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寓言故事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過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作的靈魂,就好似人類必須要有思維一樣重要。在寓言創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大多數時候,這根線并不會直接在文字中體現。還苦于找不到優秀的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寓言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寓言故事1
一、幼兒教師萬能定律:呵護那一點點光
這是一個關于孩子和母親的故事。朋友們!這個故事要用心去讀。
孩子兩歲了,第一次看見一只螞蟻。也許別的母親會鼓勵她的孩子去一腳踩死那只螞蟻來鍛煉他的膽量。可是這個孩子的母親卻柔聲地對他說:“兒子,你看它好乖哦!螞蟻媽媽一定很疼愛她的螞蟻寶寶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驚喜地看那只螞蟻寶寶。它遇見障礙物過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橋讓它爬過去,母親一臉欣喜。
后來,孩子上幼兒園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隨手亂扔香蕉皮。她沒有像一些母親那樣視而不見,而是讓他撿起來,帶著他丟進果皮箱里。然后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在媽媽的熏陶下,她總要把垃圾扔進果皮箱里,有一次對面才有果皮箱,她就過馬路去丟雪糕紙。媽媽看著她走過去。然而一輛車飛奔過來,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樣飛走了。她媽媽就瘋了,每天都在那個地方撿別人丟下的垃圾。當地人感動了,從此不再亂丟垃圾,他們把那些綠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塵不染,在每一個果皮箱上都貼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麗的相片。從此,那個城市成為一座永遠美麗的城市。故事講完了,孩子的眼眶濕潤了。他說:媽媽,我再也不亂扔東西了。
孩子上小學了。可是最近他總是遲到。老師找了他的母親。她沒有罵他,或者打他。臨睡覺的時候,她對他說:“孩子,告訴媽媽好嗎?為什么那么早出去,卻還要遲到?”孩子說他發現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第二天,母親一早就跟他去河邊看了日出。她說:“真是太美了,兒子,你真棒!”這一天,他沒有遲到。傍晚,他放學回家時,他的書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壓著一張紙條: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你說是嗎?愛你的媽媽。
后來,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來電話,說有嚴重的事件找她去學校。原來,兒子在課堂上偷看一本畫冊,里面有幾張人體畫!她的腦袋嗡了一下。和老師交換了意見后,她替兒子要回了那本畫冊,仿佛什么也沒有發生。第二天早晨,兒子在他的枕頭上發現了那本畫冊,上面附著一封信:兒子,生命如花,都是美麗。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們還能憶起;所以一個女人死了,千年后,我們還能懷念她的美麗,比如李清照,還有秋瑾。孩子,從美出發,記住那些讓我們感動的細節,比如一片落葉,一件母親給你織的毛衣,一個曾經為你彎腰系過鞋帶的女孩……有一天,你就會以你充滿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時候我給你講的那個飛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們愛她,因為她是天使……
這位極聰明偉大的母親懂得在孩子的缺點中發現那一點點優點,并用無微不至的圣潔的母愛呵護著他生命中的那一點點光!而那一點點不曾被撲滅的光,總有一天會灑成滿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陽,照亮這個我們深愛著的人世啊。
讓我們虔誠地把故事牢記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讓教育智慧升華,煉就一雙慧眼,發現孩子“那一點點光。”總會有那一瞬間,一顆流星、一點流螢,在廣袤的夜空,都是亮麗的風景,都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個鮮活生命的獨一無二和與眾不同。
二、做個無憂的幼兒教師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見一老農趕著驢子,驢欲啃路邊的小麥,農夫喊:“盡想好事。” 隨手輕輕地給了驢一鞭。驢慢悠悠繼續前行。見此情景,心羨老農――他太幸福了。
“盡想好事”,好事成真當然是幸福的。要是我們的學生都聽話,按照我們的“吆喝”前行多好。“盡想好事”這話不太好聽,不管怎樣,有點好事想總比沒有的好。我們心中有夢才會有前行的目標,才會有前行的動力。那就做個夢吧:做個無憂班主任。
三、幼兒教師不做雕刻家,做個欣賞家
過去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后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成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塊石頭卻成為路邊石,被人搬來搬去,還經常受到踐踏、污損。路邊石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三年前,我們曾經同為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卻發生了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別痛苦。”雕塑石頭答道:“老弟,你還記得嗎?三年前,曾經來了一個雕塑家,你不愿意改變,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訴它只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象未來的模樣,樂于改變,也不懼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我經受的改變是你的數倍,我忍受過的痛苦比你多得多,這才產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邊石聽了這一席話,既慚愧,又后悔。
看完這個故事,千萬不要認為我們想成為學生的“雕刻家”,對學生又是“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賞的“藝術品。”學生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完全取決于學生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改變他們,只有學生自己能改變自己。我們要作的事是放大他們美好的一面,積極上進的一面。當他們受到污染時,為他們除去污汁。鼓勵他們積極地面對人生,對自己負責,做自己命運的雕刻家。
四、幼兒教師完美定律
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一個孩子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經還遭遇到退學的命運。
一個孩子曾被父親抱怨是白癡,在眾人的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么辦?”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與聰明沾不上邊。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
這個答案不會讓你感到意外嗎?我們做過類似的傻事嗎?曾被我“預言”不成器的學生中,雖沒有像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潤、幸福的,事業小有成績的。我真的擔心那些被我“預言”不成器的學生,現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實,每個學生都心存著一個夢想,都有一座屬于自己的天堂,我們不能發現它,那是我們還缺少一雙智慧的眼睛。
面對學生應該怎樣做呀?再看看下面的故事,我想會有答案。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問道:“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的做作業,可是,為什么我總比他落后?”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還是第一名。回家后,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人的靈。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有說出口。 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有幾次,她真想重復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復了上萬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么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沒趕上他的同桌,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提高。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贊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后來,這個孩子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
故事中沒提到母親的答案是什么,給我們留下了個性的想象空間。我想母親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故事沒有給我們一個清晰的教育思路,但也能給我們一點啟示:班主任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教育問題,都要有尋求“完美答案”的精神。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或許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會傷害學生。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或許我們不一定會成為好班主任,起碼我們不會平庸。
五、追尋幼兒幸福的象征和感覺
一位國王總覺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處去找一個感覺幸福的人,然后將他的襯衫帶回來。
尋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問:“你幸福嗎?”回答總是說:不幸福,我沒有錢;不幸福,我沒親人;不幸福,我得不到愛情……就在他們不再抱任何希望時,從對面被陽光照著的山崗上,傳來悠揚的歌聲,歌聲中充滿了快樂。他們隨著歌聲找到了那個“幸福人”,只見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陽下。
“你感到幸福嗎?”“是的,我感到很幸福。”“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實現?你從不為明天發愁嗎?”“是的。你看,陽光溫暖極了,風兒和煦極了,我肚子又不餓,口又不渴,天是這么藍,地是這么闊,我躺在這里,除了你們,沒有人來打攪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你真是個幸福的人。請將你的襯衫送給我們的國王,國王會重賞你的。”“襯衫是什么東西?我從來沒見過。”
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每個人對幸福的詮釋各有不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幸福是一種象征,是一種自我感覺,關鍵是如何把握這種象征和感覺。
同樣的道理,班主任的育人目標就應該去追尋學生幸福的象征,追尋學生幸福的感覺。這種象征、感覺是什么?這難以用一兩句話說清楚。但我們知道學生幸福的象征,學生幸福的感覺都寫在學生的臉上。這需要班主任的萬能定律:“呵護那一點點光”。 班主任育人目標就是――學生幸福的象征,學生幸福的感覺。
六、適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有一則《井蛙歸井》的寓言故事: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請求大鱉帶它去看海。大鱉平生第一回當向導,非常高興,便欣然同意。一鱉一蛙離開了井,慢慢前行,來到海邊。青蛙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驚嘆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進大海的懷抱,卻被一個浪頭打回沙灘,措手不及喝了幾口咸水,還被摔得暈頭轉向。大鱉見狀,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帶著它游海。一蛙一鱉漂浮在海面上,樂趣無窮,青蛙也逐漸適應了海水,能自己游一會兒了。就這樣,它倆玩得很開心。過了一陣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餓了,卻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蟲子。青蛙想了想,對大鱉說:“大海的確很好,但以我的身體條件,不能適應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這里沒有我能吃的食物。看來,我還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樂土。”于是,青蛙向大鱉告別,回到了自己的井中,過著平安快樂的生活。 原來如此,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馬爾比D馬布科克說:“最常見同時也是代價最高昂的一個錯誤,是認為成功有賴于某種天才、某種魔力、某些我們不具備的東西。”其實,成功的要素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成功的教育方法是不容易學不到的,假如容易學得到的話,我想領導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讓我們出去學習,專攻“點金之術”,那教育就簡單了。故事給我們很好的啟示,適合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不必太在意與名家的不同。可能你會說:“井底之蛙,見識少,才會這樣說。”或許你說得也沒錯,我們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善與惡”、“積極與消極”……等等,就看你看到那一面。我看還是努力把別人的教育方法內化為自己的,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行為具有鮮明的個性。適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七、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教育難題
拿破侖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對我們每個人都極有啟發。
塞爾瑪陪伴丈夫駐扎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里,天氣熱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有華氏125度。她沒有人可談天――身邊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她非常難過,于是就寫信給父母,說要丟開一切回家去。她父親的回信只有兩行,這兩行信卻永遠留在她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塞爾瑪一再讀這封信,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爾馬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但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物態,又學習了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的,這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留連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這位女士內心發生了這么大的轉變呢?
沙漠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但是這位女士的念頭改變了,心態改變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情況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新世界而興奮不已,并為些寫了一本書,以《快樂的城堡》為書名出版了。
同一個學校,班主任的知識水平應該說沒有明顯的差異,差異很小。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教育效果的很大差異。積極的教育心態容易使教育成功,消極的教育心態必導致教育失敗。在這方面應該說,我們有切實的體會.
八、教育行為開始之前一定要換位思考
有一位作母親的很喜歡帶著5歲的女兒逛商店,可是女兒卻總是不愿意去,母親覺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的東西那么多,小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帶開了,母親蹲下身子為孩子系鞋帶,突然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動著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從此,即使是必須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細心的母親。
“蹲下身來看看孩子的世界”,與學生換位,反思我們的教育,真的有點可怕。學生犯了錯事時,經常采取一些責問、訓斥、罰站等做法。這樣的做法學生根本不會有安全感,設想一下沒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會有效呢?難怪很多老師在教育學生之后,沒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時,也多半覺得委屈,“好心沒好報”。其實,這樣的大動肝火,不如寬容、諒解和體貼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教育要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以關愛學生的態度教育學生,這樣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會有效,學生才會有自信,才會有追求,才會有奮斗的行動。老師給予學生一分關愛,然起學生一分自信。
切記,教育行為開始之前一定要換位思考。
九、愛得多了也是一種傷害
有一個湖,叫天鵝湖,湖中有一個小島,住著一個老漁翁和他的妻子。漁翁搖船捕魚,妻子養雞喂鴨,除了買些油鹽,他們很少與外界往來。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鵝來到島上,它們是從遙遠的北方飛來,準備去南方過冬的。老夫婦看到這群遠方來客,非常高興,因為他們在這兒住了這么多年,還沒有誰來拜訪過。漁翁夫婦拿出喂雞的飼料和打來的小魚招待天鵝,漸漸地這群天鵝就和漁翁夫婦成了朋友。它們在島上不僅敢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而且在老漁翁捕魚時,它們隨船而行,嬉戲左右。冬天來了,這群天鵝竟然沒有繼續往南飛,它們白天在湖上覓食,晚上在小島上棲息。當湖面封凍,它們無法覓食的時候,老夫婦就敞開他們的茅屋讓它們進屋取暖,并且給它們食物。這種關愛一直持續到春天來臨,湖面解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婦都這樣奉獻著他們的愛心。有一年,他們老了,離開了小島,天鵝也從此消失了,不過它們不是飛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凍的時候凍死了。有時候愛得多了也是一種傷害,并且致命。
我們工作中有沒有因“愛”給學生造成了傷害?總擔心學生無法建立班級秩序,我們建立的班規;總擔心學生做不好衛生,我們做出的榜樣;總擔心學生違規,我們的苦口婆心;總擔心學生春游出問題,我們放棄了學生尋找春天的渴望;
這些“愛”,有的會傷害他們的心靈,有的會使他們心靈碎弱,有的會使他們逃避責任!太細心的“關愛”使他們無法面對現實。學生生活在社會中,就要接受社會的摔打。
十、幼兒教師工作就和交朋友的道理一樣
先看一個故事:一只烏鴉打算飛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鴿子,一起停在樹上休息。鴿子問烏鴉:“你這么辛苦,為什么要離開這里呢?要飛到什么地方去呢?”烏鴉嘆了口氣,憤憤不平地說:“其實我不想離開,可是這里的居民都不喜歡我的叫聲,他們看到我就攆我,有些人還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飛到別的地方去。”鴿子好心地說:“別白費力氣了。如果你不改變你的聲音,飛到哪兒都會不受歡迎的。”
許多人總喜歡責怪別人,怪環境不好,怪別人不喜歡他不歡迎他,但他總不反省自己的為人舉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歡迎。假如一個人不經常反省自己,只會責怪別人和環境,他就會和這只烏鴉一樣,到處惹人討厭。
由此看來,不被人討厭是結交朋友的最好辦法。做班主任也一樣,只要學生不討厭的班主任就是好的班主任。
做個好的班主任并不難。可為什么很多班主任感覺難呢?主要是評價標準的問題,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我只看一點:當遇見學生時,學生是否會微笑著向你走來。
幼兒寓言故事2
流浪狗和千里牛
一只流浪狗羨慕的看著一個十多歲的少年牽著一頭牛在草原上悠閑的吃草。
就在三個月前,流浪狗無法忍受主人的虐待,偷偷逃離了那個家,獨自開始了流浪的生涯,他本來是一條非常忠實的狗,可是由于主人從平房搬到了樓房,無法安置他,就把他送給了遠方的表弟,表弟是一個生活邋遢,無所事事的人,很少在家,自己吃飯的時候都很少,哪有時間照顧他呢!偶爾也會給他帶回來一包骨頭,可是不是辛辣就是變味的,送給他時每次也都是罵罵咧咧,這讓他非常難以忍受,有時表弟喝酒回來或者不順心的時候,就會拿他出氣,終于在一次被痛打之后,他選擇了流浪。
流浪狗也試圖找過原來的主人,可是杳無消息,只好作罷,在流浪的過程中也曾與其他流浪狗一起同行,后來發現危險性太大,總有流浪狗被抓到,而從此不知去向,每次他看到街面的狗肉館都不寒而栗,于是就選擇了獨自流浪。
今天,他看到牛的幸福生活,真是很羨慕,隱隱的也有點嫉妒,他可憐巴巴的跟在后面,后來主動靠上去湊近乎:“牛大哥,你的生活真是悠閑啊!”千里牛笑了:“這是在農閑的時候,等到春耕的時候就該忙了,看你,自由自在的多好!”流浪狗嘆了口氣:“唉,別說了,這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我早過夠了,你和主人說說把我收留了吧?”
牽著牛的少年也看出了流浪狗的.心思,就和牛商量:“千里牛,千里牛,你看我把這條狗帶到家里看家可以嗎?”千里牛“哞”一聲表示自己愿意。
于是,少年牽著千里牛帶著流浪狗一起回到了家,并且在半路的小河溝里給流浪狗洗了澡,流浪狗本來就不丑,這次就更清爽漂亮了。
后來,主人家買了一群羊,少年輟學回家放養,于是流浪狗便每天跟著一起去放羊,也算優哉游哉的過了一年。后來由于年齡越來越大,就有點跟不上了,每次自己回家來都會遭到主人的白眼。神情也越來越恍惚。
一天夜里,他在墻根下聽到主人夫婦的談話,男主人:“在上哪弄條狗吧,流浪狗越來越老了!”女主人:“不用,你沒看人家都裝上攝像頭了嗎?明天咱也買一套裝上,把流浪狗賣到狗肉館吧,養了這么多年,怎么也買倆錢!”男主人:“孩子已經和流浪狗有感情了,他能讓賣嗎?“女主人:”不管他,明天他放養走,你就把流浪狗牽到街里狗肉館賣了吧,順便把攝像頭買回來!“男主人不再言語。
流浪狗驚出一身冷汗,才明白為什么今天主人把自己拴起來,并且喂了好多美食,他一陣陣心寒,有點絕望,有點欲哭無淚,用它那尖銳的牙齒咬斷了繩索,開始了新的流浪。
有人說看到流浪狗在城市的垃圾場出現過;
也有人說看到流浪狗城管抓住送到了流浪狗管理中心; 還有人說流浪狗死在了荒郊野外;
更玄乎的說法是,流浪狗逃離之后投河自盡了。
幼兒寓言故事3
從前,有兩只兔子,它們是大白和小白。是大白和小白都很老實,是一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它們在空閑的時候總是一起玩耍嬉戲、聊天。
大白的家庭條件比較好,父母很勤勞而且很疼愛它,大白的家既漂亮又舒服,大白在家不用干什么活兒,它每天雖然不算衣食無憂,但是還是吃得飽,玩得很開心;小白沒有大白那樣優越的家庭條件,父母死得早,它和弟弟小小兔住在一間極為普通的窩里,它辛勤地開墾荒地,種植蘿卜和青菜,由于沒啥經驗,所以勉強能過日子,有天真活潑的弟弟小小兔做伴,還有好朋友大白的鼓勵,它和小小白的日子過得甜滋滋的。
小白開墾的那塊菜地在半山腰上,因為地勢高,雜草長得快而沒人在那耕種,經過小白兔的辛勤耕種,在那塊地里長出的蘿卜和青菜青翠欲滴,真讓人羨慕。有一次,一只老牛經過這里,它看中這個地方,想在這建個泉水過濾站,就找小白商量,用一塊比較肥沃的山坡跟小白交換,每年給小白很多蘿卜和青菜,而且在山坡的那塊地旁邊給小白搭個非常舒服的窩,小白答應了。小白以后的生活更是衣食無憂了。
大白知道后,心生嫉妒了。它想:“小白這窮小子運氣這么好,我的父母那么辛勤地勞動,才有那舒服的家,我還不如小白。”于是,它走出家門,在山路上蹦蹦跳跳,每逢遇到其他小動物就說:“你們的命沒有小白兔的命好,它的`不義之財來得快……”后來,這話傳到了小白的耳朵里,小白想:“大白是我最好的朋友,難道它會說出這樣的話嗎?”它不相信,于是,它很快就把這事忘了。
可是,有一天,大白又來找小白玩,小白很高興把老牛在它的那塊地上建泉水過濾站的事一五一十地向大白說,大白不以為然地說:“小白你運氣真好,你有那么多的不義之財。”
小白聽了,蹦蹦跳跳幾個來回,說:“大白呀大白,虧你還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你怎么就會說這樣的話呢?”
后來,小白再也不理大白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朋友之間應該為對方的進步而高興,互相鼓勵,甘苦與共,而不是妒嫉和貶低對方;否則再好的朋友最終也會成為陌生人的。
從前有個叫阿里的人,在老富商阿瑪爾的店里打工。他很窮,但很勇敢。
一個冬天的晚上,阿瑪爾說:“到現在還沒人能在山頂上不蓋毛毯不吃東西過一夜。我知道你很需要錢,如果你能做到的話,就會得到一筆巨額獎賞。如果你做不到,就得無償為我工作三十天。怎么樣?”
阿里想了想,他確實很想得到那筆獎賞,于是回答:“好,我明天就去。”
走出店鋪后,聽到凜冽的寒風在頭頂上咆哮,阿里的心里頓時打了退堂鼓。他沒有回家,而是找到他最好的朋友艾迪,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阿里問艾迪:“你說我打這個賭是不是太瘋狂了?我有可能拿到那筆巨額獎賞嗎?”
艾迪想了片刻,開口說:“我來幫你吧。明天,你在山頂上的時候向前看,到時候我會在你旁邊的山頂上為你點一夜的篝火。你看著篝火,就不會覺得冷了。阿里,我相信你保準能做到,不過,過后你要記得給我點回報。”
那天夜里,阿里在山頂上果然發現旁邊的山上亮起了篝火。阿里心里暖暖的,他順利度過了這個晚上。阿瑪爾履行他的承諾,給了阿里一大筆錢。隨后,阿里帶著這筆錢來到艾迪的家里。
阿里說:“謝謝你,我的朋友,沒有你的幫助我不可能贏得這筆錢。你說過,你想要我報答你。”說著,把一袋錢遞給艾迪。
艾迪擺擺手:“我要的不是錢,是你的一個承諾──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冷風從我的生活中刮過,你就會為我點燃友誼之火。”
阿里沒有說話,只是緊緊地握住了艾迪的手。
一匹云游四方的駿馬在旅途中有些疲憊,準備找個不錯的驛站休息休息。忽然,它看到一頭驢子靠在磨盤邊上悠閑地嚼著草料,便湊上前去搭訕:“驢老弟,閑著哪!”驢子高高地昂起頭,幾乎是用鼻孔看著駿馬:“哦,是馬兄呀!對呀,剛剛忙活完,歇息一下。”
駿馬覺得驢子看自己的姿勢甚是奇怪,就問:“驢老弟,你為何不睜開眼睛看我,而是費勁地用鼻孔看我呢?”驢子不滿地打了個響鼻說:“你見過誰的鼻孔會看人?”駿馬更是不解:“那你剛才的行為如何解釋呢?”
驢子解釋道:“最開始,我家主人怕我拉磨的時候東張西望,不好好干活,就在我眼前綁了一個帽檐似的東西,讓我只能看到腳下半米以內的地方。這么一來,我要想看什么東西就必須高高地抬起頭,否則看不到的!”
駿馬同情地說:“哎呀,真是難為你了。只能日復一日地看著腳下的泥土,錯過了大好風景,真是驢生之不幸呀!”驢子不以為然地邊嚼邊說:“這有什么不幸的?我并沒有看到風景,所以我心中也就沒有風景。它對我來說是不存在的東西,我沒有得到,又有什么可遺憾的?”
幼兒寓言故事4
當她全身赤裸裸地走進來的時候,所有這些人全都呆在屋子里。
他們一直喝著酒,開始向她吐口水。
剛從河里面出來,她什么也不了解,她是一條迷失了自己道路的美人魚。
辱罵流過她閃閃發光的身體,唾沫打臟了她的金色的乳房;不知道什么叫眼淚,她沒有哭泣。
不知道什么叫衣裳,她一絲不掛。
他們用香煙頭和軟木塞炭亂戳她,粗野地大笑著在酒店的地板上打滾。
她不說話,因為她不知道語言。
她的'眼睛是遙遠的愛情的顏色,她的手臂是一雙黃燦燦的玉石。
她的嘴唇在珊瑚光中無聲地翕動,于是她突然間離開那道門走了。
剛剛進入河里面,她就給洗得千干凈凈,像一塊白石頭在雨水中再次發亮。
沒有回頭看一眼,她再次游著水,她游向虛無,游向自己的死亡。
幼兒寓言故事5
桔樹上有一種小蛀蟲,靠吸取桔樹樹葉中的營養為生。這種小蛀蟲大概像小拇指那么大,頭上長有一只觸角,靠身子的一伸一縮來蠕動,長得很像天牛的幼蟲,身體略略帶點青色。
小蛀蟲躲在樹葉底下,仰起頭來咬下樹葉吃,它吃東西的速度特別快,就像餓極了的蠶兒吞吃桑葉那樣,不一會兒,一張桔樹葉就沒有了影子,這小蟲還很好斗,如果拿東西輕輕碰一碰它,它就馬上昂起腦袋,豎起觸角,怒氣沖沖地擺出一副不可侵犯的樣子。
過一段時間以后,小蛀蟲開始變得遲鈍了,身子發僵,不吃東西,連動都不動一下,隔一天再看,它已經從幼蟲蛻變成一只彩蝶了。不過這個時候,它的變化還沒有完全完成,身體還蜷縮在一起,翅膀也合攏著沒有伸展開,只是身上已經變得五彩斑斕。而且它的肚子也變得鼓起來,成了一個橢圓形,上面有一道一道的彩色條紋相間,很像一粒用來塞耳朵眼的玉石。它頭上的那根觸角也變成了兩條又細又長的觸須。但它的身子還柔弱得很,不能自由飛舞,就像醉了酒剛剛清醒那樣。
再過一天,它就變得強壯多了,已經可以在草木上攀登。不久,它便可以張開雙翅,飛上藍天,直沖入高空中,向著遠方飛翔。
彩蝶快活極了,它有時向云霄直沖上去;有時又藏在香草叢中。有時落在翠竹的竹枝上休息;有時又翩翩起舞。人們見了它那活潑可愛的姿態,很是喜歡。
可是,彩蝶這樣自由快樂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有一天,它正飛來飛去地玩得高興,一不留神,一頭撞在了蜘蛛網上。它正在掙扎間,蜘蛛趕了過來,吐出絲纏在它身上,牢牢地捆住它,使它動彈不得。
彩蝶到這時候只能等死了。人們雖然可憐它,也愛莫能助,它只好喪生在蜘蛛的口中。
寓意:彩蝶靠搶奪桔樹的`營養才披上了美麗的外衣,最后卻在蜘蛛口下結束了它的一生。可見這樣靠掠奪起家的人,不管他用多么迷人的外表來掩飾自己,都隱藏不了丑惡的本質,最后也難逃懲罰。
幼兒寓言故事6
楚王葬馬
楚莊王酷愛養馬,把那些最心愛的馬,都披上華麗的綢緞,養在金碧輝煌的廳堂里,睡清涼的席床,吃美味的棗肉。有一只馬因為長得太肥而死了。楚王命令全體大臣致哀,準備用棺槨裝殮,一切排場按大夫的葬禮隆重舉行。左右大臣紛紛勸諫他不要這樣搞,楚王非但不聽,還下了一道通令:“誰敢為葬馬向我勸諫的,一律殺頭。”
優孟聽說了,闖進王宮就號啕大哭。楚莊王吃驚地問他為什么哭,優孟回答:“那匹死了的馬啊,是大王最心愛的。像楚國這樣一個堂堂大國,卻只用一個大夫的葬禮來辦馬的喪事,未免太不像話。應使用國王的葬禮才對啊!”
楚王說:“照你看來,應該怎樣呢?”優孟回答:“我看應該用白玉做棺材,用紅木做外槨,調遣大批士兵來挖個大墳坑,發動全城男女老幼來挑土。出喪那天,要齊國、趙國的使節在前面敲鑼開道,讓韓國、魏國的使節在后面搖幡招魂。建造一座祠堂,長年供奉它的牌位,還要追封它一個萬戶侯的謐號。這樣,就可以讓天下人都知道,原來大王把人看得很輕賤,而把馬看得最貴重。”
楚王這時終于恍然大悟,知道這是優孟在含蓄地批評他,便說:“我的.過錯就這樣大嗎?好吧,那你說現在應該怎么辦呢?”優孟答到:“事情好辦,依臣之見,用灶頭為槨,銅鍋為棺,放些花椒桂皮,生姜大蒜,把馬肉燉得香噴噴的,讓大家飽餐一頓,把它葬到人的肚子里。”
寓言啟示:對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哪種方式最易使對方接受就采用哪種方式。而“將欲廢之,必固興之”,這一樸素的辯證法觀點,是首先值得考慮的。
幼兒寓言故事7
窗外的世界
魔法師莫斯特里科夫住在六樓的一套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有一天他走到窗前,往遠處看了一眼,陷入了沉思:“窗外的景色太難看了!簡直就沒什么可以入目的東西!我以前怎么沒注意到呢……”
魔法師想到這兒,馬上念了幾句簡單的咒語,吹了一聲口哨。這時,從敞開的小氣窗里立刻涌進了一股熱帶的暑熱,飄來了一陣叢林花草的芳香。從房前到遙遠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片連綿起伏的熱帶叢林,而離陽臺不遠的地方,還長出了一棵粗壯挺拔的猴面包樹……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魔法師對自己的杰作頗為滿意,“景色宜人,賞心悅目,終于值得一看了!”
可還沒等魔法師眨一下眼睛呢,四面八方就像蝗蟲似的跑來了一大群人。這些人吵吵嚷嚷,直奔叢林而去,瘋狂地采摘著各種野果,塞進隨身攜帶的大口袋里。這群人在掠奪野果的同時,也沒有放過那些氣味馨香的.花花草草。而有兩個高大健壯的男人則開始鋸起了魔法師家陽臺不遠處的那棵猴面包樹。
“先生們,你們在干什么?!”魔法師見狀急得朝人群大叫,“住手!”
“你們瞧瞧這個無所事事的家伙!”一個看上去精力非常充沛的女人用手指著魔法師,一臉不屑地說,“大家都在這兒汗流浹背地儲備食品,可你們看看他,站在那兒說什么‘你們不能這么干’!”
“那你們砍猴面包樹干什么?,猴面包樹又不能吃!”魔法師氣得用雙手捂住了腦袋。
“燒炭用!”那兩個男人邊繼續鋸著樹邊回答,“猴面包樹燒的炭,味道好,熱量高!”
魔法師轉身離開了窗前。在廚房里,他一口氣連著喝了兩杯冷水后憤憤地說:“好吧,你們這幫家伙:我看你們還上哪兒弄猴面包樹去!”
魔法師說完,又念了幾句簡單的咒語,吹了一聲口哨,隨后往窗外看了過去。
現在從窗前到遙遠的地平線上是一片起起伏伏的冰山,冰山中日熊從容悠閑地散著步……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魔法師的臉上再次露出得意的笑容,“景色宜人,賞心悅目!”
可還沒等魔法師眨一下眼睛呢,四面八方又跑來了一大群人。這些人赤手空拳地就開始捕捉起了白熊,還有三個表情冷漠的女人不知道為什么用雪橇運起了大冰塊,然后把那些大冰塊堆到了一起
“先生們!”魔法師一看,又從陽臺上大喊,“你們這是干什么?白熊招你們惹你們啦?!”
“我們在儲備毛皮和肉!”底下的人們理直氣壯地回答,“我們把這些冰堆在一起是儲存飲用水!我們就生活在這里!”
魔法師痛苦地呻吟了一聲,離開了窗前,然后把窗外的一切都恢復了原樣。現在外面又變成了老樣子,光禿禿,灰蒙蒙,沒有了任何色彩。
魔法師莫斯特里科夫再也不想往窗外看了,他打開了電視。
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個飲食節目,一個主持人正熱情洋溢地教人們怎么做一種既美味可口又健康營養的食品:椰子醬烤肉餅。做這種烤肉餅一定要用新鮮的白熊肉,而烤肉的炭首選猴面包樹……
幼兒寓言故事8
有一個孤兒,向高僧請教如何獲得幸福。高僧指著一塊陋石說:“你把它拿到集市去,但無論誰要買這塊石頭,你都不要賣。”孤兒來到集市賣石頭,第一天、第二天無人問津,第三天有人來詢問。第四天,石頭已經能賣到一個很好的價錢了。
高僧又說:“你把石頭拿到石器交易市場去賣。”第一天、第二天人們視而不見,第三天,有人圍過來問,以后的幾天,石頭的價格已被抬得高出了石器的價格。
高僧又說:“你再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去賣……”
寓意:你可以想像得到,又出現了那種情況,甚至于到了最后,石頭的價格已經比珠寶的價格還要高了。
每個人的本性中都隱藏著信心,高僧其實就是在挖掘孤兒信心的潛力。信心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只要有一點點信心就可以產生神奇的效果。信息是人生最珍貴的.寶藏之一,它可以使你免于失望;免于那些不知從何而來的黯淡的念頭;使你有勇氣去面對艱苦的人生。同樣的道理,如果喪失了這種信心,則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你的前途似乎有幾扇門關閉著,使你看不見遠景,對一切都漠不關心,使你誤以為是智慧的冷酷終結。信心是人的一種本能,天下沒有一種力量可以和它相提并論,一點小小的信心可以移動山峰。所以,有信心的人,會遭遇挫折危難,但他不會灰心喪氣。有了自信,你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堅持自己的理念,有信心依照計劃行事的人,比一遇到挫折就放棄的人更具優勢。
幼兒寓言故事9
公園里有朵花,真好看,看見小天天,總是笑瞇瞇的。
天天問花兒:"你叫什么名字?"花兒只是笑,不說話。天天伸出小手,要采這朵花。
外公擺擺手說:"天天別采!你不采她,花兒總是對你笑,你一采下來,花兒就哭了。"天天不想看到小花對他哭,天天沒有采。這時,小花笑得更可愛了。她成了天天的好朋友。天天回家以后,告訴外婆:"公園里有一朵花,很乖很乖,對他一直笑,一直笑。"
外婆說:"天天也很乖,你也是一朵愛笑的.小花。"
故事目標:
1)知道微笑是一種美。
2)懂得要愛護花。
幼兒寓言故事10
一天早上,貓媽媽帶著貓寶寶到小河邊去釣魚。他們剛坐下,一只蜻蜓飛來了,貓寶寶丟下魚竿高興地跑去捉。可是,貓寶寶捉了半天也沒有捉著,只好空著手又回到河邊釣魚。一會兒,一只花蝴蝶飛來了,貓寶寶又丟下魚竿高興地跑去抓。 可是,貓寶寶抓了半天也沒有抓到,只好空著手又回到河邊。這時,貓寶寶看到貓媽媽已經釣了好多條大魚了。 “真氣人,我怎么一條魚也釣不著呢?”貓寶寶說。貓媽媽說:“釣魚要專心,你一會捉蜻蜓,一會捉蝴蝶,怎么能釣著魚呢?”貓寶寶聽了貓媽媽的話,一心一意地釣魚,果然釣到了大魚。
小貓釣魚的故事啟示: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專心致志。
幼兒寓言故事11
詹何釣魚
楚國有位釣魚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釣魚與眾不同:釣魚線只是一根單股的蠶絲繩,釣魚鉤是用如芒的細針彎曲而成,而釣魚竿則是楚地出產的一種細竹。
憑著這一套釣具,再用破成兩半的小米粒作釣餌,用不了多少時間,詹何從湍急的百丈深淵激流之中釣出的魚便能裝滿一輛大車!回頭您再去看他的釣具:釣魚線沒有斷,釣魚鉤也沒有直,甚至連釣魚竿也沒有彎!楚王聽說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釣技后,十分稱奇,便派人將他召進宮來,詢問其垂釣的'訣竅。
詹何答道:“我聽已經去世的父親說過,楚國過去有個射鳥能手,名叫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將系有細繩的箭矢順著風勢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兩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黃鵬鳥。父親說,這是由于他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結果。于是,我學著用他的這個辦法來釣魚,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終于完全精通了這門技術。每當我來到河邊持竿釣魚時,總是全身心地只關注釣魚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貫注,排除雜念,在拋出釣魚線、沉下釣魚鉤時,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輕不重,絲毫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這樣,魚兒見到我魚鉤上的釣餌,便以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猶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釣魚時就能做到以弱制強、以輕取重了。”
寓意: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專心致志,一絲不茍,用心去發現和運用其客觀的規律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顯著的成效。
幼兒寓言故事12
鼠屎斷案
三國吳主孫亮喜愛吃生梅子,吩咐太監去庫房里取來蜂蜜漬梅。孫亮津津有味地吃著,忽然在蜜中發現了一顆老鼠屎。大家都嚇得面面相覷。太監連忙跪下奏道:“這一定是庫吏瀆職所致,請陛下治罪。”庫吏被召到堂上。孫亮問他:“剛才太監是從你手上取蜜的嗎?”庫吏戰戰兢兢地回答:“蜜是臣下交給他的,但給他時并沒有鼠屎。”“胡說!”太監指著庫吏鼻子,“鼠屎早就在蜜里了,這是你欺君罔上!”
太監一口咬定是庫吏干的,庫吏死不承認,說是太監放的。兩人在堂上爭執不下。侍中官刁玄和張邰出列奏道:“太監和庫吏言語不同,難以決疑,不如押進監獄,一同治罪。”孫亮環視眾人,說:“這個容易知道。”馬上吩咐衛兵當眾剖開鼠屎。大家定睛看去,只見鼠屎外面沾著蜜汁,里面卻是干燥的。
孫亮哈哈笑著說,“要是先在蜜中,里外都應浸濕,而今外濕里燥,顯見是剛才放進去的。這一定是太監干的事!你與庫吏有仇,故意嫁禍給庫吏,欲借朕之手替你除去庫吏。可是你卻故意侮辱朕,今日若不殺你,世人都以為朕好欺負,左右武士將他拉出去斬首,以示他欺君之罪。”太監嚇得渾身哆嗦,連忙撲通一聲跪下,磕頭求饒,左右的'人也感到十分吃驚。
寓言啟示:只要深入調查研究,對各種現象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就能見微知著,察暗圖明,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搞清楚的。
幼兒寓言故事13
狼和看家狗
一只狼和一條看家狗在一個月夜相逢。狼又瘦又餓,幾乎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而狗卻油光肥胖。“你是怎么回事,朋友,”狼說,“會過得這么好,弄到這么多吃的?”
“怎么,那很容易。如果你愿意干我于的活兒,你也能像我這樣吃得飽。”“我愿意干任何活兒,”
狼說,“只要我能不挨餓。你干的是什么活兒?”“晚上給我的主人看家,把一切小偷趕走。”“這我能干,”狼說。
“我跟你去,立即就去服役。”他們向前走的時候,狼注意到他這個伙伴的脖子上有個東西,便充滿了好奇。“你戴著的是什么?”
“噢!算不了什么;”狗說,“服役的標記。”“是的,不過,”狼堅持著問,“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用?”“那不過是個頸圈,拴我的鎖鏈。”“什么?”狼說,“一條鎖鏈!那你不是自由的了?”
“是的.,不自由,不經常有自由,”狗說,“白天,有時候他們把我拴起來。不過到了晚上我就自由了。得想想我得到的那些食物。”“不,謝謝你,”狼說著,轉身就走。“我寧可自由自在地在森林里挨餓,也不做吃得很飽而拴著鎖鏈的奴隸。”有一些人也不愿意接受奴役。
幼兒寓言故事14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天氣很冷。有一只小鳥真可憐,它在樹枝上冷得直發抖。
一位老爺爺走來,看見了小鳥,心想:"這只小鳥多可憐呀,這么冷的天,它一定會凍死的。"小鳥對老爺爺說:"風把我們的窩給走了,我們沒有家了。"老爺爺說:"別著急,我來幫你們想辦法。"老爺爺就用自己的帽子給小鳥做鳥窩,帽子真暖和。
小鳥想到樹林里還有許多怕冷的`小鳥,就把它們都叫來,一起飛進了老爺爺的帽子。它們非常感謝老爺爺。以后老爺爺也天天來看小鳥,小鳥們每次都唱歌給老爺爺聽。
幼兒寓言故事15
花瓶里的紙花與筆筒中毛筆同時被主人擺放在案桌上。
紙花無不得意地對毛筆炫耀著:“你看我長得多嬌艷,不會褪色也不會凋謝,誰見了都對我贊不絕口;可你卻遜色多了,雖然你有幸和我擺放在一起,待遇卻千差萬別——你看見誰來欣賞過你的尊容?”
“我的確貌不驚人,但我有我的價值,”毛筆毫不介意地坦然回答:“主人可以用我寫下千古不朽的詩篇,也可以用我繪出萬代流傳的`畫卷;而你呢?除了一時好看而嘩眾取寵外,又有什么別的用途呢?”
紙花一時語塞了。
【幼兒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幼兒寓言故事03-04
幼兒寓言故事05-15
大班幼兒寓言故事02-28
幼兒睡前寓言故事04-20
幼兒園的寓言故事11-07
幼兒寓言故事(精選29個)10-08
幼兒寓言故事15篇02-21
幼兒寓言故事(15篇)02-21
大班幼兒寓言故事11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