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作文講評的心得體會
小學作文教學實際是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分享了小學作文講評的心得,歡迎閱讀!
小學作文講評的心得1
作文的指導、批改、講評是小學作文訓練教學的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是相互作用、緊密相連的。在作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除了要認真進行作前指導外,必須緊緊抓住“作文批改”和“作文講評”這兩個重要環節。造成學生語文水平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講究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不重視作文批改后的講評,則是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作文的講評是指導工作的升華,是批改工作的綜合、繼續,是一個把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講評既是對學生這次寫作活動的經驗總結。
這堂作文講評課是建立在課文《綠毛龜》的學習基礎上的。在范文的學習中有意識地歸納文章的內容,指導寫作的方法,再讓學生學習課文的寫法來寫一篇習作。這件講評課就是以此為基礎,圍繞制定的教學目標,然后著手進行教學的。
一、 講評以前充分準備 。為了使講評課有的放矢、針對性強,我首先作好批改記錄,在批改作文時,我注意分門別類搜集各方面的典型例子,認真作好批改記錄。就學生的選材、結構、譴詞造句、錯別字、標點符號等存在的問題,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研究,抓準主攻方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經過批改我發現本次作文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學生沒有運用修飾手法使小動物生動、具體。我選擇這個典型問題,挑選一篇在寫作方法、譴詞造句上不夠到位的文章,在課堂上讓學生先在練習紙上自行點評、修改,再指名上投影展示并講評。這種講練結合的方法能讓學生學習的更扎實。
二、講評課上積極引導。上好講評課的關鍵在于教師的積極引導。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所務惟在啟發導引,使學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又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講評課不要“一言堂”,唱“獨腳戲”,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善于看、善于聽、善于想,還要啟發學生邊看、邊聽、邊想,指導學生開展討論:有些作文或片段好在哪里?為什么好?有的作文或片段毛病在哪里?為什么會出毛病的?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作文實際談心得體會。要看到學生的進步,加以鼓勵,適當指點。
三、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興趣是內在的動力,是影響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直接因素。學生中作文水平比較高的。他們作文寫得好的原因,都跟興趣有關。學生在寫作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一旦對作文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有了一種克服困難的動力。講評課上,教師推薦學生的優秀習作或是基礎較差的學生有明顯進步的作文,甚至他們作文中寫得好的某個段落或某些句子,都將大大增強他們作文的興趣和寫好作文的進取心,為此,我在講評時,給學生提供的是本班學生好和一般的作文各一篇,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激活學生們的習作興趣,大大改善習作現狀。
四、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學會修改。講評課上是引導學生學會比較的好機會。小學生進取心還是很強的,絕大多數愿意把文章寫得好一些。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文章寫得不像樣,他們心里很著急,視作文為畏途,或向教師請教作文的“秘訣”是沒有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向他們推薦些好作文,先引導引導他們學會欣賞,依靠集體的智慧,共同討論,集體點評,培養學生能力,集體講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靠自己的智慧總結出所寫文章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是培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首要一環,學生通過之前的集體講評,學會了修改的方法,會運用修改方法改正自己不足,取長補短。通過操練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修改,還學會了思考,無須老師多講,在自己的操作實踐中對如何寫好作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種提高,不僅僅是寫作能力,而且對品詞品句等語文綜合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這節作文講評課,我從實際效果出發,針對學生作文中的優缺點認真進行講評;并在講評以后,讓學生做些必要的練習,以提高講評的效果。我想: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學生的習作能力就可能會有較快的提高。
小學作文講評的心得2
11月4號,深秋時分,懷揣著一份學習的心,我們在原校長的帶隊下來到焦作焦東路小學參加“焦作市習作講評課研討會暨省小語校本教研工作經驗交流會”。
聽了三位老師的課,我感覺作文講評確實需要做的很多,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作文講評做到肯定優點
趙佳老師執教的《父母的愛》的講評課上,將好的段落以及小作者的名字呈現在屏幕上,讓同學們賞析,相機指導寫作方法,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生路小學的楊洋老師執教的《我喜歡的小動物》中,給學生頒發的各具特色的獎項,如:“最佳作文獎”著重于語言的簡練,“最佳題目獎”(極具特色的題目)、“最佳上鏡獎”(草稿中配有精美的插圖),“妙語連珠獎”(修辭美)“惟妙惟肖獎”(專注小動物的外形、動作等來寫),“最佳構思獎”(順序清)在辦法獎項的同時,出示這些孩子的段落賞析,讓學生明白每個獎項的意義。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也是給其他孩子寫作之路某一方面特色的指引。
二、指導修改,找不足
博愛秀珠小學的韓莉老師,在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方面,首先,從段落賞析開始,理出寫文章時應注意的幾點,以講故事的口吻進行敘述,采用適當的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也可以采用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通過修飾性詞語的使用,或加入合理的想象,讓語句更生動形象,讓所述物品躍然紙上。
其次,尊重孩子的對文本的理解,提出修改要求:從“讀”入手,接著“想”(想一想,這個判斷有什么不足之處?你有什么修改建議?),最后是“改”(使用規范的修改符號用紅筆修改)在修改方面從修改錯字、標點、病句入手,再添加修飾性的詞語或想象,讓文章更生動、具體、有趣。小組合作,在展示,學生們在合作中學習,在展示中互相補給,值得體現出: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
三、多元化的評價
作文講評,不能局限在老師一個人的力量。同學的評價—在本次作文講評課中,課堂中,學生生對同學的`評價,中肯,公正,合理,而且孩子們彼此之間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可以看出平時老師對學生賞析的知道是養之有素的,教育是一種循序漸進,逐漸提升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培養亦是如此。
其次,焦東路小學的趙佳老師,把學生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引入課堂,讓孩子們再次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們也有感而發,表達心中對父母的感恩,推動課堂進入精彩。
“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作文是寫出來的,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本次聽課學習帶來的收獲,也將為我的課堂注入新的養分。都是學生的進步在與積累與不斷的學習,老師亦是如此。
小學作文講評的心得3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語文名師工作室第十次活動聽課學習,一共聽課六節,都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課本上的習作訓練。聽完六位老師的授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習作指導課,激發興趣尤為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習作的小主人,如果學生都無興趣參與,習作指導課將是一個空殼。幾位老師都非常注意激發學生興趣,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我最欣賞他們課前創設情境導語,結合身邊真實的情景,靈活的引入課堂習作內容。學生一下子找到自己說話寫話的方向,情緒高漲地進入課堂,不像我們平時的作文課,老師簡單枯燥地讓學生讀一讀習作要求,自己講一下要求,學生就動筆作文,結果許多學生覺得無話可說,有的學生胡編亂造幾句。時間一長,提起作文,學生就“頭疼”。幾位老師的教學語言幽默風趣,教學機智非常靈活,大膽放手,將說話寫話的權利放給學生,給予激勵性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參與度達到了百分百。
二、 習作指導課,應重視方法的遷移和運用。
反思我們平時的教學,老師分析了不少,也講了不少的表達方式?墒,怎樣真正應用到作文實際中,達到學以致用,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幾位授課教師,都結合課本片段、下水作文片段,認真指導學生讀片段,分析片段,自主性發現片段的表達方式,再模仿片段寫法,真實地表達。從指導寫作到評改作文片段,始終沒有離開方法的遷移應用效果的分析。發現學生的寫作漏洞,老師及時引導,點撥,使學生作文一步步達到生動具體的程度。我想,以后的作文教學,要注意閱讀與習作相結合,要結合課文表達方式,鼓勵學生大膽應用。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本體性教學目的'。
三、 注意詞語積累與習作相結合。
平時的課堂教學、課外閱讀中,學生積累了不少好詞佳句。 學生寫作文之前,如果老師根據需要,給出部分好詞語,讓學生選擇性應用到作文中,作文詞匯豐富,加之表達方式的遷移應用,學生作文就不會干巴巴,語言表達必然優美動人。幾位老師都重視提供詞語,讓學生選擇應用。其實,我覺得更應該重視平時的閱讀積累,鼓勵應用平時知道的詞語,學生才不會那么死板地只會用老師給的詞語,應該提醒學生大膽應用平時知道的詞語,可以讓學生說說哪些詞語適合這一方面的描寫,盡量應用。
通過這次聽課學習,我受益匪淺,今后的習作指導課中,我應當多一些鼓勵性評價。在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每一塊的指導中,要盡量做到具體到位的指導,注意課文表達方法的遷移應用,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還要注意平時多練筆,讓學生有語言表達的機會。
【小學作文講評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作文講評教案11-03
作文講評實用教案08-26
地理說講評心得體會范文08-03
小學語文試卷講評教案設計09-28
試卷講評的教案02-28
日記講評模板10-02
我不想的作文講評教案06-11
作文講評課教案及范文05-17
高中作文講評課教案05-17
作文講評課教學反思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