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王翦列傳閱讀答案

時間:2024-08-25 14:56:47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白起王翦列傳閱讀答案

  《白起王列傳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閱讀答案

  王者,頻陽東鄉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將攻趙與,破之,拔九城,十八年,將攻趙。歲余,遂拔趙,趙王降,盡定趙地為郡。明年,燕使荊軻為賊于秦,秦王使王攻燕。燕王喜走遼東,遂定燕薊而還。秦使子王擊荊①,荊兵敗。還擊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王,而數破荊師。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于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王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王言不用,因謝病,歸老于頻陽。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謝曰:“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始皇謝曰:“已矣,將軍勿復言!”王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于是王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上。王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始皇大笑。王既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王曰:“不然。夫秦王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果代李信擊荊。荊聞王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王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荊兵數出挑戰,終不出。王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曰:“士卒可用矣。”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歲余,虜荊王負,竟平荊地為郡縣。

  1.對下列句子中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 是:正確

  B.大怒,自馳如頻陽 如:去,到

  C.始皇謝曰:“已矣,將軍勿復言!” 謝:感謝

  D.虜荊王負,竟平荊地為郡縣 竟:最終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B.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C.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D.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國想攻打楚國,李信要求的軍隊人數比王要求的少,秦王就認為毫無戰功的李信勇敢而屢立戰功的王年老膽怯,于是派李信出征。

  B.王不被信任重用,于是稱病回老家養老,后來李信兵敗,秦王親自去請王統率軍隊,王推辭不過最終復出,要求帶六十萬大軍出征。

  C.王把全國的軍隊都帶去攻打楚國,出征前后多次向秦王請封良田美宅,因為他知道秦王殘暴又多疑,這樣做是為了消除秦王對他的懷疑。

  D.王他帶兵抵達戰場后,不理會楚軍的屢次挑戰,堅守不出,讓士兵充分休整,最終趁楚軍撤退時擊敗了他們,接著乘勝追擊,最終滅了楚國。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5分)

  (2)王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5分)

  【答案】

  1.C(道歉。)

  2. C

  3.A(李信并非毫無戰功,他曾經率領前人追擊燕軍,并抓獲燕太子丹。)

  4.(1)現在聽說楚軍一天天前進并向西逼近,將軍雖然染病,難道忍心拋棄我嗎!(“日”“西”“獨”“寡人”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王每天讓士兵休息洗浴,并且供給上等飲食撫慰他們,親自與士兵同飲共食。(“日”“休”“善”“撫循”各1分,大意1分,共5分。“循”,安慰、慰問。)

  【參考譯文】

  王,是頻陽東鄉人。少年時就喜好軍事,后來侍奉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王帶兵攻打趙國的與,不僅攻陷了它,還一連拿下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王領兵攻打趙國。一年多就攻取了趙國,趙王投降,趙國各地全部被平定,設置為郡。第二年,燕國派荊軻到秦國謀殺秦王,秦王派王攻打燕國。燕王喜逃往遼東,王終于平定了燕國都城薊勝利而回。秦王派王兒子王攻擊楚國,楚兵戰敗。掉過頭來再進擊魏國,魏王投降,最后平定了魏國各地。

  秦始皇滅掉了韓、趙、魏三國,使燕王喜逃跑了,同時多次戰敗楚軍。秦國將領李信,年輕氣盛,英勇威武,曾帶著幾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擊到衍水,最后打敗燕軍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認為李信賢能勇敢。于是秦始皇問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國,由將軍估計調用多少人才夠?”李信回答說:“最多不過二十萬人。”秦始皇又問王,王回答說:“非得六十萬人不可。”秦始皇說:“王將軍老了,多么膽怯呀!李將軍真是果斷勇敢,他的話是對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帶兵二十萬向南進軍攻打楚國。王的話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頻陽家鄉養老。李信攻打平與,蒙恬攻打寢邑,大敗楚軍。李信接著進攻,又拿了下來,于是帶領部隊向西前進,要與蒙恬在城父會師。其實,楚軍于是跟蹤追擊他們,連著三天三夜不停息,結果大敗李信部隊,攻入兩個軍營,殺死七個都尉,秦軍大敗而逃。

  秦始皇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見到王道歉說:“我因為沒采用您的計策,李信果然使秦軍蒙受了恥辱。現在聽說楚軍一天天前進并向西逼近,將軍雖然染病,難道忍心拋棄我嗎!”王推辭說:“老臣病弱疲乏,昏聵無能,希望大王另擇良將。”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說:“好啦,將軍不要再說什么了!”王說:“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萬人不可。”秦始皇滿口答應說:“就只聽將軍的謀劃了。”于是王率領著六十萬大軍出發了,秦始皇親自到上送行。王臨出發時,請求賜予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苑等。秦始皇說:“將軍盡管上路好了,何必擔憂家里日子不好過呢?”王說:“替大王帶兵,即使有功勞也終究難以得到封侯賜,所以趁著大王特別器重我的時候,我也得及時請求大王賜予園林池苑來給子孫后代置份家產吧。”秦始皇聽了哈哈大笑起來。王出發后到了函谷關,又連續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請求賜予良田。有人說:“將軍請求賜予家業,也太過分了吧。”王說:“這么說不對。秦王性情粗暴對人多疑。現在大王把全國的武士調光特地委托給我,我不用多多請求賞賜田宅給子孫們置份家產來表示自己出征的堅定意志,難道讓秦王平白無故地懷疑我嗎?”

  王終于代替李信進擊楚國。楚王得知王增兵而來,就竭盡全國軍隊來抗拒秦兵。王抵達戰場,構筑堅固的營壘采取守勢,不肯出兵交戰。楚軍屢次挑戰,始終堅守不出。王每天讓士兵休息洗浴,并且供給上等飲食撫慰他們,親自與士兵同飲共食。過了一段時間,王派人詢問士兵中玩什么游戲?回來報告說:“正在比賽投石看誰投得遠。”于是王說:“士兵可以派用了。”楚軍屢次挑戰,秦軍不肯應戰,就領兵向東去了。王趁機發兵追擊他們,派健壯力戰的兵丁實施強擊,大敗楚軍。追到南,殺了他們的將軍項燕,楚軍終于敗逃。秦軍乘勝追擊,占領并平定了楚國城邑。一天后,俘虜了楚王負,最后平定了楚國各地設為郡縣。

  【拓展說明】

  本篇是戰國末期兩位著名秦國將領白起和王的合傳。

  在秦滅六國過程中,白起和王起了重要作。傳文全面、簡要地記述了他們的事跡:白起是秦昭王時的國尉,精于用兵,屢戰獲勝,奪取韓、趙、魏、楚大片領土,攻克楚都,特別是在長平之戰中,他采取迂回、運動的戰略戰術,大敗趙軍,坑殺俘虜四十余萬人,舉世震驚。后遭秦相范睢嫉妒,遂稱病不起,先被貶為士卒,后被迫自殺。王是秦始皇的一員宿將,與其子王先后滅掉趙、魏、楚、燕、齊五國,頗受秦始皇的推重。在平楚過程中,秦始皇先用李信被楚戰敗,改用王大獲全勝。二世時王死去,其孫王離被項羽俘虜。作者為白、王立傳,一方面肯定他們的赫赫戰功,“南拔,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破荊滅趙,王之計”(《太史公自序》);另一方面也尖銳指出他們各有所短,白起“不能救患于應侯”,死于非命,王則“不能輔秦建德”,殃及后代。從這里不難看出,司馬遷贊同秦統一中國的戰爭,但他反對虐民、暴政。

  “取事貴約”(劉《文心雕龍》),這是敘事性作品寫作的一個原則。司馬遷記寫白、王的戰績,各選擇了一個重點采用橫剖面的寫法,詳細記載,即白起指揮的長平之戰,王指揮的破楚之戰。而司馬遷匠心獨運之處則在于同是重點記載的事件,在一篇文章中采用兩副筆墨寫出,毫不雷同又各有千秋。寫白起指揮的長平之戰,著重敘述戰爭的具體過程,尤其不惜筆墨地對雙方采取的戰略戰術,戰斗的進展情況以及戰爭的結果作確切的說明。這是因為長平之戰是戰國史上規模最大最殘酷的一次戰爭,作為史書不能輕描淡寫;也是因為這次戰爭最能反映白起的軍事才能及其殘忍的性格。而寫王指揮的破楚之戰,則側重于描述戰前的秦國情況,特別對王提出的作戰計劃被秦始皇先否定后肯定的變化過程以及兩人的活動細節作細致入微,繪聲繪影的描寫,至于戰爭的進展情況只作括介紹。惟其如此,才能顯示出王作為宿將計出萬全,老謀深算的性格,也才能表現出王何以為秦始皇所推重。這樣兩種不同寫法,便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效果:前者以“真”取勝,后者以“活”見長。

【白起王翦列傳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王翦將兵閱讀訓練及答案10-19

王翦伐楚閱讀以及答案07-09

王翦將兵閱讀理解(附答案)08-30

閱讀答案:酷吏列傳09-12

《史記·王翦傳》閱讀答案附翻譯08-26

《屈原列傳》閱讀答案09-02

文言文王翦將兵的閱讀答案09-21

《王翦將兵》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7-23

滑稽列傳閱讀與答案09-28

《明史·列傳十二》閱讀答案11-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 亚洲日韩中文字综合Av | 中文字幕婷婷久久 | 三级午夜电影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