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題習慣數學的教學心得

時間:2021-06-15 11:09:17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題習慣數學的教學心得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更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習慣要著重從頭培養,才能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比如課前準備的習慣,專心聽講的習慣,勤于思考的習慣,敢于說的習慣,認真寫的習慣等等,需要培養的習慣很多,但有一種習慣往往被別人忽略的——認真讀題習慣的養成。讀題是審題的前提,是解題的基礎。通過讀題,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理清條件與問題,明確條件與問題的種種聯系,使要解決的問題在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印象,為解題作良好的鋪墊。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讀題方法和習慣,很有必要。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題習慣數學的教學心得

  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由于年齡比較小,識字量較少,而閱讀理解能力和生活經驗又有限,再加上在思維方式上與成人也不同,所以讀題及對題意的理解就成為了部分孩子學習上的攔路虎。我們可以發現,不少孩子本身很聰明,學習也很認真,可是一獨立做題就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錯誤,下來單獨詢問,其實孩子是會做的,只是在讀題上出現了問題,才導致了錯誤。這個問題看似不嚴重,但是,卻足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經過認真分析發現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1.漏讀。

  2.只讀了題目要求的前半部分,剩下的不讀了,或看到了卻沒在意,導致孩子在做題時只完成了題目要求的一部分。

  3.有的孩子對題目中的字都認識,但對題目中某些字、詞的意思不理解。因此,作為教師,從低年級就要著手從培養孩子良好的讀題習慣抓起,為孩子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如何來培養低年級學生認真讀題的習慣呢?

  一、相信學生,多給他們讀題的機會

  剛入學的一年級,識字量很少,在最初一段時間由老師或家長為其讀題,這樣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小學生的依賴思想,這是難免的。但是當拼音教學告一段落后,我們便可應該把讀題的權利交還給學生,千萬不能因小學生讀題速度慢或拼讀出聲而越俎代庖,一包到底。因此,在我們的練習中,要考慮到這一點。對于學生不認識的字應加上拼音,讓學生拼出字,然后讀出字詞,并引導他們自己理解題意。這一點語文教師會很注意,但是數學教師便很“勤快”,這對以后學生讀題的能力是很不利的。所以老師不能貪圖省快而放棄了拼音這個工具。應充分利用拼音這個工具讓學生自己讀題解題。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老師更應該放手讓孩子去讀題,如果老師把題目的要求自己一手包辦,仔細地幫學生分析題目的要求,沒有讓學生養成獨自讀題的習慣,所以解決問題時,學生就會對要求一眼看過,不求甚解。在讀題習慣的培養上,我的原則是教師一定要做一名“懶”老師,該讓學生理解的要求,讀的題目一定要讓學生獨自完成,學會抓住重點的詞,逐步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因此,我們必須相信學生,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就會給你一個驚喜。

  二、教給正確的讀題方法

  讀題是培養審題能力的第一步,通過讀題,使學生明確題意,為進一步思考作準備。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讀題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確的規定,如可以大聲讀、輕聲讀、默讀,要讀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讀題方法的指導。

  解決音義,讀通。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少,認識生字是讀懂題的基礎。當我們教師呈現有文字的題目時,必須把學生不認識的字注上拼音,帶領學生認讀,把學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詞語適當進行解釋。

  認真仔細,讀準。很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經常憑經驗做題,所以對題常會一掃而過,就動筆了。而事實上題目并不是他們“經驗”里的樣子,題目的意思發生了改變。為了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字字出聲讀題慢”。低年級的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默讀能力,出聲輕讀、用手指讀能幫助他們不漏字、不添字,讀懂意思。同時,要求學生輕讀后再默看題,詳細理解題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讀題能力。

  咬文嚼字,讀懂題意。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詞或句,準確理解其表達的意義。如:一年級30人,二年級33人,一年級和二年級一起做游戲,平均分成7組,每組多少人?在反復讀題后,讓學生劃出關鍵字(和、平均),并理解和是讓我們求和要用加法,平均是讓我們分得一樣多要用除法,而且是先用加法再用除法。在最初可以讓學生先劃關鍵字,慢慢地讓學生試著說去對關鍵字的理解,從而培養其理解能力。

  三、高質量讀題—理解題意

  對題目意思能正確領會,還需要對題目進行正確、全面的觀察。心理學認為,觀察是人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它是知覺的高級形式。同時,觀察與思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觀察的過程中自始至終地伴隨著思維活動。低年級題目大多都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審題的能力,教師還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讀題就要求學生眼到、口到、手到。低年級題目大多都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在一些情境中,學生會去觀察與題無關的信息如白云、藍天等,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注意主要信息。在課堂上,教師要語言簡練明確,對學生的觀察要求要指向清晰,盡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價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學生就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畫面,然后再讀題,尋找有用的數學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在很多時候讀題不僅要求眼到、口到,要求手到。一是劃出關鍵字,還有就是在特殊的題型上更應該去動手。比如在解決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折折剪剪的過程中,理解題意,解決問題。如:把一張長方形紙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圖形?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圖形?等等。教師必須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折折拼拼,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題意,正確思考,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空間觀念。

  四、提高學生讀題的興趣

  當做練習有了一定的經驗,學生便有了憑經驗做題的貪懶思想,而忽視題的要求。在這時,我們不妨采用多種形式,變換讀題方式來刺激學生讀題,比如讓讀題最棒的小朋友當小老師為大家讀,當小老師是小朋友覺得最榮耀的事,因此大家都努力地把題讀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個。再比如開火車讀,分角色比賽讀等這些都是小朋友們喜歡的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題習慣數學的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心得:學生數學樂學習慣的養成訓練04-07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05-27

有關于習慣養成從小培養的論文02-18

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教學反思07-12

初一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培養計劃02-21

以養成習慣最珍貴為題的作文05-30

習慣養成在于有計劃的培養中論文06-29

課堂培養學生習慣教學總結12-08

課堂培養學生習慣教學總結11-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午夜爽爽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 三级a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久久 |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