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蓋寬饒閱讀理解答案
蓋寬饒
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經為郡文學,以孝廉為郎。舉方正,對策高第,遷諫大夫。劾奏衛將軍張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門,并連及安世居位無補。彭祖時實下門,寬饒坐舉奏大臣非是,左遷為衛司馬。
寬饒初拜為司馬,躬案行士卒廬室,視其飲食,有疾病者身自撫循臨問,加致醫藥,遇之甚有恩。及歲盡交代①,衛卒數千人皆叩頭自請,愿復留共更一年,以報寬饒厚德。宣帝嘉之,以寬饒為太中大夫,使行風俗,多所稱舉貶黜,奉使稱意。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回避,小大輒舉,所劾奏眾多。公卿貴戚及郡國吏使至長安,皆恐懼莫敢犯禁,京師為清。
寬饒為人剛直高節,志在奉公。家貧,奉錢月數千,半以給吏民為耳目言事者。身為司隸,子常步行自戍北邊,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貴戚人與為怨,又好言事刺譏,奸②犯上意。同列后進或九卿,寬饒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國,而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數上疏諫爭。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寬饒節,而非其如此,予書曰:“明主知君潔白公正,不畏強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權,尊官厚祿已施于君矣。君宜夙夜惟思當世之務,奉法宣化,憂勞天下,雖日有益,月有功,猶未足以稱職而報恩也。”寬饒不納其言。
是時,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書宦官,寬饒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廢,儒術不行,以刑余為周、召④,以法律為《詩》《書》。”上以寬饒怨謗終不改,下其中書二千石⑤。諫大夫鄭昌愍寬饒忠直憂國,以言事不當意而為文吏所詆挫,上書頌寬饒。上不聽,遂下寬饒吏。寬饒引佩刀自剄北闕下,眾莫不憐之。
(節選自《漢書·蓋寬饒傳》,有刪節)
[注]①歲盡交代:漢時每歲末更換衛卒。 ②奸:同“干”。 ③太子庶子:官職。 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賢臣。 ⑤中書二千石:官職。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躬案行士卒廬室 案行:巡視,察看
B.多所稱舉貶黜 稱舉: 提拔,舉薦
C.皆恐懼莫敢犯禁 犯禁: 私闖禁地
D.明主知君潔白公正 潔白: 廉潔純貞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蓋寬饒“剛直高節,志在奉公”的一組是( )
①舉方正,對策高第,遷諫大夫
②刺舉無所回避,小大輒舉,所劾奏眾多
③奉錢月數千,半以給吏民為耳目言事者
④身為司隸,子常步行自戍北邊
⑤又好言事刺譏,奸犯上意
⑥君宜夙夜惟思當世之務,奉法宣化,憂勞天下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寬饒因通曉儒經被選為郡文學,憑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諫議大夫后,曾向皇帝檢舉揭發彭祖過殿門不下車及其父衛將軍張安世居高位而無補朝政之事。
B.寬饒任司馬一職時,善待士卒,年終按例交接更換士卒時,數千人叩頭自請,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寬饒受到宣帝嘉獎,升任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風俗。
C.寬饒為司隸后,刺舉無所回避,與公卿貴戚結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評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職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進超越,對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當時皇上正用刑法治國,重用宦官,寬饒卻不識時務,仍對此上疏奏事,觸怒皇上,雖有鄭昌為其求情,也無濟于事,最終寬饒引刀自剄。
7.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貴戚人與為怨,又好言事刺譏,奸犯上意。
(2)諫大夫鄭昌愍寬饒忠直憂國,以言事不當意而為文吏所詆挫,上書頌寬饒。
4、C ( 犯禁:觸犯法令)
5、B ( ①是敘述蓋寬饒官職升遷;⑥是王生規勸蓋寬饒的話。)
6、C (“他的職位不升反降”錯。)
7、(1)然而他又為人苛刻,好陷害他人,在位官員及貴戚人人跟他結怨,他又好借事批評朝政,冒犯皇上旨意。
(“深刻”1分,“為”1分“刺擊”1分“奸”1分,補出主語1分)
(2)諫議大夫鄭昌憐憫寬饒忠直憂國,因為奏事不適合皇帝的心意而被文官詆毀侮辱,上書稱贊寬饒。
(“愍”1分,“以”1分,“當”1分,“詆挫”1分,“為┅┅所┅┅”1分。)
【蓋寬饒閱讀理解答案】相關文章:
《蓋寬饒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7-18
閱讀理解及答案07-30
黑白閱讀理解答案 黑白閱讀理解10-05
《泉》閱讀理解及答案08-23
散步閱讀理解及答案09-03
燈的閱讀理解及答案09-19
祈求閱讀理解及答案09-22
《放學》閱讀理解及答案07-15
生日閱讀理解及答案04-22
大鼠閱讀理解及答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