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圍繞這一中心,作者著重寫了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圓明園的宏偉壯觀和它所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突出了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二是強盜們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激起了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通過美與丑、善與惡的對比,學生潛移默化地體驗到了近代史和愛國主義教育,更進一步認識到:侵略者之所以膽敢如此為非作歹,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抓重點詞句理解,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讀—思—劃—議—提(質疑)中,體會中心,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質疑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重點和難點:
我把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被毀的經過作為教學重點,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已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理解課文。對運用多媒體上課,充滿濃厚興趣。學生對圓明園知之甚少,對近代史了解不夠透徹,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創設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多媒體設計與創設
多媒體正逐漸成為學生嶄新的學習工具,在多媒體輔助下學習拓展了學與教的空間,使學生信息素養和知識水平的提高成為了必然。,我自行設計了一個《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課件,集圖、文、音、像等信息于一體。
在界面上,我將課文內容安排在主界面,通過對關鍵詞、句設置各種超級鏈接,將信息多樣化呈現,使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采用多樣的學習方式獲取各種與課文內容吻合的圖文聲像信息,或讀、或聽……一切都在自讀、自悟中完成。這樣的環境真正體現出多媒體化。
在多媒體的結構上,我設計了以下幾大塊:
名園概貌:概括地介紹圓明園的總體面貌。
名園景觀:通過圓明園景觀,西洋建筑等欄目,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感受圓明園的至真至善的美。
名園浩劫:通過播放英法聯軍犯下滔天罪行的視頻信息和圓明園的斷壁殘垣的記實圖片,讓學生在一種至丑至惡的情景中產生強烈振動,迅速投入到一種極度激昂悲憤的情緒中,體會強盜們的貪婪、瘋狂,真正了解到"國弱則人欺"的歷史原因,進而將內心的憤怒和傷痛發泄至極點。
(以上設計使學生能較快的把握課文結構與內容)
教法與學法:
本課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以讀代講法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激發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讓他們在讀—思—劃—議—提(質疑)中,體會中心,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心的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質疑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課件出示)
圓明園因何有如此的美贊?我們引以為榮的圓明園又經歷了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了解圓明園的昨天和今天。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創設情景,鋪設好情感場境。在圖片的刺激下,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強烈振動,迅速投入到與課文內容相應的一種激昂悲憤的情緒中。正由于這種情感內驅力的作用與影響,學生此時定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需求與學習動機。
二、初讀感知,了解內容
多媒體出示課文視頻朗讀,讓學生初識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
聽了課文朗讀,看到了今天的圓明園,同學們對圓明園有了哪些了解?
三、緊扣中心,升華主旨
多媒體點擊出示中心句: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的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如果圓明園沒有被毀滅,會是什么樣子呢?不難想象,它就應該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課件出示),它的價值在哪里呢?讓我們走進圓明園去看看吧!
學生討論回答,引出重點句,相應點擊出示重點句。
(課件出示)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通過多媒體依次出示中心句、中心句中的重點詞語、重點句。讓文本與朗讀和視頻展示同步。讓學生在演示過程中充分感知。
四、自主學習、探究,體驗想象圓明園的輝煌
自主質疑:為什么說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為什么說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為什么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多媒體顯示重點詞)
1、(課件出示)圓明園的布局。圓明園中除了三個大園,還有許多小園,這就叫眾星拱月。
2、圓明園中有些什么樣的景觀呢?抓住“有”這個字讀出,師引讀,有————也有———,有———也有———,有———還有———,不僅有———還有————,(課件出示),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景觀吧!(課件出示)
3、在圓明園中漫步,會是什么樣的感覺?指名讀,(課件出示)
4、我們再來看看圓明園內有哪些奇珍異寶吧!(課件出示)
5、生談感受。
6、師激情總結,我們看到的這些宏偉建筑、這些西洋景觀、這些名人字畫、這些奇珍異寶,曾經就在我們的圓明園中啊!所以(課件出示),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點擊返回中心句界面,有感情朗讀。
在質疑過程中,教師突出語言文字的理解訓練,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展現當年的輝煌,讓學生從形象上感知到圓明園的輝煌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中心,入情入景,深入人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的熱情。
五、激情引入圓明園的毀滅部分。
圓明園布局巧妙,風格多樣,還有那數不清的奇珍異寶,真是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啊!難怪作者這樣夸到,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而這座瑰寶卻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化為了一片灰燼,這是誰干的?請看看強盜們的貪婪、瘋狂吧!(課件出示)“火燒圓明園”片段,感知侵略者的罪行。
看了這段錄相,同學們是怎樣的心情?(憤慨、痛恨、痛惜)
再讀一讀課文中讓我們感到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課件出示)重點講解。
同學們,圓明園中化為灰燼的是什么?(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中華的尊嚴),這一切都在熊熊燃燒了三天的大火中化為灰燼。
提供的《火燒圓明園》的錄象、故事、等資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補充和貫通,而且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大范圍的探究,不僅體會到強盜們的貪婪、瘋狂,而且了解到“國弱則人欺"的歷史原因,進而將內心的憤怒和傷痛發泄至極點。
圓明園就這樣化為了灰燼,它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就這樣只能浮現在我們的夢中,圓明園的毀滅僅僅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損失嗎?(出示中心句)
六、多媒體出示圓明園殘跡圖,激情明理,提出殷切期望。
今天,我們來到圓明園前,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觀(課件出示殘跡圖)
同學們,面對帝國主義曾經的欺凌,面對風雨中圓明園的斷垣殘壁,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們責無旁貸。
殘跡圖提醒學生不忘中國的恥辱,激勵學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的愛國熱情。
七、主題升華,拓展課外
現在有人建議在圓明園的舊址上重建圓明園,恢復它的原貌。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
本課的教學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1、突出讀的訓練。整節課,讓學生在多形式、多次數的讀中感知感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領悟。
2、注意學法,自主探究。引導學生運用好的方法讀文,讓學生在多向交流多形式交往中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合作學習習慣。
3、以學生發展為本,根據教材特點精心設計。
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2-06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1-06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1-12
《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設計11-17
【熱】《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1-10
《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設計優秀12-20
【推薦】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2-08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薦】12-08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