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精選6篇)
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練習(xí)題,做習(xí)題在我們的學(xué)習(x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檢驗學(xué)習(xí)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習(xí)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 1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fā),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語。(2分)
山間之四時也 雜然而前陳者
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樂亦無窮”在選文本段中指何而言?(2分)
4.從選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 和________ (2分)
5.“太守自謂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誰?請寫出人名: (1分)
6.第二語段中描寫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寫秋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4分)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2)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現(xiàn)在常用來表示什么?(2分)
答案:
1.時,季節(jié);陳,陳列、擺開。
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地香味,好地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地綠蔭。
3.朝暮四時游玩之樂。
4.美麗的山間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5.歐陽修。
6.云歸而巖穴暝、風(fēng)霜高潔。
7.(1)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展翅欲飛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邊上。(2)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8.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 2
閱讀《醉翁亭記》,完成第11—13題。(共8分)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1、下列選項中各有兩組詞語,每組詞語中加粗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林壑尤美/怨天尤人蔚然深秀/一枝獨秀
B名之者誰/莫名其妙傴僂提攜/舊事重提
C飲少輒醉/淺嘗輒止?jié)u聞水聲/聞所未聞
D往來不絕/絕處逢生雜然前陳/新陳代謝
12、翻譯文中三處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jìn)一步理解,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甲】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譯: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泉水之旁,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這便是醉翁亭。
理解:這句話寫出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居于秀麗的瑯琊山之中,比鄰釀泉之水,環(huán)境清幽景色美好。
【乙】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翻譯:太陽出來,林間的霧氣就散了;煙云聚攏,山谷洞穴就變得昏暗了。
理解:這兩句寫朝暮之景,形成對偶。寫景之中又蘊含著邏輯關(guān)系:因為“日出”,所以“林霏開”;因為“云歸”所以“巖穴暝”。靜態(tài)的'景物富有動感,豐富了表現(xiàn)力。
【丙】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翻譯: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倒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這句話既與上文的“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相照應(yīng),又寫出了太守由于年紀(jì)大了,不勝
13、結(jié)合上文內(nèi)容和下面材料,簡要說明“與民同樂”這一思想在歐陽修和蘇軾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4分)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風(fēng)②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②之陽,其占③為有④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⑤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⑥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既以亭名。
節(jié)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注】
①志:記。
②扶風(fēng)、歧山:均為地名,在今陜西省。
③占:占卜。
④有年:年將有糧,引申為大豐收。
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紀(jì)日,此指農(nóng)歷四月初二。后文甲子指農(nóng)歷四月十一日。丁卯指農(nóng)歷四月十四日。
⑥忭:高興,快樂。
答:
閱讀答案:
11、答案:C評分:本題共2分。
12、答案:【乙】評分:本題共2分。
13、答案示例:歐陽修的與民同樂具體表現(xiàn)為與民同游,與賓客同宴、同歡、同醉;以民之樂為樂……蘇軾的與民同樂表現(xiàn)為久旱之后,天降大雨,百姓喜樂,蘇軾也與之喜樂,并且為紀(jì)念這一樂事,把所建的之亭命名為喜雨亭。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 3
閱讀《醉翁亭記》選段,完成問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臨溪而漁 身臨其境
B.山間之朝暮暮色蒼茫
C.雜然而前陳推陳出新
D.觥籌交錯 一籌莫展
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云歸而巖穴暝 暝:____
(2)佳木秀而繁陰 秀:____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簡潔的語言歸納第②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1)暝:昏暗。(2)秀:滋長。
3.早晨到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賞四季不同的景色,樂趣是無窮盡的啊。(意對即可)
4.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 4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 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 .下列句中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 ①臨溪而漁②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B.①射者中,弈者勝②吾射不亦精乎
C.①游人去而禽鳥樂也②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D.①太守謂誰②太后明謂左右
2.下列句中加粗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①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②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B. ①雜然而前陳者②吾恂恂而起,視其缶
C. ①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②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D.①醒能述以文者②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歐陽修盡管被貶滁州,仍能有所作為。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wù)勀銖闹械玫降膯⑹尽?/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C
2. B
3.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4. 圍繞“在逆境中仍保持曠達(dá)的胸襟,不計較得失,積極樂觀”回答即可。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 5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8分)
醉翁亭記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題1:文中醉翁是指 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作家文學(xué)家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注意劃線詞的含義。(3分)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小題3:對選文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_______(3分)
A.介紹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
B.介紹了“醉翁”名的由來。
C.由介紹醉翁亭,點出全文的主旨。
D.開篇引“樂”,點出醉翁之意全部在山水之樂。
參考答案:
小題1:北宋,歐陽修
小題2: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靠近在泉邊的,那是醉翁亭。
(關(guān)鍵詞:臨 于 各1分,句子通順1分,共3分 )
小題3:C
小題1:試題分析: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吉安永豐)人,自稱廬陵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把“翼然”(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臨”(靠近)、“于”(在)這些字詞翻譯準(zhǔn)確。
小題3:試題分析:選文分別介紹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命名者,通過這些介紹,點明了文章的主旨:表現(xiàn)詩人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 6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9.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粗詞的含義。(3分)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1.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一段介紹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醉翁”這個號的來歷。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表達(dá)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
C.第二段從“四時之景不同”這個方面表現(xiàn)山水之樂“樂亦無窮”。
D.“風(fēng)霜高潔”“水落石出”寫出了山間四季景色的特點。
參考答案:
9.宋歐陽修(2分)
10.有座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四角翹起、緊靠泉邊的亭子,就是醉翁亭。(3分,關(guān)鍵詞 “臨”“于”)
11.B(3分)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醉翁亭記》精選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08-17
醉翁亭記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10-15
《醉翁亭記》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09-27
《醉翁亭記》中考閱讀題目答案07-12
醉翁亭記顧問閱讀練習(xí)題與答案11-19
《醉翁亭記》中考練習(xí)題及答案07-23
《醉翁亭記》閱讀練習(xí)題及參考答案08-14
《醉翁亭記》中考試題閱讀答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