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的參考。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閱讀答案 1
管仲、隰朋①從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③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注:①管仲、隰朋:兩人都是齊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古國名;③仞:古代八尺叫仞。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隰朋從于桓公 從: ②春往冬反 反:
③迷惑失道 道: ④老馬之智 智:
小題2:下列句中的“之”與“老馬之智可用也”中的“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故時有物外之趣B.主人處處款之C.事列《神仙》之傳D.跪而拾之以歸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小題4: 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2分)參考答案:
小題1:①跟隨 ②同“返”,返回 ③道路 ④智慧
小題1:A
小題1:于是放掉了老馬,然后(隊伍)跟隨著它,終于找到了路。
小題1:①只要細心體會,我們常常可以從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現象得到有益的.啟示;②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應該虛心聽取他人意見,不能自以為是,盲目自大。(即可計2分。)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準確地理解課外文言文的重點字詞。
小題1:A中與例句中“之”都是結構助詞“的”。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
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能從文中領會到某一點來談即可。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閱讀答案 2
【原文】:
管仲、隰朋①從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③師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
。ㄟx自《韓非子·說林上》)
【注釋】:
、俟苤佟②簦▁í)朋:都是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商周時期的一個小國家。
③不難:不惜,不恥。
【翻譯】:
春秋時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隨齊桓公出征孤竹國,春天去,冬天回,歸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讓老馬發揮作用了!庇谑亲寧灼ダ像R在前面走,隊伍跟在后面,終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隊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順著螞蟻窩向下挖就會找到水源!惫煌诘搅怂。象管仲這樣能干、隰朋這樣聰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馬和螞蟻學習,可是今天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識淺薄,也不愿向別人學習,不是錯得很厲害嗎?
【練習】:(本份練習為中考試題,附有答案)
1.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處。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
2.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伐:(2)反:(3)師:(4)過:
3.說出下面句子的大概意思。
。1)老馬之智可用也。
。2)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
4.從本文中概括出一個成語:。
5.讀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參考答案:
1.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2.(1)攻打(2)通“返”,返回(3)學習(或:向……學習)(4)錯誤,過失3.(1)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2)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4.老馬識途5.略。有自己的觀點,且言之成理即可。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 閱讀答案09-15
齊桓公伐楚文言文閱讀答案11-21
歐陽修《伐竹記》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6-25
小人無朋 閱讀答案07-14
《小人無朋》閱讀答案05-02
小人無朋閱讀答案11-21
小人無朋的閱讀答案10-09
《孤石》閱讀答案11-26
《管仲破厚葬》閱讀答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