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班會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明班會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明班會心得體會 篇1
首先,很感謝為這次主題班會的準備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同學!本次班會同學們都表現得很積極、主動,能大膽地暢談文明標準,樹立自己的形象,看你們自信的表情,聽你們充滿豪情的語言,我相信,大家的理想狀態一定能實現。
中國在歷史上,是世界公認的“文明之邦”、“禮儀之邦”的國家,是一直奉行“忠、孝、仁、義、理、智、信”等社會公德的國家。到了現代,在我們的身邊,你也總會看見那些談吐文雅,舉止謙和,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人。在我們的班集體里,也有不少文明小標兵、小衛士。可是令人惋惜的是,有個別同學不注意個人修養,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現象:有的課間活動瘋打,追逐;有的在整潔的地面上隨地亂吐,亂扔;還有的在雪白的墻上,印上一個個不光彩的手英腳櫻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合格的中國公民,我們該怎樣去做,才能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我們成為當之無愧的禮儀之邦的后代呢?我們是祖國的小雛鷹,文明之花在心中開放,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我們要做21世紀文明人。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飛向藍天,飛向美好的未來,做文明的我。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這是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然而,在當今時代不斷進步的同時,若在熱愛祖國與危害祖國之間,崇尚科學與愚昧無知之間,團結互助與損人利己之間,誠實守信與見利忘義之間,艱苦奮斗與驕奢淫逸之間,等等的這一系列榮辱界限在很多人心目中已悄悄模糊了。
其實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很簡單,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也許是一張紙的厚度,也許是一點耐心的等待,也許是一句善良的問候,更也許只是一個微笑。一言一行總關情,在不經意間,我們傳播著熱情,尊重,關愛和友誼,這就是講文明。這點點滴滴的贊美和欣賞,如甘霖似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要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必須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塊礦石,想要成為鋼鐵,必須投入熔爐接受烈火的冶煉。父母把我們送進學校,就是想讓我們在學校這個文明的熔爐里被煉成一塊純鋼。成績的好壞并不是最要緊的,作為家長,他們期望我們能健康成長,期望我們能在老師的教導下成為一個文明的人、一個優秀的人。他們不期望我們一定要成為棟梁,但我希望我們至少是一棵綠樹。無庸諱言,當今社會的不文明行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既然文明禮儀如此重要,那我們應怎樣做呢?其實,說到底,很簡單,就是以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心態,認真做好每一件看似最不起眼的小事。我們只要問自己一些最最簡單的問題,例如,我們是否明白一個學生的身份,怎樣才穿著得體?在升國旗時,我們是否能夠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在課堂上,我們是否能夠遵守課堂紀律,注重課堂禮儀,積極配合老師課堂教學?
在下課時,我們是否能夠文明休息?甚至我們是否已真正學會了走路,學會了傾聽?我們不妨每天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負責、認真地對待自己,對待這些小事,多做自我反省,那么每天都會有所進步,我們終能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提高素養,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怎樣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
試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面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文明班會心得體會 篇2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賢圣無處不在踐行著文明與禮儀。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愈加顯得舉足輕重。文明禮儀已然成為我們生活、學習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習禮儀知識,運用禮儀規范,對提高我們的自身修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是良好教養的體現。
在開學初,文明禮儀講座,使我獲益匪淺。
老師通過她細致的講解,為我們講解了作為二中學生方方面面的禮儀,幾乎涉足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校園禮儀安全方面,身體鍛煉等,都是我們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方面。通過這次的講座,我明白:得體的儀表會使我們精神煥發;見到老師一句親切的“老師您好”會給老師一天的工作帶來力量;一個會心的微笑會不知不覺中拉近我們與同學的距離;得到幫助時的一句“謝謝你”是他人的付出得到的最好回報。這一切的'一切,無形中都在體現我們作為學生的素養,讓我們以后的人生道路走上一條康莊大道。所以,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要求自己遵守文明禮儀,心懷感恩。
我試想,如果我們學生沒有學生的樣子,儀表不得體,說話不文明,行為不規范,覺得他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那么,我們的生活該有多么的糟糕,我們的班級該有多么冰冷。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又怎樣去安心的學習呢?所以,我認為這堂文明禮儀課比文化課還要重要,是入學教育最為關鍵的一課。
新的學期,新的校園,新的生活。我們每位同學懷著新的希望,踏進了校門,將在這里放飛我們的理想。讓我們一文明禮儀為伴,為我們的學習生活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做合格的高中生,做優秀的中華兒女!
文明班會心得體會 篇3
對小學生進行禮貌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講文明、有禮貌、重禮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需要,是他們個人內在修養的表現,也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人際交往的必備素質。如果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為習慣,將來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就能建立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要從小抓好這一教育,因為不僅關系著一個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更關系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為了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班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
這次主題班會總的來說是開得比較成功的。這次的活動目的是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須具備的美德;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繼承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把禮儀常規貫穿到表演形式之中,讓學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一些熟悉的禮貌用語,也能根據一定的場景正確地使用一些禮貌用語。學生覺得主題班會的形式很好,樂意參與到活動中來,連平時從不發言的學生也搶著說,搶著演,讓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后的一段時間,學生也能把禮貌用語常掛在嘴邊,文明之花開遍班級。
當然,也有小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只能堅持很短的時間,一旦沒有提醒,他們就會忘記,尤其是在上放學路上,不能主動向老師問早、問好。同學之間沒能禮貌相讓、使用禮貌用語。其實要真正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班級、開遍校園,不能只靠一節班隊課的,而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常抓不懈。
文明班會心得體會 篇4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12月15日我班舉行了“文明禮儀伴我行”的主題班會。此次活動的目是培養同學們做文明人,做文明事,增強少先隊員的責任感和自豪感。通過這次活動的展示和表決,學生們都有了責任感和榮譽感,讓我們知道了做文明人應該:語言文明,禮貌待人,不說臟話講普通話,用文明語等等。
通過這次班會讓我們學到了:
順手撿起的是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
有意擦去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更讓我們懂得了:文明也許是一張紙的厚度,也許是一點耐心的等待,也許是一句善良的問候,更也許只是一個微笑。一言一行總關情,在不經意間,我們傳播著熱情,尊重,關愛和友誼,這就是文明。這點點滴滴的贊美和欣賞,如甘霖似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陶冶著我們的情操,提升著我們的道德素質,促使我們茁壯成長!
想必每個人的父母和老師都曾經告訴過你們,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做人。做人就是做一個講文明的人。人要是不講文明,再富也會變成窮人,再聰明也會被人鄙視。有些人以為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
通過班會課,更進一步加強了同學們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最后,我們齊聲念出了簡短的文明宣言:“我們要向不文明現象宣戰,爭做文明學生,創建文明校園!”
【文明班會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生文明禮儀班會心得體會02-08
文明禮儀班會策劃方案02-11
愛勞動講文明樹新風主題班會01-13
文明禮儀班會主持詞01-10
文明班會主持詞開場白01-26
文明小學生主題班會教案02-14
文明小學生主題班會教案02-14
講文明·樹新風主題班會策劃書01-06
遵紀守法 做文明中學生班會設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