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開課《圓明園的毀滅》的聽課反思
今天聆聽了鄭上路小學王坤老師的一節原汁原味的生本隨堂課,感受還是頗深的。講課之前,當王老師把學生帶到多媒體教室的時候,大家紛紛感嘆:這么多人!于是帶著“大班額如何有效地上生本”這樣的疑惑走進了課堂。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圍繞目標王老師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深入地理解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一、導學設計細致到位。《圓明園的毀滅》課文雖然不長,但內容豐富,尤其是重點段昔日的輝煌,涉及內容非常多。因此,細致、指導性較強的自學導航,更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學生自學起來也得心應手。本節課,學生們誦讀感悟,材料補充,想象體驗盡情展示。盡管孩子們有些放不開,稍顯生澀,但是可見老師平時的訓練是到位的,只要孩子們是在不斷的成長,進步,超越,這就是生本最大的宗旨所在。
二、學生展示豐富多樣。由于自學導航設計的細致清楚,要求明確,可操作性強,學生第一環節的自學討論交流還是比較充分的。學后的展示效果也很好,有有感情地朗讀,有對某些內容進行補充,有根據文中的景物進行合理的想象……精彩的語言屢屢閃現。但是班額實在是太大,展示的還是不夠充分,但相信老師長期的堅持,一節課展示幾個組,大家都是有機會得到鍛煉的。
三、老師的感情朗讀指導稍顯遜色。也許是課文的內容太多,也許是學生合作展示的形式不利于情感的激發。老師在感情朗讀指導方面就略顯單薄,尤其是重點段落處理的有些草率。其實,無論是學生的自學,還是討論交流都是片面的,這里老師就把學生的這些散落的珠子穿起來,這就是對課文的整體感悟。
那么在今后我們的生本教學中,我們高段的語文教學還是要在自學、討論、展示等方面加強訓練,讓學生會學習會展示。另外對于大班額的班級,老師在處理教材時要敢于將與目標無關的,與重點無關的勇于舍棄,減少無效活動。
【公開課《圓明園的毀滅》的聽課反思】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08-12
圓明園的毀滅公開課08-05
《圓明園的毀滅》公開課06-16
《圓明園的毀滅》反思10-23
圓明園的毀滅公開課實錄08-07
公開課《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06-04
圓明園的毀滅公開課教案06-07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23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15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精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