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的實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1-06-13 10:07:43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關于下鄉的實習心得體會

  實習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或者說當學習告一段落的時候,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學需要或應當如何應用在實踐中。小編與讀者分享下鄉的實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關于下鄉的實習心得體會

  下鄉的實習心得體會1

  近期,多次下鄉調研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因為業務范圍的關系,沒有在本單位的消息報道上全面反映看到的和聽到的,只是寫了一點的本職工作情況,其實還有許多感想沒有表達出來。

  在基層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不僅僅是有關計劃生育的事情,留在腦海里印象最深的是農村的新面貌、農民的新生活、農業的新發展。我們知道,這一切是各級黨委、政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踐行科學發展觀,努力為廣大群眾創造幸福安康生活的真實寫照,是群眾享受社會發展成果的具體體現。而多年的下鄉,讓我對過去甘肅的農村和現今的變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滄桑巨變,感受在心。前天,省人口委有關領導給職工傳達了徐省長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系列成就報告會所作的首場報告主要精神,更讓我認識到甘肅是一個發展潛力和困難都比較大、優勢和劣勢都比較突出的省情,也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幾十年來形成的“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肅精神的不屈不撓。現結合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農村有了新面貌

  今年初,省人口委總體安排部署,建立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示范化基地,各地計生協會積極協助,一同創建。每次進村,看到了各村的人口文化大院和生育文化長廊建設卓有成效。每到一村,迎面印入眼簾的首先是生育文化長廊,醒目的彩繪、豐富的內容,引人入勝。細看,圍繞人口和計劃生育中心工作,以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優先優惠政策、生殖保健知識為主,結合農業生產技術、信息、鄉風文明建設的文字賦予感染力。感觸很深的一點是:8、9月份下鄉看到的要比6、7月份看到的更好,說明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兄弟縣(區)之間的學習借鑒十分密切。集貿市場、社區街道“以房管人”的措施,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起到了重要作用,計劃生育政務公開欄則彰顯了“陽光計生”的透明,各地計劃生育協會工作的發展確實是看得見的。我們感到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群眾的精神追求日漸豐富。隨處和農民朋友聊天,都能感到他們開朗達觀的

  生活態度,對自己發展生產、營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農村確實有了新面貌。

  最打動人心的一件事:安定區為計生“兩戶”考上大學的子女發放獎勵金,專科6000元,本科8000元,在當地反響熱烈,計劃生育等政府部門的行為順應了群眾望子成龍的渴望。

  二、農民有了新生活

  無論是在經濟較好的河西地區、還是經濟相對欠發達的中部地區,我們都感受著農村的變化和發展,看到了與過去大不一樣的農民生活。

  在安定區巉口鎮趙家鋪村,我們走訪了幾戶群眾。楊秀珍,女,63歲,生育兩男一女,現在二兒子家生活。二兒子夫婦外出打工,生有一子,現一歲多。居住著二層小樓,面積430平方米,其中人口居住面積210平方米,后院養殖牲畜面積220平方米。在與她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她不但對計劃生育政策很熟悉,而且對教育、衛生等各方面的政策都十分了解,聊到最后,她情不自禁地說:“現在的政策好得很,共產黨對我們老農民真個好得很,我們的日子真格好過了,娃們上學花錢少了,種地不交稅,還有補貼。計劃生育讓少養娃娃,大人負擔輕了,日子比原來好過得很了!”她的話引得我們不時與她一起歡快地笑著。

  與多年前的定西相比,這里逐漸呈現出“路寬了、山綠了、群眾生活改變了”了的新景象。

  三、農業有了新發展

  農村的新發展,讓農民的日子過好了。調研的.過程,我們偶爾也會問一些農村產業發展方面的情況。山區農民地多,但產量小,川區農民地少,但產量高。根據這一情況,各地黨委、政府在充分掌握市場信息的前提下,與群眾商量,共同探討,引導農民種植適宜本地的作物,或以種糧為主、或以種經濟作物為主,

  使農民們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加上農業減免賦稅和發放補貼的政策,使得農業逐步走上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那些很具規模的蔬菜大棚、一望無際的莊稼地,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存在的問題:基層計劃生育工作者一致反映,現如今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的建立,讓計生工作者同群眾的關系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有了極大的改善。但是,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化,一些制度在連續性上存在保障問題。如:安定區今年為計生兩戶子女考入大學發放獎勵金的“成才工程”,共發放130多萬元,年年發放,縣、鄉財政很吃力,承擔不起等等。總之,工作中最大的困難就是“缺錢”的問題。

  或許調研的過程還不夠細致,調研的內容還不夠全面,但感想和體會卻是深刻的、真切的。

  下鄉的實習心得體會2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而隨之而來的競爭也非常嚴峻的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型人才。時代賦予人才新的定義: 不僅能夠駕馭新科技,具有創新意識,更要有將科技應用于實踐的能力。作為社會上的一人,我們應該與時俱進,科學和文化共同發展。

  但是,再看看我們,只是被禁錮在四角高墻內,捧著"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古訓,做著日后 事業有成,飛黃騰達的白日夢。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教育制度還有我們本身使我們缺乏勇氣走出象牙塔,去接受實踐的檢驗和社會競爭的洗禮。在這樣一個知識與實踐完全脫節的環境里,我們又有什么資本去談成才、談競爭、談事業?時代證明,歷史證明,我們的自身狀況證明:我們唯有面對社會,才能心平氣和地作出一些選 擇,才能確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目標。

  今年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日子早已遠揚,回顧起來,至今仍歷歷在目,感觸良深,在這次社會實踐中不斷經受鍛煉,在短短的幾天日子里,其活動內容之豐富,場面之感人,百姓之熱情,都讓我們每個青年志愿者都難以忘懷。

  初次穿上那印有淮師青年志愿者的衣服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我的心里異常興奮,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也許,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經受較先進的大學文化生活的洗禮之后,我重新回到農村,所有的見聞感受看法,不像以前那般膚淺浮躁,而顯得更有理性。當我們生物系暑期社會團到達目的地——金湖縣涂溝 鎮,首先由專家給涂溝鎮的養魚大戶進行常見魚類疾病的咨詢,然后我們又對這些漁戶進行面對面交流和問卷調查,并向他們贈送了關于養魚技術的書籍光盤等,我們還用帶去的儀器給水產養殖戶水塘里的水以及周遍的土壤進行測試,并指導養魚大戶給魚類常見疾病用藥,受到當地農民的一致好評。

  在涂溝鎮的諸多的所見、所聞、所感,在我心里久久回蕩,萌發了許多融入自我觀點的意念,既體會:我覺得不管以哪類形式,黨和政府組織科技教育下 鄉活動應大力推動,因為它是受的、有影響、有成效的,這種活動對我們大學生自身也很有幫助,它不僅讓我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提高解決和認知能力,更讓我提高了服務的素養和意識。

  此次活動的開展,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冶煉了情操,加大了我們與社會的接觸面,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們的學習、就業、創業的激情。使我們認識了自我,對生活、對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

  總之,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在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了提高。實踐證明,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 個重要途徑。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實踐成才,刻不容緩的“走出去,到農村、工廠、社區去”,發揮知識技能優勢,開展各項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發展,在活動中提升自我。”

【下鄉的實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三下鄉實習心得體會02-25

精選下鄉實習報告四篇06-10

精選下鄉實習報告4篇05-30

暑假三下鄉實習心得體會01-11

三下鄉心得體會_實習報告03-08

下鄉支教心得體會03-16

下鄉走訪心得體會04-05

三下鄉實習心得體會3篇01-11

暑假三下鄉支教實習心得體會01-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免费玖玖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制服丝袜第一页在线播放 | 一级特黄录像免中文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