎樣學習第一首詩的?
小結板書:
1、結合注釋自讀自悟(什么景象?)
2、質疑、討論和交流
3、反復吟誦,4、看圖想象,繪畫創作。
(三)學習新課
1、我們已有了學詩的經驗,下面請同學們自學后兩首詩。
出示自學提示:
。1)同是描寫夏天的'景色,蘇軾筆下的夏天和楊萬里筆下的夏天一樣嗎?請你從內容和寫法上比較著來閱讀。(在詩中畫批)
(2)觀察圖畫(或播放課件)想一想詩人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小組內討論,教師巡視。
3、在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是先敘后議,寫西湖晴雨天氣;《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議后敘,寫了滿湖荷花荷葉;但都抒發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嘆熱愛之情。
4、朗讀詩句,展開想象。(教師可播放課件,學生吟誦)
5、指名吟誦,背誦。
(四)激情創作
請同學們任選一首你喜歡的描寫夏天的詩,把詩中的景象畫下來。
(五)作業
1、默寫三首古詩。
2、完成自己創作的畫。
附:板書
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蘇軾)
。钊f里)
西湖晴雨天氣
滿湖荷花荷葉
學法:
自讀自悟,質疑,討論交流,反復吟誦,想象,繪畫創作。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誦讀詩句,利用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2、借助圖片,發揮想象,描繪詩中美景,走進詩境,從而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3、拓展學習,推薦閱讀,加強積累
重點、難點:
理解體會詩句的意思和詩中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背白居易的《憶江南》
2、引入:是呀,江南風景如畫,很多詩人作家都用詩、文章贊美它,尤其是杭州的西湖更是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寫下了很多千古名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出示題目)《飲湖上初晴后雨》。跟老師一起寫寫題目,介紹詩人蘇軾。
3、讀題目,說說你讀了題目知道了什么?(板:西湖)
。╝.天氣變化——初晴后雨;b.地點——湖上舟中;c.干什么——飲酒聊天)
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4、根據提示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詩題的意思。
5、學習古詩,理解題目很重要,你們想去看看西湖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西湖的美景圖,我們一起來欣賞吧。ǔ鍪菊n件)
6、欣賞了西湖的美景,你想說什么?
7、小結:是呀,西湖的美是說不完,道不盡的,讓我們再回到詩人蘇軾的詩中來感受這美麗、奇妙的西湖。
二、初讀詩歌
1、出示自學要求:
。1)把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2)想一想:哪句詩寫的是晴天的西湖,哪句詩寫的是雨天的西湖?
2、學生按提示自學
3、指名讀,糾正字音:瀲滟、空蒙、淡妝濃抹、亦、宜
4、讀好詩的節奏(出示標有節奏的詩,生自由練,指名讀,男女生分讀,師范讀)
5、說說詩中哪句寫的是晴天的景色,哪句寫的是雨天的景色?板書:晴雨出示前兩句(生齊讀)
三、誦讀詩句,理解詩意,走進詩境。
。ㄒ唬┲笇Ю斫狻八鉃囦偾绶胶谩
1、過渡:短短兩句詩,兩幅神奇的畫卷就在我們眼前出現了。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兩句詩,借助注釋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2、先讓我們來看一看晴天的西湖。讀詩句,說說晴天的西湖在詩人眼里是怎樣的?(水面波光閃動……)你是從哪個詞中知道是“波光閃動”?(瀲滟)
(出示圖片)這就是水光瀲滟的西湖,你能換一個詞語表達水光瀲滟嗎?
3、引導想象:晴天的西湖還有很多美景,同學們,請你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大詩人蘇軾,在這美好的日子里,在這萬里無云的天空下,你還會看見哪些美景?(點撥:湖面上——湖水中——岸邊——)
4、引讀:這就是晴天的西湖啊,所以詩人說,讀——
5、理解“方好”:面對這樣美麗的湖光山色,你能用一句話來贊美嗎?
詩人說這樣的美景是(晴方好)“方好”是什么意思?(剛剛好,恰到好處)
6、連起來說這句詩的意思:晴天的西湖恰到好處。
。ǘ┲笇Ю斫狻吧缴彰捎暌嗥妗
1、引讀:晴天的西湖是這樣美麗動人,而雨中的西湖又是————生讀詩句。
2、引導想象:讀著這句詩,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出示課件)看,這就是雨中的西湖。】粗嬅,你想起了哪些詞語?(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若隱若現、童話中的仙境……)
4、理解“奇”:是啊,雨中的'西湖就好像披上了一層薄紗,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給人留下了美好的想象,難怪詩人會贊嘆說:山色空蒙——生接讀:雨亦奇。這里的“奇”的意思是——,“亦”的意思是——
5、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雨天的西湖也十分奇妙。
6、引讀: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雨天——(山色空蒙雨亦奇),你能連起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7、引讀:風和日麗時,我們來到湖邊散步,不禁會贊嘆——(水光瀲滟晴方好),細雨蒙蒙時,我們坐船觀賞,也會驚嘆——(山色空蒙雨亦奇)
晴天的西湖美麗、動人,雨天的西湖迷蒙、神奇,不管是晴還是雨,我們都看得入迷了——
8、過渡:看著這變化萬千的西湖,他不禁聯想到了———(出示后兩句)
。ㄈ┯盐骱任髯,淡妝濃抹總相宜
1、詩人把西湖比作了——
西子是誰?
2、西施的美麗詩人是怎樣寫的?(淡妝濃抹總相宜)
3、引導:西施的美表現在不管她化淡妝還是濃妝總是——點出:總相宜(板書)
4、西施的確很美,詩人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呢?(指名說、讀)
5、小結:是啊,西湖晴天的瀲滟,雨天的空蒙,就仿佛西施一會兒淡妝一會兒濃抹,都是那么美麗迷人,所以我們覺得西湖的——(指板書引導說:晴天雨天——總相宜邊說邊完成板書。)
6、朗讀感悟:
。1)看起來是在寫西施的美,實際上詩人是借西施的美來贊嘆西湖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總是那么美,一個“總”字將西湖的美表現得特別好,我們一起來讀—
(2)這個比喻用得多巧妙呀!讀
。3)西湖如西子,美景像美人,詩人深深地陶醉了,我們也醉了,讀——
(四)誦讀整首詩
1、因為這兩句詩,西湖名揚四海,從此西湖有了另一個動聽的名字——西子湖。這就是詩的魅力,你能讀好整首詩,讀出詩的韻味嗎?2、學生自由練
3、指名讀,師隨機評價。
4、男女生賽讀,齊讀。
5、試背:讓我們也跟隨詩人一起走進西湖,邊欣賞西湖的美景,邊來背一背這首詩吧!播放開始時的課件,配樂!
四、拓展學習
1、引入:六月,詩人又一次游覽西湖,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此時他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2、出示: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體會作者對雄偉自然的贊美之情。
4、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直接揭題:浪淘沙
2、理解詩題,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自由說說。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詩人。
學生交流有關劉禹錫的資料,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背背積累的劉禹錫的詩,并適時提示學生注意作者與當地的.關系,了解當時的創作背景。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稱劉柳,因參與永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邁,決不向惡勢力低頭。他的詩也寫得很有豪氣,白居易因而稱他“詩豪”。他的七律和七絕都有許多名篇,而用民歌體裁來寫七絕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點,為唐詩中別具一格之作。
二、讀通讀順。
浪淘沙 劉禹錫
三、抓字眼,明詩意。
1、初讀,理解詞義。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
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
2、再讀,理解詩意。
想一想,為什么這么讀?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解決。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狀、狀態。)借助簡筆畫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ň拔锏男蹅延^,作者的夸張方法。)引導學生聯想進行理解。
(3)——學生連起來說說詩意。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F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借用圖片理解。
3、品讀,深化理解。
名句賞析——“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這首絕句用淘金者的口吻,標明他們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走。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家,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神往。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是一種樸實無華直白的美
。1)讀讀詩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問發生?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2)引導學生釋疑,在此過程中體會詩人內心的豁達與豪邁。
三、想意境,熟讀成誦。
四、品用詞,練語感。
。ㄒ唬┢吩u“上”字
1、詩的每個字都要經過仔細推敲,你知道詩中哪個字作者反復推敲才決定用它的嗎?
2、猜猜他曾用過哪些字?(到、過、去、……)
把這些字填進去讀讀,與“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結:是!一個“上”字,引發了我們學生多少聯想
(二)嘗試推敲。
現在,老師讓你們也來當一回小詩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該用哪個字合適?并說說為什么。
1、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客船。(來、去、到、見、……)
2、風乍起,吹一池春水。(動、皺、翻、起)
五、自主小結,自主作業。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總結)
2、你認為這堂課應做什么作業。(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特出息行鞏固或延伸,如配樂詩朗誦,畫畫情境圖,改寫散文或現代小詩等等)
3、在下面這幅畫上,謄寫古詩?纯凑l的“古詩配畫”最美。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10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病⒗斫夤旁姷囊馑迹惺茉姷囊饩常胂笤娋涿鑼懙漠嬅妫w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病⑾胂笤娋涿鑼懙漠嬅,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薄⒔處煖蕚洌憾嗝襟w課件。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點要數西湖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去過西湖嗎?今天,老師把西湖請進了咱們的教室,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播放課件:《動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異,四時不同。這兒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后的西湖是否別有一番風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幾分詩意!
西湖美嗎?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無數游客。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們的筆墨。宋代大詩人蘇軾就在這兒留下了他的傳世佳作——《飲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飲湖上初晴后雨》)從詩題中你讀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飲酒,開始是天晴,后來下雨了。)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呢?(蘇軾)你了解蘇軾嗎?(生答。師補充:蘇軾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當通判,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當杭州市的市長。他在此為官期間,關心人民的生活,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深受百姓愛戴。蘇軾曾無數次在西湖漫步,他對西湖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大詩人蘇軾,一同去領略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讀書效果。
3、師范讀古詩。
4、根據出示的詩歌朗讀節奏提示,生齊讀詩歌。
5、針對詩歌,學生質疑,師相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
。、學習詩歌的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句)
。ǎ保┰娋渲心膫字提示了我們天氣?(“晴”)
。ǎ玻┰娙烁嬖V我們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樣的?
。ā八鉃囦佟保ò鍟核鉃囦伲
。ǎ常┱n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圖片。
創設情境:瞧!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萬里晴空下,寶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風徐徐吹來,親切地撫摸著游人的臉龐,燦爛的陽光灑在寬闊的湖面上,湖面“水光瀲滟”。
。ǎ矗┠阕x懂“瀲滟”了嗎?
(波光閃動的樣子。)(課件出示)
。ǎ担┠氵能用其它的詞來形容水光瀲滟的湖面嗎?
。úü忾W閃、波光粼粼、銀光閃閃)
。ǎ叮┰娋鋵ёx。
晴天的.西湖里仿佛滿是金子,刺得人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帶著理解讀第一句)。
(7)晴天的西湖真美。〖僭O你就是蘇軾,在萬里無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涼亭中,迎著徐徐的微風,你愜意地舉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閃閃的湖面,你還會看到哪些美景呢?
。S風飄動的柳條、開得正艷的桃花、歡唱的鳥兒、魚兒在水中嬉戲、人們在湖中蕩舟……)
。ǎ福┛吹饺绱嗣利悇尤说奈骱,你感覺詩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帶著體會個別讀,全班讀。)
一個“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書:好)
。、學習詩歌的第二句。
。ㄟ^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著眼前的美景,詩人有些陶醉了。看著看著,不知不覺,湖面上悄悄下起雨來,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課件:雨中的西湖圖片。)
。ǎ保┶は耄洪]上雙眼,在雨聲中盡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播放音樂:《雨中西湖》。)
。ǎ玻┠惴路鹂吹搅耸裁淳跋螅
(3)詩人蘇軾看到了什么景象?(課件出示:第二句)
。ā吧缴諠鳌保ò鍟荷缴諠鳎
(播放課件:雨后的西湖圖片。)創設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團團白色的云霧。它們如輕紗一般,隨風飄動,若有若無。此時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詩人說——(引讀第二句。)
。ǎ矗┠阕x懂“空濛”了嗎?
。ㄔ旗F迷茫的樣子。)(課件出示)
(5)如此美麗的景色,詩人用了一個什么字來概括雨中西湖的特點?
。ò鍟浩妫
。ǎ叮⿴е斫庾x詩歌的一、二句。
3、學習古詩的三、四句。
(過渡:西湖時晴時雨的美景讓詩人的心都醉了,他觸景生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齊讀三四句。)(課件出示:詩歌三、四句。)
(1)你從三、四句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了解“西子”嗎?
。ù呵飼r期越國的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西施有多美呢?(齊讀第四句。)
。ú还苁腔瓓y還是濃妝,不管什么時候,西施都很美。)
(4)想見一見西施嗎?(課件出示:西施圖片。)
。5)詩人為何會把西湖比作“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施呢?
。6)導讀: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黃昏,景色各異,美不勝收,所以,詩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齊讀三、四句。(板書:淡妝濃抹總相宜)正因為這個美麗的比喻,西湖從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稱。(板書:西子湖)
讀到這里,你可以把整首詩的意思說出來了嗎?
。、蘇軾筆下的西湖真美。」湃擞性S多描寫西湖的詩作,卻很少有人能把西湖描寫得如此美麗。想想,蘇軾為何能把西湖描寫得如此美麗動人呢?
5、帶著體會讀詩。
6、指名讀詩,配樂齊讀詩歌。
。、齊背詩歌。
四、拓展延伸:
1、賞析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詩人描繪了什么時候的西湖?
。ǎ玻┠惴路鹂吹搅四男┟谰埃
2、積累這首詩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跟隨大詩人蘇軾游覽了人間天堂——西湖。其實,蘇軾不光是一位大詩人,他還是一位杰出的詞人、書畫家。你想和他走得更近一些嗎?請課外搜集蘇軾的作品讀一讀,老師相信,你會有不小的收獲的。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好)
西子湖淡妝濃抹總相宜
山色空濛(奇)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結合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詩句。
2.能入情入境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3.感受西湖之美,培養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結合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詩句。
2.能入情入境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教學難點: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結合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詩句。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互動
老師第一次來蘭州,很高興認識大家,同學們對蘭州一定很了解,誰有好的景點給我這外來的游客推薦一下。
。ㄖ该f,師適時點評)
聽了大家的介紹,我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猜猜老師是哪里人?
。ǔ鍪緢D片:鐘樓,城墻,兵馬俑)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國四大古國之一,旅游勝地,將來有機會到西安,老師愿意給大家當導游!
二、讀懂詩題,讀通詩句
1.過渡:今天我們將和大詩人蘇軾一起走進江南,感受西湖的之美。
。ò孱})強調:“飲”前鼻音,“初”做衣服先要用剪刀裁剪布料,所以與衣服有關,衣字旁。
2.讀讀詩題,從題目中你知道什么?
(預設:a.天氣變化——初晴后雨; b.地點——湖上; c.干什么——飲酒)提示: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自己的理解。
預設:同學們真會讀書,從題目中就大概讀書了詩的內容。
3.是啊,詩人和朋友在西湖上喝著酒,賞著美景,起初是晴天,后來下起了蒙蒙雨,那是怎樣的景象呢? 請大家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4.學生自由讀,老師隨機巡視。
5.學生展示朗讀。
預設1:能根據老師的要求來評價。
預設評價2:讀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準節奏,誰來試一試。
預設評價3:不僅關注了字音是否讀懂,還注意到想要詩讀好如果再慢點就更能讀出詩的韻味。
6. 全班配合讀。
三、感知西湖晴雨之美
1. 結合注釋明詩意。
(1)同學們,在讀詩時,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字詞,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預設:可以結合注釋、想象畫面等。
(板書)
。2)請同學們打開課本74頁,用上合適的方法讀讀前兩句,同桌互相說說前兩句的意思。
。3)生自讀,交流。
。4)指名交流:
預設1:我讀懂了第一句的意思:水波閃動的樣子晴天正美!
水波閃動的樣子是詩句里的哪個詞?
(瀲滟),你是怎么知道的?(結合注釋)
“方”的意思就是:正,也是通過看注釋的方法知道的。
(看圖)你還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
。A設:波光粼粼、金光閃閃)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什么時間哪里怎么樣”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師小結:在說詩的意思時,往往調換一下順序,用我們平時習慣的語序來表達會清楚。誰來再讀讀這一句:水光瀲滟晴方好。
預設2:誰來說說雨天的西湖?用上剛才我們學習第一句使用的方法。 指名說:雨天的西湖煙霧迷蒙的樣子也很奇特。
你是怎么一下就讀出來的'?
(我是結合注釋和用一定順序來表達的)
“亦”的意思是“也”,“奇”的意思是“奇特、奇怪、神奇”,選哪一個?
。ㄆ嫣、神奇)
讀讀雨天的煙霧迷蒙也很奇特:山色空蒙雨亦奇。
。5)師小結學法:剛才我們在學習前兩句時使用的方法就叫做結合注釋明詩意。
2. 想象畫面描詩畫。
(1)過渡: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湖,賞賞西湖的晴天、雨天的不同美景吧!(播放視頻)
(2)晴雨兩種天,西湖兩樣美!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用你手中的筆寫一寫你喜歡的西湖美景吧!可以是晴天,可以是雨天,寫完自己讀讀,同桌之間再讀一讀。
晴天,我走在西湖邊,___________________,這真是水光瀲滟晴方好!
雨天,我走在西湖邊,___________________,這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
預設:寫完的同學,師選擇性地站起來,以晴天的、雨天的西湖交錯交流。
(3)師小結方法:西湖就是這樣如詩如畫,晴雨皆美。ò鍟n題)剛才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西湖不同的美,這就叫做想象畫面描詩畫。
四、西湖濃淡相宜
1.過渡:西湖的美只有晴天雨天嗎?(出示西湖四季圖片)引出詩句:春來“花滿蘇堤柳滿煙”,夏有“紅衣綠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萬頃秋”,冬則“白堤一痕青花墨”
作者蘇軾用了一句就寫出了西湖的各種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西子是誰?
(西施)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ㄍㄟ^看注釋了解到西子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同學們還知道西施的故事嗎?
預設1:傳說每次當西施在古越國浣紗溪邊洗紗,水中的魚兒一看到她的驚艷容貌,都不好意思地沉入了江底。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嗎?(不如人,不好意思……)
預設2: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皺眉撫胸的病態,亦被鄰女所仿,固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師補充西施資料:據說西施膚白如瓷,眼睛清澈如溪水,頭發烏黑厚密如云朵,身材窈窕柔美,嘴唇紅如天上的太陽。
可見西施有多美!她不論淡妝還是濃妝,不論是健康還是病態都是那么美,不愧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在作者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也是最美的,無人能比的,真是濃淡相宜。(板書:濃淡相宜)
4.入情入境誦詩情。
。1)聽了老師的介紹,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讀得更入情入境。
。2)自己讀。
指名讀,師適時引導。
師生配合讀。
。3)過渡:蘇軾跟我們一樣,就這么賞著西湖的美景,從晴天到雨天,從春天到到冬天。在杭州三年,他最愜意的事莫過于游玩西湖。曾兩次在杭州任職,其間,他帶領當地人民疏導西湖,修堤防洪,這條修好的堤壩就成了著名的“蘇堤”。 當年很多漁民在西湖打魚,采蓮,破壞了這里的生態。于是,蘇軾想出了一舉兩得的辦法,在堤外湖水最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標記,形成了: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淵,石塔來相照,一十八月圓!叭队吃隆币虼说妹,在西湖十景中被稱為“西湖第一大盛景。”
。4)蘇軾與西湖的故事不僅僅是這些,他對西湖的愛絕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讓我們再次帶著自己的理解來齊誦。(出示全詩)
(5)假如你有機會來到西湖,相信一定會吟誦這首千古絕唱。(齊背)
。6)師小結學法:我們在讀詩時,了解了作者,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才能讀出詩人所表達的情感,這就叫入情入境誦詩情。
五、拓展升華
1.過渡: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醉心于西湖的美景,寫下了許多贊美西湖的詩篇,翻開你的學習單,用我們本節課學習的方法任選一首詩自己來讀一讀,和同桌交流,可以說說詩句的意思,可以說說詩中描繪的畫面,也可以入情入境地朗讀出來。
2.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3.升華感情。
西湖的美景只是我國大好河山、眾多美景中的其中一處,王之渙登上鸛雀樓曾這樣感慨: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李白站在廬山瀑布前不由得感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登上巍巍泰山,詠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帕米爾高原依然群星閃爍,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著盎然的春色。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壯美,怪不得毛澤東同志寫到:江山如此多嬌。江山如此多嬌!
4.作業:積累描寫西湖的古詩。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12
【學習目標】
。、學習生字,理解詩句。
2、體會情感,有感情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感受詩中美景。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學生背誦《游園不值》
師:我們上節課學了《游園不值》,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現在我們來看看夏天在詩人的的眼里是怎樣的?(讀全詩)
二、學習新課
。、解決生字(學生自己解決)
瀲滟:與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適。
。、介紹作者。
。场煟荷、詞你們都懂了,現在自己試著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意思說一下,然后小組之間互相說。
。、舉手發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時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麗;下雨的時候水霧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合適。)
。怠⒁龑W生理解題目(飲: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過天晴)
雨過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師:這首詩是寫(作者雨過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這四句詩都寫了西湖的美景(學生糾正:不是)
師:同學們怎么說不是呢?
。ㄇ皟删涫菍懢吧髢删洳皇牵
師:有些同學知道了前兩句是寫景色,后兩句不是;現在小組交流,每句詩各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呢?
。ê髢删湓妼懥四梦骱䜩肀茸魑魇┝,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合適。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師:作者每見過西施,西施當時也沒有站在湖邊給作者作比較,那作者怎么對他們進行比較呢?
(通過發揮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當)
這樣想象和比喻,西湖就(顯得更美了)
師:西湖就顯得更美了,那現在同學們自己想象西湖的美,這么美的景色,我們一起來體驗。(學生根據自己想象的“美”來讀詩句,體驗美。老師指導和范讀。)
三、背誦全詩
自由背誦然后檢查
〖課后反思〗
《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是寫西湖的景色,作者通過大膽的想象,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學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讀來體驗作者的感情,通過對詩中“美”的理解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美”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字、詞時,我幾乎把詩中所有的字、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后,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美”。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我覺得我再讓學生體會作者感情和體驗詩中的“美”之一環節做得不好,我只是通過讓學生思考和提問的方式]還解決這一問題;而學生體驗的機會就少,主要是聽我講和聽其他學生講,很多同學都沒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這么一回事。所以他們讀詩句時,沒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讓學生多讀幾遍寫景物的詩句,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驗詩句的“美”和領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讀全詩,效果會更好。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相關文章:
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08-02
飲湖上初晴后雨題解08-02
飲湖上初晴后雨譯文05-30
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10-27
《飲湖上初晴后雨 》詩句10-31
飲湖上初晴后雨大意09-07
飲湖上初晴后雨解釋10-25
《飲湖上初晴后雨》解析11-23
飲湖上初晴后雨古詩09-18
《飲湖上初晴后雨》 的詩意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