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宣紙閱讀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一份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宣紙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宣紙閱讀答案 篇1
宣紙
于心
①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涇縣。關于宣紙的起源,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發明造紙技術的蔡倫離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很想造出一種世上最好的紙,為師傅畫像修譜,以表懷念之情,但年復一年難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見一棵老的青檀樹倒在溪邊,由于終年日曬水洗,樹皮已腐爛變白,露出一縷縷修長潔凈的纖維,孔丹取之造紙,經過反復試驗,終于造出一種質地絕妙的紙來,這便是后來有名的宣紙。宣紙中有一種名叫“四尺丹”的名貴品種,一直流傳至今,就是為了紀念孔丹。
②“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宣紙具有潔白稠密、韌而能潤、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性,并有獨特的滲透性能,利于筆揮墨運,一筆落成,深淺濃淡,墨韻清晰,正是宣紙的這些性質而使中國書畫藝術具有了一種獨特性。
③宣紙具有很強的彈性和韌性。將生宣揉成一團之后還可以展平,經過熨燙,依舊可以恢復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皺痕起伏,經過裝裱之后,也會平展如新。如書法工藝中的拓片,當薄薄的宣紙貼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時,任憑反復敲打,宣紙依然能夠保持伸縮自如,裂而不斷的完美狀態。
④到商店里購買宣紙時,當水滴在宣紙上,落在紙面上的水滴逐漸向四周擴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紙面上沒有立即擴散或不再擴散開的就是熟宣,這是檢驗生宣與熟宣的簡單方法。我們把生宣顯現的這種水滴逐漸向四周擴散開來的現象稱做濕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較強的濕染性,使得書寫時困難加大。因此,書法實踐作為一種提高人生修養的實踐行為,需要漫長的修為才能達到期待的目標。這種濕染性現象,它可以鍛煉書寫者內在的涵養和自我內聚力,同時,也是檢驗書寫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徑所在。
⑤生宣除具備濕染性之特性之外,還具備較強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濕染性由水的特性引發,用淡墨書寫產生的濕染性現象比較明顯,用濃墨書寫產生的濕染性程度相對減弱。宣紙的吸墨性與其內在的構造以及所用墨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這種極其細小的“墨顆粒”與宣紙內部纖維“管道結構”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跡晾干后,把晾干字跡后的生宣紙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著墨的生宣紙也不會發生跑墨現象,即墨汁不會因為水的浸泡而發生墨汁化開的問題,這種現象就是宣紙具有膠著性能的表現所在。生宣紙具有的膠著性與前面說到的吸墨性有內在關系,這種膠著性還是因為生宣紙具有較強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寫過字的生宣紙擦濕手,手上通常也不會沾染墨跡。
⑦宣紙在生產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質不穩定的木質素、蛋白質等元素,保留下來的幾乎全是相對穩定的纖維,這種持久性不招惹蟲蛀,它是自古以來可以保存時間最長的紙質載體。
⑧宣紙可謂“水走墨留”、“壽紙千年”,至今人們依舊用宣紙作為書寫和書畫創作的專用紙。
1.(2分)宣紙的性能與一般紙不一樣,是由于 。
2.(3分)宣紙有哪些特性?
3.(2分)指出下面這句話使用的說明方法。
宣紙的壽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紙大約在兩三百年后就會因自然老化而破損。
( ) ( )
4.(3分)為什么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參考答案:
1.(2分) 宣紙的制作方法與一般紙有很大的不同
2.(3分) 宣紙有潤墨性、耐久性和變形性。
3.(2分) 作比較 列數字
4.(3分) 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所以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宣紙閱讀答案 篇2
①宣紙的原產地安徽涇縣,唐代隸屬宣州府,宣紙因而得名。
②宣紙的制作方法與一般紙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紙的制法是利用造紙機把紙漿平鋪而形成薄薄的紙頁,再經過烘干而卷成紙卷。宣紙卻是用傳統方法手工焊成一張張濕紙,貼在墻上干燥而成。由于這點不同,宣紙的性能也與一般紙不一樣。
③那么,宣紙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紙有潤墨性。落墨于宣紙時,紙面會產生發涸的效果。普通紙發涸會使字或線條模糊不清,也不會出現暈狀化開現象。而宣紙發涸會使墨色隨水分逐漸向周圍擴散,呈近似圓形的波浪式的變化,如果水墨掌握得當,就能獲得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藝術妙味。
⑤宣紙有耐久性。宣紙的壽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紙大約在兩三百年后就會因自然老化而破損。新聞紙的`壽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會變黃、發脆。所以,宣紙算是紙中的老壽星了。
⑥宣紙的耐久性與它的pH值有著密切的關系。經測定,絕大多數宣紙pH值都在8。3左右,呈堿性狀態。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所以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⑦宣紙有變形性宣紙能夠隨自然環境的變化適當伸長或收縮。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裝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經裝裱便能整潔如新。
選文有改動
1、2分宣紙的性能與一般紙不一樣,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宣紙有哪些特性?
3、2分指出下面這句話使用的說明方法。
宣紙的壽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紙大約在兩三百年后就會因自然老化而破損。
4、3分為什么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答案:
1、2分宣紙的制作方法與一般紙有很大的不同
2、3分宣紙有潤墨性、耐久性和變形性。
3、2分作比較列數字
4、3分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所以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宣紙閱讀答案 篇3
宣 紙
①今年以來,已陸續有40多名書畫家從全國各地而來,入駐黃公望村。據說,原因之一是為了一種紙——元術紙,用起來“有歷史感,而且不比宣紙差”。其實,對學生而言,富陽的宣紙更有名。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涇縣,唐代隸屬宣州府,因而得名。
②宣紙的制作方法與一般紙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紙的制法是利用造紙機把紙漿平鋪在網上而形成薄薄的紙頁,再經過烘干而卷成紙卷;宣紙卻是用傳統方法手工焊成一張張濕紙,貼在墻上干燥而成。由于這點不同,宣紙的性能也與一般紙不一樣。
③那么,宣紙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紙有潤墨性。落墨于宣紙時,紙面會產生“發涸”的效果。普通紙發涸會使字或線條模糊不清,也不會出現暈狀化開現象;而宣紙發涸會使墨色隨水分逐漸向周圍擴散,呈近似圓形的波浪式的變化。無論是重寫還是輕描,都能顯示清晰的層次,書畫家們在畫山水的時候,這種“墨分五色”的層次感凸現得尤為明顯。幾筆相交,均留筆痕;筆痕交叉處,濃淡有致,能充分展示畫的意境,產生出作品的立體效果。濃墨烏而鮮艷,淡墨淡而不灰,書法家們在宣紙上筆走龍蛇,無論是作一氣呵成的草書,還是一絲不茍的篆楷,都能隨心所欲,揮灑自如,充分體現出藝術的妙味。
⑤宣紙有耐久性。宣紙的壽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紙大約在兩三百年后就會因自然老化而破損。新聞紙的“壽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會變黃,發脆。宣紙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材料特性所決定的。原因是原材料經過反復的石灰浸漬、蒸煮和長時期的日光雨露漂白后,化學反應趨于穩定,造紙用的青檀皮等原材料中容易產生質變和蟲蛀的木質已被消除。青檀皮的堅韌纖維使得紙張堅固而耐久。現保存完好的歷代書畫藝術珍品、古籍、文獻、印譜,歷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紙“紙壽千年”最好的佐證。所以,宣紙算是紙中的“老壽星”了。
⑥宣紙的耐久性還與它的pH值有著密切的關系。經測定,絕大多數宣紙pH值都在8.3左右,呈堿性狀態。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所以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⑦宣紙有變形性。宣紙能夠隨自然環境的變化適當伸長或收縮,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裝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經裝裱便能整潔如新。
小題1:指出下列句子中劃線詞所指代的內容。(4分)
① 由于這點不同,宣紙的性能也與一般紙不一樣。
② 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
小題2:本文圍繞宣紙,具體說明了哪些內容?請分點簡要概括。(3分)
小題3: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宣紙,但多次提到一般紙、普通紙、新聞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題4:下列判斷都是錯誤的。請指出其錯誤所在,并簡述理由。(4分)
① 書畫家們在畫山水的時候,能有“墨分五色”的層次感,這是因為他們用墨濃淡有致。
② 宣紙能夠隨自然環境的變化伸長或收縮,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裝裱。
參考答案:
小題1:①宣紙是用傳統方法手工焊成一張張濕紙,貼在墻上干燥而成。(或宣紙的制作方法)。②絕大多數宣紙pH值都在8.3左右,呈堿性狀態。
小題1:①宣紙的.原產地和得名的由來;②宣紙獨特的手工制作方法;③宣紙的潤墨性、耐久性和變形性等特性。
小題1:與宣紙作比較,突出了宣紙的制作方法獨特以及潤墨性、耐久性等特性。
小題1:①書畫家們在畫山水的時候,能有“墨分五色”的層次感,還與宣紙的潤墨性有關。
②宣紙能夠隨自然環境的變化適當伸長或收縮,句中少了“適當”這個修飾語,不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材料內容的能力。根據“加點詞語”的前后內容來概括指代的內容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從名稱的由來、制作方法、特點等方面來簡要概括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寫到一般紙,主要的作用是為了突出宣紙的特點。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文章的第4小節和第7小節的內容來分析各句的錯誤所在。
【宣紙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7-31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11-28
演變閱讀答案03-04
怯懦閱讀答案10-20
《趙州橋》閱讀答案04-22
《腳印》閱讀答案03-24
《橋》閱讀答案11-09
風閱讀答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