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閱讀試題:竇太后

時間:2025-01-22 16:20:29 智聰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文言文閱讀試題:竇太后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一定沒少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言文閱讀試題:竇太后,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文言文閱讀試題:竇太后

  初中文言文閱讀試題:竇太后 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小題。

  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之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竇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詔可,當行。竇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后生兩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女嫖為長公主。明年,立少子武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為梁孝王。

  竇皇后親蚤卒,葬觀津。于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尊竇后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

  竇皇后兄竇長君,弟曰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其處傳十余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余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聞竇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小,識其縣名及姓,又常與其姊采桑而墮,以為符信,上書自陳。竇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復問何以為驗?對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于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于是竇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橫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賜田宅金錢,封公昆弟,家于長安。

  竇太后好黃帝與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與老子,尊其術。竇太后后孝景帝六歲(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選自漢·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誤置其籍代伍中 藉:登記

  B.比靈文園法 比:比照

  C.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更:更加

  D.識其縣名及姓 識:懂得

  答案:B(A.藉:名冊。C.更:接連。D.識:記得。)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 太后出宮人以之賜諸王

  B.家貧,為人所略賣 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

  C.識其縣名及姓 從其家之長安

  D.竇皇后言之于文帝 封公昆弟,家于長安

  答案:C(其:均為第三人稱代詞,指代少君的。A.以:介詞,憑借;介詞,把。B.為:介詞,表被動;介詞,替,給。D.于:介詞,對,向;介詞,在。)

  7.下面各組內容,都能體現竇后孝悌品格的是(3分)

  ①必置我籍趙之伍中。

  ②代王獨幸竇姬

  ③欲如趙近家

  ④丐沐沐我

  ⑤請食飯我

  ⑥竇太后好黃帝與老子言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答案:D(②竇姬受到代王的專寵,⑥竇后信奉黃老學說,都不屬孝悌品格。)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竇姬曾經主動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隊伍里,但宦官把這件事忘了,錯把她的名冊放到去代國的.隊伍中了,導致她的人生發生了巨變。

  B.竇皇后的雙親早已去世,葬在觀津,這時薄太后就下詔有關官員,追尊竇皇后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

  C.代王成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個男孩都病死,竇姬的長子就被立為太子,竇姬也被立為皇后,第二年,竇姬的小兒子被封為代王。

  D.竇皇后進宮之前,家道艱難,曾帶幼弟上山采桑,其弟跌傷,與弟訣別于驛站宿舍,討來米汁給幼弟洗頭,又要來食物給幼弟充饑,然后才離去。

  答案:C(C項中,代王成為皇帝之后,由于王后和所生的四個男孩都病死錯。代王尚未入朝立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

  初中文言文閱讀試題:竇太后 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之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竇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詔可,當行。竇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后生兩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女嫖為長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為梁孝王。

  竇皇后親蚤卒,葬觀津。于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尊竇后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

  竇皇后兄竇長君,弟曰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其處。傳十余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余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聞竇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小,識其縣名及姓,又常與其姊采桑而墮,以為符信,上書自陳。竇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復問何以為驗?對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于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于是竇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橫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賜田宅金錢,封公昆弟,家于長安。

  竇太后好黃帝與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與老子,尊其術。竇太后后孝景帝六歲(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選自漢·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刪改)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 欲趙近家 如:到……去

  B. 靈文園法 比:比較

  C. 為人所賣 略:用策略

  D. 其縣名及姓    識:懂得

  2.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竇姬良家子入宮侍太太后 出宮人之賜諸王

  B. 家貧,人所略賣    至宜陽,其主入山作炭

  C. 家不知處      從家之長安

  D. 竇皇后言之文帝    封公昆弟,家長安

  3. 【小題3】對下列省略句補充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已而(劉武)又徙梁,是為梁孝王

  B. 又復問(少君)何以為驗

  C. 合葬(于)霸陵

  D. 乃厚賜(侍御)田宅金錢

  4.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竇姬曾經主動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隊伍里,但宦官把這件事忘了,錯把她的名冊放到去代國的隊伍中了,導致她的人生發生了巨變。

  B. 代王成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個男孩接連病死,竇姬的長子就被立為太子,竇姬也被立為皇后,第二年,竇姬的小兒子被封為代王。

  C. 竇皇后的雙親早已去世,葬在觀津,這時薄太后就下詔有關官員,追尊竇皇后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

  D. 竇皇后的弟弟竇廣國少時曾多次被轉賣,后來又入山燒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覺,不料山崖崩塌,睡在山崖下邊的人只有少君脫險,其余都被壓死了。

  5. 【小題5】斷句和翻譯。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

  對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于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于是竇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橫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竇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

  ②又常與其姊采桑而墮,以為符信,上書自陳。

  參考答案:

  1. B

  2. C

  3. D

  4. C

  5.(1)對曰 / 姊去我西時 / 與我決于傳舍中 / 丐沐沐我 / 請食飯我 / 乃去 / 于是竇后持之而泣 / 泣涕交橫下 / 侍御左右皆伏地泣 / 助皇后悲哀。

  (2)①竇姬流出眼淚,埋怨那個宦官,不想前往,強制她之后,才肯動身。

  ②又曾和姐姐一起采桑,從樹上掉下來,(竇廣國)把這些事作為憑證,上書陳述自己的經歷。

  【詳解】譯文:

  竇太后,趙國清河觀津人。呂太后的時候,竇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選入宮中服侍太后。后來太后把一批宮女遣送出宮賜給各諸侯王,每王五人,竇姬就在這批宮女之中。竇姬家在清河,想到趙國離家較近,就請求那個主管遣送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隊伍里。”宦官把這件事忘了,錯把她的名冊放到去代國的隊伍中了。

  名冊上奏,詔令說可以,應該啟程了。竇姬流出眼淚,埋怨那個宦官,不想去,強制她走,她才肯動身。到了代國,代王偏偏只寵愛竇姬,生下女兒叫嫖,后來又生了兩個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個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個男孩子也接連病死。孝文帝即位幾個月之后,公卿大臣請求立太子,竇姬的長子年齡最大,被立為太子。竇姬也被立為皇后,女兒劉嫖為長公主。第二年,立小兒子劉武為代王,不久又遷徙到梁國,這就是梁孝王。

  竇皇后的雙親早已去世,葬在觀津。這時薄太后就下詔有關官員,追尊竇皇后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設置二百戶的`園邑,由長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靈文園的做法。

  竇皇后的哥哥竇長君,弟弟叫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四五歲的時候,家境貧窮,被人掠去后出賣,他家中不知他被賣在何處。又轉賣了十幾家,賣到宜陽。他為主人進山燒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覺,山崖崩塌,把睡在下邊的人全都壓死了,只有少君脫險,沒有被壓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斷定他幾天之內要被封侯,于是就從主人家去了長安。聽說竇皇后是剛被封立的,她的家鄉在觀津,姓竇氏。廣國離家時年齡雖小,也還知道縣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從樹上掉下來,把這些事作為證據,上書陳述自己的經歷。竇皇后把這件事告訴文帝,廣國即被召見,問他,他詳細說明了情況,果然不錯。又問他還能用什么來驗證,他回答說:“姐姐離開我西去的時候,和我在驛站宿舍里訣別,姐姐討來米汁給我洗頭,又要來食物給我吃,然后才離去。”于是竇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來,涕淚縱橫流下。左右侍從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為皇后助哀。于是賞賜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錢,又分封與皇后同祖的竇氏兄弟,讓他們遷居到長安。

  竇太后愛好黃帝和老子的學說,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竇氏子弟都不得不讀《黃帝》和《老子》,尊奉黃老的學術。竇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與文帝合葬在霸陵。

【初中文言文閱讀試題:竇太后】相關文章:

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閱讀答案10-20

初中文言文對比閱讀試題及答案04-02

文言文短文閱讀試題及答案03-16

文言文閱讀和試題分析09-01

呂太后本紀閱讀答案08-07

木蘭詩文言文對比閱讀試題03-26

課外文言文閱讀及試題及答案10-21

文言文王紱傳閱讀試題及答案07-25

史記呂太后閱讀測試答案07-23

文言文的初中閱讀及答案11-2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天天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播放6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