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環保教育心得體會
小學生教育是教育的基礎階段。小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有權利知道他所處的環境狀況,有義務成為美好環境的締造者和維護者。因而,從小學開始,實施環保教育,使他們具備環保的意識與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大部分是通過環境的潛移墨化作用和影響獲得的。
試想想,如果一個小學生果皮亂扔, 到處是臟水、垃圾,家長、老師熟視無睹,孩子耳聞目睹,長大后又怎么會成為一個愛護自然、愛護環境的人 呢?所以,要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必須充分發揮環境教育的作用,兩者相互滲透,即在進行各項環境創設時 要處處考慮安排環保教育的內容,而進行環保教育時,要充分利用學校周圍的環境,發揮其特殊作用。 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好奇多問,活潑好動。而我們進行環境布置時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觀點代替幼兒的觀點,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兒的眼光,特別是在環保教育時,如果只講大道理,孩子們難以理解,收不到教育效果。 環境創設如何適應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呢?
(一)要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環境布置要讓幼兒易于理解,所以,設計時要圖文并茂,以畫為主 ,并且運用各種材料,特別是廢舊材料。如設計墻報《創建綠色樂園》,就用了掛歷紙、舊竹簽、棉花等多種 材料,使用淺顯易懂的圖案,力求做到色彩豐富、圖文并茂來吸引學生。設計環保教育內容應該以幼兒熟悉的 小草、小花和喜聞樂見的動物為主,這樣容易使小學生產生親切感,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二)要以小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畫面應該帶有童趣、童真,拉近與幼兒的.距離。如設計小學生在花叢 中蕩秋千,這樣既有童趣又具環保特色,小學生活潑好動,老師可帶領學生到設置的生態環境中親自栽種植物、 喂養小動物。又如在課室環境布置中,可讓幼兒一起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參與制作,這樣,小學生在操作中學習, 產生興趣,自然而然地增強了環保的意識。
(三)要以小學生的情感為出發點。環保教育要在幼兒面前顯現最美好的畫卷,讓學生置身于最美麗的情境 之中,從而培養和激發幼兒熱愛世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別是創設環境時,應以各種手段提高其藝術 性,讓學生生活在充滿自然、和諧色彩的世界里面,將來長大才懂得去愛、去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