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后漢書·郭林宗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后漢書·郭林宗傳》閱讀答案及譯文,歡迎大家分享。
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①之役乎?”遂辭。就成皋屈伯彥學,三年業畢,博通墳籍。善談論,美音制。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輛。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士賓望之,以為神仙焉。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或勸林宗仕進者,對曰:“吾夜觀天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彼觳⒉粦。性明知人,好勵訓士類。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寬衣博帶,周游郡國。嘗于陳梁閑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其見慕皆如此。或問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憂,有至孝稱。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故宦官專政而不能傷也。及黨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閎得免焉。遂閉門教授,弟子以千數。
建寧元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閹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慟。既而嘆曰:“‘人之云亡,邦國殄瘁’,‘瞻烏爰止,不知于誰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時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會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為其文,既而謂涿郡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其薦拔士人,皆如所鑒。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張,故多華辭不經,又類卜相之書。今錄其章章效于事者,著之篇末。
。ü澾x自 《后漢書?郭林宗傳》 )
[注] ①斗筲:喻低微、卑賤。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后遭母憂,有至孝稱。 憂:疾病。
B.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 辟:征召。
C.三年業畢,博通墳籍。 墳籍:古代典籍,泛指古書。
D.弟子以千數。 數:計數。
2.下列各句中,分別表明郭太“好學善友”和“鑒品士人”的一組是( )(3分)
A.就成皋屈伯彥學,三年業畢,博通墳籍。吾夜觀天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
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其薦拔士人,皆如所鑒。
C.后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輛。 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D.遂閉門教授,弟子以千數。 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隱居不違反母親的意旨,出仕貞忠而不矯情絕俗。后陳蕃、竇武遇害,郭林宗在野外號哭,極為悲痛。
B.郭太曾經在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折墊起戴在頭上,當時人們也學著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為人所敬慕到這種地步。
C.郭太早年喪父,母親讓他在縣里做事。林宗說:“大丈夫哪能從事這種卑賤的工作呢?”就辭掉不去。跟屈伯彥學習,三年畢業,博通群書,擅長音律。
D.郭林宗死,志同道合的人為他建墓碑,蔡邕寫祭文,蔡表示郭林宗品行高尚,文章沒有夸大其辭。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5分)
。2)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故宦官專政而不能傷也。(6分)
參考答案
1.A解析憂,居喪,指母親的喪事。
2.B解析A項的第二句體現了郭太的耿直而不為仕途,而不是“鑒品士人”。C項的第二句是涿郡盧植對郭太的敬重之語。而不是“鑒品士人”。D項的第一句是說郭太的免遭陷害后,回家教授弟子。不是體現它的“好學善友”。
3.C解析 C項的后半句“美音制”音制指言語中聲音的節奏。
4.(1)開始見河南尹李膺,李膺認為他十分與眾不同,于是結為好朋友,名聲震動國都。
。2)郭林宗雖然善于鑒識人物,品評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談論,所以宦官專政也不能傷害他。
參考譯文:
郭太字林宗,東漢太原介休人。出身寒微。父親死得早,母親想要他去縣里做事。林宗說“大丈夫哪能從事這種的工作呢?”就辭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彥學習,三年畢業,博通群書。擅長說詞,口若懸河,聲音嘹亮。游于洛陽,開始見河南尹李膺,李膺大加贊賞,于是結為好朋友,名震京師。后回到故鄉,士大夫諸儒生送到河邊,有幾千輛車子。郭林宗只與李膺同船過河,送行的眾賓客望見他倆,如神仙一般。司徒黃瓊征召,太常趙典舉有道。有人勸郭林宗出為官的,林宗回答說“我晚上觀看天象,白天考察社會人事,天命要廢棄的,是不可支持的!庇谑,他都沒有應。天賦有知人之明,喜歡獎勵教育讀書人。身長八尺,容貌魁梧奇偉,寬衣大帶,周游郡國。曾經在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折墊起,當時人也學著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為人所敬慕大都是這樣。有人問汝南范滂說“郭林宗是怎樣一個人呢?”范滂說“隱居像介子推一樣不違反母親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樣,貞忠而不矯情絕俗。天子不能把他看做臣仆,諸侯把他看做朋友。我就不知道他的其它情況了!焙竽赣H去世,有至孝的名聲。郭林宗雖然善于鑒識人物,品評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談論,所以宦官專政也不能傷害他。黨禍興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閎得以幸免。于是閉門教授,學生以千計。
建寧元年(168),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官害死,郭林宗在野外號哭,極為悲痛。因嘆聲說“人死了,國家也危險了。‘烏鴉不知落在那個人家的屋上啊!(是說王業不知當何所歸。)
第二年春,在家去世,終年四十二。四方之士一千多人送葬。志同道合的人于是共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既成,對涿郡盧植說“我作的碑銘多啊!都有些感到慚愧,只有郭有道碑無愧色呢!
郭林宗所舉薦選拔的官員,都如他所鑒定的。先言后驗,大家都佩服他。后喜歡品鑒人物的,或附會增加夸張之,所以多了一些華而不實和怪誕不稽之詞,又像卜相之書。今錄其明明白白見效于事實的,寫在篇尾。
《后漢書·郭林宗傳》閱讀答案
《后漢書·郭林宗傳》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之一,是關于東漢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郭泰的傳記。下面是其中的一道閱讀題答案及解析,供參考。
題目:郭泰與他的弟子有哪些重要的政治見解?
答案:郭泰與他的弟子們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政治見解,其中包括:
1、提倡以仁愛為本的政治理念,認為仁者治人,愛人者天下之父母,要用愛心和關懷去治理天下。
2、主張“不問蒼生問鬼神”,強調政治領袖應該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從而更好地為民造福。
3、強調“禮之所以重,以其有防”,認為禮儀是社會秩序的基礎,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的安寧。
4、主張以德治國,反對依靠武力和權勢來統治天下,認為只有通過德行和教化來感化人民,才能實現真正的治理。
解析:這道題要求學生閱讀《后漢書·郭林宗傳》,了解郭泰與他的弟子們提出的政治見解,然后歸納總結并作出答案。在解答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并掌握一些相關的歷史概念和文化背景,例如“仁愛”、“不問蒼生問鬼神”、“禮之所以重,以其有防”等,以及這些概念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學生還需要注意答案的簡明扼要,準確表述各項政治見解的核心內容。
【《后漢書·郭林宗傳》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后漢書》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10-18
《后漢書》郅惲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3-08
《南宮生傳》閱讀答案及譯文12-15
《后漢書桓譚傳》閱讀試題及答案06-21
《后漢書桓譚傳》閱讀訓練及答案04-15
《新唐書·郭震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7-06
《宋史何灌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4-18
《宋史·康保裔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4-20
《新唐書盧坦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1-19
《晉書·王羲之傳》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