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貧》閱讀答案

時間:2024-10-28 17:15:3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余家貧》閱讀答案

  在古文的閱讀理解中要留意一詞多義的情況出現。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余家貧》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余家貧》閱讀答案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歸去來兮辭·序》

  1、對下列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3分)

 、俑膊蛔阋宰越o ②諸侯以惠愛為德 ③家叔以余貧苦 ④足以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C.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等到過一些日子,便產生留戀故園的懷鄉感情。

  B.“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

  C.“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就盼望遇上豐年,便辭官歸鄉。

  D.“饑凍雖切,違己交病”:饑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參考答案:

  1、C ①用來 連詞 ②把 介詞 ③因 介詞 ④用來 連詞

  2、C“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的意思是,仍然希望任職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

  二:

  1.對加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生生所資——生:維持。

  B.脫然有懷——脫然:輕快的樣子。

  c.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尋:尋找。

  D.非矯厲所得——矯厲:造作勉強。

  2.下列有關“以”字用法的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俑膊蛔阋宰越o

  ②諸侯以惠愛為德

 、奂沂逡杂嘭毧

  ④足以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語句不能分別表現陶淵明“想做官”而又“想辭官”的一項是( )

  A.①耕植不足以自給②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B.①親故多勸余為長吏②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C.①公田之利,足以為酒②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D.①脫然有懷,求之靡途②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

  4.把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2)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參考答案

  1.C

  2.B

  3.B

  4.(1)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替我設法謀職,)于是(我)被委派到小縣做官。

  (2)饑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過去為官做事,都是為了吃飯而役使自己。

  參考譯文

  我家貧窮,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沒有剩余的糧食,賴以維持生計的本領我還沒有找到。親友大都勸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這個念頭,可是求官缺少門路。正趕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替我設法),我就被委任到小縣做官。那時社會上動蕩不安,心里懼怕到遠處當官。彭澤縣離家一百里,公田收獲的糧食,足夠造酒飲用,所以就請求去那里。等到過了一些日子,便產生了留戀故園的懷鄉感情。那是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不得的;饑寒雖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過去為官做事,都是為了吃飯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悵感慨,心情激動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看到這一茬莊稼成熟,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喪的心情像駿馬奔馳一樣急迫,自己請求免去官職。自立秋第二個月到冬天,在職共80多天。因辭官而順遂了心愿,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歸去來兮》。乙巳年(晉安帝義熙元年)十一月。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閱讀附答案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12-16題(16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宋濂嘗與客飲,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遍g召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字的意思。(4分)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2)禮愈至

  (3)宋濂嘗與客飲 (4)濂具以實對

  小題2:下面劃線的“以”的用法與另外三項不同的是( )(2分) A.無從致書以觀B.計日以還

  C.以是人多以書假余D.俯身傾耳以請

  小題3:把下面兩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2)誠然,卿不朕欺。

  小題4:甲、乙兩段文字分別寫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樣的品質?(4分)

  小題5:選擇一個角度,談談你讀了甲文或乙文后獲得的啟示。(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1)擔心(2)周到(3)曾經 (4)全,都

  小題1:(C)(2分)

  小題1:(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

  (2)確實是這樣,你沒有欺騙我。

  小題1:(4分) 艱難求學和答皇上問兩件事,(一件事1分)可以看出他的謙恭和誠實。(一種品質1分) (意思相近即可)

  小題1:(2分)示例:甲文:虛心求教才能學有所得。乙文:只有坦誠相待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信任。(甲乙兩文任選其一,說出啟示即可得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題1:C中“以”為介詞,其他選項中“以”為連詞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

  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題1:只要觀點正確,有理有據,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余家貧》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閑讀梧桐》閱讀答案余秋雨04-24

余秋雨《閑讀梧桐》閱讀答案08-09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余秋雨《夜雨詩意》練習及答案05-20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5-17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7-31

喜人閱讀及答案10-26

《窗》閱讀答案10-21

《別》閱讀答案09-13

《炫耀》閱讀答案07-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国产a在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 日韩免费一区二三区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乱码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