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閱讀《新序》試題附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8-10題。
梁嘗有疑獄,群臣半以為當罪,半以為無罪,雖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國,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問曰:“梁有疑獄,獄吏半以為當罪,半以為不當罪,雖寡人亦疑,吾子決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當獄。雖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徑相如也,其澤相如也,然其價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徑與色澤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側而視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獄疑則從去,賞疑則從與。”梁國大悅。
由此觀之,墻薄則亟壞,繒 ③ 薄則亟裂,器薄則亟毀,酒薄則亟酸。夫薄而可以曠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國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選自劉向《新序》)
【注釋】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之后,隱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繒(zēng):絲織品的總稱。
8.對下列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梁嘗有疑獄 獄:案件
B.臣,鄙民也 鄙:淺陋
C.不知當獄 當:應當
D.殆未有也 殆:恐怕
9.對下面加點字用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臣之家有二白璧 ②側而視之
③其徑相如也 ④然其價一者千金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梁王認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敵國,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詢問時,拿一薄一厚兩塊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獄要寬厚。
C.梁王聽從陶朱公的建議,推行仁政,厚上國人,舉國上下歡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與陶朱公討論“疑獄”一事意在說明“物薄易壞”的道理。
1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雖寡人亦疑,吾子決是,奈何?
參考答案:
文言文閱讀依舊考的是人物傳記。考查重點仍是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意理解、翻譯文中的句子。題型穩定,難度適中,與2014年基本持平。
第8題考察常用實詞,四個選項詞均為初中接觸過的字義。解答此題,找到選項對應的文中原句,將選項意思帶入原文進行檢驗,可得到正確答案C。
第9題考察常用實虛詞“之”與“其”的用法,難度不大。①為助詞“的”,②為代詞,代“白璧”,③為代詞“它們的”,④為代詞“它們的”。答案選D。
第10題是對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題,要找到每個選項對應的句子,依據文章內容進行解答。A項的“布衣”是指陶朱公憑借布衣(百姓)的身份,并不是說做布衣生意。C項,陶朱公并沒有直接給梁王建議,只是以白璧為喻,委婉地告訴梁王要換個角度看問題,以厚德治國。文章并沒有提到梁王推行仁政,厚賞國人。D項,兩人討論“獄訟”一事,意在說明“有國畜民施政者,宜厚之而可耳”。答案選B。
第11題考查文言翻譯,難度為易。考生解答時候應逐字對應翻譯,尤其注意關鍵字(如:雖、決、是)的準確含義。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答案為:即使是我也遲疑難決,先生您來判斷一下這個案件,應該怎么辦?(4分。“雖”、“決”、“是”各一分,句意通順1分。)
【閱讀《新序》試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文竹閱讀試題訓練(附答案)05-04
《行路難》閱讀試題附答案09-26
永遠的海瑞閱讀試題訓練(附答案)09-04
《戰國策目錄序》的閱讀答案附翻譯07-23
偽書并不全偽閱讀試題訓練(附答案)06-07
王維《新晴野望》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07-08
高手閱讀附答案03-22
《絕唱》閱讀附答案09-15
書戴嵩畫牛閱讀試題訓練(附答案)08-08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測試題附答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