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宋史》文言文精選閱讀題
在我們上學(xué)期間,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你還記得哪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宋史》文言文精選閱讀題,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宋史》文言文閱讀題 1
【甲】《曹劌論戰(zhàn)》(選自《左傳》)
【乙】宗澤傳(節(jié)選) 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人。澤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韋占六年進士第。廷對極陳時弊,考官惡其直,置末甲。
調(diào)大名館陶尉。呂惠卿帥廊延,檄澤與邑令視河埽,檄至,澤適喪長子,奉檄遽行。惠卿聞之,曰:“可謂國爾忘家者。”適朝廷大開御河.時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澤日浚河細事,乃上書其帥曰:“時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擾而辦。”卒用其言上聞,從之。
靖康元年,中丞陳過庭等列薦,充和議使,澤曰:“是行不生還矣。”或問之。澤曰:“赦能悔過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jié)北庭以辱君命乎?”議者謂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上不遣,命知磁州。
澤兵進至衛(wèi)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驅(qū)云前有敵營,澤揮眾直前與戰(zhàn),敗之。轉(zhuǎn)戰(zhàn)而東,敵益生兵至。王孝忠戰(zhàn)死,前后皆敵壘。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shù)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shù)十余里。澤計敵眾十余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出其不意,勢必復(fù)來。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其軍。金入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fù)出兵。 (選自《宋史》)
1.解釋下列句子中畫線的詞語。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間:
(2)何以戰(zhàn) 以:
(3)今日進退等死 等:
2.翻譯文中畫橫線語句。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
(2)敵能悔過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jié)北庭以辱君命乎
譯文:
3.下列語句中表現(xiàn)曹劌指揮謀略的有( ),表現(xiàn)宗澤熱愛國家的有( )。 (只填序號)
①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
②齊人三鼓。劌日:“可矣。”
③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④澤適喪長子,奉檄遽行
⑤議者謂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
⑥是行不生還矣
4.曹劌和宗澤親臨指揮,各自取得了戰(zhàn)役的勝利。請分析這兩次戰(zhàn)役取得勝利的原因有何異同。
參考答案:
1.(1)間:參與;(2)以:憑借;(3)等:同樣。
2.(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士氣就消退了,第三次擊鼓兵的士氣就衰竭了。(2)敵人能醒悟而退兵當然好,不這樣的'話怎么能屈服于金人而辱君王的使命呢?
3.②③ ④⑥
4.相同點:指揮得當,以勇氣獲勝。不同點:曹劌抓住了有利的反擊時機和追擊時機;宗澤知己知彼,置之死地而后生。
《宋史》文言文閱讀題 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李瀆,河南洛陽人也。瀆之曾祖后唐天成中,以太子少傅致仕。祖延昭,殿中丞。父瑩字正白,廣順進士,蒲帥張鐸辟為記室,因家河中。使江南,坐受李從善賂遺,責(zé)授右贊善大夫,卒。
初,瑩禱河祠而生瀆,故名瀆字河神,后改字長源。淳澹好古,博覽經(jīng)史。十六丁外艱,服闕,杜門不復(fù)仕進。家世多聚書畫,頗有奇妙。王佑典河中,深加禮待,自是多聞于時。往來中條山中,不親產(chǎn)業(yè),所居木石幽勝。談唐室已來衣冠人物,歷歷可聽。罕著文。前后州將皆厚遇之。王旦、李宗諤與之世舊,每勸其仕,瀆皆不答。所乘馬,嘗為宗人借,憩于廛間。人有見者以語瀆,瀆即鬻之,其惡囂如此。州閭化其儉德。
真宗祀汾陰,直史館孫冕言其隱操,請加搜采,陳堯叟復(fù)薦之。命使召見,辭足疾不起。遣內(nèi)侍勞問,令長吏歲時存撫。明年,又遣使存問,瀆自陳世本儒墨習(xí)靜避世之意。素嗜酒,人或勉之,答曰:“扶羸養(yǎng)疾,舍此莫可。從吾所好,以盡余年,不亦樂乎!”嘗語諸子曰:“山水足以娛情,茍遇醉而卒,吾之愿也。吾將與爾永訣,爾輩當常在左右。”即設(shè)外寢,與諸子同處。一日,忽曰:“適有人至床下,誦詩云:‘行到水窮處,未知天盡時。’言訖不見,吾當逝矣。”亟取瑩集七十編洎書畫付諸子,促家人置酒。頃之,卒。時天禧三十年十二月三日也,年六十三。
四年春,詔曰:“故河中府處士李瀆,惟蓬閣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豈獨旌于泉壤,亦足厚于民風(fēng)。可特贈秘書省著作佐郎,賜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恤,二稅外蠲其差役。”
(選自《宋史列傳第二百一十六》,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以太子少傅致仕 致仕:退休
B.王佑典河中 典:主持,掌管
C.其惡囂如此 囂:囂張
D.二稅外蠲其差役 蠲:免除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xiàn)李瀆“淳澹好古”的'一組是(3分) ( )
①杜門不復(fù)仕進 ②往來中條山中,不親產(chǎn)業(yè)
③瀆即鬻之 ④直史館孫冕言其隱操
⑤辭足疾不起 ⑥素嗜酒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李瀆是宋時著名的處士,出身于書香門第,自父以上三代為官,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對他的成長深有影響,他也因此深得官府的重視優(yōu)待。
B.李瀆的名字與他父親的一次祭祀活動有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父親在他十六歲那樣不幸去世,守孝期滿,李瀆從此絕意于仕途。
C.李瀆的住所環(huán)境優(yōu)雅,有山有林,風(fēng)景優(yōu)美。他談?wù)撎埔詠淼囊鹿诮袒宋铮灰磺宄鷦印?上苌賹懳恼隆?/p>
D.李瀆去世前對幾個兒子說有人在他床下念詩,并預(yù)言自己生命將盡,果然很快他就離世。他的去世很有文學(xué)色彩,但這段記載也有點迷信鬼神的意味。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使江南,坐受李從善賂遺,責(zé)授右贊善大夫,卒。(3分)
(2)王旦、李宗諤與之世舊,每勸其仕,瀆皆不答。(3分)
(3)山水足以娛情,茍遇醉而卒,吾之愿也。(4分)
《宋史》文言文閱讀題 3
楊萬里1為人剛而偏。韓侂胄2用事,欲網(wǎng)羅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嘗筑南園。屬萬里為之記,許以掖垣3。萬里曰:官可棄,記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臥家十五年,皆其柄國4之日也。侂胄專僭5日益甚,萬里憂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憂國也,凡邸6吏之報時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7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萬里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日:韓侂胄奸臣,專權(quán)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8,報國無路,惟有孤憤!又書十四言別妻子,落筆而逝。
(節(jié)選自《宋史·楊萬里傳》)
[注釋]①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力主抗金。②韓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專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國:掌管國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輕人。⑧吾頭顱如許:意為我頭發(fā)已白,年已老。
12、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臥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語楊萬里。
B、文中畫線句的朗讀停頓可標注為萬里憂憤/怏怏成疾。
C、謀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釋為國家。
D、又書十四言別妻子意為又寫下了十四句話告別妻子。
13、乙文主要寫了楊萬里的哪些事情?這些事情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品質(zh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2、D
13、楊萬里不為韓侂胄寫記,楊萬里憂國而死。表現(xiàn)了他為人剛正耿直,熱愛國家。
譯文:楊萬里為人剛正而固執(zhí)。韓侂胄專權(quán)之后,想要網(wǎng)羅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園。囑咐楊萬里為南園寫一篇記,答應(yīng)讓楊萬里做高官。楊萬里曰:官可以不做,記是不能寫的。侂胄山很生氣,改叫他人去寫。楊萬里在家閑居十五年,都是韓侂胄專權(quán)的日子。韓侂胄日益專權(quán)了,楊萬里心中憂憤,怏怏不樂,終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憂慮國事,凡是和時政有關(guān)的事情都不告訴他。有一天宗族里有個年輕人族子忽然從外面回來了,說起韓侂胄用兵的事情。楊萬里失聲痛苦,急忙叫拿來紙寫道:韓侂胄奸臣,擅自專權(quán),目無無皇上,大動干戈,殘害人民,圖謀危害國家,我這么大歲數(shù)了,沒有辦法報效國家,只有憤憤不平!又寫下了十四個字告別妻子兒女,寫罷就去世了。
【《宋史》文言文閱讀題】相關(guān)文章:
《宋史蘇軾傳》閱讀題10-24
《宋史》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9-10
《宋史楊掞傳》閱讀題08-04
《宋史·晏殊傳》閱讀題10-24
宋史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0-16
宋史種放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9-02
《宋史》卷三八六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7-14
《宋史張邵傳》閱讀題及答案09-18
《宋史杜杲傳》閱讀題及答案08-22
宋史·索湘?zhèn)魑难晕拈喿x答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