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通假字150個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你知道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通假字150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共通供,供給
2、闕通缺,侵損
3、說通悅,心服
4、知通智,聰明
5、讎通仇,仇恨,如:仇讎敵戰之國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踐之地,南至于句無。
7、取通娶,娶親,如:令壯者無取老婦。
8、免通娩,分娩,如: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
9、弊通敝,破舊,謙詞,如:而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來,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祿,如: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頒通斑,雜色的花紋,有斑點,如: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5、檢通斂,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曬,如: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17、辯通辨,分辨,如:兩俟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18、從通縱,合縱,如: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19、敝通弊,困頓,失敗,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2日光,如:景翳翳以將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內通納,接納,如:距關,毋內諸侯。
23、要通邀,邀請,如:張良出,要項伯。
24、倍通背,違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5、蚤通早,盡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26、坐通座,座位,如: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
27、曷通何,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8、厭通饜,滿足,如: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29、當通倘,如果,如: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30、止通只,僅僅,不過,如: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31、圜通圓,如: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
32、采通彩,色彩,如:須臾,成五采。
33、閔通憫,憂患的事,如: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34、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35、羞通饈,美味食品,如: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36、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如:既又與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7、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8、斂通殮,給死人穿衣,將死人入棺,如: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
39、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魚。
40、辯通變,分別,如:此小大之辯也。
41、闔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傾城闔戶。
42、直通值,價值,如:昂其值,居為奇貨。
43、裁通才,時間副詞,如: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44、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進宰,宰見其小。
45、饗通享,如: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46、已通以,如:從此已去,勿復如是。
47、以通已,止,如:無以,則王乎?
48、說通悅,高興,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49、枝通肢,肢體,如:為長者折枝。
50、刑通型,做榜樣,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1、蓋通盍,相當于何不,如:蓋亦反其本矣。
52、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3、塑通訴,告訴,申訴,如皆欲赴塑于王。
54、已通矣,語氣助詞,表確定語氣,如: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55、罔通網,羅網,如: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56、田通畋,打獵,如:今王田獵于此。
57、材:同“才”;才能。名詞。“食之不能盡其材。”
58、裁:通“才”;剛剛。副詞。“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59、采:同“彩”;彩色,顏色。名詞。“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60、采:同“彩”;顏色,彩色。名詞。“須臾成五采。”
61、倉:同“蒼”;黑色。名詞。“要離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62、藏:同“臟”;臟腑。名詞。“末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
63、廛:通“纏”;“胡取禾三百廛兮?”
64、唱:通“倡”;倡導。動詞。“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 ”
65、鈔:同“抄”;抄寫。動詞。“適中手自鈔錄。”
66、讎:同“仇”;仇敵,仇人。“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
67、鉏:同“鋤”;鋤頭。名詞。“鉏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
68、絀:通“黜”;罷免官職。動詞。“屈平既絀, ”
69、從:同“縱”;合縱,聯合抗秦。動詞。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70、從:同“縱”;與“橫”相對,“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71、從:同“縱”;與“橫相對,“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
72、淬:通“焠";金屬器械燒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
73、厝:同“措”;放置。動詞。“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
74、錯:同“措”;放。動詞。“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75、當:通“擋”;抵擋,抵償。動詞。“漢亦留之以相當。”
76、當:通“擋”;抵擋。動詞“曹軍不能抵當。”
77、當:通“擋”;抵擋。動詞。“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
78、當:通“擋”;遮擋。動詞。“坦墻周庭,以當南日, ”
79、黨:通“倘”;倘若,偶然。副詞。“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 ”
80、道:同“導“;引導。動詞。“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
81、得:通“德”;恩惠。名詞。“所識窮乏者得我欽?”
82、吊:同“掉”;落。動詞。“連一根針吊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83、丁寧:同“叮嚀”;囑咐。動詞。“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
84、讀:通“逗”;即現在的“,名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85、度:同“渡”;渡過,越過。動詞。“一夜飛度鏡湖月"’
86、隊:通“墜;墜落。動詞。“星隊、木鳴、國人皆恐。”
87、敚:同“奪”;強取,奪取。動詞。“再敚門,門閉不得出。”
88、墮:通“隳”;毀棄。動詞。“墮軍實而長寇仇,亡無日矣!”
89、而:通“爾”;你的。代詞。“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
90、而:通“爾”;你。人稱代詞。“某所,而母立于茲。”
91、而:同“如”;象。形容詞。“軍驚而壞都舍。
92、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93、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無他,但手熟爾。”
94、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以頭搶地爾。”
95、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爾。”
96、爾:同“耳”;罷了。語氣助詞。“非死則徙爾。”
97、蕃:通“繁”;多。形容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98、反:同“返”;返回。動詞。“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99、反:同“返”;返回,歸來。動詞。“其良人出必饜酒肉而后反。”
100、反:同“返”;返回。動詞。“人窮則反本。”
101、反:同“返”;返回。動詞。“蓋亦反其本矣。”
102、反:同“返”;往返,返回。動詞。“責收畢,以何市而反?”
103、反:同“返”;往返,返回。動詞。“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104、奉:通“俸”;俸祿,薪俸。名詞。“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
105、奉:同“捧;兩手托著。動詞。“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
106、缶:同“缻”;盛酒漿的瓦器。名詞。“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107、拂:同“弼”;輔弼。動詞。“入則無法家拂土。
108、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名詞。"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109、蓋:通“盍”;為什么。疑問代詞。“興化部是日遂淩出華林部遠甚。”
110、蓋:通“盍”;何不。兼詞。“蓋亦反其本矣。”
111、蓋:通“盍”;為什么,疑問代詞。“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112、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113、估:通“賈”;商人。名詞。“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114、灌:通“盥”;洗手。動詞。“媵人持湯沃灌。”
115、函胡:同“含糊”;形容詞。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116、曷:同“何”;什么。疑問代詞。“蹈死不顧,亦易故哉?”
117、衡:通“橫”;跟豎、直相對。名詞。“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
118、衡:通“橫”;梗塞,指不順。動詞。“困于心,衡于慮。”
119、衡:通“橫”;與縱相對,“外連橫而斗諸侯。”
120、華: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詞。“混黃華葉衰。”
121、畫:同“劃”用撥子在琵琶中劃一下。用撥子在琵琶中劃一下。
122、驩:同“歡”;歡聚。動詞。“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驩,還:同“環”;繞。動詞。“秦王還柱而走。”
123、還:同“旋”;回轉、掉轉。動詞“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124、皇:通“惶”;恐懼,驚慌。形容詞。“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
125、皇:通“惶”;恐俱,驚慌。形容詞。“贏得倉皇北顧。”
126、皇:通“惶”;恐懼,驚慌。形容詞。“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127、皇:同“凰”;傳說中的雌鳳。名詞。“駕鳥鳳皇,日以遠兮。”
128、恍:同“恍”;恍然,猛然醒來的樣子。“恍驚起而長嗟。”
129、麾:同“揮”;指揮。動詞。“麾眾擁豪民馬前, ”
130、惠:同“慧”;聰明。形容詞。“甚矣,汝之不惠。”
131、惛:通“昏”;昏亂糊涂。形容詞。“吾惛,不能進于是矣。”
132、混:同“渾”;水不筒,污濁,形容詞。“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133、溷:同“混”“渾”;混濁。形容詞。“世溷濁而莫余知兮。”
134、溷:同“混”“渾”;廁所。名詞。“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135、火:同“伙”;古代軍隊的組織,十個為“一火”“出門看火伴” 。
136、火:同“伙”;一伙。數量詞。古代軍隊“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女。”
137、雷:通“擂”;敲擊。動詞。“擂鼓大震,北軍大壞。”
138、儽:通“累”;堆矗,積累。動詞。“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139、累:通“摞”;捆綁犯人的大繩子例句中作。捆綁。講,與“臣”一起指。俘虜。“君之惠, 不以累臣釁鼓。”
140、累累:通“壘壘”;形容墳墓一個連著一個的樣子。形容詞。“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141、離:通“罹”;遭遇。動詞。‘離騷’者,猶離憂也。
142、栗:同“栗”;發抖。動詞。“栗深林今驚層顛。”
143、簾:同“奩”;女子梳妝用的鏡匣。“名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144、列:通“裂”;分裂。動詞。“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145、脟:同“臠”;切成塊狀的肉。名詞。切成塊狀的肉。名詞。
146、廩廩:通“懔懔”;危懼的樣子。形容“而直為此廩廩也。”
147、陵:通“凌”;凌侮。動詞。“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
148、流離:同“淋漓”;霑濕的樣子。形容詞。“兩股間膿血流離。”
149、隴:同“壟”;高地。名詞。“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50、錄:同“碌”;平凡,乎庸。形容詞。“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文言文通假字】相關文章: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0-24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07-28
文言文中常見的通假字12-26
文言文通假字復習大全07-25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總結07-21
2022史上最全的文言文通假字10-21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現的通假字總結11-01
高考語文文言文復習常考必考通假字03-28
木蘭詩中的通假字06-21
過秦論通假字有哪些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