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唐詩《照鏡見白發》賞析

時間:2024-08-04 23:49:05 張九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張九齡唐詩《照鏡見白發》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張九齡唐詩《照鏡見白發》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張九齡唐詩《照鏡見白發》賞析

  張九齡唐詩《照鏡見白發》賞析 篇1

  《照鏡見白發》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發年。

  誰知明鏡里,形影自相憐。

  【注釋】

  ⑴照鏡見白發:照鏡子時看到自己白頭發多了,人老了。含義是自照,反思,回憶的意思。

  ⑵宿昔:宿是懷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間)。青云志:凌云壯志,志向遠大。

  ⑶蹉跎:蹉跎歲月,這是指作者被罷免宰相貶出京城做了荊州長史這個閑官之后無事可做,時光流逝而無所作為,虛度年華。白發年:白頭發的年紀,形容自己老了。

  ⑷誰知:誰知道。這是自言自語。明鏡里:鏡子里照到的`作者。

  ⑸形影:形體和影子。自相憐:自己的形體和影子互相同情,憐憫。意思是孤獨。

  【翻譯】

  從前懷有遠大志向,光陰白白地度過已經到了須發皆白的年齡。誰知明亮的鏡子里,只有我的形體和影子在自相憐憫。

  【鑒賞】

  張九齡從政之初,仕途通達,志氣高昂,他胸懷壯志,惟恐虛度光陰而一事無成。他曾因中書侍郎張挺之事而被認為結黨營私,罷免了宰相職務,后又被貶為荊州長史。這首《照鏡見白發》詩是他為自己青春年華流逝、匡扶社稷的壯志未酬而大發感嘆而作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發年”一是說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自己沒有說服唐玄宗,沒有阻止住唐玄宗用人不當感到遺憾;二是說自己被貶攆出京城,做了一個無所作為的閑官而虛度年華。“誰知明鏡里,形影自相憐”意思是說好心沒有得到好報,自己被打擊、排擠到孤立的境地。作者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白發蒼蒼,從而引發出了對年輕時曾懷有宏圖大志而到了老年卻仍一事無成的慨嘆,

  張九齡唐詩《照鏡見白發》賞析 篇2

  《照鏡見白發》

  唐代:張九齡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發年。

  誰知明鏡里,形影自相憐。

  《照鏡見白發》譯文

  以前做宰相時,報效國家,日理萬機,志向遠大。

  現在做了長史,無事可做,蹉跎歲月,虛度華年。

  誰知道照鏡子時,才看到自己頭發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獨,只是自己的形體與影子相憐。

  《照鏡見白發》創作背景

  詩人為政賢明,剛正不阿。由于他的努力,唐王朝更穩步地趨于繁盛。可是后來玄宗怠于政事,奸相李林甫極力排擠,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張九齡被罷相,次年貶為荊州長史。從此朝政日非,“開元之治”也就結束了。這首五絕正是“曲江罷相后,慨功業不遂而作也”。

  《照鏡見白發》賞析

  李賀詩云:“少年心事當拏云”。大凡人們年輕時的宏圖大愿,在歷經坎坷漫長的人生歲月之后,往往成為空瓤的神話,不堪回首。《照鏡見白發》抒發的是人到暮年、壯志未酬的'無限感嘆。筆致清淺如流,樸實無華。詩題“照鏡見白發”極簡練地勾畫出抒情主人公對鏡傷懷的典型情境。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發年。”兩句詩超越人生種種具體形態的風云際遇,以“關山度符飛”式的大寫意筆法,摹寫出人們普遍的心未了、年已老的情感范型。自古以來.哪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懷抱創業建功的凌云壯志,那些無以計數的熾熱夢幻都曾將繁花似錦的未來預付給了少年之心。然而,時光茌苒,歲月蹉跎,彈指間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將至。蕓蕓眾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平生志愿!早年率爾自許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則如殘英飄墜,無以收拾,只贏得蕭蕭然白發叢生。詩中并不明言,也無須拘泥于究竟是何原因致使青云之志跌入寂寥空虛。從萌生“青云志”的“宿昔”蹉跎逶迤而至“白發年”,本該有許多具體的生活內容。但所有這些,在詩人高度慨括的筆下急遽掠過。詩行大幅度地騰跳.更顯出事業未競,驀然間兩鬢已秋的驚惶與嘆喟。

  “誰知明鏡里,形影白相憐。”“誰知”,未必不是一種出人意外的口吻。也許是少壯時對自我的期望懸得過高,與如今碌碌無為抑或未達目標的現實反差太大,于是“臨晚鏡,傷流景”,發為遺憾、悲涼,無可奈何之浩嘆;同時、意外的口吻亦表達了辛酸的自嘲自諷。主人公羞于重溫往昔的壯懷激烈,攬鏡自憐,無從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鏡前,備受自尊心折磨。

  壯志難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張九齡雖貴為天子股肱,是初唐名相,但屢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擠,宏圖未展.常感惆悵失落。此詩或許是以嗟嘆自憐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鑒: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時時自醒奮進,蹉跎延宥將貽白發之恨。全詩寥寥二十字,用語明暢、筆勢飛動,感情沉郁凝霞。

  《照鏡見白發》作者介紹

  張九齡(678-740)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給人以無窮啟發。全詩語言樸素,文字簡練,寓意頗深。

【張九齡唐詩《照鏡見白發》賞析】相關文章:

《歸燕詩》張九齡唐詩02-27

賞析唐詩《小雪》10-14

唐詩《春雪》賞析05-31

白居易唐詩賞析09-21

母愛唐詩賞析01-25

經典唐詩賞析解讀09-27

王昌齡經典唐詩賞析09-17

《上陽白發人》白居易唐詩鑒賞06-28

《上陽白發人》白居易的唐詩鑒賞04-14

吳融《途中見杏花》唐詩鑒賞05-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 |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 婷婷在线免费视频 |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日本一本区免费中文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