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春的教案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朱自清的春的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朱自清的春的教案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有感情的朗讀,從而感知文章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明確五幅春景圖,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語言,體會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第一課時
單元導語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新一單元的學習,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的61頁,第三單元的導語部分。這一單元主要是一些寫景詩文,這些詩文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那么我們在品讀這些優美詩文的時候要注意反復的朗讀,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深入地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我們還要揣摩品味那些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的語句。
一、導入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很多文人都寫過很多詩文來吟詠、歌頌春天。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有關春的詩詞?(同學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填空)
PPT展示:
1.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
2.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3.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4.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以上這些詩句,都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學春的,容量有限,今天我們要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就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總之體現春天的景物的作者都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那么春天在朱自清筆下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朱自清。大家對他有什么了解嗎?
二、作者簡介
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要先了解這篇課文的作者。我們就請同學來說一說你所了解的朱自清。(學生回答,PPT展示作者簡介)
* 朱自清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散文家、詩人,更是一位有骨氣的民主戰士。1948年在反饑餓、反內戰的實際斗爭中,朱自清身患重病,但他至死也不領取美國的救濟糧,臨終前還不忘囑托家人千萬不能買美國的.救濟糧。我們偉大的毛澤東主席曾稱贊過他的骨氣說:“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朱自清不僅體現了一位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的尊嚴和氣節,也體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 作為詩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對中國現代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散文樸素樸素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以他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他的比較出名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春》、《綠》、《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三、聽春
1、現在聽課文朗讀錄音,標出段序,注意生字詞以及朗讀的節奏。注意以下這些生字詞(PPT展示),等一下老師要請同學到黑板上給紅色加深的生字詞注音。
朗潤(lǎng) 鳥巢(cháo) 鉆(zuān)出 婉(wǎn)轉 嫩(nèn)綠 稀疏(shū) 眨(zhǎ)眼 抖擻(sǒu)
醞(yùn)釀(niàng) 披蓑(suō)戴笠(lì)
2、解釋詞語部分同樣讓學生起來回答,課本注釋有的讓生適當地標記。(明確答案之后讓生齊讀)
四、讀春
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要讀得太快,注意停頓。大家在朗讀的時候找出文中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找到了可以圈畫出來。再次強調讀準字音,注意停頓。(朗讀完進行簡單的評價)
五、析春
現在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思考以下3個問題:
1.請你找出文中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ɑ、草、風、雨、人)
2.分別給每一個畫面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熍e例:第3段“春草圖”,學生能回答出其他四個答案,“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3.將課文分成三部分,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
朱自清的春的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細致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輔助】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教學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內容及步驟】
課時1
一、導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你學過哪些有關“春天”的詩歌呢?請大聲朗讀出來,讓大家共享,好嗎?(學生朗讀,教師解析。)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內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省東海縣人。1920年 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后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到畢業后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轉而從事散文創作,成為現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漫游歐洲,次年回國,仍至清華大學任教授。抗戰期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促使朱自清積極參加黨所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該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配樂),并且思考:
① 讀一讀,寫一寫。
朗潤(rùn) 醞釀(niàng) 黃暈(yùn) 宛轉(zhuǎn) 嘹(liáo)亮
水漲(zh?ng) 抖擻(dǒu sǒu)精神 應和(hè ) 。╞ó)煙 黃暈(yùn)
捉迷藏(cáng ) 宛轉(wǎn zhu?n) 散( s?n )在草叢里 嘹(liáo)亮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 趕趟兒 :湊熱鬧。
朗潤:明亮潤澤。課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潤澤。 抖擻:振作
醞釀:這里指各種氣息在空氣里,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伙伴。 賣弄:有意顯示炫耀自己的本領。
宛轉:形容聲音抑揚動聽,F在寫作:婉轉。 嘹亮:聲音清脆響亮。
黃暈:昏黃不明亮。 靜默:寧靜沉默;不發出聲音。
花枝招展:花枝迎風擺動,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
、 思考:課文分為哪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來。(盼春)
第二部分(2~7)具體描繪春天到來時自然的不同景物。(繪春)
第三部分(8~10)寫的是作者贊美春天。 (頌春)
教師小結: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后又用細膩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后,最后他又滿懷喜悅歌頌了春天。其中:
“盼春”是本文的開端,作者滿懷期待與喜悅,采用擬人化手法,描繪春天在“東風”吹拂下姍姍來到人間。
“繪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細地觀察和描繪了春天到來時自然景物的'變化,寫得生動有趣。
“頌春”是本文的結尾部分,以三個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題旨,歸結全文。
③ 文章的重點是第二部分“繪春”。作者以充滿詩意的語言,精心選擇了最具春天特征的幾個具體畫面,形象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誰來說說共為我們描繪了幾幅圖畫?你能分別為它們取個名字嗎?
六幅圖畫:
第2自然段是春歸圖。第3自然段是春草圖。第4自然段是春花圖。第5自然段是春風圖。
第6自然段是春雨圖。第7自然段是迎春圖。
點撥:這幾幅圖畫為我們描繪出了濃郁的春色。每幅圖畫作者的觀察方法和描寫角度都不同,但都抓住了它們各自的特點,融入另外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朱自清的春的教案三
【教學目標】
1. 積累“朗潤”、“醞釀”、“賣弄”、“宛轉”、“烘托”等詞語。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2.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4.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5. (1) 重點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難點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導入語:
同學們,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學們在欣賞完這首旋律輕快的歌曲后,老師考考你們了:這首歌歌唱了哪個季節?這個季節有怎樣的特點?如果讓你用文章來描寫這個季節,你會怎樣寫?(學生各抒己見)好,同學們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現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寫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樣描寫春天的。
2.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F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有:散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寫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對 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向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3.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醞 釀 嘹亮 撐 傘 蓑 笠 稀 疏 抖 擻 安巢
二、整體把握文章。
1.配樂范讀課文,朗讀時注音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讀時展示幾幅春天的圖畫)
問題:(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師生互動,共同討論以上問題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么?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本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致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贊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3)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體描繪了六幅春景圖。
春醒圖--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圖--草報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花爭春--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風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雨潤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質疑:(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ā芭瓮;“近”)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探究質疑:(第二部分)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么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么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們才會去看他穿著什么樣的衣服,什么樣的鞋子,什么樣的發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2)“一切”這個自然段的怎樣描寫春天的?
(3)這段話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運用擬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機勃勃。
春草圖
。豪首x(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點來寫?
。ń處熋鞔_:嫩、綠、多)
。1) 把“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好
“鉆”和“偷偷”用得好,說說好在哪里?
“鉆”既表現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2)那么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總結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通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準確、生動地描繪,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業
積累詞語。
背誦課文。
【朱自清的春的教案】相關文章:
朱自清《春》的教案09-01
朱自清《春》教案01-07
朱自清春教案03-27
朱自清春的講課教案08-26
春朱自清教案03-27
有關朱自清《春》的教案11-28
朱自清《春》的教案(精選10篇)02-25
朱自清《春》教案15篇01-08
朱自清《春》教案(15篇)01-10
朱自清《春》教案(精選15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