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把漢學當國學閱讀理解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莫把漢學當國學》閱讀答案
日前,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攜帶《曹寅與康熙》等新書來華舉辦首發式,并在多所高校進行講座,在學界和媒體引發新一輪“漢學熱”。但筆者以為,“漢學”當熱,然不可將之混同為“國學”。
漢學是外國尤其是歐美國家學者研究和介紹中華文化的學問,歷經游記性漢學、傳教士漢學、學院派漢學,以及側重研究中國現實問題的“中國學”等幾大階段,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面對中國浩瀚的文化和復雜的現實,漢學家們皓首窮經,著書立說,既促進了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也帶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寫了世界的文明進程。比如,歐洲“啟蒙運動”就深受來華傳教士介紹的儒學的啟迪。
不過.中國學界對漢學的追蹤和介紹僅有100多年的歷史,且忽冷忽熱,不成系統。其中,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國內曾分別興起一股“漢學熱”,原因是這兩個時段中國社會變動劇烈。思想爭鳴活躍,國人迫切希望通過漢學來了解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以及中華文化的。此次史景遷訪華引發的新一輪“漢學熱”,則是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時代背景下,國人試圖借助漢學對自己國家崛起和文化復興進行的一種心理上的印證和調適。不難看出,漢學不僅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梁,還是中華文化反觀自身的鏡子。通過漢學,中華文化既能發現自己的優缺點、長短處,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態中的方位和價值。
然而,漢學雖有重要價值,但亦不可無限拔高。因為,漢學在本質上是一種“西學”,是西方人用西方價值觀念、學術范式來研究中華文化的學問。對漢學家而言,中華文化僅僅是學術研究的客觀對象,就像實驗室的試驗品或博物館的展覽品一樣,很難內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自有弘揚和光大的責任感。
但是,中國人注定做不了中華文化的旁觀者。因為。千百年來積累沉淀下來的中華文化,亦即通常所說的國學,是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脈,正如國學大師章太炎所言:“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學者,須對國學有一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感否則,遺失國學就等于拋棄了傳統,丟掉了根本,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整個國家和民族就會得歷史失憶癥和精神分裂癥。
令人遺憾的是,百余年來中國人一度迷失國學,崇拜西學,形成了一種與“西學心態”互為表里的“漢學心態”——前者指試圖以西學取代國學,后者指像漢學家一樣把國學僅視為學術研究的對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體驗并證成國學的優美價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國學界還出現了以獲得外國漢學獎項為榮,謀求學術名望乃至經濟利益的灰色學術現象。上述現象的實質是國學的“漢學化”。如任其發展下去,國學將會變成一種“在中國的漢學”,而漢學乃至西學則會變成“在中國的國學”。
總之,漢學當熱,但不能將之混同為國學,更不能以之取代國學。我衷心祝愿漢學能早日成為國際顯學,更希望中國能大踏步復興自己的國學,同時熱烈歡迎海外漢學回家,使自己成為世界漢學的中心。
(選自2014年4月1日《學習時報》,有刪改)
6.下列對“漢學”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學是中外學者研究和介紹中華文化的一門學問,其研究介紹者主要是歐美國家的學者。
B.漢學已有600多年歷史,要經歷了游記性漢學、傳教士漢學、學院派漢學和“中國學” 等幾大階段。
C.漢學研究不但促進了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帶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寫了世界文明進程。
D.漢學是中華文化反觀自身的鏡子,通過漢學,中華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長短與在世界文化中的方位和價值。
7.關于“漢學與國學”,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學與國學都是研究中華文化,而漢學僅僅把中華文化作為學術研究的客觀對象。
B.國學的產生沒有漢學早,國學研究僅有100多年的歷史,且忽冷忽熱,不成系統。
C.漢學是用西方價值觀和學術范式研究中華文化,國學則注重用生命和情感體驗中華文化。
D.國學是千百年積淀下來的中華文化,國學研究應當負有弘揚光大中華文化的責任感。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上世紀國內兩次興起“漢學熱”,是因為當時中國社會的變動和思想的活躍,迫使國人希望通過漢學來了解中國及其文化。
B.國學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脈,是立國的源泉,沒有了國學,就丟失了根本,丟失了歷史,丟失了精神。
C.近幾年中國學界出現了國學的“漢學化”現象,國學已經變成了“在中國的漢學”,漢學也變成了“在中國的國學”。
D.作者認為,漢學當熱,希望漢學能成為顯學,但他同時指出漢學不可以取代國學,國學應當快速的復興。
試題答案:
6.A(“中外學者”錯)
7.B(原文無此信息)
8.B(A.“國人希望通過漢學來了解中國及其文化”錯。C.“國學已經變成了‘在中國的漢學’,漢學也變成了‘在中國的國學’”錯。D.“把漢學學者迎回到中國,奪回到國內”錯。)
【《莫把漢學當國學》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莫把漢學當國學閱讀理解答案08-14
《何為國學》閱讀及答案12-02
莫言《母親》的閱讀答案10-22
莫言《母親》閱讀及答案08-10
莫言《大風》閱讀及答案05-13
母親莫言閱讀答案10-10
母親 莫言 閱讀答案09-25
莫言《母親》閱讀答案07-27
《魅力莫言》閱讀答案08-24
《母親》莫言閱讀答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