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及翻譯

時間:2024-06-25 13:26:21 寓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及翻譯

  自相矛盾,出自于《韓非子》,講的是:有一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隨便什么盾都戳的穿。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及翻譯,我們來看看。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及翻譯

  《韓非子·難一》寓言故事

  原文

  楚人有鬻矛與盾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譯文

  楚國有個賣矛又賣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無論用什么矛都無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無論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么樣?”,那個人被問得啞口無言。什么矛都無法穿破的盾與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時出現在一起。

  注釋

 。1)楚人:楚國人。

  自相矛盾圖片

 。2)鬻(yù):出售。

  (3)譽之:夸耀(他的)盾。譽,稱贊,這里有夸耀,吹噓的意思。

 。4)吾:我。

 。5)堅:堅硬。

 。6)陷:刺破,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鋒利。

  (8)無不:沒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

 。12)應:回答。

  (13)夫:句首發語詞,那

 。14)子:你的

  之①:代詞,代指他的盾。

  之②:虛詞,起連接作用。

  之③:虛詞,起連接作用。

  之④:的。

  之⑤:的。

  之⑥:的。

  之⑦:的。

  啟示

  不要夸過頭,免得喧賓奪主。

  拓展資料:《自相矛盾》教案

  教學內容

  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學習《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詞,理解“夸口”、“張口結舌”、“自相矛盾”的意思。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通過說、問、演等活動,使學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礎上受到教育。

  教學重難點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資源

  《自相矛盾》的原文

  預習設計

  1.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理解“夸口”、“張口結舌”、“自相矛盾”的意思。

  2.想一想第一則成語講了一件什么事,給你什么啟發?

  第一課時

  第一板塊:導入課題,激發興趣。(3分鐘)

  1.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2. “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3.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10分鐘)

  1.學習理解生字。

  (1)學生讀準詞語。

  (2)多種形式理解詞語意思。

  ▲戳:用手指或長條物的頂端捅。

  學生做“戳”的動作。

  ▲說大話。

  學生讀句子。

  ▲張口結舌: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

  啞口無言。

  2.學生自讀故事。

  第三板塊:讀懂故事內容,明白故事寓意。(16分鐘)

  學程單:1.學生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最能表現這個人驕傲、愚蠢、可笑的句子。

  (1)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談感受。

  (2)學生用“夸口”的語氣讀讀這兩句話。

  生練習讀這兩句話。

  指名讀,評價。

  試著加上表情和動作再讀。

  指名反饋表演讀。

  3.嘲笑諷刺。

  4.因為別人問,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結果會怎么樣,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5.學生各抒己見。

  6.學生聯系實際交流。

  7.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前后一致,講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過其實。

  第四板塊:初識古文。(10分鐘)

  學程單:1.學生讀《一課一練》收藏夾中的古文《自相矛盾》。

  2.指名讀。

  3.學生結合剛才讀懂的課文對照著學,理解這篇古文意思。

  4.齊讀古文。

  第五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1分鐘)

  第二課時

  第一板塊: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1.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中,成語是其中的瑰寶。它概括性強、內涵豐富。如果在作文或說話中,恰當地運用一些成語,就可以獲得形象生動、言簡意賅、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這些成語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名家名言等。今天我們要學的第8課——《成語故事》(讀題),它里面就出現了三個經典的成語。你知道是哪三個成語嗎?其實這里面的三個成語故事就是三則寓言。(板書:寓言)

  2.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嗎?

  (板書:故事、道理)

  3.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個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板書:自相矛盾)(讀題)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1.出示詞語,理解詞語意思。

  自相矛盾 張口結舌 楚國 買賣

  銳利 戳穿 夸口

  (1)指名讀詞語。

  (2)理解詞語意思。

  ▲知道“戳”的意思嗎?字典上怎么說啊?

  伸出手指頭,做做“戳”的動作。

  那文中寫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

  ▲ “夸口”什么意思?文中是誰在說大話?他說的是什么大話呢?(指名讀句子)

  ▲“張口結舌”是什么意思呢?能給它換個詞代替嗎?

  2.自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桌再互相讀一讀,糾正評價。

  第三板塊:讀懂故事內容,明白故事寓意。

  1.再讀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最能表現這個人驕傲、愚蠢、可笑的句子。

  出示句子:

  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1)指名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說說你為什么覺得他可笑、愚蠢?相機理解“自相矛盾”。

  (2)指導學生用夸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

  3.這楚國人,說話夸大其詞,簡直比黃婆賣瓜還厲害。這時,有個圍觀的人是怎么問他的?應用怎樣的語氣來問?

  4.那個楚國人為什么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了呢?

  5.是呀,那個楚國人已經被大家質問得“張口結舌”,已是窘態畢現、狼狽不堪了。

  6.現在如果你是賣矛和盾的人,你會怎樣推銷自己的矛和盾?怎樣才能不自相矛盾了?

  7.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和事。

  8.讀了這則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書:說話、做事要前后一致。

  8.是啊!做人要實事求是,不然沒人相信你的,到時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第四板塊:初識古文。

  1.讀《一課一練》收藏夾中的古文《自相矛盾》。

  2.指名讀。

  3. 結合我們剛才讀懂的課文對照著學,理解這篇古文意思。

  4.齊讀古文。

  第五板塊:布置作業

  1.抄寫文中生字詞。

  2.讀熟課文,并將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3.《一課一練》中《自相矛盾》的題目。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任務驅動

  【學習單一】

  (1)讀準,讀通故事。

  (2)理解生字詞:戳、茅、盾、銳利、堅固、夸口、張口結舌

  1.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2.指名學生展示,通過答案的比較進行指導。

  3.教師相機補充

  理解生字詞的意思可以通過找近義詞,做動作,用詞說話等多種方式。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那他為什么會沒話說了呢?誰再來把課文讀一讀啊?

  (把那人叫賣的兩句話變紅)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夸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并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1)他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說的呢?

  板書:夸口

  a.我聽出來了,他特別強調了他的盾很堅固,矛很銳利。誰的讀法跟他不同?

  b.你強調的是什么? “隨你”是什么意思?

  大家看,他跟第一個同學體會的不一樣,讀的就不一樣。誰還能讀出不同來?

  c.你們聽出他想表達什么意思啊?“特別得好”這個意思,你們從哪個詞聽出來的?“很”

  d.挺有意思的!為什么這么讀?生:因為我要強調讓大家來買“我的”的矛和盾啊!

  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很好。

  (2)指導表演讀。

  (3)(手指一個學生)我看你特投入,來,到前面表演表演。

  呵呵!這楚國人,說話夸大其詞,簡直比黃婆賣瓜還厲害。

  3.這個人為什么給大家留下這樣的壞印象呢?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任務驅動

  【學習單二】

  (1)他的話有問題嗎?

  (2)“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同學們,猜猜會有怎樣的結果?

  (3)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好極了,那我們來仔細看看他說的這兩句話,有問題嗎?

  2.評價:

  你好厲害!一下就切中了他話中的要害。

  問的真漂亮!

  對啊!圍觀的人也是這樣問的。讀,“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樣呢?”

  3.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同學們,猜猜會有怎樣的結果?

  4.(相互抵觸、不一致。)

  你們理解的很準確,看來大家已經讀懂了這個故事。

  5.那個楚國人已經被大家質問得“張口結舌”,已是窘態畢現、狼狽不堪了。

  板書:張口結舌

  (是啊!要實事求是,不然沒人相信你的,到時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6.說話如此,其實做事也是這個道理。

  7.對啊!我們以后說話、做事也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過其實,否則,也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讀道理。

  板書:說話、做事要前后一致。

  五、初識古文,激發興趣。

  1.這個故事有意思嗎?(有)

  這么有意思的一個故事,它出自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寫的一則寓言,如今它已經成為人們熟知的一個成語——自相矛盾(讀)。

  任務驅動

  讀一讀原文,嘗試理解

  1.出示原文:

  2.都是古文,你有什么辦法讀懂它嗎?老師告訴你們一個辦法,可以結合我們剛才讀懂的課文對照著學,這樣很快你就能自己讀懂它了。

  3.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靈活些,不必強求說法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作業設計

  (1)抄寫文中生字詞。

  (2)《一課一練》中《自相矛盾》的題目。

  讀熟課文,并將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10-19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05-08

文言文寓言故事06-25

《勸學》文言文翻譯05-07

《勸學》的文言文翻譯10-13

《采薇》文言文翻譯09-21

木蘭詩文言文翻譯02-19

文言文離騷翻譯全文09-13

蘇軾傳文言文翻譯05-09

韓愈傳文言文及翻譯07-2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密桃 | 免费一区二区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1 | 中文字幕人妖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