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范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次活動聆聽了李老師、吳教授等五位當下極具影響力的特級教師的精品課。
目睹了七位全國第二屆小學青年語文教學觀摩活動一等獎老師的精彩課堂,同時聽取了福建省普教室黃國才老師的《核心素養下的好試題與好教學》,李老師的《好課的秘密》等精彩講座。兩天半的時間,徜徉在一節節賞心悅目的課堂,聆聽大師高瞻遠矚、旁征博引的詮釋,一股股綿甜醇厚的佳釀不斷豐盈心靈的酒杯。下面談談我感受最深的兩點。
一、課前互動各具特色,彰顯教師智慧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也如此,對于彼此不熟悉的師生,課前互動顯得尤為重要。這十二節課中老師們一個個趣橫生的課前互動,讓他們的好課錦上添花,妙不可言妙。
北京特級教師王文麗老師執教《祖父的園子》,是這樣進行課前互動的:讓學生判斷“我是來自廈門濱北小學的老師”“我今年26歲”“我是一位很愛讀書的人”“我很喜歡跟孩子在一起”四句話是真還是假?并說明理由。在學生說明理由時相機引導孩子們要細心觀察,認真傾聽,用心領會。這樣不僅與學生拉近了距離,還不動聲色地交給了學習的方法。
執教《臨死前的嚴監生》的楊坤老師則設計了“猜猜我是誰”的小游戲。讓四位同學上臺,其中一位是大家推薦的班上最具表演天賦的同學,讓該同學根據畫面比劃動作,再讓另一位同學猜猜是誰,其中三幅圖分別為“孫悟空”“天線寶寶”“嚇死寶寶嚕”,這些都是孩子們很喜歡的人物和語言,學生搞笑的模仿動作,離奇的猜測使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隨即再出現一張楊老師騰空躍起的照片,讓孩子們猜他那時的心里活動,孩子們思維開始活躍,很巧妙地為后面根據嚴監生的兩個指頭揣摩其心理活動做鋪墊。
再如來自重慶的落應華老師在教學《窮人》一課時,采用與學生聊天的方式,分別出示了“嚴監生”“王熙鳳”“諸葛亮”“《橋》的主人公”,指名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在看似隨意的聊天中,通過聊小說,滲透學習方法;聊情節,概括主要內容;聊環境,揣摩人物心理。
短短的幾分鐘中,老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快速地消除了學生緊張的心理,帶著滿滿的自信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悄悄地進入課堂,無不體現了他們的智慧。
二、教材處理巧妙合理,彰顯教學藝術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表現是以深入地鉆研、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為重要前提的。本次活動中的名師們在處理教材方面獨具匠心,充分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師執教《剪枝的學問》,他的教學簡單樸實、幽默睿智。簡單到從頭到尾沒有一張幻燈片,只有一本書,一根粉筆。他的課又是如此豐厚,從新課導入到感知內容,再到品味語言,最后朗讀指導,每一個環節都在踐行著“讓成長看得見”。
課的伊始,聽寫字詞方法非常有意思,如聽寫“蛋”,他說“雞蛋”“鴨蛋”“臉蛋”,什么蛋不能吃,再如聽寫“成熟”一詞,他說了三個帶成熟的句子:桃子成熟了;小伙子做事常丟三落四,不成熟;中國的電子技術很成熟。接著指導書寫“蛋”,引導理解“成熟”,最后小結:要聯系生活,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生字要會讀、會寫、會理解。
接著感知課文內容,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我幾次到晚大伯家的桃園”自讀課文,劃出表示時間的詞,一遍又一遍地指導朗讀三個時間詞,同時引導學生明白表示時間的詞不僅可以用春、夏、秋、冬,還可以用別的詞語,如夏天還可以說“暑假”“荷花開了”“烈日炎炎的一天”……然后思考“我每次到王大伯家分別看到了什么”,劃出關鍵詞“忙著剪枝”“紅云片片”“掛滿”,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看見。最后讓學生把三句話連起來說,這樣層層遞進,學生很快就概括出課文主要內容。他又相機小結:概括主要內容可以按一定的順序抓住關鍵詞準確地概括。
品味語言這一環節,薛老師緊緊抓住我的心理變化進行教學,用“我看到王大伯剪桃枝,心想“我看到滿樹的桃子,心想 ”揣摩“我”的心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隨著看到的景物發生變化。接著讓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進行說話訓練,昨天聽到有一個特級教師來給你們上課,你
當你看到我時,;課上到這,在學生充分發言后,老師又相機小結:讀課文不但要知道寫了什么還要讀出作者的心理變化;寫文章不但要寫作什么,還要善于表達我們的心理活動。
在指導朗讀方面,薛老師抓得很到位,指名讀特別是第二自然段時,一孩子起初讀得結結巴巴,一點都不流利,薛老師讓他一遍又一遍地讀,讀完一遍提點小建議,再讓他讀,直到他把句子讀通順,讀出那種著急之情,差不多花了五分鐘。當初我有些疑惑,為何短短的一段話,在一個孩子身上花那么多精力和時間,值得嗎?在他后來的講座中我找到了答案,他說要讓孩子成長看得,每堂課至少要在一個孩子身上花五分鐘。每節課都這樣做,一段時間下來就能讓全班孩子都得到老師一對一的輔導。想想也確實有道理。
而省南昌市南京路小學的楊舸校長在教學《將相和》一課時,將教學重難點定位在指導學生學習運用“聯讀”的方法閱讀課文,通過“發現相同”——“同中求異”——“發現不同”——“異中求同”等環節實現對課文全方位各層面以及課內外的聯讀,感悟廉頗在國家大義前“機智勇敢”的形象,整個教學體現了由“教學生讀”到“帶學生讀”再到“學生自讀”這樣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扎實語言文字的運用,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再如重慶市的落應華老師在《窮人》一課教學時則采用追問故事情節的方法,故事開始之后,接下來會怎樣?然后呢?最后呢?設計了三個環節:
一、初讀小說,帶著好奇心追問故事情節,把握主要內容。
二、再讀小說,帶著探究心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人物形象,這一環節通過品讀環境描寫,探究桑娜起伏變化的內心,品讀心理描寫,探究桑娜矛盾堅定的內心。
三、三讀小說,帶著疑惑走進作家及其生活的年代,追問窮人命運。
他們把課文教材作為載體,巧妙地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潛心會文,感悟語言,最終學會運用語言,正如薛老師所說“語文教學是培養運用語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語言的人。
總之,這次活動中每位專家、名師們都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讓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有了更明確的方向,那就是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適應語文教學的新發展。
【名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觀摩名師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06-20
對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的心得體會06-27
關于名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4篇09-13
觀摩名師教學示范課心得體會04-15
觀摩名師課堂的心得體會08-29
語文名師教學觀摩課心得體會05-29
觀摩數學名師教學活動心得體會范文06-19
觀摩名師講課的感想范文07-31
幼兒名師觀摩課心得體會09-27
觀摩名師課堂心得體會(精選5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