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仲淹《岳陽樓記》知識點歸納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岳陽樓記》知識點歸納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很多人都經常追著老師們要知識點吧,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哪些知識點能夠真正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岳陽樓記》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岳陽樓記》知識點歸納1
一、基本知識
(一)文學常識
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蘇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有《范文正公集》。2.本文寫于作者貶居鄧州期間,應好友滕子京要求而寫。
(二)文言詞語
1.古今異義 【守】古義:做州郡的長官。今義:看護,把守。【制】古義:規模。今義:多指制度!練庀蟆抗帕x:景象。今義:多指有關大氣變化的現象和規律。【薄】古義:迫近。今義:多指不厚的,淺顯的。【去】古義:離開。今義:由某地到某地!倔@】古義:起,動。今義:指受驚嚇!揪啊抗帕x:日光。今義:景色、景物、景觀!炯抗帕x:棲止,鳥停息在樹上。今義: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緡抗帕x:國都、國家。今義:多指國家!究铡抗帕x:消散。今義:指天空,某處沒有某事物等。【心】古義: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今義:多指心臟!臼恰抗帕x:這。今義:判斷動詞!疚ⅰ抗帕x:無、沒有。今義:小的。
2.一詞多義【或】(1)有時。(2)或許。
3.通假字【具】通“俱”,都。【屬】通“囑”,囑托。
4.詞類活用【先】在……之前!竞蟆吭凇。
5.成語【百廢具興】各種荒廢的事業又重新興辦起來,F形容事業蓬勃發展的興旺景象。興,起!練庀笕f千】景象千變萬化。今形容家鄉或事業壯麗而多變化。萬千,沒有窮盡。【心曠神怡】心胸開闊,精神愉快。
6.常規詞語[謫]古時官吏降職或遠調。[越]到,及。[明年]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盛狀]盛景,好景色。[浩浩湯湯(shāng)]形容水勢盛大的樣子。[涯]邊。[暉]日光。[則]就是。[大觀]雄偉景象。觀,景象。[備]詳盡。[然則](既然)這樣,那么……。[極]盡。[遷客]謫遷的人,指降職遠調的`人。[騷人]詩人。因戰國屈原作《離騷》而得名。[覽]看,欣賞。[得無]莫非,豈不是。[淫(yín)雨]連綿的雨。淫,過多,過甚。[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開]放晴。[排]推開。[曜]光輝。[形]形體。[檣(qiáng)]桅桿。[傾]倒。[楫]船槳。[催]折斷。[冥]昏暗。[斯]這。[讒]說壞話。[至若]至于,又如。[萬頃]極言其廣。[錦鱗]美麗的魚。[芷(zhǐ)]芷草。[汀(tīng)]小洲。[郁郁]形容香氣很濃。[長煙]大片的煙霧。[一]全。璧]圓形的玉。[何極]哪有窮盡。極,盡。[偕(xié)]一起。[寵]榮耀。[把]執,拿。[臨]對著。[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二者]指上文中的兩種心情。[為]這里指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廟堂]指朝廷。廟,宗廟。堂,殿堂。[進]指在朝廷做官。退]指不在朝廷做官。[歸]歸依。
二、閱讀探究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卻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么(作者寫“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目的是什么)?說明滕子京雖然被貶謫,卻依然積極進取,有“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
2.作者寫岳陽樓及其周圍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點與作者本人特點有聯系嗎?
寫岳陽樓及其周圍景色的目的是引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景色特點與作者本人特點吻合:洞庭湖景色開闊,極有氣勢,這與作者的開闊胸襟和宏偉氣度吻合。
3.古仁人之心的內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闊大);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以天下為己任)。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滕子京的勸勉,結尾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慨。就全文來看,這句有何言外之意?[2003年中考題]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5.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
我國古代就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也有“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過這是針對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緩和封建統治者和人民之間的矛盾,客觀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義。范仲淹把它發展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并以此作為仕途進退的原則,則具有深遠影響。他的“憂君”思想,雖然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著借鑒和教育意義。
《岳陽樓記》知識點歸納2
一、生字
謫(zhé)守 朝暉(huī)夕陰霏霏(fēi) 薄暮冥冥(íng)
霪(ín)雨 心曠神怡(í) 皓(hà)月 寵辱偕(xié)忘
潛行(qián) 浩浩湯湯(shāng) 瀟(xi。┫ 屬 ( zhǔ 同“囑”)
二、重點解詞(看課后注釋)
增其舊制:擴大它舊有的規模。制,規模。 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涯,邊。
朝暉夕陰: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變化。 暉,日光。大觀:雄偉景象。
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備,詳盡。 山岳潛形:山岳隱沒了形體。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
岸芷汀蘭: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 長煙一空: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一,全。
何極:哪有窮盡。 檣傾楫摧:桅倒下,槳斷折。
郁郁:形容香氣很濃。
把酒臨風:端酒當著風,即在輕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把,持、執。
微斯人:沒有這種人。微,無、沒有。 吾誰與歸:我同誰一道呢?歸,歸依。
三、重點語句翻譯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譯: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具,同“俱”)。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譯:觀賞景物時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譯:在那春雨連綿不斷,整月不晴的時候(開,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瀾不驚
譯:待到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湖面平靜(景,日光。驚,有“起”、“動”的意思)
5、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譯: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 批評指責。(去,離開)
6、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譯:胸懷開闊,精神愉快,一切榮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榮耀;偕,一起)
7、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譯:我曾經探究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跟上面說的那兩種表現不同。
(求,探求。為,指兩種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譯: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為)。
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在朝庭里作高官就為平民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就為君主擔憂。
1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譯: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樂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了,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
12、刻唐賢今人詩賦與其上:把唐代名人和當代作家的詩賦雕刻在上面。
四、知識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
2、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的緣由。(記敘)
第二段:(寫景)描寫岳陽樓周圍雄偉景色,引出遷客騷人各不相同的“覽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寫景、抒情)寫“遷客騷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寫“遷客騷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議論)抒發作者闊大胸懷和政治抱負。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內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寫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績,交待作記緣由,為后文的闊達胸襟做鋪墊。
4、騰子京“謫守巴陵郡”,卻仍然“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么?
答:說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奮發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襟。
5、第二段中,“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這句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誦、
(1)寫遷客騷人“悲”、“喜”的句子分別是什么?答:悲“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2)描寫微波時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躍金。
(3)描寫無風時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靜影沉璧。
。4)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5)表現作者關心國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現進亦憂,退亦憂的句子 是什么?)答: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6)突出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達作者偉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 (與現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8)作者寫這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屬予作文以記之。
。9)請從文中找出總寫岳陽樓“大觀”的語句。其中最有氣勢的兩個詞是什么?
答: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銜、吞)
(10)贊美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11)第二段中說“前人之述備矣”,照應上文哪句話?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是怎樣“述”的?答: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12)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13) 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4) 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15)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用《岳陽樓記》中原句答)
(16)本文通過對洞庭湖景象的描繪,對遷客騷人登樓時或喜或悲的“覽物之情”的抒情議論,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情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17)分別寫出與“以物喜”“以己悲”相照應的句子“以物喜”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以己悲”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
(18)“進亦憂,退亦憂”中“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
(19)文中范仲淹贊揚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六、思考
。1)第三四段作者用虛筆設想了一明一暗兩個場景,為什么會產生一悲一喜的結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氣的陰晦晴朗會影響人的情緒,天氣惡劣才會“感極而悲”,天氣美好才會“心曠神怡”。
。2)第三、四段與主旨有什么關系?(寫這兩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導出“古仁人之心”與“二者之異”,表現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對“二者之為”持什么態度?
答:遷客騷人的兩種覽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內涵。 否定。
(5)作者贊美古仁人的實際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遷客騷人的悲喜觀,勉勵友人。
。6)“遷客騷人”“古仁人”的區別在哪里?
答:悲喜觀不同;遷客騷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保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題)
。7)第五段作者發了什么議論?為什么在末段發這樣的議論?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涵;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抱負;勉勵友人。點明中心。
七、詞語欣賞。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答:“怒”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風勢之大,聲音之響。(1分)
八、寫出《岳陽樓記》中的成語:百廢具興 心曠神怡 氣象萬千 春和景明
九、分析理解:
1、 為什么要從滕子京寫起?
因為是應滕子京之請而作記,所以有必要先敘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事,也是對滕子京的贊頌,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對友人被貶的同情和當政者的不滿。
2、 第2段如何寫景? “銜”、“吞”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特點概括地描述了岳陽樓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陽樓的勝景集中在洞庭湖,接著從空間寫了浩瀚的湖面,又從時間寫湖上變化萬千的壯麗景象。六個短句,既精煉,又有氣勢。“銜”、“吞”二字形象地寫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壯闊氣象,把靜止的景物寫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這里并沒有對岳陽樓詳加描繪,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備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復;第二,從全文看,作者寫這篇的目的不在于介紹岳陽樓的建造經過和它的構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
3、 第3、4段寫了什么內容?
這一段描寫了洞庭湖景色陰晴的變化以及遷客騷人登樓時不同的心清。這段內容緊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和“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意思分段來寫。
4、 第2段寫“岳陽樓之大觀”中的“此”指代什么?
5、 本節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應的關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它們找出來說明它們的關系或作用。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為下兩段分別寫洞庭湖上“霆雨罪罪”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筆。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既承接上文寫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兩段文字,其中“情”“異”,是關鍵詞,是全篇抒情、議論的基礎。
8、 作者借虛擬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與上文的遷客騷人對照,表明了對兩種悲喜觀的不同態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際上是否定、批評了遷客騷人的悲喜觀。作者對遷客騷人的批評,也是對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規勸。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義從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見解,表明自己不為個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懷抱。作者在末尾用這樣的精神自勉,其中當然包含對好友的期望。
9、 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系,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系。那么跟什么有關系呢?
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來;他們“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都沒有關系。他們是為民生疾苦而憂心忡忡。
10、 作者為表現“悲”、“喜”兩種不同的感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作者選擇的景物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為例:雨是“霪雨”,風是“陰風”,浪是“濁浪”,時間是“薄暮”,所聞是“虎嘯”和“猿啼”,無不是帶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號”、“排空”、“冥冥”等詞語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風高、恐怖凄慘的畫面就呈現在讀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來沒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檣”、“楫”等,但配以“隱耀”、“潛形”、“不行”、“傾”、“催”等詞語,就帶上了濃重的愁苦色彩。
11、 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如果有,是在什么時候?
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后古仁人才會快樂?梢娝麄兊幕驊n或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或憂或樂而轉移的。
《岳陽樓記》知識點歸納3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滕téng謫zhé守浩浩湯湯shāng
淫yín雨霏霏fēi檣qiáng傾楫jí催
岸芷zhǐ汀tīng蘭嗟jiē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增其舊制制:規模。
(2)予觀夫巴陵勝狀勝狀:勝景,好景色。
(3)橫無際涯橫:廣遠。
(4)南極瀟湘極:盡。
(5)連月不開開:放晴。
(6)濁浪排空排:沖向。
(7)薄暮冥冥薄:迫近。
(8)春和景明景:日光。
(9)波瀾不驚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10)把酒臨風把:持、執。
(1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12)或異二者之為或:近于"或許""也許"的意思。為:(以上)兩種心情。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百廢具興
具通俱解釋為全,皆
(2)屬于作文以記之
屬通囑解釋為囑咐
4.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不少于三個),并解釋其現在的意思。
百廢俱興:各種荒廢了的事都興辦起來了。
氣象萬千:形容景物或事物多種多樣,富于變化,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胸懷開闊,精神愉快。
寵辱偕忘:得意和失意的事全忘了。
點撥:本課成語很多,寫出三個即可。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3)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中的"此"指的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6)為人應心胸豁達,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文中所寫的那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業。
(7)范仲淹借寫《岳陽樓記》之機,稱贊好友不以個人沉浮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懷,并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與好友共勉。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屬予作文以記之。
囑托我寫篇文章來記下這件事。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3)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
(4)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
(5)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在水面上)的光如跳躍的碎金,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6)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浙的人們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8)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
(9)微斯人,吾誰與歸?
(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課文第三、四段。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死后謚號文正。
【《岳陽樓記》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范仲淹《岳陽樓記》知識點歸納03-23
《觀潮》知識點歸納03-25
《勸學》知識點歸納03-19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木蘭詩》知識點歸納04-14
《圓明園的毀滅》知識點歸納04-16
知識點歸納《木蘭詩》02-26
初中散文知識點的歸納06-13
離騷文言知識點歸納03-18
赤壁賦知識點歸納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