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的新貢獻》閱讀答案
網絡文學的出現顛覆了文學要以“書”的形式存在的歷史,網絡成為文學的載體,文學的傳播方式由靜態轉變為動態,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陸離的光電幻境所取代。如同從原始巖畫、陶器到青銅,從竹木簡到帛和紙,文學又一次迎來了載體形式的變化,這是文學最典型的“當代性”。
除了載體和傳播形式的變化,網絡文學為當代文學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變化。從早期的《悟空傳》到改編為電視劇走紅的《甄嫘傳》,它們都在以不同于傳統文學的文本樣式發揮著吸引讀者的優勢。敘述以對話為主,讀者與文本的交流模仿網絡聊天的樣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號分段,每一句話都成為一段,令讀者從冗長、復雜的文本段落中解脫出來,以輕松、快捷的愉悅體驗完成閱讀。受此影響,當代文學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變革,一些傳統文學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寫或抒情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對話和敘述。
網絡文學對當代文學的另一個貢獻,是對新的語言形式的吸收和運用,這主要體現在對日常生活用語和對網絡語言的大量運用上。在網絡時代,網絡文學所使用的語言已經完全沒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分,特別是在大量的對話描寫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語的翻版,具有鮮活的現實元素。
當然,任何藝術形式都不會是純粹的形式藝術,即便是那些“無厘頭”的篇章,也一定在表達某種意義。望文生義地理解“網絡文學”,仿佛網絡是形式,而文學是內容,但事情遠非這樣簡單,網絡文學也不是文學在網絡上流傳這樣簡單。在天馬行空的瑰麗想象和簡樸隨意的表達中,網絡文學為當代文學進行著新的探索。
以網絡小說為例。網絡文學的某些類型正走在一條文學的“返祖”道路上,諸如那些神魔、仙俠、玄幻等類型化作品,它們的創作甚至直逼文學源頭的神話傳說和英雄史詩,所不同的是它們的作者并非像文學的祖先們那樣,以懵懂的目光認知世界,而是懷揣現代科技重新審視人的存在。
不過在所謂“快餐閱讀”時代,網絡文學語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讀者進行文學性思考,將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義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不需要進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曉作品的內涵。信息時代來臨,網絡充當著這個時代的主流表達方式,網絡文學也是當代史學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對爭論和質疑,網絡文學也亟待進行自我調整與變革,努力呈現出新的面貌。
6.關于“網絡文學”,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它作為互聯網技術下的文學樣式,“新”在形式上,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描寫沒有變化。
B.它的載體形式發生變化,由以“書”為載體轉為以網絡為載體,傳播方式由靜態轉為動態。
C.它影響當代文學作品的文本形式,使傳統文學期刊的作品用對話和敘述代替描寫或抒情。
D.網絡文學所使用的語言已經基本沒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分,都是日常口語的翻版。
7.關于網絡文學的貢獻,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文本樣式上,網絡文學的敘述以對話為主,段落容量短小,閱讀體驗輕松、快捷。
B.在語言形式上,網絡文學大量運用日常生活用語和網絡語言,具有鮮活的現實元素。
C.在尋求意義表達上,網絡文學某些類型的作者懷揣現代科技重新審視人的存在。
D.它將文字背后的意義直接呈現,讀者不需要進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曉作品的內涵。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達是“常量”,文學的形式是“變量”,文學的變化多是形式上的變化。
B.在文學的“返祖”方面,網絡文學追求的是天馬行空的瑰麗想象和簡樸隨意的表達。
C.“快餐閱讀”時代,網絡文學作者代替讀者進行思考,因為語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
D.網絡文學是信息時代的文學主流表達方式,面對爭論和質疑,要進行自我調整與變革。
試題答案:
6.B(A.“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描寫沒有變化”無中生有;C.“用對話和敘述代替描寫或抒情”錯,文中是說“一些傳統文學期刊上,作品大段的描寫或抒情正在逐漸消失”;D.“基本”和“都是”錯)
7.D(此項不屬于網絡文學的貢獻)
8.A(B.“簡樸隨意的表達”不屬于“反祖”;C.強加因果;D.原文是“網絡充當著這個時代的主流表達方式”,而非“網絡文學是信息時代的文學主流表達方式”)
【《網絡文學的新貢獻》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網絡文學的新貢獻》閱讀理解及答案07-13
網絡文學的閱讀答案07-16
網絡文學閱讀答案11-27
《你以為看的是網絡文學》閱讀練習及答案08-11
《等》閱讀答案06-11
等閱讀及答案05-20
低頭與昂首閱讀答案的閱讀題答案11-03
《芳樹閱讀答案》閱讀及答案參考11-09
材論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參閱09-05
閱讀的愉悅閱讀答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