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耒陽溪夜行》

時間:2024-07-10 19:34:28 張九齡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張九齡《耒陽溪夜行》

  引導語:張九齡的《耒陽溪夜行》是一首出色的山水詩,這首詩體現了陶淵明對張九齡的影響。

  耒陽溪夜行

  張九齡

  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

  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

  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

  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賞析】

  耒陽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東南部,這首詩作于公元726年(開元十四年),詩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詩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陽溪上。

  清幽的溪山景色,觸動詩人的情懷,由此產生淡淡的旅愁。與《湞陽峽》相比較,詩人更著意融情入景。全詩幾乎句句寫景,結尾才以一個“愁”字,畫龍點睛般點出題旨。但詩中的明月、溪聲、嵐氣、霜華、猿啼,無不浸透著詩人的愁情。可以說,情與景高度融合,渾然一體,構成清幽的意境。張九齡這幾首山水詩,寫景狀物精細工麗,側重于客觀的刻畫,由景物觸發的情思沒有借直接傾訴和議論表達,而是融情于景。情景契合,在藝術技巧上,受謝靈運影響的痕跡較重,顯示了六朝山水詩向盛唐山水詩過渡的跡象。

  從寫景的角度來看,這首《耒陽溪夜行》,體現了陶淵明對張九齡的影響。

  張九齡一生積極入世,他沒有田園隱居的閑情逸致。但他卻吸取了陶淵明田園詩對景物的描繪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重意輕象、尚渾整不尚工細的藝術表現手法,將它們運用到山水詩的創作中。

  這首詩對明月、嶺樹、溪聲、嵐氣、霜華,猿聲的描繪,只以簡練的筆觸,輕淡地點染,并未作具體、細致、逼真的刻畫,色彩也是淡淡的,卻產生了高度傳神達意的藝術效果。

  【作者介紹】

  張九齡(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景龍(唐中宗年號,707—710)初年進士。唐玄宗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是唐朝有名的賢相。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為李林甫所譖,罷相。其《感遇詩》以格調剛健著稱。有《曲江集》。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浪潮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69 | 可以免费观看的AV在线片 | 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