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結(jié)合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詩句。
2.能入情入境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3.感受西湖之美,培養(yǎng)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結(jié)合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詩句。
2.能入情入境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教學難點: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結(jié)合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詩句。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互動
老師第一次來蘭州,很高興認識大家,同學們對蘭州一定很了解,誰有好的景點給我這外來的游客推薦一下。
(指名說,師適時點評)
聽了大家的介紹,我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猜猜老師是哪里人?
(出示圖片:鐘樓,城墻,兵馬俑)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國四大古國之一,旅游勝地,將來有機會到西安,老師愿意給大家當導游!
二、讀懂詩題,讀通詩句
1.過渡:今天我們將和大詩人蘇軾一起走進江南,感受西湖的之美。
(板題)強調(diào):“飲”前鼻音,“初”做衣服先要用剪刀裁剪布料,所以與衣服有關,衣字旁。
2.讀讀詩題,從題目中你知道什么?
(預設:a.天氣變化——初晴后雨; b.地點——湖上; c.干什么——飲酒)提示: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自己的理解。
預設:同學們真會讀書,從題目中就大概讀書了詩的內(nèi)容。
3.是啊,詩人和朋友在西湖上喝著酒,賞著美景,起初是晴天,后來下起了蒙蒙雨,那是怎樣的景象呢? 請大家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4.學生自由讀,老師隨機巡視。
5.學生展示朗讀。
預設1:能根據(jù)老師的要求來評價。
預設評價2:讀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準節(jié)奏,誰來試一試。
預設評價3:不僅關注了字音是否讀懂,還注意到想要詩讀好如果再慢點就更能讀出詩的韻味。
6. 全班配合讀。
三、感知西湖晴雨之美
1. 結(jié)合注釋明詩意。
(1)同學們,在讀詩時,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字詞,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預設:可以結(jié)合注釋、想象畫面等。
(板書)
(2)請同學們打開課本74頁,用上合適的方法讀讀前兩句,同桌互相說說前兩句的意思。
(3)生自讀,交流。
(4)指名交流:
預設1:我讀懂了第一句的意思:水波閃動的樣子晴天正美!
水波閃動的樣子是詩句里的哪個詞?
(瀲滟),你是怎么知道的?(結(jié)合注釋)
“方”的意思就是:正,也是通過看注釋的方法知道的。
(看圖)你還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
(預設:波光粼粼、金光閃閃)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什么時間哪里怎么樣”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師小結(jié):在說詩的意思時,往往調(diào)換一下順序,用我們平時習慣的語序來表達會清楚。誰來再讀讀這一句:水光瀲滟晴方好。
預設2:誰來說說雨天的西湖?用上剛才我們學習第一句使用的方法。 指名說:雨天的西湖煙霧迷蒙的樣子也很奇特。
你是怎么一下就讀出來的?
(我是結(jié)合注釋和用一定順序來表達的)
“亦”的意思是“也”,“奇”的意思是“奇特、奇怪、神奇”,選哪一個?
(奇特、神奇)
讀讀雨天的煙霧迷蒙也很奇特:山色空蒙雨亦奇。
(5)師小結(jié)學法:剛才我們在學習前兩句時使用的方法就叫做結(jié)合注釋明詩意。
2. 想象畫面描詩畫。
(1)過渡: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湖,賞賞西湖的晴天、雨天的不同美景吧!(播放視頻)
(2)晴雨兩種天,西湖兩樣美!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用你手中的筆寫一寫你喜歡的西湖美景吧!可以是晴天,可以是雨天,寫完自己讀讀,同桌之間再讀一讀。
晴天,我走在西湖邊,___________________,這真是水光瀲滟晴方好!
雨天,我走在西湖邊,___________________,這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
預設:寫完的同學,師選擇性地站起來,以晴天的、雨天的西湖交錯交流。
(3)師小結(jié)方法:西湖就是這樣如詩如畫,晴雨皆美!(板書課題)剛才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西湖不同的美,這就叫做想象畫面描詩畫。
四、西湖濃淡相宜
1.過渡:西湖的美只有晴天雨天嗎?(出示西湖四季圖片)引出詩句:春來“花滿蘇堤柳滿煙”,夏有“紅衣綠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萬頃秋”,冬則“白堤一痕青花墨”
作者蘇軾用了一句就寫出了西湖的各種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西子是誰?
(西施)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通過看注釋了解到西子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同學們還知道西施的故事嗎?
預設1:傳說每次當西施在古越國浣紗溪邊洗紗,水中的魚兒一看到她的驚艷容貌,都不好意思地沉入了江底。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嗎?(不如人,不好意思……)
預設2:西施天生麗質(zhì),稟賦絕倫,相傳皺眉撫胸的病態(tài),亦被鄰女所仿,固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師補充西施資料:據(jù)說西施膚白如瓷,眼睛清澈如溪水,頭發(fā)烏黑厚密如云朵,身材窈窕柔美,嘴唇紅如天上的太陽。
可見西施有多美啊!她不論淡妝還是濃妝,不論是健康還是病態(tài)都是那么美,不愧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在作者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也是最美的,無人能比的,真是濃淡相宜。(板書:濃淡相宜)
4.入情入境誦詩情。
(1)聽了老師的介紹,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讀得更入情入境。
(2)自己讀。
指名讀,師適時引導。
師生配合讀。
(3)過渡:蘇軾跟我們一樣,就這么賞著西湖的美景,從晴天到雨天,從春天到到冬天。在杭州三年,他最愜意的事莫過于游玩西湖。曾兩次在杭州任職,其間,他帶領當?shù)厝嗣袷鑼骱薜谭篮椋@條修好的堤壩就成了著名的“蘇堤”。 當年很多漁民在西湖打魚,采蓮,破壞了這里的生態(tài)。于是,蘇軾想出了一舉兩得的辦法,在堤外湖水最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標記,形成了: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淵,石塔來相照,一十八月圓。“三潭映月”因此得名,在西湖十景中被稱為“西湖第一大盛景。”
(4)蘇軾與西湖的故事不僅僅是這些,他對西湖的愛絕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讓我們再次帶著自己的理解來齊誦。(出示全詩)
(5)假如你有機會來到西湖,相信一定會吟誦這首千古絕唱。(齊背)
(6)師小結(jié)學法:我們在讀詩時,了解了作者,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讀出詩人所表達的情感,這就叫入情入境誦詩情。
五、拓展升華
1.過渡: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醉心于西湖的美景,寫下了許多贊美西湖的詩篇,翻開你的學習單,用我們本節(jié)課學習的方法任選一首詩自己來讀一讀,和同桌交流,可以說說詩句的意思,可以說說詩中描繪的畫面,也可以入情入境地朗讀出來。
2.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3.升華感情。
西湖的美景只是我國大好河山、眾多美景中的其中一處,王之渙登上鸛雀樓曾這樣感慨: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李白站在廬山瀑布前不由得感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登上巍巍泰山,詠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帕米爾高原依然群星閃爍,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著盎然的春色。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壯美,怪不得毛澤東同志寫到:江山如此多嬌。江山如此多嬌!
4.作業(yè):積累描寫西湖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