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文言文原文解析

時間:2022-09-24 20:53:09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文言文原文解析

  原文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文言文原文解析

  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翻譯

  孟子說:“制造車輪、車廂的工匠能告訴人規矩,卻不能使人變得巧妙。”

  解析

  德國哲學家康德有一段對于歌藝術的分析正好可以借來發揮孟子的這一思想。

  康德說:“盡管對于詩藝有許多詳盡的詩法著作和優秀的本典范,但人不能學會巧妙地做好詩。”以大詩人荷馬為例,他可以教給人以作詩的方法、韻律等,但絕不可能教會第二個人也寫出他的那些偉大詩篇。因為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的那些想象豐富而思致深刻的意象是怎樣涌上他的心頭而集合在一起的。”(參見《判斷力為批判》)第47節)

  簡單說,詩藝也罷,能工巧匠的手工藝技巧也罷,都只能教會人規矩法則而不能教會人如何去“巧”。而規矩法則僅僅是及格線,要想真正“巧”起來,關鍵還在于自己勤勉努力地去摸索,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所謂“熟能生巧”,都離不開各人的體悟。這也正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的意思罷。

  既然如此,當然也就只有看自己的了。

  讀解

  這也就是說,其實所有統治者都懂得要愛民,就象人人都懂規矩一樣,但很多人卻不懂得怎樣真正地去愛民。而不懂得怎樣真正去愛民,就不懂得選擇行為方式。這個“巧”字,就是選擇什么樣的行為方式。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文言文原文解析】相關文章:

《孟子·盡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09-28

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04-09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原文及譯文09-25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文言文07-19

孟子梁惠王章句原文及翻譯03-29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節原文翻譯11-30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節原文附譯文09-27

滕文公章句下第五節原文及翻譯01-02

孟子離婁章句中原文及譯文合集03-23

《莊暴見孟子》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 | 婷婷激情综合五月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登录 | 天天爽一区二区三区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文言文原文解析

  原文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五節》文言文原文解析

  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翻譯

  孟子說:“制造車輪、車廂的工匠能告訴人規矩,卻不能使人變得巧妙。”

  解析

  德國哲學家康德有一段對于歌藝術的分析正好可以借來發揮孟子的這一思想。

  康德說:“盡管對于詩藝有許多詳盡的詩法著作和優秀的本典范,但人不能學會巧妙地做好詩。”以大詩人荷馬為例,他可以教給人以作詩的方法、韻律等,但絕不可能教會第二個人也寫出他的那些偉大詩篇。因為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的那些想象豐富而思致深刻的意象是怎樣涌上他的心頭而集合在一起的。”(參見《判斷力為批判》)第47節)

  簡單說,詩藝也罷,能工巧匠的手工藝技巧也罷,都只能教會人規矩法則而不能教會人如何去“巧”。而規矩法則僅僅是及格線,要想真正“巧”起來,關鍵還在于自己勤勉努力地去摸索,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所謂“熟能生巧”,都離不開各人的體悟。這也正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的意思罷。

  既然如此,當然也就只有看自己的了。

  讀解

  這也就是說,其實所有統治者都懂得要愛民,就象人人都懂規矩一樣,但很多人卻不懂得怎樣真正地去愛民。而不懂得怎樣真正去愛民,就不懂得選擇行為方式。這個“巧”字,就是選擇什么樣的行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