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齋記》閱讀答案

時間:2024-08-01 21:14:40 文圣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苦齋記》閱讀答案

  《苦齋記》出自《誠意伯文集》,這是明代文學家劉基為朋友章溢的書齋所作的記。我們為大家整理了《苦齋記》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苦齋記》閱讀答案

  苦齋記

  [明]劉基

  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巔。匡山在處①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巖崿皆蒼石,岸外而臼中。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風。風從北萊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

  于是鮮支、黃檗、苦楝、側柏之木,黃連、苦杕、亭歷、苦參、鉤夭之草,地黃、游冬、葴、芑之菜,櫧、櫟、草斗之實,楛竹之筍,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嚙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洼而室焉。攜童兒數人,啟隕籜②以藝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實。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冷。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

  先生之言曰:“樂與苦,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華堂之上,口不嘗荼蓼之味,身不歷農畝之勞,寢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顛沛生于不測,而不知醉醇飫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糲,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藋。雖欲效野夫賤隸,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劉子聞而悟之,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選自《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卷六)

  注:①處:指處州府,治所在浙江麗水縣。②隕籜tuò:落下的筍殼。

  閱讀題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外而臼中 岸:水邊的陸地。

  B.莫不族布而生焉 羅:排列。

  C.啟隕籜以粟菽 藝:種植。

  D.一旦運窮福 艾:止息。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物性之苦 求木之長

  B.食之可以清酒 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C.拊石而和 漁父見而問之

  D.人知樂樂 亦各言志也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齋,一般指書房、學舍。記,一種文體,往往在敘事寫景的基礎上,抒發情理。本文名為“苦齋記”,顧名思義,可知它“記”的是“齋”之“苦”:苦況與苦義。

  B.本文重點闡發了“苦樂相倚,互為轉化”的哲理,批評了膏粱之子只圖安逸享樂的思想,贊揚了苦齋主人苦中求樂、恬然自安的寬敞襟懷。

  C.全文以“苦”字起筆發端,又以“苦”字收結終章,即使寫樂談樂,仍由一個“苦”字生發出來,一個“苦”字,貫串始終,前后勾連,互為呼應,脈絡分明,中心突出。

  D.章溢先生把自己的隱居之室命名為“苦齋”,是因為這里環境是苦,物產是苦,往來艱苦,人甘于苦,議論言談亦不離苦,真是目之所見,口之所食,足之所至,心之所想,無一不“苦”。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洼而室焉。(5分)

  (2)雖欲效野夫賤隸,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5分)

  閱讀答案

  8.不正確的一項是:A 岸外而臼中 岸:高。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D

  A.物性之苦者 (定語后置的標志) 求木之長者(主謂間)

  B.食之可以清酒(能) 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可以憑借)

  C.拊石而和之(修飾) 漁父見而問之 (承接)

  D.人知樂其樂 (自己的) 亦各言其志也 (自己的)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D

  D.章溢先生把自己的隱居之室命名為“苦齋”——是劉基命名。

  11.1、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洼而室焉。(5分)

  匡山離人居住的地方很遠,只有先生樂意游賞,而跟隨他的人大多覺得早出晚歸非常艱苦,于是(先生)就選擇山中的洼地在那里筑室居住。

  2、雖欲效野夫賤隸,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5分)

  即使想效仿山野農夫和卑微的仆役,在叢生的野草中茍且偷生也不可能得到,難道不是昔日的快樂釀成了今日的痛苦嗎?

  練習

  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大不能甘而善苦 率:全,都。

  B. 故植物之,其味皆苦。 中:中間。

  C. 故遂擇其窊而焉 室:筑舍定居。

  D.則躡屐登崖 間:閑暇。

  2.下列各組句子里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劍溪之水出 積水成山,風雨興

  B.樵歌出林,則拊石和之 君子博學日參省乎己

  C.燕坐華堂之上 海運則將徙南冥

  D.彼之苦,吾樂 句讀不知

  3.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是一篇書齋記,起筆交代苦齋方位,第二段寫苦齋環境,之后寫苦齋生活概況和苦樂志趣,最后點明作記由來,“苦”字成為全文的脈絡,貫穿始終。

  B.文章情緣景生、由物及人,前一部分的景、物與后一部分人事、情理渾然一體,既刻畫了風物,闡明了哲理,也洋溢著章溢先生及其從者與自然親近的“苦生活”中的無限樂趣。

  C.文中舉膏粱子弟以及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事例,闡明了苦與樂互相倚伏轉化的道理,也抒發了禍福相依、人世無常的感慨,耐人尋味,啟人深思。

  D.作者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化景為趣,化趣為理,“苦之為樂”和“苦生于樂”的道理啟發人們正確看待艱苦的環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4. 用“/”給文中第二段劃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其 洩 水 皆 嚙 石 出 其 源 沸 沸 汩 汩 瀄 滵 曲 折 注 入 大 谷 其 中 多 斑 文 小魚 狀 如 吹 沙 味 苦 而 微 辛 食 之 可 以 清 酒

  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苦齋記》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張溥與七錄齋閱讀答案05-22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04-18

歐陽修《畫舫齋記》原文及翻譯:峽州至喜亭記閱讀答案04-02

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閱讀答案01-04

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閱讀練習及答案03-10

《戰馬記》閱讀答案03-22

《學舍記》閱讀答案11-01

《黃山記》閱讀答案09-23

《尋石記》閱讀答案04-20

核工記閱讀答案04-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道本国产精品久久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 在线免费观看91AV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 揄拍视揄拍在线视频菠萝 | 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