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的教案
《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對圓明園當年輝煌景的介紹語言簡潔,內涵豐富。以下是《圓明園的毀滅》的教案,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設計體現了這一點,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以情激情,努力讓課堂成為學生張揚個性的廣闊天地,讓閱讀教學煥發出生命的色彩。
【媒體設計思路】
依托電教媒體教學,充分體現《課標》提出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借助媒體集“聲,色,畫”于一體,烘托渲染,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的與作者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了解圓明園的昔日輝煌及毀滅的過程。
⑵能聯系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
2、過程與方法:
訓練學生在讀中體會,獲得真實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認識到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遭八國聯軍損毀后的慘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學習難點】
培養學生感悟,想象能力,激發愛國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準備】
1、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節選《火燒圓明園》的錄象。
2、收集關于圓明園的資料。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情景創設法,讀中感悟法等。
【教學流程】
一、名言引題,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翻開歷史的長卷,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歷歷在目。今天,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1860年,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法國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這樣說:“在世界東方的中國,有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一奇跡,就是圓明園。”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明園,去欣賞這萬園之園的精華吧!
板書:
圓明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以“帶同學們去游玩圓明園”為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上課伊始處于積極興奮狀態。
二、美景再現,感悟體會
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讀后談談感受。請同學讀感受最深的自然段:
⑴如果學生讀第二自然段,學生談感受:
課件展示,重點理解“眾星拱月”。
⑵如果學生讀第三自然段,讀后談感受:
這一段介紹了圓明園的建筑宏偉。引導學生讀得慢些,想象圓明園是何等的宏偉。讓學生展開想象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美景。
⑶如果同學讀第四自然段,讀后說感受。欣賞圖片。
(課件出示。)
2、同學們自由讀書找一找找出文章中高度評價圓明園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的句子。邊讀邊勾畫,批注。
(3句話。)
師:同學們會讀書的人要善于抓住要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法,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圓明園。引導學生概括,師給與評價。
3、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它的名字,讓我們再一次自豪地呼喚它的名字。
(師生齊讀。)
4、這座歷經六代皇帝花費了150年修建的圓明園中,有風格別致,巧奪天工的民族建筑,有引人入勝的西洋景觀,再加上收藏了無數稀世珍寶,中外的史學家們給與它至高的榮譽,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明園,欣賞這一世界的偉大奇跡吧!
(課件出示圓明園全景錄像。)
5、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呢?好,就讓我們帶著自豪的語氣來讀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吧。
在教學圓明園昔日美景部分時,做到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是新課標倡導的自助學習方式得以有效落實。媒體的使用,使教學的效果得到了升華。
三、面對現實,激發情感
1、老師引語:
然而今天,我不得不在它的后面加上兩個字,這兩個字讀起來讓人心里也沉甸甸的。讀一讀課題。
2、讀了課題,學生提出疑惑。
3、師引語:
此時此刻的圓明園被無情地踐踏,掠奪,就讓我們到這些充滿著血雨腥風的文字當中去尋找這些強盜們罪惡的嘴臉吧!
4、引導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⑴先分別請同學讀課文,談感受。
⑵愿意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⑶此時此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用最精練的文字概括。
⑷劃出所有暴露侵略者殘暴罪行的詞語。同學們,他們企圖放火燒毀罪證,罪行是活的東西,銷毀了嗎 所有憤怒的同學們,把你的滿腔怒火讀出來吧1860年10月6日──讀。
(生齊讀。)
5、讓我們再一次把歷史的長卷翻開,撕開那道在中國人的心底里永遠不可能愈合的傷疤。
(課件播放《火燒圓明園》錄像。)
6、這把火燒毀了什么?請你把它寫在紙上的任何一個空白地方,把它寫到你的心上。
(學生寫自己的感受,交流。)(課件出示)
教師以情激情,學生才能以讀悟情,在此引導學生把對侵略者的“憤怒仇恨”表現在表情上,表達到語言上,做到以讀悟情。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這把火燒毀了什么?”使學生學會用語言表達情感,新課標倡導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7、圓明園的毀滅告訴我們什么:
(引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此問題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激發學生振興中華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激發情感,表達心聲
師引入: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英法聯軍,他們用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指引著他們的艦隊駛入中國領海,用中國人發明的火藥制成的槍彈,炮彈屠殺中國人,然后,逼迫滿清政府在中國人發明的紙上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我想每一個中國人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對自己,對別人。把此時此刻要說的話寫下來。
同學們,拿起筆來,表述你的心聲吧!
(配入《我的中國心》歌曲。)
(大屏顯示)
1、生自由創作,老師巡視鼓勵。
2、生交流感受。
每個學生心里都充盈著創作的激情,蘊積著表現的欲望,涌動著純真的想法,為此我為他們創設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真正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五、知識拓展,自由討論
課下小組討論:圓明園該不該重修?
拓展閱讀:《圓明園的毀滅》課文簡說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尾提到的“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成了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詳盡地介紹了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貴,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最后一個自然段用精練、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文章前后內容緊密聯系,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因而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是教學的重點。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輝煌景觀是本文教學的難點。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圓明園的毀滅》的教案】相關文章:
圓明園毀滅教案08-28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1-25
《圓明園的毀滅》 教案06-23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2-19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經典】05-15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23
圓明園的毀滅 教案10-26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03
(經典)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6-12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