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意境

時間:2024-05-14 18:14:39 秋瑩 雨巷 我要投稿

《雨巷》的意境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雨巷》的意境,歡迎大家分享。

  寫作背景

  《雨巷》寫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后。詩人時年22歲。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詩人,面對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隱居在江蘇松江朋友家,孤獨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夜坐聽風,晝眠聽雨”,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缮钬毞Γ臁按邦^明月枕邊書”,詩人只能在“舊時的腳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盤桓中尋求慰藉。個性的輕柔、憂郁和時代的重壓,使《雨巷》成為現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意境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于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詩人簡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為中國現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因《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被稱為“雨巷詩人”。早年就讀于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曾因宣傳革命被捕。無論理論還是創作實踐,都對中國新詩的發展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戴望舒詩集》,另有譯著等數十種。

【《雨巷》的意境】相關文章:

雨巷意境解讀12-29

雨巷意境賞析12-26

《雨巷》中的意境及意象12-26

《雨巷》戴望舒04-21

雨巷 賞析03-24

戴望舒《雨巷》04-24

《雨巷》教案04-20

說課稿:《雨巷》12-17

《雨巷》賞析04-2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 | 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 中国少妇与黑人高潮了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