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寓言小故事 推薦度:
- 英語寓言小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寓言小故事(通用2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精辟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力。都有哪些經典的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寓言小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寓言小故事 篇1
改邪歸正的狼
森林王國突然爆出了個大冷門:狼決心改邪歸正!重新做狼!
也許你會懷疑狼是否是吃錯了藥,或者是秀逗糖吃得太多了,大腦就是再轉上兩個360度也不會想到改邪歸正啊!
原來,狼前幾天在家里受不了老伴的嘮叨,就干脆搬到森林教堂去靜養。讀了《圣經(動物版)》中的“世界上每只動物都是平等的,動物之間應該互相愛護……”等一系列話語,狼感到自己罪惡深重,又加上自己在森林王國中的口碑不佳,因此就產生了改邪歸正之念。
從發誓那天開始,狼不再吃兔子及其他小動物,在家以草為食,努力鍛煉自己成為食草動物。也許是上帝真的為狼的誠意所感,在狼吃了兩個月的草之后,還真的變成了食草動物。
而我們的狼先生和兔子先生一起外出覓食,在山林中發現了一塊特別好的草地。兩位一看,便迫不及待地大嚼起來。很快,狼吃完了屬于自己的`一塊,又垂涎欲滴地窺視兔子那塊。它不好意思地向兔子提出來了,于是兔子又分給了它一小塊。狼又吃完了。但美味的草使狼又到兔子那邊大吃起來,兔子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與狼爭吵起來。可是,狼的口才實在是不如兔子,兔子的話卻是一套又一套,狼一句話也插不上。最后,狼實在忍無可忍,一口把兔子吞掉了。
從此,狼又開始吃兔子了,原因是兔子曾經與它爭鮮草吃……
寓言小故事 篇2
樹枝的.報復
斧頭砍斷了一根樹枝,樹枝決心報復斧頭。
斧頭是那么強大,自己是那么弱小,怎樣才能報復它呢?樹枝挖空心思,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樹枝忍痛把自己截成了一段斧柄,然后去接近斧頭,掌控斧頭。
樹枝終于把斧頭抓在了手中。
把斧頭抓在手中的樹枝,又抓著斧頭,去砍別的樹枝。
寓言小故事 篇3
勤快狗與懶惰貓
一戶人家養了一條狗、一只貓。狗是勤快的,每天,當主人家中無人時,狗便豎起兩只耳朵,虎視眈眈地在主人家的周圍巡視,哪怕有一丁點的動靜,狗也要狂吠著疾奔過去,就像一名恪盡職守的警察,兢兢業業地為主人家做著看家護院的工作。每當主人家有人時,他的精神便稍稍放松了,有時還會伏地沉睡。
于是,在主人家每一個人的眼里,這只狗都是懶惰的,極不稱職的,便也經常不喂飽它,更別提獎賞它好吃的了。
貓是懶惰的。每當家中無人時,便伏地大睡,哪怕三五成群的'老鼠在主人家中肆虐。睡好了,就到處散散步,活動活動身子骨。等主人家中有人時,它的精神也養好了,這兒瞅瞅那兒望望,也像一名恪盡職守的警察,時不時地,它還去給主人舔舔腳、逗逗趣。在主人的眼中,這無疑是一只極勤快、極恪盡職守的貓。好吃的自然給了它。由于貓的不恪盡職守,主人家的耗子越來越多。終于有一天,耗子將主人家唯一值
錢的家當咬壞了,主人震怒了。他召集家人說:“你們看看,我們家的貓這樣勤快,耗子都猖狂到了這種地步,我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只懶狗,它整天睡覺也不幫貓捉幾只耗子。我鄭重宣布,將狗趕出家門,再養一只貓。大家意見如何?”家人紛紛附和說,這只狗是夠懶的,每天只知道睡覺,你看貓,每天多勤快,抓耗子吃得多胖,都有些走不動了。是該將狗趕走,再養一只貓。于是,狗被無情地趕出了家門。自始至終,它也不明白趕它走的原因。
它只看到,那只肥貓在它身后竊竊地、輕蔑地笑著。
寓言小故事 篇4
盲人識日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道太陽是什么樣子,向有眼睛的人詢問太陽是什么樣子。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形狀像銅盤。”盲人敲了一下銅盤,聽到了銅盤的響聲。
有一天他聽見鐘聲,認為那就是太陽。又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光亮像蠟燭。”盲人摸了摸蠟燭,感知了它的形狀。
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為那就是太陽。太陽與鐘,短笛相差太遠了,而盲人不知道它們的`不同,因為他未曾見過而只是從別人那里聽來的。
事物的規律比太陽還要難以發現,而人沒有洞曉,那么與瞎子沒有什么兩樣。同道的人告訴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好的引導,也超不過銅盤和蠟燭。
從銅盤到鐘,從蠟燭到短笛,輾轉推求下去,還會有結果嗎?
寓言小故事 篇5
道一聲早安
20本世紀30年代,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映冷漠,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 早 安”。
終于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臺執政。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面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傳教士習慣的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地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后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意思是生還者。
寓言小故事 篇6
國王和宰相
國王與宰相在商議事情,適逢天下大雨,國王問:“宰相啊!你說下雨是好事還是壞事啊?”宰相說:“好事!陛下正好可微服私訪。”
又有一天,天下大旱,國王又問:“宰相啊!你說大旱是好事還是壞事啊?”宰相說:“好事!陛下正好可微服私訪。”
又有一天,國王吃水果時不小心切掉了小拇指,又問:“宰相啊!你說斷指是好事還是壞事啊?”宰相說:“好事!”于是,國王大怒,將宰相關入地牢,自己獨自去打獵了,不想誤中土人陷阱被捉,好在因為不是全人(缺手指),免去被吃掉的惡運。
死里逃生的國王回想起宰相的.好,趕緊回宮將宰相從地牢放出來,又問宰相:“我把你關在地牢里好不好啊?”宰相又答:“好!好極了!要不是陛下將微臣關在地牢,微臣恐怕就陪陛下打獵被捉,被土人吃掉了……”
寓言小故事 篇7
驢子與狗一起外出趕路,發現地上有一封密封好的信。驢子撿起來,撕開封印,展開信紙大聲朗讀。信里談到飼料、干草、大麥以及糠麩。狗聽到驢子讀的.這些,很不舒服,不耐煩地對驢說:“好朋友,快讀下去,看有沒有提到肉和骨頭。”驢子將信全部讀完后,仍沒有發現信中提到狗所想要的東西,狗就說:“把它扔了吧,朋友,都是些沒有什么興趣的東西。”
這是說,有些人總是以自己的意愿代替他人的意愿。
寓言小故事 篇8
發脾氣和釘子
有一個壞脾氣的男孩,他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個釘子在后院的圍欄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的.,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
下那些釘子容易。于是,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
他告訴父親這件事情。父親又說,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給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欄上的洞。這些圍攔將永遠不能回復到從前的樣子。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寓言小故事 篇9
成功者的答案
一個年輕人在事業上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于是他跑到一個成功者那里去討教。
成功者得知年輕人的來意后,從冰箱里拿出三個大小不等的蘋果對他說:“如果每個蘋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會如何取舍呢?”
年輕人毫不猶豫地拿起了那個最大的蘋果吃了起來。
而成功者卻挑了一個最小的蘋果。年輕人還在美滋滋地吃那個大蘋果時,成功者已經吃完了那個最小的.蘋果。緊接著,成功者又得意地拿起剩下的那個蘋果,大口吃了起來。
其實成功者的兩個蘋果加起來要比年輕人挑選的那個最大的蘋果大得多,也就是說,如果每個蘋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成功者贏得的利益卻比年輕人多得多。
年輕人終于明白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奧秘。
他紅著臉非常感激地對成功者說:“謝謝您給我上了一堂非常有意義的哲理課。我終于知道自己屢次失敗的原因了,其實我真正欠缺的就是對于眼前的利益不懂得合理取舍。”
成功者聽了年輕人的話,滿意地點了點頭。
寓言小故事 篇10
猴吃西瓜
猴王找到了一個大西瓜,可是,怎么吃呢?這個猴啊,是從來也沒有吃過西瓜。忽然,他想出了一條妙計,于是,把所有的猴都招集來了。
他清了清嗓子:"今天,我找到了一個大西瓜。至于這西瓜的吃法嘛,我當然 當然是知道的。不過,我要考驗一下大伙的智慧,看看誰能說出這西瓜的吃法。如果說對了,我可以多賞他一塊。如果說錯了,我可要懲罰他!"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誰也沒有吃過西瓜。
小毛猴眨巴眨巴眼睛,撓了撓腮說:"我知道,吃西瓜是吃瓤!"
"不對!小毛猴說得不對!"禿尾巴猴跳了起來:"我小的時候跟我媽去姥姥家,吃過甜瓜,吃甜瓜就是吃皮。我想,這甜瓜也是瓜,西瓜也是瓜,吃西瓜嘛,當然也是吃皮咯。"
這時候,大伙爭執起來,有的說:"吃西瓜吃皮!"有的'說:"吃西瓜吃瓤!"可爭了半天,也沒爭出個結果,于是都不由的把目光集中到一個老猴的身上
這老猴認為出頭露面的機會來了,他捋了捋胡子,打掃了一下嗓子說:"這吃西瓜嘛,當然 當然是吃皮咯。我從小就愛吃西瓜,而且一直都是吃皮的。我想,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因為吃了這西瓜皮的緣故 "
大伙都歡呼起來:"對!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
猴王認為找到了正確答案,他站起身來,上前一步,開言道:"對!大伙說得對!吃西瓜是吃皮。哼!就小毛猴崽子一個人說吃西瓜吃瓤,那就讓他一個人吃吧!咱們大伙,都吃西瓜皮!"
西瓜一刀兩半,小毛猴吃瓤。大伙,是共分西瓜皮
有個猴吃了兩口,就捅了捅旁邊的說:"哎,我說這可不是滋味啊!"
" 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這味。"
寓言小故事 篇11
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于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么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后,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
寓言小故事 篇12
龜兔賽跑
烏龜與兔為他們倆誰跑得快而爭論不休。于是,他們定好了比賽的時間和地點。比賽一開始,兔覺得自我是天生的.飛毛腿,跑得快,比較賽掉以輕心,躺在路旁睡著了。烏龜深知自我走得慢,毫不氣餒,不停地朝前奔跑。結果,烏龜超過了睡熟了的兔子,奪得了勝利的獎品。
這故事說明,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
寓言小故事 篇13
被霧嫉妒的山峰
霧嫉妒山峰的'美麗,就想方設法把山峰遮蓋起來。
可霧越遮蓋,山峰越美麗,越有人前去欣賞它、贊美它。
怎么會是這樣呢?霧想不明白。
“正是你的嫉妒,成就了山峰的高大和美麗。”陽光說。
寓言小故事 篇14
中國簡短寓言故事:虎懼駮馬
有一次齊桓公騎馬出游,來到野外山林之中,忽見遠處有一只老虎擋道。齊桓公正打算繞道前行時,不想那只老虎倒先伏在了地上,竟然一動也不敢動。于是,齊桓公一行得以從老虎身邊飛馳而過,打獵滿載而歸。
齊桓公回宮后,便問管仲:“今天我騎馬外出,老虎見了我竟嚇得不敢往前走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管仲答道:“我想,您可能騎的是一匹毛色駁雜的高頭大馬,迎著正在升起的太陽奔跑吧?”
齊桓公趕緊點頭:“正是這般情景。”
管仲于是分析說:“這種馬飛馳起來很像一種叫做‘駮’(bo)的猛獸,而駮是專以虎豹為食的`。那只老虎以為您騎的是駮,它又怎么能不害怕呢?”
這則寓言說明,老虎被像駮之馬的外表所迷惑,因而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于是將自己給嚇住了。聰明的人類則應學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使自己的認識一步步地接近于客觀的實際。
寓言小故事 篇15
畫蛇添足
有個楚國貴族,在祭祀過祖宗后,把一壺祭酒賞給門客們喝。門客們拿著這壺酒,不知如何處理。他們覺得,這么多人喝一壺酒,肯定不夠,還不如干脆給一個人喝,喝得痛痛快快還好些。可是到底給誰好呢?于是,門客們商量了一個好主意,就是每個人各自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好了這壺酒就歸誰喝。大家都同意這個辦法。
門客們一人拿一根小棍,開始在地上畫蛇。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不一會兒,他就把蛇畫好了,于是他把酒壺拿了過來。正待他要喝酒時,他一眼瞅見其他人還沒把蛇畫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邊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再來給蛇添上幾只腳,他們也未必畫完。”邊說邊給畫好的蛇畫腳。
不料,這個人給蛇畫腳還沒完,手上的酒壺便被旁邊一個人一把搶了過去,原來,那個人的蛇畫完了。這個給蛇畫腳的人不依,說:“我最先畫完蛇,酒應歸我喝!”那個人笑著說:“你到現在還在畫,而我已完工,酒當然是我的!”畫蛇腳的人爭辯說:“我早就畫完了,現在是趁時間還早,不過是給蛇添幾只腳而已。”那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要給它添幾只腳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氣地喝起酒來,那個給蛇畫腳的`人卻眼巴巴看著本屬自己而現在已被別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為是,喜歡節外生枝,賣弄自己,結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這個畫蛇添足的人嗎?
寓言小故事 篇16
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于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于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里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于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鐘子期在一旁聽后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后,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結為知音,并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鐘子期時,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于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寓言小故事 篇17
陷入自己的圈套
一只狐貍看到一頭鹿,驚嘆道:“它身上的肉真多!”
一只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東西吃的獅子正從遠處潛行過來。
狐貍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我告訴獅子鹿在哪里,它就會把鹿當做一頓早餐,吃剩的`就會留給我。”
所以,它走到獅子面前,恭敬地鞠了個躬說:“如果陛下能朝這邊走,陛下卑微的仆人將能夠指出一些令陛下滿意的東西。”
“很好!”獅子說完,緊緊地跟在狐貍后面。
但是,鹿已經察覺到它們的陰謀,跑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藏起來觀察。
由于沒有找到鹿,獅子就對狐貍說:“騙子,你欺騙了我!我餓得要死了,你也是一種美味佳肴,跟鹿一樣,盡管個頭稍微小一些。”
說完,獅子撲到了狐貍身上。
鹿說:“不道德者常常陷入自己的圈套。”
寓言小故事 篇18
獻鳩放生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積德”。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為救那些饑寒交迫的災民免于餓死,捐米賑災,皆為積德之舉。太平年間,將魚、龜放游到江河水池,將鳥放飛到大自然,叫“放生”,皆為積善之行。后來,有人在大年初一這天,把捉來的鳥雀放生,名之曰“愛生靈”。
春秋時期,晉國建都邯鄲。晉國有一個勢焰熏天的大臣趙簡子,他就喜歡在過年時讓老百姓替他捉斑鳩鳥送到他府中,讓他放生。
大年初一這天,邯鄲地方的老百姓能夠破例地紛紛擁進趙簡子的府第,他們都是來向趙簡子進獻斑鳩,好讓趙簡子放生的。趙簡子非常高興,對他們一個個都發給很優厚的賞賜。初一這天,從早到晚進獻斑鳩的人絡繹不絕。
趙簡子的門客在一旁站了很久,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趙簡子回答說:“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對生靈的愛護,有仁慈之心嘛!”門客接著說:“您對生靈有如此的仁慈之心,這是難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如果全國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結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鳩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為地造成的災禍哩!”
趙簡子聽了門客的一席話,背著雙手在府門里踱來踱去,仔細地思考了一陣子,默默地點了點頭說:“對的。”
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講形式,不講效果,沽名釣譽,假仁假義的偽善行為。
寓言小故事 篇19
藥商競富
有三個從外地來的商人都在同一個集市上賣藥材。第一位藥材商專門從產地購進貨真質優的上等藥材,根據進價定售價,差價不大,從不謀取暴利。按理說,這種誠實商人應該先富起來,可他的生意蕭條,鋪面冷清,只有少數知根底的人來買他的藥,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第二位藥材商對質優質劣的藥材都收購進來,售價隨顧客的意愿而定,出價高就給優等品,出價低就給劣等貨。因為選擇余地較大,利潤有大有小,所以生意總的'說來還比較好,綜合效益還比較可觀。于是,兩年以后,這位藥商成了一名殷實的小財主。
第三位藥材商則專門去大量收購價廉質劣的藥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換上精美的包裝,儼然是一種名牌精品的派頭,可售價并不比另兩家高多少,有時顧客還價或者添加一點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滿足。因為“一個便宜三個愛”,外觀也挺有檔次,經營也靈活,所以許多人都爭先恐后地來買藥,生意總是特別興隆,從不愁銷路。不到兩年,這位商人大發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一個大富翁。
這個故事說明不同的經營之道有不同的結果。第一位藥商可貴,第二位藥商可嘆,第三位藥商則可恥。不僅在市場,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應當一要誠實、二要靈活、三要不斷改進。
寓言小故事 篇20
狐貍烏鴉
叢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樹,樹上住著烏鴉。樹下有個洞,洞里住著一只狐貍。一天,烏鴉叼來一塊肉,站在樹上歇息,被狐貍看到了。狐貍垂涎欲滴,很想從烏鴉嘴里獲得那塊肉。因為烏鴉在樹枝上嘴里叼著肉,狐貍沒有法子在樹下獲得。對肉的垂涎三尺又使狐貍不愿等閑放棄。它眼珠一轉說:"烏鴉大哥,吃飯了嗎?"烏鴉沒有回覆。見烏鴉不睬不理,狐貍神采凝重:"烏鴉大哥,傳聞你下崗了,可有此事?"烏鴉瞟了狐貍一眼,仍是沒有回復。
狐貍仰起頭,把脖子伸得老長:"烏鴉大哥,我親眼看到大嫂和一只老烏鴉成天眉來眼去的,這事你知道嗎?"烏鴉瞪大雙眼,面露兇光,可仍是金口難開。狐貍仍不放棄,搖著尾巴,面露媚色:"烏鴉大哥,不知道你看新聞沒有?傳聞這幾年的豬肉有的是注過水的,有的'是用瘦肉精養大的。你想想啊,孩子們恰是長身體的時辰,若是持久吃這種豬肉必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當然啦,這只是我的小建議,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剛一說完,烏鴉便火燒眉毛地把叼著的豬肉扔在了地上。狐貍一陣竊喜,迅速叼起豬肉鉆進了洞。
【寓言小故事】相關文章:
寓言小故事 關于管理的寓言小故事04-13
精選寓言小故事04-20
寓言小故事11-16
寓言小故事05-17
寓言小故事及寓意04-20
職場寓言小故事04-10
古代寓言小故事精選04-14
中國經典寓言小故事04-14
伊索寓言小故事04-20
英語寓言小故事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