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閱讀題及答案
《岳陽樓記》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文章開頭即切入正題,敘述事情的本末緣起。以“慶歷四年春”點明時間起筆,格調(diào)莊重雅正;說滕子京為“謫守”,已暗喻對仕途沉浮的悲慨,為后文抒情設(shè)伏。
岳陽樓記閱讀題及答案1
㈠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⒈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謫:
⑵百廢具興 具:
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于:
⑷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 之:
⒉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義詞:
⑴①政通人和
②至若春和景明
⑵①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岳陽樓記
⒊用原文回答:
⑴文中表達作者贊美滕子京的語句是 。
⑵表明作者寫此記的原由的句子是 。
⒋劃分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乃重修岳陽樓
㈡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⒈解釋加粗詞:
⑴橫無際涯 橫: 涯:
⑵朝暉夕陰 暉:
⑶前人之述備矣 備:
⒉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多義詞:
⑴①北通巫峽 通:
②政通人和 通:
⑵①予觀夫巴陵勝狀 觀:
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觀:
⒊翻譯下列句子:
⑴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_________________
⒋“前人之述備矣”與第一節(jié)中的_________ 一句相照應(yīng)。
㈢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⒈解釋加粗詞:
⑴連月不開 開:
⑵日星隱耀 隱:
⑶檣傾楫摧 檣: 傾: 楫: 摧: ⑷憂讒畏譏 讒: 畏:
⒉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多義詞:
⑴①濁浪排空 空:
②而或長煙一空 空:
⑵①南極瀟湘 極:
②感極而悲者矣 極:
⑶①薄暮冥冥 薄:
②薄如錢唇 薄:
⒊本節(jié)極力描寫湖上凄涼的景象,作用是 。
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⒈解釋加粗詞:
⑴春和景明 景:
⑵波瀾不驚 驚:
⑶寵辱偕忘 寵: 偕:
⒉解釋下列句子加粗的多義詞:
⑴①而或長煙一空 或:
②或異二者之為 或:
⑵①而或長煙一空 一:
②一碧萬頃 一:
③在洞庭一湖 一:
⑶①把酒臨風 把:
②把問題弄清楚 把:
⒊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⒋用原文回答:
⑴選文中描寫微波時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⑵選文中描寫無風時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⑶選文中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由“漁歌互答”,你能聯(lián)想到《三峽》中哪兩句漁歌?
㈤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⒈解釋文中加粗的詞。
⑴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心:
⑵不以己悲 以:
⑶微斯人,吾誰與歸 微: 歸:
⒉下列句中的“異”與“或異二者之為”中的“異”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漁人甚異之
B.使內(nèi)外異法也
C.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D.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
⒊翻譯下面句子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⒋⑴本段中表現(xiàn)古仁人曠達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表達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⒌選出下列各項中“之”的用法與“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之”相同的一項是( )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B.居廟堂 之高 C.先天下之憂而憂 D.處江湖之遠
⒍文中“二者之為”中的“二者”具體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⒎文中“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與“退”分別指的是什么人?
進_______________ 退_________________
⒏解釋文中加粗的詞“以”的用法。
①屬予作文以記之 以: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⒐根據(jù)要求填空:
⑴“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為”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
⑵“微斯人,吾誰與歸”句中的“斯人”具體指_________ 。
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年,你應(yīng)該有怎樣的胸襟與抱負?
參考答案:
㈠⒈⑴降職或遠調(diào) ⑵通“俱”全,皆 ⑶在 ⑷通“囑”囑托;代詞,這件事
⒉⑴①和樂 ②和煦 ⑵①記載 ②古代的一種文體。
⒊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⑵屬予作文以記之
⒋乃/重修/岳陽樓
㈡⒈⑴廣遠;邊 ⑵日光 ⑶詳盡 ⒉⑴①通往 ②通順⑵①看 ②景觀 ⒊⑴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觀,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 ⑵降職遠調(diào)的官員和詩人,大多都在這里聚會,觀賞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⒋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㈢⒈⑴放晴 ⑵隱藏 ⑶桅桿;倒下;船槳;斷折 ⑷讒言;害怕、懼怕 ⒉⑴①天空 ②消散 ⑵①盡 ②極點 ⑶①迫近 ②厚的反義詞,厚度小 ⒊極力渲染悲的氣氛
㈣⒈⑴日光 ⑵起、動 ⑶榮耀 一起 ⒉⑴①有時 ②或許 ⑵①全 ②一片 ③整個 ⑶①持、端 ②介詞 ⒊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⒋⑴浮光躍金 ⑵靜影沉璧 ⑶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㈤⒈⑴思想感情 ⑵因為 ⑶沒有;歸依 ⒉B ⒊“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再樂。”或“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樂在天下人之后。” ⒋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 5.A ⒍遷客、騷人 ⒎居廟堂之高 處江湖之遠 ⒏①來 ②因為 ⒐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古仁人 ⒑略
岳陽樓記閱讀題及答案2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每詞1分,共3分)
⑴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嘗:
⑵屆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廟堂:
⑶先天下之憂而憂 先:
8.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微斯人,吾誰與歸?
9.下面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課文《岳陽摟記》選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
B.文段“進”指的是“居廟堂之高”,“退”指的是“處江湖之遠”。
C.作者在文段中雖未談及自己,但隱含著他與滕子京都不屬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類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陽樓之際,作此文借以表達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答案】
7.⑴曾經(jīng) ⑵朝庭 ⑶在……之前
8.⑴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3分,其中“以”“物”翻譯正確各1分,句意通暢1分)
⑵(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3分,其中“微”“誰與”翻譯正確各1分,句意通暢1分)
9.C(正確的表述是:都屬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類的人。
【岳陽樓記閱讀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岳陽樓記》閱讀題及答案11-18
《岳陽樓記》閱讀題及答案09-04
岳陽樓記節(jié)選閱讀題及答案11-17
岳陽樓記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11-17
《岳陽樓記》閱讀及答案12-26
《鄉(xiāng)愁》閱讀題及答案11-15
背影閱讀題及答案10-08
《等》閱讀題及答案02-06
《選擇》閱讀題及答案08-03
《辣椒》閱讀題及答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