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圓明園的毀滅教案集合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選編本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在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與壯觀,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是人教版小語第八冊教材第六單元的開篇之作。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瓏、剔”等6個生字,會寫“捐、皇””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損失、殿堂”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不可估量、損失、皇家園林、組成、一般、象征、蘇州、詩情畫意、宏偉、唐代、凡是、統統、銷毀、侵略、奉命”等詞語。
4、以悟促讀,提高朗讀能力;以悟促誦,背誦重點段落,積累語言。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了解一段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 通過閱讀,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愛,對侵略者的恨,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語言的特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課前準備:
1、奧運開幕盛況,神七發射圖片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把閱讀、想象、感悟相結合,在學生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圣境。
2、播放影片《火燒圓明園》的片段,直觀感受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利用圖片與課件,今昔圓明園的對比,讓學生領悟到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教學過程:
一、直面毀滅──激發情感
播放火燒圓明園的片斷。
同學們知道片中被火燒掉的是什么地方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對于圓明園,你了解多少?學生交流課前通過讀課文和查閱資料了解到的關于圓明園的情況。
師小結:圓明園占地月347公頃,有640個足球場那么大。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皇帝,經過150多年的修繕擴建,花費了不可計數的人力物力,匯集了無數天下勝景和名園的精華。可就是這樣一座萬園之園,卻被英法聯軍毀滅了。
說說 看到火燒圓明園情景的心情。
交流學過的閱讀方法,
學生自由讀課文
導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
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目標的設置當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本課的教學更立足于學生的學習需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了解從先秦時代到唐宋元明清所經歷的時間及圓明園大大小小景點的數量。這樣的設計,既遵循了母語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又勾通了課內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語文學習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同時,通過查閱、收集、交流,學生才能切實了解圓明園的價值,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悲憤,痛惜等情感,也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解毀滅經過。
(1)英法聯軍到底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5段。
(2)指名讀,提醒學生把心中的感情讀出來。
(3)讀了這段,你能用一兩個詞來形容一下侵略者嗎?(殘暴、野蠻、無恥等。)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引導學生從“闖、搬、掠、毀”等詞語體會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
(4)英法聯軍簡直不是人,你們恨他們嗎?把你們的感情通過讀表達出來吧!齊讀第5段。
交流:印象深刻的語句。
找全文的中心句。
有感情的讀句子。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抓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統領全文,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了解了圓明園的價值,再從課文中,在朗讀中體會到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才會使學生心中的情感來得真實而不空洞,強烈而不膚淺。)
二、再現輝煌──深化情感
理解“不可估量”
1、三天三夜有多少個小時?多少分鐘?多少秒?
2、燒掉一幅歷史名畫只用幾秒鐘,燒掉一個建筑,只需幾分鐘。在347公頃的圓明園內,大火同時燃燒259200秒會燒掉些什么?(全體靜默,放大火焚燒圓明園的鏡頭無聲錄像半分鐘。)
3、259200秒啊!347公頃的圓明園同時燃燒,該會燒掉了多少奇珍異寶,宏偉建筑啊!你能估計一下圓明園的損失嗎?
4、所以課文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指名讀第1段。
課文用了幾個“不可估量”?師引讀:圓明園的毀滅是?(生讀: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圓明園的毀滅是?(生讀: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還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呢?如果圓明園沒有毀滅,會是什么樣子呢?讓我們走進圓明園,去看一看吧。
5、默讀2—4段,看一看圓明園是一座怎樣的園林?
6、誰能說一說圓明園是一座怎樣的園林?
抓住“舉世聞名、博物館、藝術館、瑰寶、精華”這些詞語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人們給圓明園這么高的評價?(建筑宏偉,有無數珍貴文物)要求學生用“因為_____,所以圓明園舉世聞名。”句式回答。
建筑宏偉
① 出示課件,展現圓明園布局。圓明園除了三個大園,周圍還有許多小園,這就叫 ?――“眾星拱月”。
② 圓明園內有些什么樣的景觀?讀一讀第3自然段。
課文一共用了幾個有?師引讀,圓明園有……也有……有……也有……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然后學生再齊讀。
假如要寫盡圓明園所有的景觀還要多少個有?引導學生從“……、民族建筑、西洋景觀、飽覽中外名勝等體會圓明園的'美麗和偉大。
③ 在圓明園內漫步,會是什么感覺?指名讀,讀出自己陶醉、自豪的感受---④出示課件,展現圓明園部分景觀圖片,配以柔美的音樂,再指名讀,齊讀
這就是我們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這就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圓明園,可惜它被英法聯軍毀滅了,被他們化為灰燼了。此時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珍貴文物
① 讓我們再來看看圓明園內有哪些奇珍異寶吧。指名讀第4段。
② 同學們知道圓明園內有多少文物嗎?課件展示圓明園文物圖片。展示青銅猴首和牛首時,出示文字圖片資料
20xx年5月,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從香港佳士得拍賣行以1593余萬港幣,買回了被英法聯軍掠奪的圓明園文物──青銅猴頭像和青銅牛頭像。據美國歷史學家統計,僅從1861年到1866年,倫敦就進行了大約15次圓明園物品的拍賣。據我們估計,散落在世界上47個國家200多個博物館中的中國古代文物,至少有100萬件,大量的圓明園文物分散在歐洲的各大博物館里,特別是大英博物館和法國國家圖書館,還有很多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收藏者手中。(附圖)
我們能想象圓明園文物的損失有多大嗎?無法想象,不可估量!可是這些無數的價值連城的文物被英法聯軍搶走了,還有無數的價值連城的文物被英法聯軍燒毀了。了解了這一切,你是什么心情?
三、練筆抒情──升華情感
1、課件展示,展現圓明園的輝煌及今天的殘垣斷壁,最后定格在殘垣斷壁畫面,同時師配合課件激情敘述雨果的《文明與野蠻》片斷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請您想象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造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要是說,大家沒有看見過它,但大家夢見過它。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杰作,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將它化為灰燼。
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生答),隨著學生的回答,師相應擦掉黑板上“碧輝煌的殿堂”幾個字。同樣擦掉黑板上其他板書,留下空白板書。
2、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3、老師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仔細研讀 圓明園美輪美奐以及收藏豐富的語句。先讓學生畫出有關的句子,引導學生用“先自己讀后小組說”的方式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獲,這既是讀中感悟的研究結果的呈現,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
4、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5、老師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 突破教學的重點。先讓學生畫出有關的句子,引導學生用“先自己讀后小組說”的方式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獲,這既是讀中感悟的研究結果的呈現,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
課堂教學的環境與氛圍能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強化學生的感受,推進教學的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這個環節中,設計了“階梯式”的提問方法,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三天三夜”時間之長,讓學生想象:烈火熊熊的半分鐘會燒掉什么?可以說,這全場靜默的半分鐘是情感流淌與撞擊的半分鐘,是想象的翅膀舒展與翱翔的半分鐘,是內心憤怒與惋惜的半分鐘……雖然全場靜默卻“此時無聲勝有聲”。
這個教學環節所設計的問題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學生心中的情感也一浪高過一浪。)
(任何視覺上的觸摸產生的效果都遠勝于文字的表述,因為它能更直接地將讀者或觀眾帶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讀者或觀眾產生共鳴。課件中圖景的直觀再現更利于學生感受毀滅前圓明園的美麗、毀滅中圓明園的慘烈、毀滅后圓明園的肅殺,還能幫助他們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詞語,如“金碧輝煌”、“西洋景觀”等,這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化語言。而一次次的朗讀,讓學生的情感在愛與恨的跌宕中進一步升華。)
出示文字圖片資料,讓學生更直接的體會到圓明園文物價值的不可估量,從而更加深對英法聯軍的憤恨。)
圓明園被燒得什么都沒有了,而黑板上也什么都沒有了。這樣流動的板書設計,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更激起學生心中的憤恨,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留下磨滅的印痕。回顧盛時盛況,撫今追昔,從“有……有……有……還有……”中,推出“沒有了……沒有了……沒有了……也沒有了……”,一讀再讀,一悟再悟,對比效果于是產生──而這一過程,也和語言的感悟融在了一起,同時,學生的情感也在朗讀感悟中激蕩,為后面學生的練筆──情動辭發奠定了感情基礎。)
四、鞏固延伸
1、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用筆寫下來吧。
2、在悲壯的音樂中,學生奮筆疾書。
3、指名讀出自己寫的話。
師根據學生寫的話相機引導,對于圓明園的毀滅,我們不僅僅是憤恨,更要明白圓明園的毀滅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師相機板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五、討論問題交流感受
寫話的結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在寫話交流的過程中領悟到,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了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只有祖國強盛了,才不會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在寫中感悟,在感悟中積累,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感悟。)
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課文所介紹的內容都已消失,無法再現,文章的內容相對單薄,缺少生動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對民族苦難的深層思考。為了達到本課的情感目標,突破重難點,于是,我適時地給學生補充材料,如寫有關圓明園毀滅的一首小詩,數量眾多的圖片等等大量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圖片,向學生展示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之處: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2
一、課時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小節。
3、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通過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突出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練說
學生匯報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二)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課的生字、詞語,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現在我們來聽記詞語,有信心嗎?(學生聽記、訂正。)
2、檢查詞語,學習生字。
3、上節課我們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了解了文中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課件出示: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
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4、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它──輝煌,誰還記得,上節課我們歸納的,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圓明園的輝煌?
(三)品讀課文
過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圓明園的輝煌寫具體的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讀讀句子,品品關鍵的詞語,說說感受。
1、走進輝煌。
(1)品讀布局。
①指名讀,課件隨機泛紅:舉世聞名、眾星拱月。
主要從“舉世聞名”這個詞體會出圓明園的地位很高,從“眾星拱月”這個詞可以感受到它的布局與眾不同,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園林很多,圓明園很大。
②課件隨機出示:圓明園分布圖,然后出示《眾星拱月》圖。
看著圖,誰能說說“眾星拱月”的意思?(“拱”就是環繞;“眾星
拱月”,無數星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這里的“月”指的是──圓明三園;“星”指的是──許多小園。③這就是圓明園的總體布局。
(2)品讀建筑。
精致的布局讓人留戀,宏偉的建筑更讓人感嘆,默讀第三自然段,有哪些景點?各有什么特點?(抓住七個“有”感受到圓明園中建筑的多,景觀的多。)
①結合圖片理解這幾個關鍵的詞語,感受風格的各異。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致奇妙。
西洋景觀:文中指位于長春園內的“西洋樓”。
②引導學生讀出園內景觀的奇異。是啊!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熱鬧非凡的買賣街,幽靜的山鄉村野。圓明園的景觀真可以說是風格各異。
③圓明園既有華麗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華的美,又有幽靜的美;不僅有靈動的美,還有典雅的美,誰來朗讀這如詩如畫的圓明園?(指導學生用語速的快慢和聲調的高低來體現景觀不同的特點。)置身其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我仿佛聽到了鳥兒清脆的叫聲,我仿佛看到了夕陽西下,高聳的雷峰塔,我仿佛聞到了園內百花的.沁人的香氣
④圓明園中的景物豈止書中介紹的這么多,圓明園內可以說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贊嘆。
課件出示: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⑤小結:圓明園里的建筑宏偉,風格各異,怪不得作者稱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⑥根據提示背誦。
課件出示:
圓明園中,有(),也有();有(),也有()。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蘇州的(),杭州西湖的()、();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建造的,如,(),()。園中不僅有(),還有()。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飽覽著();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
(3)品讀歷史文物。
過渡:圓明園不僅有華麗的外表,更有著深刻的內涵。請同學們駐足園內,一起細數園內的珍藏。
◆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到所收藏的文物年代跨度大──兩千四百多年。
◆抓住“奇珍異寶”,體會珍貴。
①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學生深入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朝有兩千多年。
從收藏價值看:有兩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部分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于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②小結:所以說它又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升華
1、課文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題目為“毀滅”,作者卻用大量的筆墨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這正是作者表達的巧妙之處。)
2、在我們祖國逐漸強大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過去屈辱的歷史。讓我們永遠記住歷史告訴我們的教訓“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們要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強大、繁榮的祖國,使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悲劇不再重演。同學們,讓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3
一、課前五分鐘
同學們,課前老師布置大家收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那找得怎么樣呢?請幾位同學來匯報一下。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22課《圓明園的毀滅》,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呢?請大家來談一談。
板書:
圓明園------布局、景觀、文物
二、學習新課
上節課有位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前去游覽圓明園,你便會知道的。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讀后的體會。
2、你讀懂了什么?
3、“眾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星”指什么?“月”又指什么?“
4、齊讀體會。
(二)我們剛才大致了解了圓明園的布局。那園中的景觀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吧。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根據哪些句子寫景觀?哪些句子寫感受來分層?
2、提問分層
3、同學們先仔細自讀第一層,劃出文中介紹的景觀
4、(出示幻燈片)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5、我們先來看第一句話
A指名讀
B從哪些詞語體會出景觀的美?
C自由讀句子,體會景觀的美
D齊讀體會體會
6、園中的景觀在建筑上有哪些特點呢?
A快速自瀆第2—5句
B(出示幻燈片)提問:有哪些特點?(用曲線劃出)
C哪幾個景觀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
D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有哪些呢?
E前兩類的景觀是屬于民族建筑,還有一類是屬于什么的?
7、圓明園中的景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美不勝收)
8、下面老師就帶大家去領略園中美不勝收的景觀吧。
(放映錄象)
9、有感情的讀第二層,仔細回味美麗的景觀。
(三)我們在園中游覽了一圈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1、(出示幻燈)請同學們看黑板,自己試帶者感情讀句子。
2、指名讀
3、解釋“飽覽、流連”問:作者為什么舍不得離去?
4、同桌互讀體會帶點的詞
5、齊讀體會作者舍不得離去的.心情
園中的景觀實在是太美了,看了總舍不得離去。同學們自由讀第3自然段,再次回味美麗的景觀。
(四)下面,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老師朗讀,想象園中美不勝收的景觀。(配音范讀)
(出示幻燈)練習背誦(會的站起來,不會的可以看書)
(五)學到這里,我們知道圓明園的布局是眾星拱月,園中有美不勝收的景觀,所以作者稱它是園林藝術的-------,建筑藝術的-------(板書:瑰寶、精華)那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為什么呢?
1、帶著問題自由讀第4自然段
2、提問:為什么?(板書:博物館、藝術館)[
3、文中用了哪個詞來說明文物的珍貴?
4、齊讀體會作者對文物的喜愛之情。
三、同學們,我國有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作為人,我們感到無比自豪。但它竟在幾天之內化為灰燼,是怎么一回事呢?
1、請看錄象
2、看了錄象之后,你有什么看法。請大家自由發表意見。
3、從哪些句子看出侵略者的貪婪、兇殘?四人小組自由讀第5自然段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4、提問:(出示幻燈,前面提的問題)
5、同學們,請看黑板,齊讀這幾個句子,體會帶點的詞
6、從帶點的詞體會出什么?
7、再讀句子,代作者表達對侵略者憎恨的感情
8、侵略者貪婪、兇殘的本性又能從那幾個動詞體現出來。(板書:掠、搬、燒)
9、齊讀第5自然段,仔細體會。
四、全文
這樣一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卻被英法聯軍化為灰燼(出示幻燈)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學習了課文之后,我們就要牢記這段屈辱的歷史,努力學習,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五、檢查反饋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讓其他同學幫助你解決。
六、布置作業
1、請家長當老師,檢查你第三自然段的背誦情況。
2、讀了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請把它寫下來吧。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4
一、背景導入,積淀情感
雨果致巴特萊德的信(圖片)
孩子們,你們讀懂了什么?
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廢墟只是幾處啊,只是圓明園的冰山一角呀!你們知道圓明園有多大嗎?347公頃。
師:一公頃相當于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
師:你算一下有多少萬平方米?
生:3470000平方米。
師:估算一下我們的學校有多大?
生:200多平方米。
師:你說這么大一個圓明園相當于多大一個教室?
生:大約10000多個
師述:法國大作家雨果在這封信中提及的“世界奇跡”是指——圓明園。是的,它就是140年前,在北京西郊的圓明園。(板書:圓明園)這座園林現在還有嗎?沒有了,它被毀滅了。今天老師就帶領著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圖片出現廢墟)
請大家伸出手,跟老師一起來把課題書寫完整。毀的筆順要特別注意。
齊讀課題。再讀。
二、檢查生字詞,整體感知
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毀于一旦,令人痛心。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古老的故事。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本,大聲自由的朗讀課文,注意老師的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大家讀得非常認真。老師先來檢查生字詞
出示:
金碧輝煌玲瓏剔透蓬萊瑤臺武陵春色
舉世聞名皇家園林眾星拱月瑰寶精華
掠走銷毀灰燼損失不可估量
自由讀
個人領讀
(仔細觀察,第一組都是描寫什么的?圓明園內景色的詞語)
(第三組呢?描寫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造成的損失的詞語)
請再仔細觀察,作者用了哪一個詞語來形容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造成的損失的程度?——不可估量。是的,誰能告訴我這個詞語的意思呢?——不可計算的損失,無法統計的損失。你的預習很充分。圓明園的損失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我們根本無法去統計。
請大家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三、細讀文本
既然圓明園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我們必須先要走進去看看。現在我請三位同學分別來讀課文的2、3、4自然段,其他的同學邊聽邊思考,試著說說圓明園里有些什么?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5
下面是其公開課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要求: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當年圓明園的樣子并了解它毀滅的經過。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2圓明園的毀滅。
2、學生齊讀課題。
二、快速默讀課文,完成填空,想一想你能有幾種填法。
1、幻燈出示:圓明園是()。
2、指名回答,教師出示:
(1)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2)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3、齊讀這三句話。
三、組織學生展開自學討論:
這三句話是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學到這里,你們有什么問題要提嗎?(為什么說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這節課我們首先來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有一個旅行團要到北京去旅游,其中要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圓明園。你愿意當他們的導游嗎?好,李老師和其他老師就來當游客。現在你們可以準備一下。
1、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讀課文2-4自然段,前后四人展開討論。
2、補充資料,看一段錄像。
3、提示:一般導游介紹一個園林的時候總是先介紹它的具體位置,然后介紹它的整體布局,即它由哪幾部分組成;最后介紹的、也是具體介紹的是這個園林的建筑特色,主要景觀等。你們能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先向各位游客介紹一下圓明園嗎?
4、學生按教師提示的順序作介紹,教師作相應的指導,并練習朗讀。
第二自然段:指名學生上黑板畫出圓明園的整體布局示意圖,理解"眾星拱月般地環繞"的意思。板書:規模:非常大。[
第三自然段:句1:你平時見過的哪一個建筑也是金碧輝煌的,你能舉個例子嗎?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玲瓏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致奇妙。你能聯系課文或生活實際舉些例子嗎?練習讀句1,指名讀,比賽,全班朗讀。句2、3:講解平湖秋月、雷鋒西照是杭州"西湖十景"中的兩處。句4,補充瑤臺、武陵春色的出處。
講述:這樣的一座宏偉壯觀的園林,匯聚了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風格的建筑藝術,當你漫步圓內--(引讀)流連其間--(引讀)誰還想再讀一讀這句話?難怪課文中稱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聽了導游們的介紹,你覺的圓明園怎么樣?板書:景觀千姿百態。再讓我們來投入地讀一遍課文第三自然段,去想象圓明園中的輝煌景觀。
第四自然段:板書:收藏:最珍貴。
5、各自朗讀2--4自然段,并結合板書想想為什么說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板書:舉世聞名)
5、課文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感想嗎?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圓明園這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歷經六代一百五十年的營建,堪稱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可惜,如此輝煌壯麗的萬園之園,卻毀與英法聯軍的一把巨火!
1、看錄象。
2、指名回答:你看到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3、學生各自練習朗讀。并想想你能不能?"不但……而且……甚至……"的句式來說說強盜們毀滅圓明園的經過。
4、指名回答,板書:掠奪、毀壞、焚燒、化為灰燼。
理解"凡是、統統、實在、任意"這幾個詞語的`意思,并說說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侵略者的貪婪、野蠻、殘酷。)
5、再讀第一自然段,板書:損失不可估量。
五、體會文章的中心。
1、課文學完了,讀到這里,你又有何感想呢?(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講,一: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二:對侵略者的仇恨。)
2、這里,李老師還摘錄了電影《火燒圓明園》中的一段話,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有一把火曾把恥辱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同時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一個擁有億萬雙有力的手和億萬雙淚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握著空拳,眼睜睜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
為什么說當"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我們這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這個擁有億萬雙有力的手和億萬雙淚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握著空拳,眼睜睜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以此問題來引導學生明白圓明園的毀滅正是由于當時清政府的腐敗,明白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道理,從而激發學生的責任感。[
六、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板書:
圓明園的毀滅
規模:非常大掠奪
舉世聞名景觀:千姿百態毀滅化為灰燼
收藏:珍貴文物焚燒
損失不可估量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6
一堂動人心魄、蕩氣回腸的語文課結束了。不,不是結束,是催生了所有上課的學生和聽課老師的深層思考:英法聯軍毀滅的究竟是什么?而他們永遠也毀滅不了的又是什么?“圓明園”這個符號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怎樣把孩子們引領上一條個性充分發展的金光大道?
竇桂梅老師是“新生代”特級教師的領軍人物。她首倡的“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先進理念,在全國小語界引起強烈反響。這次展示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在原有基礎上又是一次飛躍,是一堂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閱讀教學課。
這堂課,概括地說,就是從新課程觀的高度,從生命成長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目光,整體先“構建”,而后又“解構”課堂──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通過與多個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種深深浸潤在文化之中的開放的語文課堂。通過熏陶與體驗,理解與揚棄,感悟與反思,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主題學習中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這便是竇桂梅老師所倡導的“主題教學”。
一、走近圓明園
課前學生閱讀了兩篇課文,一篇是《圓明園的毀滅》,一篇是《雨果致巴特萊德的信》。上課伊始,學生的學習熱情便被點燃了。“英法聯軍把金碧輝煌的'圓明園搶掠一空,焚燒殆盡,真是強盜行徑。”“我讀了兩篇文章感受是兩個字:悲憤,無比的悲憤與憤怒。”“東方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變成了斷垣殘壁,一片廢墟,讓人痛心不已。”學生在讀書中真的動了感情。
竇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有關資料知道圓明園占地約458.9公頃,有一萬多個禮堂這么大。學生感受到課件上顯示的廢墟在風雨中已經佇立了144年。學生低沉而緩慢地誦讀:“圓明園里,荒野的風,嗚咽地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柱,痛苦地書寫著──一個國家的恥辱!”學生開始領悟課文上的這段話:“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說:“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才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真正把書讀進去了。便從“走近圓明園”升華到“走進圓明園”了。
在這里,把文本整合成一個三維立體的“集成塊”,學生在閱讀同一主題下的系列文章,多角度獲取信息。在同一主題的語境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獲得審美的情感熏陶。這充分顯示了竇老師“主題教學”的魅力所在。
二、走進圓明園
學生默讀2、3、4自然段,畫出了一系列的關聯詞,如“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等等。學生在讀書中掌握“眾星拱月”是怎樣的布局,“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是什么形態,“詩情畫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名人字畫”“奇珍異寶”又是多么珍貴。在此基礎上,再讀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文章的前5段,學生被那“恍若月宮”的情景深深陶醉了。此時,只有此時,學生才真正在語言文字的載體引領下,走進了圓明園。
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也告訴世人:“圓明園的價值在祖國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當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之后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竇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資料領會“統統”掠、“任意”毀、“放火”燒的強盜行徑和野蠻罪行。此時,竇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屏幕上大火熊熊,濃煙滾滾,所有珍寶都化為灰燼,大火燒了30秒。沒有任何聲響和音樂,學生的心縮得緊緊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是8640多個30秒啊!在老師的引讀下,剛才板書的“有……也有……”等詞語間,老師加上“沒有……也沒有……”的沒字,這種強烈反差,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留下了永遠難忘的印痕。當屏幕上出現李大釗的詩句“圓明兩次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時,學生對侵略者的罪惡痛恨有加。
在這里,主題教學的流程就像在一幅偉大畫作的框架中,整體把握,不斷積累,螺旋漸進,逐步沉淀。包括語言材料、結構樣式、人生體驗、情感態度方方面面有新的突破。“三個超越”有人誤認為是不要教材,脫離課堂,拋開教師。根本不是這個意思。正是在以文化為教學主題的引領下,教材要整合,在課堂上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從文本中積累文化知識,獲得情感體驗,豐富人生涵養,使師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激發。這樣的超越正是對學生成長真正負責任的體現。
三、走出圓明園
再讀課文開頭段,學生永遠記住了這個日子:1860年10月6日。就是從這一天以后,圓明園被摧毀成一個廢墟。還有什么?什么都沒有了!(把黑板上所有字跡都擦去,稍留殘跡。)留下的是憤怒,是淚水,是嘆息,是奮發,是立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如果歷史可以改寫,回到144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護的士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對英法聯軍的暴行,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學生在深入人物內心的體驗中,進一步領會文本的深刻內涵。)當學生從資料中獲知有一種傳說──火燒圓明園的帶路人竟是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兒子──龔橙,這時學生們從心中僅僅是“仇恨”和“憤怒”嗎?這時“圓明園”這個符號在你心目中又是什么?學生答:是恥辱,是警示牌……
在這里,主題教學的另一個層面──自省,進入了學生的精神世界。自省,即人格或個性的養成,是語文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它不是把語文教學視為思想灌輸,而是引導每一位學生在獲得基本認同的前提下,根據個人的獨特感受,走上文化積累和精神成長的快車道,并最終建立屬于自己的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生命世界。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7
《圓明園的毀滅》是五年級上冊教學的一篇課文,本課教學要求是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圓明園的毀滅的教案,希望你會喜歡!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
2.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并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及與中心思想的關系。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圓明園園景的錄像帶(或幻燈片)、膠片、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發興趣
1.有哪些同學去過北京的圓明園遺址,請舉手?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圓明園呢?(學生說。)
2.教師:同學們說得對,現在的圓明園是一片廢墟。它是怎樣成為廢墟的呢?圓明園原來是什么樣呢?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會告訴我們一切的。(板書課題:22.圓明園的毀滅)
二、范讀課文,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讀后簡單說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對照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利用熟字記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錯的地方。
2.讀通課文,劃出生字、詞,并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不理解的做記號。
3.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并思考:圓明園是被誰毀滅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毀滅的。)
四、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字卡片
損失蘇州幻想唐朝博物館藝術統統奉命
1.指名、齊讀生字卡片,糾正不正確讀音。
2.讀詞語,說說哪個字字形易錯。區別:“幻”與“幼”、“博”與“搏”、“統”不要寫成“”。
3.指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討論。通過查字典或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
4.讀第116頁第4題“讀讀寫寫”,并對詞義加以理解。
5.指名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題。
五、自己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看錄像(或幻燈片),引入本課時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明園原來是非常美麗的,現在的頤和園只是圓明園的三分之一。現在我們就欣賞圓明園的美景。(放錄像或幻燈片。)
二、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么美麗的景色的呢
請打開書,自己朗讀全文,找到課文的這部分描寫。
三、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從這里你知道了圓明園的`什么特點
討論后板書:皇家園林: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
四、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
1.讀后說說這里向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什么特點?聯系課文前后內容用一句話概括出來。(板書:建筑宏偉、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2.理解:什么叫瑰寶?什么叫精華?
3.默讀課文后,談一談哪些地方體現出它是建筑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
4.用書上恰當的詞語概括這幾方面的內容。
(邊討論邊板書: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熱鬧街市、田園風光、中外風景名勝。)
5.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欣賞圓明園的美景。
6.教師:這一段描寫太妙了,把圓明園的舉世聞名的美景展現在我們眼前,那么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些語句,請你有感情地朗讀,大家一同欣賞。
7.練習背誦第3自然段。
五、老師提問
看來圓明園真不愧為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同學們,圓明園的珍貴還不止這些,還有更令人贊嘆的地方,是什么呢?
1.請一名同學讀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分析這句話的句式、作用。(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朗讀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讀后回答并板書: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3.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的文物歷史久遠、品種繁多。)
4.有感情地朗讀并練習背誦這一段。
六、讀二、三、四自然段,欣賞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的美景
第三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1.通過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明園被稱為“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這是為什么?(結合板書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賞一次。
3.教師:就是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寶園卻被毀滅了。誰來說說是誰在什么時間毀滅它的?(學生答后板書: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聲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寫圓明園被毀滅的句子劃出來。
2.指名朗讀這些句子,討論分析,問: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惡極;清朝統治者的無能。)
(投影出示卡片)讀一讀,聯系上下文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再說說從帶點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2)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并加以體會。
三、教師提問
多么好的圓明園就這樣被搶劫一空,并化為灰燼,這不可估量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①我們應該怎么辦?(痛恨侵略者,維護世界和平,肩負起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神圣使命。)
②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讀這段?(憤怒。)
③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朗讀全文,思考
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讀后概括出來,并說說課文的哪些內容最能表達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奪我國歷史文化遺產、肆意踐踏我國文化藝術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侵略者罪惡行徑的憤慨。)
五、提問
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用很長的篇幅描寫圓明園的美景?它與中心思想有什么關系?(起反襯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讀課文,體會中心思想
七、總結深化
圓明園的毀滅又一次證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們應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強大、繁榮的祖國,使“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信心啊?(答:有!)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8
一、 創境揭題
師:一百五十一年前,在我們神圣的國土之上曾雄踞著一座美輪美奐、曼妙絕倫的園林。詩人的語言不足以贊美她,畫家的丹青妙筆不足以描繪他。她是我們中國人心中的一個園林之夢,連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都對她贊不絕口、頂禮膜拜。這座園林的名字就叫——生:圓明園(板書“圓明園”)然而,這樣一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卻在1860年被兩個強盜一把大火給毀滅了。(板書“的毀滅”)帶上你的心情,請齊讀課題——
生(齊讀):“21圓明園的毀滅”
師:面對這樣一個課題,你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滅?
生: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生:這么美的園林被毀滅了,真是太可惜了!
師:是的,《圓明園的毀滅》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追問、有感嘆,還有無盡的思考。透過課文字里行間的描述,我們來追尋當年的情景。
二、 讀文習詞
師:現在就請大家打開書,自由將課文朗讀一遍,爭取做到正確流利。先明確一下,知道“正確流利”的標準是什么嗎?請齊讀——
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不添字、不減字、不錯字、不回讀。
師:帶著這樣的要求請自由讀課文,開始吧——
(生自由讀文,師巡視)
師:之前有過預習,現在又讀了課文。大家對本課的生字詞掌握得如何呢?請看——(課件出示詞語)第一排的詞,請咱們班朗讀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讀。
生:殿堂、瑰寶、侵入
師:字正腔圓,不愧是朗讀最好的同學!第二排的詞,誰來讀?
生:灰燼、銷毀、損失
師:嗯,讀得正確、清楚,敢于挑戰最厲害的同學,說明你也很厲害!接下來的詞,我們以“開火車”形式來讀,“小火車”在哪里?
(生讀,隨機正音)
師:是不是大家都會讀了呢?看老師的教鞭點到哪兒,就齊讀這個詞——
生(齊讀):不可估量、玲瓏剔透、蓬萊瑤臺、山鄉村野、瑰寶
師:會讀了還不夠,大家是否掌握了這些字的書寫要領呢?請看本課的生字,請拿出練字紙,對照這些生字,將你認為最難寫最容易寫錯的字寫一寫。
(生寫字,師巡視)
師:寫完了,分享一下我們的成果。老師隨機抽取了一位同學的作品,我們來欣賞一下,看看從他的書寫當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生:我發現他的“毀”字右邊寫錯了,不能寫成反文旁。
師:是的,這個字很容易出現錯誤,要引起特別注意(范寫在黑板上)還有哪個字需要提醒大家的,誰愿意來展示?
(請生上臺展示,生自作講解)
生:我發現他的“宏”字寫錯了,多了一撇。(師范寫)
師:好,謝謝這位同學!把掌聲送給他!會讀又會寫,這才是真正的學習。要是還會理解就更棒了!請看,還是這些詞語,老師稍作增加和調整,就有所不同了。仔細觀察,你發現了哪些不同?
生:……
師:不如,我們先將這些詞來讀一讀,可能讀著讀著就會有靈感了。女同學,用你們清脆甜美的聲音來讀讀第一部分;男同學讀第二部分,要讀出氣勢、讀出力量!女生,開始——
(男女生分讀詞語)
師:現在,有發現了嗎?
生:第一部分的詞語都是描寫圓明園昔日輝煌的詞語。
師:太棒了!這個同學很會發現,也很會概括,一針見血。這些正是描寫“圓明園輝煌”的詞。(板書:“輝煌”)那相對應的下一部分的詞描寫了什么呢?
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情景、過程。
師:對呀,大家的觀察很敏銳!(板書:“毀滅”)課文正是從這兩個部分來介紹圓明園的。這是從意義上的發現,還有別的發現嗎?
生:……
師:(手勢提示)第一部分的詞……,第二部分的詞……
生:第一部分的詞比較多,第二部分的詞比較少。
師:就是嘛!對應我們的課文內容,描寫“輝煌”的部分是哪些段落?描寫“毀滅”的呢?
生:描寫“輝煌”的是2、3、4節,描寫“毀滅”的是第5節。
師:是的。正如對詞語的觀察一樣,課文描寫“輝煌”所使用的篇幅更多,描寫“毀滅”的內容著墨比較少。那既然課文以“毀滅”為題,為何卻要重點描寫“輝煌” 呢?這個問題比較深刻,帶著我們的思考還要更加深入地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文章,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日后,要多用這些好方法來指導我們的求知和思考。
三、 朗讀背誦
師:你看,光是詞語就已經讓我們體驗了諸多滋味。但詞語畢竟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詳實的內容包含在課文的篇章當中。以這一段為例,文辭優美,內容豐富。請同學們自由練讀這一段,爭取做到“正確、流利”,能讀出感情就更好。開始吧——
(生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很投入。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其他同學仔細聽,看他的朗讀是否做到了“正確、流利”。
生:圓明園中,……
師: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誰來給他評價一下。
生:我覺得他讀得很不錯,只有在“山鄉村野”這個地方回讀了。
師:是的,通過朗讀,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呀?生:圓明園的美景
師:是呀,圓明園中的景物數不勝數、美不勝收。還想讀么?
生:想!
師:咱們分角色來讀一讀,男同學讀第一部分,女生來讀第二部分。準備好了么?男生起——
(男女分角色朗讀)
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你們的朗讀讓我陶醉。老師也想加入到大家的行列中來,行么?這次由你們來讀第一部分部分,老師來讀第二部分。讓我們伴隨著美妙的旋律,用聲情并茂的朗讀帶領在場所有的人到圓明園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師生合作讀)
師:看,通過努力我們不僅能將文段讀正確、讀流利,還能讀出自己的感覺。如果能背下來就更棒了!背書是講究方法的,以課文的第四段為例其中有一組關聯詞,你發現了么?
生:不但……還……
師:這組關聯詞是表示什么關系的呢?
生:……
師:表示意思更進一步,程度加深一層。這是遞進關系
師:也就是說,上一段已經為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宏偉建筑,這一段就是介紹圓明園的——
生:文物收藏
師:那這個句子既承接了上文,又啟示了下文,是什么句?
生:過渡句
師:在文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那圓明園中都收藏了哪些珍貴文物呢?
生:上自……奇珍異寶
師:所以,評價她是——
生:當時……藝術館
師:總—分—總的結構,一目了然。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記憶會不會簡單很多呢?自己試著背一背
(生嘗試背誦,師巡視)
師:把書倒扣過來,根據老師的提示,咱們試試背誦——
(師引讀生背誦)
師:短短兩分鐘就把這一段背得八九不離十,已經很不容易。課后,按照方法去背誦第三自然段,我對大家充滿信心!第三段讀得有聲有色、第四段背得有模有樣,此時,我們要將整篇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下來一定不在話下。讓我們再次將課文美美地讀起來——
(全體齊讀)
四、 解讀主旨
師:再次讀過課文,我們不難發現文章除了給我們介紹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毀滅的情景之外,還寫到了什么呢?誰來給我們讀讀第一段
生:圓明園的毀滅……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這一段寫了什么?
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損失
師:是的,這是一種怎樣的損失?(板書“損失”)
生: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生:無法計算,難以估計
師:也就是說,圓明園的毀滅帶來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無法計算的`!課文用了幾個“不可估量”來形容這種損失?
生:兩個(板書兩個“不可估量”)
師:請齊讀這一段,注意加點字要重讀!
生(齊讀):圓明園的毀滅是……的損失。
師:是啊!圓明園的毀滅也給我們的內心帶來不可估量的傷痛!給歷史帶來不可估量的教訓!維克多雨果在他文章的最后這樣寫道“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下節課,同學們將在老師的帶領下,穿越歷史的重重迷霧,繼續夢回圓明園……下課!
課后感想
《圓明園的毀滅》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現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作者緊緊圍繞中心布局謀篇,遣詞造句,語言生動,給人深刻的啟迪。在教學第二課時的時候,我制定的學習目標是:領悟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的;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積累語言。
一、復習鞏固,提煉中心。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不再要求歸納課文中心思想,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只讓學生從內容中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即課文中心)。這一環節緊扣兩個問題:1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通過檢查對中心句的感情朗讀,進一步提煉出中心句的中心詞——“不可估量的損失”。為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進行布局謀篇,遣詞造句,奠定了基礎。
二、認定目標,明確方法。
有了目標的誘導,才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達爾文說過“最重要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學,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這一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是領悟表達,實現這一目標的學習方法就是:理思路、抓重點、品詞語。學生明確了學習方法就拿到了獲取知識的“”,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落到實處。
三、理思路,抓重點。
教學程序是:1、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2、找出作者表達的重點內容。我認為能否準確地抓住重點是領會作者思路的難點。我便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后形成統一認識。重點部分抓準之后,再理出重點部分的敘述順序。
四、品析詞句、積累語言。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傳神。首先放手讓學生品味重點詞句對表達中心的作用,然后匯報、交流,再背誦課文,摘抄好詞佳句。并在品詞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朗讀能力,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五、練習表達,遷移運用。
為鞏固這節課學到的表達方法和從課文中積累的語言,設計了一個小練筆。首先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進一步強化感受,再讓學生說出最想說的話題,最后讓學生以此為中心寫一個片斷,盡量使用這節課和平時積累的詞語。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由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語感能力、表達能力。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6-12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經典】05-15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0-18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03
圓明園的毀滅 教案10-26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1-25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2-19
《圓明園的毀滅》 教案06-23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23
圓明園毀滅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