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及翻譯

時間:2024-09-04 11:28:17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及翻譯

  漢自中平黃巾之亂,天下震擾。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

《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及翻譯

  荀彧少時,以潁川四戰之地,勸父老亟避之,鄉人多懷土不能去,彧獨率宗族往冀州,袁紹待以上賓之禮。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去而從曹操。 其鄉人留者,多為賊所殺。

  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從本初,避爭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黷近,久而不去,讒慝將興。”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為表所害。

  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郡士高柔獨以為邈必乘間為變,率鄉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柔舉家適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見袁紹,謂其謀臣辛評等曰:“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評等曰:“袁氏今最強,去將何之?”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見,與論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

  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襲曰:“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敢。”及天子都許,儼曰:“曹鎮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遂詣操。

  河間邢颙在無終,聞操定冀州,謂田疇曰:“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遂裝還鄉里。疇曰:“颙,天民之先覺者也。”

  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眾,豈宜復屈小職!”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將軍者,欲濟世務也。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此亦范計,非但將軍也。”策從之。

  周瑜聞策聲問①【注】,便推結分好,及策卒權立,瑜謂權可與共成大業,遂委心服事焉。

  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一見劉備,事之不疑。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選自《容齋隨筆》),

  【注】①聲問: “問” 通“聞”, 聲望;聲問即聲望。

  1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 親友:親人朋友

  B.欽數見奇于表 見奇:顯現奇才

  C.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 牢:謹慎

  D.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 起:任用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豪杰之士遠見卓識的一組是( )

  ①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去而從曹操

  ②郡士高柔獨以為邈必乘間為變,率鄉人欲避之

  ③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

  ④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

  ⑤周瑜聞策聲問,便推結分好

  ⑥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黃巾起義之后天下大亂,士大夫們紛紛“擇木而棲”,尋找賴以托身的主人,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真正找到賴以托身的主人。

  B.荀彧開始時率宗族前往冀州只是為了躲避家鄉潁川的戰亂,袁紹待他很好,但荀彧發現袁紹不能成就大業,最終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C.袁紹派遣使者延請汝南的士大夫,和洽之所以棄袁紹而往荊州,是因為他認為袁紹昏庸不可輕率接近,而荊州的劉表才是可以信任的人。

  D.孫策平定丹陽后,呂范請求暫領丹陽都督職務,一方面是想和孫策共謀大事,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長遠之計打算。

  13、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4分)

  (2)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3分)

  (3)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3分)

【《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及翻譯】相關文章:

《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06-30

漢士擇所從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9-04

《王冕》閱讀答案及翻譯10-19

《鸚鵡流浪漢》閱讀答案09-20

李漢榮《轉身》閱讀答案08-27

《治學》閱讀答案與翻譯06-08

《流浪漢》閱讀理解及答案08-19

孫權勸學翻譯閱讀答案05-15

《大義感人》閱讀答案及翻譯11-28

《辛公義》閱讀答案及翻譯01-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先锋影音ⅴa中文资源 | 综合国产精品2022 | 亚洲无遮挡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在线观看乱码免费 | 亚洲国产无色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