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觀在中國》閱讀理解及答案

時間:2024-10-13 14:48:34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全球史觀在中國》閱讀理解及答案

  源自西方的“全球史觀”在中國遇到形形色色的解讀,其中有些解讀可能是西方的全球史學者始料不及的。但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們不能忽略,就是全球史觀在中西不同語境中,引起許多相同的思考。

《全球史觀在中國》閱讀理解及答案

  全球史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對西方中心論的批判為起點的,而西方中心論乃是西方世界史學發展的末端。不觸及根本,枝節末端問題是糾纏不清的。這一點,中西學者認識相同。

  關于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曾聽到多名美國史學家說,該書并未跳出以歐洲為中心的“挑戰——應戰”模式。而中國學者同樣尖銳地指出:“斯塔夫里阿諾斯自己的結構就是一個歐洲中心主義的結構”,事實上仍把“現代化看作一種單向的歐化或西化的過程”。

  對于斯塔夫里阿諾斯等人的困境,中西學者同樣歸因于方法論。巴勒克拉夫說,那些力求立場“客觀”的人,終于不能突破“西方中心”,是因為“他們身邊使用的那一整箱工具全是由歐洲制造的,恐怕一時還不可能將它完全更換”。中國學者指出,這“一箱工具”就是西方“歷史學研究的諸多核心念,如工業革命、現代性、資本主義以及個人自由”,西方史學家正是“憑借這些基于歐洲特定經驗所產生的念來闡釋歐洲對現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這種方法論的局限,不僅西方學者“揮之不去”,非西方學者也難以超越。在這一點上,中西學者所見略同。為什么“揮之不去”?根子還在于西方人所謂的一元的物質進步論。可見,認識方法只是表象,問題實質是價值標準。有一個問題問得好:假如由東方人按自己文化傳統書寫,全球史還會像當下流行的那樣充斥物質主義嗎?

  于是,中外世界史學家都呼喚價值標準的統一。湯因比晚年曾經說過,要正確地認識全球性問題,唯有建立“世界國家”,重建人類統一的價值觀。中國學者齊世榮曾說,只有“各國學者……拋棄國家、民族的偏見,通力合作,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如實地反映各個國家、民族在人類世界上做過的貢獻,如實地反映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西方學者面對“誰來制定世界公民標準”、“誰來勾畫人類故事”的問題,發出“世界史是可能的嗎”的疑問。中國學者認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史學家,就哪一個國家或民族在哪一個時代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很難達成共識,只要在這些涉及價值的判斷上各執一詞,短時間內很難產出令人滿意的世界史。

  面對這種困局,西方后現代主義選擇了“逃避”,而有些中國史學家也正在以類似方式使自己“樂觀”起來。有人說,既然統一的價值觀不可能形成,不如放棄對 “主導性敘述”的追求,讓各個地區、各個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傳統寫本地區本民族文明的歷史,全球史體系留給讀者自己在比較中建構。另有人說,“每一位新的世界歷史敘述者都在(自己心目中)重構世界歷史……我們不能要求作為個體的世界歷史敘述者超越自我中心,寫一部他人的世界歷史”,既然每個敘述者“都想表達自身的價值……(而)這些價值是否成為普遍價值卻依賴于讀者接受的程度”,那么“重構世界史”就是“盡可能多地豐富世界歷史文本,令讀者可以按照培養自身世界觀的需要不斷進行選擇”。

  無論是悲觀的感嘆,還是“樂觀”的建言,都體現了當代中國史學家對宏觀世界史學的嚴肅思考。但我認為,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在現有的話語體系基礎上(即使有濃重的西方色彩),不斷修正和補充,以逐漸接近共識。當前,如果能夠將現代文明的困境考慮進去,把“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好生活”這樣的命題列入價值標準,將中國史學重視道德評價的傳統吸收進去,就能寫好世界史,益于和諧世界的建立。 (選自《歷史研究》2011年第6期,有刪改)

  5.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全球史觀源于西方,它主要是以對西方中心論的批判為起點,糾纏于枝節末端,沒有觸及世界史的根本問題。

  B.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沒能突破西方中心論的樊籬,是因為受歐洲經驗主導的方法論的局限。

  C.如果東方人不用以歐洲為中心的“挑戰——應戰”的模式,而是用他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來書寫,全球史會更客觀。

  D.史學普遍價值要依賴讀者接受的程度,作者認為將全球史體系留給讀者自己在比較中建構是最好的。

  6.下列不屬于西方中心論對全球史研究的影響的一項是( )

  A.用歐洲制造的方法去研究全球史,很難不帶成見和偏私去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一切民族的建樹,很多問題也糾纏不清。

  B.用西方一元的物質進步論去認識人類歷史,在研究的價值觀方面造成影響,使全球史的研究充斥著物質主義。

  C.西方的歷史敘述者在重構世界時用西方中心論來闡釋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世界史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角度顯得單一。

  D. “歐洲中心論”在價值判斷上有狹隘和偏頗之處,湯因比和齊世榮認為史學家不應該把西方中心論作為全球史研究的唯一標準。

  7. 在全球史觀問題上,中西方學者沒有達成相同認識的一項是 ( )

  A.斯塔夫里阿諾斯對全球通史的研究無法構建出一個系統、科學的世界史理論闡釋體系,陷入了史學困境。

  B.方法論的局限是中西史學家均難以擺脫的現實,無法闡明世界歷史進程本身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C. 構建一個充實有效的世界史理論體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世界史學的“價值標準”在短時間內難以統一。

  D. 全球史提供了對世界史研究的一種新視野,史學家們應該通過寫本民族文明的歷史來構建“全球史觀”。

  參考答案:

  5.B (A沒有觸及根本問題的是西方中心論;C在價值觀不同的情況下,東方人按自己的文化傳統書寫的全球史也不會更客觀。D根據最后一段,作者并不認為將全球史體系留給讀者自己在比較中建構是最好的。)

  6.D

  7. D (“通過寫本民族文明的歷史來構建‘全球史觀’”是某些中國史學家的一種建議,并不是中西方學者的相通認識。)

【《全球史觀在中國》閱讀理解及答案】相關文章:

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中國閱讀理解及答案09-30

《中國的孝道》閱讀理解及答案08-05

感動中國的閱讀理解以及答案11-18

《中國的印章與篆刻》閱讀理解及答案09-17

中國戲曲閱讀理解的答案11-18

全球變暖是不爭的科學事實閱讀理解附答案08-26

全球變暖離你有多遠閱讀理解答案08-08

《中國的全球地緣政治大環境》閱讀及答案08-14

中國的夢想是什么閱讀理解及答案11-18

《中國人的精神》閱讀理解及答案07-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一区 | 香蕉亚洲国产自在自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