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通用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么事跡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1
XX,福建省慈音愛心服務中心主任。她發起創立“愛心大使XX陽光聯盟”,發動社會愛心人士為貧困人員提供幫助。幾十年來,她常年奔赴貧困山區和街道社區,積極開展助孤、助老、助學、助醫、助困、助殘、救災等各項公益活動,受助人數達5000多人次(含10多名白血病患者)。
疫情期間,為了讓武漢的白衣戰士避免感染,她組織愛心人士開展募捐活動,將募集到的款項都用于購買口罩。
為了讓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的一線白衣戰士在武漢放心工作,她從二月底開始,四處購買愛心物資。在“護士節”到來時,她率領愛心人士到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慰問援鄂凱旋歸來的白衣戰士,向她們捐贈價值13萬元的護膚品、茶葉、土特產和水果等慰問品,受到了醫院領導、護士的由衷稱贊。
大年三十,她與女兒一起到人手比較緊張的鼓山社區,為社區居民量體溫,進行防疫抗疫科普宣傳,緩解了社區工作人員的防疫抗疫工作壓力。
她還尤為注重對特困群體的.關愛幫扶。疫情期間,她滿載口罩與慰問品驅車到閩候白沙灣馬坑村,慰問剛出院的95歲的老地下黨員和85歲的公益圖書管理員;還到福清江厝鎮雙嶼村慰問三個特困高齡老人,向他們發放口罩和慰問品;到龍巖市兒童福利院、社區,將大量愛心口罩捐獻給福利院的殘疾兒童與社區的廣大居民;到晉安區第七中心小學(該小學80%的學生是農民工子弟,20%是留守兒童和特困學生)慰問在疫情中堅持開展教育工作的全體師生、保安人員、保潔人員等,每人分發禮品三份,人數達2500多人。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2
站前社區地處火車站、汽車北站交通樞紐,流動人口大,人員結構復雜,老舊無物業小區多,在疫情“大考”面前,XX深刻認識到防疫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為使防疫工作有序進行,她立即將“八閩第一站”(晉安區及茶園街道建立的黨建聯盟機制)轉向居民區,在轄區內設立11個黨員先鋒崗,向來往居民宣傳防疫知識、檢測體溫、登記造冊等,每日最早到最晚走,身體力行,扎實當好居民的“守門人”。她還創新方式,提供管家式的“金牌服務”,保障隔離點日常生活需求。
為全力織密織牢站前社區摸排網,XX迅速聯系轄區的三家派出所,摸排了20家酒店旅社與物業,通過微信群實現信息聯動,確保摸排工作的實時性;另一方面,她積極聯系鐵路相關部門,拿到了詳細資料,確保摸排工作的有效性;她還積極聯合轄區段警,對轄區的出租戶進行深度摸排,確保摸排工作的全面性。她用有效的措施加固了站前社區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XX的工作時間通常持續到深夜,她是深夜的逆行者,時常會在深夜為非重點疫區的滯留人員協商解決賓館住宿等問題,又時常在深夜為重點疫區來榕人員做好隔離手續,并送至隔離點。
待新冠疫情有所緩解后,她又著手安排招募志愿者,并親自帶領他們深入到“八閩第一站”,維持車站的候車秩序,提供幫扶、咨詢等志愿服務,并協助來榕旅客填寫e防控相關信息,守住進入福州的'“第一道”防疫關口,有效提高了車站的運轉。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力量,XX作為社區治理的“領頭雁”,盡情揮灑著巾幗婦女的風采。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3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荊州一醫醫護戰士輪番上陣,不畏風險,逆風而行,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經外科副護士長XX娜,2月21日,進入隔離三區負責護理工作。隔離三區分為三個樓層,有25名護士,都是從各個護理單元抽調出來的護理骨干,XX娜團結帶領這群兄弟姐妹們,用仁愛之心與患者一道共同抗擊疫情。
因為病毒的傳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發病。21日,父女兩人,想住在一間病房里,可是根據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規范,患者一個陽性,一個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間病房,面對這種情況,護士長XX娜反復給患者做工作,耐心對患者講解分開收治的重要性,最終患者表示理解,并接受分開在兩個單間病房里。
一天,患者劉大姐反饋病房電視不能正常觀看,XX娜在后勤人員的電話遙控下,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調好了電視。這一刻,聽著患者小孩似的歡呼,看著患者歡笑的面龐,XX娜也開心的笑了。在與劉大姐的交流過程中,XX娜了解到劉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親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離,母親在醫院重癥監護室治療,在重重的打擊下,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劉大姐心理負擔太重了,在掌握了這一情況后,XX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劉大姐,跟她聊上幾句,了解一下她的心理動態,樹立了她戰勝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于食堂提供的飲食不合習俗,后來,護士們為他點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還是“吃不飽”,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為他送來了愛心午餐,此時正是中午12點多鐘,支助工友、隔離區外勤人員都是最忙的時候,還沒吃午飯的XX娜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決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遞員,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來他們為丁先生準備的愛心午餐,送到隔離病區丁先生的手中,XX娜了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會給他送一次愛心餐,為此,專門預定了志愿者,使這份特殊的愛心能夠每天按時到達丁先生的手中。
XX娜說:“我們每天的工作雖然很繁瑣、很勞累,但對患者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希望。除了給患者最好的醫療護理,還要和他們一起互動,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從而增強抗疫心勝的信心。”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4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XX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后,剛解除隔離觀察的XX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XX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XX毫不猶豫地沖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著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XX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后,“光想著怎么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XX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XX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癥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XX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癥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XX和醫療團隊采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后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回歸家庭和社會。”XX說,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并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于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托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XX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XX愛人在安排。
XX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后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XX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里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5
XX,2002年參加環衛工作,從此成為環衛行業的一分子,現任福州市東飛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水車駕駛員。多年來的`環衛車輛駕駛工作,使她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她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為環衛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環衛工人義不容辭奮戰在一線,XX就是其中一位。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放棄了新春佳節與家人團圓,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在完成作業任務的情況下,還對路段進行全面消殺噴灑,將消殺做到細致化、常態化。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從無怨言,始終以大無畏精神沖在防疫第一線,頂風冒雨,恪盡職守,默默奉獻。她說,在疫情面前,要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得再細一點、再實一點、再密一點,為民眾守護好這道安全防護網。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6
深夜1點多,護士站的電話鈴再次響起。“患者的`檔案請快點傳來,人命關天。”值班醫生XX的語氣有些急促。
ICU夜班一組10人,7名護士、3名醫生。其中,護士負責衛生消毒、標本統計、執行醫囑等,還要隨時觀察病房需要;醫生則根據病人情況實時研判,調整診療方案。
值班醫生要一直待到早上8點半,趁回清潔區喝水的間隙,記者和值班醫生XX聊了幾句。“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過去了就好。”XX今年40歲出頭,從正月初一忙到現在,還沒回過家。他說:“很想念老婆孩子。”
護士文媛說,有一次患者情況危急,張醫生來不及做好全套防護就沖進了病房。XX說:“我小時候3000米跑得特快,身體底子好,我這樣‘百毒不侵’的'人就該沖在前面。”
對自己“寬松”,對別人卻很“嚴苛”。在ICU采訪的時候,XX幾次催促:“你們記者在ICU待著太危險,快點回清潔區吧,我們不放心。”
每一位重癥病人的康復背后,是醫護人員的傾情付出。金銀潭醫院已累計出院近1200人,治愈率穩步提高。
當晚臨近12點,記者見到一位穿著綠色格紋衣服的老年患者,他面帶笑容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剛來時王老病情很重,一說話就喘。”負責照顧的護士說,近來他的狀況有所好轉,能開玩笑了。
凌晨3點多,下一班護士們正準備進病房。雨聲仍急,燈火通明,看不清他們的面龐,只聽到一句齊聲的“加油”。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7
配制試劑、提取核酸、核酸擴增、核酸檢測、報告分析……
2月24日,在潛江市疾控中心僅有10多平方米的負壓實驗室內,XX穿著“武裝到牙齒”的密閉醫學隔離服,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XX是陜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技師,有著豐富的微生物檢測經驗。與病毒近距離接觸,這樣的工作每天都要持續上十個小時。
面對疫情,陜西省第一時間馳援潛江,XX便是第一批抵達潛江的病毒檢測專家之一。1月31日凌晨1時30分,包括XX在內的陜西省疾控中心5名專家抵達潛江后,稍事休整便進駐潛江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實驗室,開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隊長劉東立是陜西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所所長,傳染病控制副主任醫師,曾參與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應急處理,有著豐富的流行病學、微生物實驗室檢測經驗。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原,檢測試劑極不穩定,經常會出現結果異常,無法判讀。儀器也時有故障,影響到檢測工作進度。劉東立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帶領團隊反復試驗核對,排除儀器故障,經常工作至凌晨。經過多次摸索,終于優化了檢測試劑,為防控工作贏得寶貴的時間。
在檢測工作中,病例樣本采集、核酸提取兩個環節最為關鍵,而病毒若通過氣溶膠溢出極易感染檢驗人員。“在這兩個環節中,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必須堅持做完檢驗,忍到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檢驗員游帥喬說,把病毒核酸提取出來后,加入反應體系,再利用儀器將病毒核酸數量進行放大擴增,分析檢測結果,判斷樣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狀病毒,一批標本按檢測程序順利完成需要近6個小時。
“實驗室里每個人筋疲力盡,但從來沒有一位同事喊過累。”游帥喬說,只要能準確地檢測出結果,能為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如今,這群來自陜西的專家已經在潛江戰斗了25天,他們用專業、敬業贏得潛江人的敬意。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8
XX長期關注公益事業,積極參與省市區婦聯組織的貧困兩癌母親救助活動,連續5年共捐款3.8萬元。連續10年帶家人前往兒童福利院看望孩子們,并向福利院捐款捐物計5萬元,幾年來捐助失學女童18名。積極參與市工商聯組織的三老結對幫扶、晉安區慈善總會及福建省曙光救援中心等機構共捐款15萬元。疫情期間,XX組織公司員工及黨員捐款捐物2.16萬元,用于購買防護用品,并在第一時間送到晉安區衛健局,同時還組織公司全體黨員購買鮮花、禮物等上街慰問抗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及交巡警、輔警、環衛工等。
作為福州市女企聯常務副會長,她積極組織女企業家捐款捐物(捐款總額11.19萬元),其中6.76萬元捐給福州市紅十字會,4.43萬元用于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并購買女性安康特殊險,XX本人捐款5000元現金。XX還參與福建省攝協、福州市攝協及晉安區攝協組織的捐款活動,省市區共捐款20萬元,全部轉至武漢紅十字會,XX捐款5000元現金及5000元物資。疫情期間深入抗疫一線拍攝100多張照片,記錄抗疫故事,助力抗疫宣傳工作。
面對疫情和生產的雙重考驗,XX一邊督促企業做好防疫工作,一邊帶領全體企業員工積極推進復工復產。同時她還心系女企聯的各個企業,關心她們的復工復產工作,積極走訪企業,幫助反映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市女企聯與市金融局等部門對接,幫助企業渡過資金周轉的暫時困境,為企業盡快復工復產、走上正軌,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疫三八紅旗手集體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抗疫集體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9篇)11-15
建筑單位抗疫先進集體事跡材料(精選5篇)05-09
抗疫先進事跡材料12-29
個人先進抗疫的事跡材料12-24
物業抗疫先進集體事跡材料范文(通用6篇)01-10
個人抗疫先進事跡材料11-15
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17
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精選8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