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退避三舍》

時間:2024-04-24 10:25:24 飛宇 寓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成語寓言故事《退避三舍》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寓言故事《退避三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成語寓言故事《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

  重耳略加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主持朝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成語“退避三舍”便由此而來。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寓意】兩軍交戰時,一方退讓,情況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實力較強,暫時避其鋒芒,二是麻痹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起到驕敵的作用。隨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戰勝之。晉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屬于后者。此外,此舉還有回報當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來,我先退,給你警告。再來,再退,再給警告。但事不過三。退,將發生兩種情況:一種是有遠見的人會考慮,這不是軟弱可欺,應該謹慎,以防有詐;另一種是對方視自己可欺,逼自己到墻角,我只好還擊。如果楚軍在晉文公退避三舍后,不麻痹輕敵,而是謹慎追擊,可能城濮之戰會有另一番結局。

  基本釋義

  退避三舍:原意指為了回避與對方的沖突,主動退讓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退避三舍的意思】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舍,古時行軍以三十里為一舍。

  【退避三舍造句】看他那怒發沖冠的樣子,就是老虎看見了,也得退避三舍。

  【近義】敬而遠之

  【反義】針鋒相對

  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退避三舍”原意指為了回避與對方的沖突,主動退讓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舍,古時行軍以三十里為一舍。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運用示例

  明·葉憲祖《鸞鎞記·京晤》:“似你這般詩才,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我說姊姊不過,只得退避三舍了!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賢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現代·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閑的吳教授,他卻要退避三舍,再也輪不到他!

【成語寓言故事《退避三舍》】相關文章:

寓言故事成語07-21

成語寓言故事07-21

成語寓言故事09-05

寫寓言故事的成語06-09

神話寓言故事成語12-23

寓言故事成語及解釋06-09

寓言故事成語狼11-26

寓言故事成語大全06-15

簡短的成語寓言故事06-19

成語寓言故事十八則09-2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综合网国产精品一区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 | 日本看片视频区一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