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事做到位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事做到位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做事做到位心得體會1
讀完《把工作做到位》,受益匪淺,也使我真正地了解了“到位”的重要性,因為現實生活或工作中的一點點疏忽即不到位都可能造成不可預計的后果,就像本書中介紹的那樣,“隨意丟到地上的煙蒂,可以令整棟房屋化為灰燼;建筑時的一個小小誤差,就可以使整懂大樓轟然倒塌;生產線上的工人的一點點誤差,就會使一批產品統統報廢”,一個小小的煙蒂、一點點小小的誤差都能造成那么嚴重的后果,看后心中一顫,使我更加意識到了到位的重要性。
一、成功是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古人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是普通人,在大部分的日子里,很顯然是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都做不好。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總是盲目地相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孰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事做好、做到位就很不簡單了,不要以為要成功就要坐上什么職位,不要以為在某一職位上才能干成功。有言“有其職斯有其責、有其責斯有其憂”,如果在某一重要職位上力不及所負、才不及所任,必然禍及自身,導致混亂,從而導致整體上的失敗。所以,重要的是認真做好眼前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作為檔案部門我們更應懂得檔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我們每個檔案工作者不應迷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是一個人材就要謀一個職位,而不去積極做好眼前的事,不去完成現在的任務,這顯然是不成功的.。就算有朝一日混到一官半職,我想這也不算是真正成功的人,一開始至少他的心態就不健康,不健康的成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成功。因為他所做的工作是為了達到某一職位,而不是在崗位上去為了做工作。成功是健康的成功,健康不僅是身體的健康,更是心理的健康。我們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這個世界永遠屬于追求夢想并健康成功的人。
二、工作態度的轉變、工作方法的改進、工作水平的提高
這本書不只針對工作態度而且還教會我們如何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比如,“應對干憂是分內之事”中寫到:“有些員工對工作的期望非常片面,他們希望只要求做事,僅限于事,不要有那么復雜的人際關系、辦公室政治,你給我創造一個做事的環境我就能發揮很好,我憑良心干事。經常聽到的說法就是:“這不是我管的事。”“一個稱職的員工,必須清楚所從事工作的游戲規則,必須知道事情在不同的環境下應該怎么做,遇到各種困難時不放棄責任,盡力協調處理各種關系,以求把事情做好。一個真正杰出的員工必須明白:應對干憂也是你分內之事。”又如,在“熱愛自己的工作”中寫到:一件工作有趣與否,取決于你的看法,對于工作,我們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壞。可以高高興興和驕傲地做,也可以悉眉苦臉和厭惡地做。如何去做,這完全在于我們。所以只要你在工作,為何不讓自己充滿活力與熱情呢。……無論你正在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要想獲得成功,都要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愛。在“做事不要太匆忙”中寫到:不管從事什么工作,事先的調查和分析都會有助于你找到實現目標的最佳方案,好的鐘表行走十分規律,不快也不慢。有智慧的人做事決不匆忙,也不拖沓,不莽撞,也不躊躇。他做事總是有條不紊,不慌不忙,沒有積壓,決不拖延……
三、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大家都知道“青蛙原理”,如果把一只青蛙扔進開水中,青蛙就會馬上跳動起來,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涼水中逐漸地加熱,青蛙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跳躍的能力,直到死去!我們在開創新業務時,激情四溢,處于興奮狀態,態度認真,積極熱情,全心投入,不怕吃苦,排除萬難,最終我們開創成功。而成功后呢?是否出現:趨于平淡,不求上進,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原地踏步這些現象呢?這次讀《做事做到位》觀后感交流活動本身也是一種創新,平時同事們的交流可能偏向于業務一個點,而現在是一個面,是全方位的團隊精神提高,這是一個單位的重中之重。
做事做到位心得體會2
最近看了畠山芳雄先生《做人做事做到位》這本書后,感觸很深,書中通過淺顯的道理和具體事實說明做人做事做到位的意義和重要性,讓我懂得做人做事要從小事做起,從每一件事情做起,要有始有終,這是培養一個人的人格、人品的重要步驟。工作事情無大小,無論我們主動還是被動地選擇一項工作,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而不是刻意區分出事情的份內份外,才能把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情做到位。
荀子曾在《勸學》一文中提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經常能夠將小事做好,注意細節,將會培養一種細心、不驕不躁的好習慣,為我們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基礎對于任何人、任何事情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就好比蓋房子,地基打結實了,才可以蓋出漂亮堅實的房子。有個關于三只小豬的故事,我們都聽過,三只小豬,一起蓋房子,可是老大和老二為了省力,分別用稻草和木頭做原料,結果呢,房子蓋好之后,被大灰狼輕易地破壞了,只有老三,辛苦地用磚頭蓋房子,才救了其他兩只小豬的命。我們在給小孩子講故事的時候,都會告訴他們,你們不要偷懶,要像第三只小豬一樣。可是,回過頭來,我們是否反省過自己,你是偷懶的老大、老二,還是勤快的老三呢?其實,道理我們都知道,在教育別人的時候,也可以說的頭頭是道,天花亂墜。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
平凡與平庸,一字之差,差在心情態度,差在習慣和認同,差在承擔和逃避。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人生要愛業、敬業、精業、樂業,不論我是塊什么樣的材料,只要你能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發揮了作用,體現了價值,這就是一塊好料。不管領導分配我做什么,我都做到先了解工作程序、要求、標準,任務,再從培養自己的興趣入手,讓自己不討厭這項工作。我的體會是:如果你不討厭這項工作,甚至你非常喜歡這項工作的話,你就會想方設法動腦筋去做好,邊干邊總結,取別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力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來實現自己的價值。而討厭做那件事的人,他就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熱情,只能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如果是這樣,那他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到位呢?
古人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是普通人,在大部分的日子里,很顯然是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有時連小事都做不好。很多人總盲目地相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可是卻忘記了后半句話“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而且“降大任與斯人”也不是結果,只是有了一個成就大事的機會,得到這個機會就必須腳踏實地,做好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事。殊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簡單了,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是一個人材,就要謀到一定的職位才會發揮作用,而不去積極做好眼前的事,不去完成現在的任務。就算有朝一日混到一官半職,我想這也不算是真正成功的人,至少他的心態就不健康,而不健康的'成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成功。我們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我們可以在平凡的小事上做起,不能在平庸的職位上做起,做事失敗可以重來,做人失敗卻不能重來。
有人在參加工作之后,會有一種懷才不遇之感,其實一件工作有趣與否,取決于你的看法,對于工作,我們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壞。可以高高興興和喜歡地做,也可以悉眉苦臉和厭惡地做,一味抱怨能改變什么呢,它只會讓自己的思想更加壓抑,心情更差,工作起來就事倍功半了,那為什么不讓自己充滿活力與熱情呢。我們不妨改變自己的工作狀態,讓自己每天都開開心心地工作,再回過頭來,你就發現其實一切并沒有你所想象的那么糟糕。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
需要說明的是,一個人要想干好自己的工作,光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是不行的,還需要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和支持。在一個集體里,我們要學會欣賞別人,了解他人,然后認識他人的優點,相互尊重,相互信賴,多看到別人的長處,背后不說別人的短處,學會關心人,理解人,這樣才能衍生出組織的力量,才能產生團隊的凝聚力,發揮團隊的集體作用。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能腳踏實地做好你自己的本職工作,在自己崗位上能獨當一面,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到位,得到同事們的認可和稱贊,就能體味到成就感。我們應當把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寫道的“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作為我們人生的座右銘。
做事做到位心得體會3
最近讀了一本《做事做到位》的書籍,有個最讓我信服的觀點:苛求細節的完美,做事做到位。里面講到:一家企業的副總凱普入住希爾頓飯店。那天早上剛一打開門,走廊盡頭的服務生就走過來問好。讓凱普先生奇怪的并不是服務生的禮貌舉動,而是服務生竟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原來,希爾頓要求樓層服務生要時刻記住自己服務的每個房間客人的名字,以便提供更細致周到的服務。吃早餐的時候,飯店服務生送來了一個點心。凱普就問,這道菜中間紅的是什么?服務員看了一眼,然后后退一步作了回答。凱普又問旁邊那個黑黑的是什么?服務員上前看了一眼,隨即又后退一步作了回答。她為什么后退一步?原來,她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唾沫落到客人的早點上。看完文章后我感觸很深,我覺得: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唯有把“每一件尋常的事都做得不尋常的好”,苛求細節的.盡善盡美,才是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徑。無論什么工作,大事小節都要不打折扣的完成,用100%的熱情努力做好1%的事情。不僅百分之百完成,還要做好做對多思考多研究,策劃具有前瞻性,好上加好,盡量做些分外的事,完美地完成各項工作。如果事情做到位了,就可以少很多后續的麻煩,少很多工作失誤。也只有工作做到位了,才可以擺脫“多做多錯,越做越錯”的怪圈。“到位”不僅在時間段上,而且在程度上。只有把事情做得面面俱到,萬無遺漏,才是真正的“到位”。
那么如何才能做事做到位呢?首先要端正態度,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做事做到位,必須要求具有端正的態度,計劃得到堅決貫徹執行。做任何事都需要認真,只有認真,才能用心,也才能把事情做好,絕不能敷衍了事,尤其是作為一名會計,工作中更必須要有嚴謹的態度。中國足球前主教練米盧有句話“態度決定一切”,說得非常經典;其次是必須要踏實,要有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做事前總要有計劃的,很多事情計劃容易編寫,要落實就有難度了。說到不如做到,既然說了,既然計劃了,就一定要堅決執行,加強執行力度;再次是要永不滿足,永不滿足是積極向上進取的車輪。我們不管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不可能有最好的,肯定有更好的,猶如一句普通的廣告詞,“不求最好,但求更好”。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不滿足于現狀,工作或學習都要盡善盡美,追求“更上一層樓”。一位名人說過,有兩種人是沒有出息的,第一種人是那種對上司交待的任務始終做不好的人,這種人自由散漫、得過且過,敷衍塞責;第二種人是那種只能做好上司交待的任務的人,這種人老是被動接受,不求上進,為了工作而工作,從不精益求精。我認為以上兩種人,也許能力有問題,抑或態度有問題。能力不行的人,應主動參加培訓,主動學習,虛心請教,提高技能。畢竟日常的工作都不難,只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專業技能,隨時總結,提高悟性,舉一反三,認真對待,沒有什么做不好的。有的人并不是能力不行,肯定態度不端正,思想有問題。現在的社會分工很細,一件產品的生產涉及很多工序,一項業務涉及企業的很多部門,因此具有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很重要,單靠英雄主義,個人能力是辦不了大事的,當然缺了某一個環節也會導致整個流程或團隊失去效率或者業務的失敗。
記得曾經去皇氏乳業參觀時看到一句話:認真做只能做對,用心做才能做好。對待每件事,我們都應該用心去做。“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謂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在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到位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所以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關注細節,誰就把握了創新之源,也就在競爭中搶得了先機。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于平談,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驚喜。
做事做到位心得體會4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怎樣才能適應當今的時代,在社會立足,發展,生存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努力進取就意味著將被社會淘汰,那么怎樣才能把自己的角色做好?獲得很好的生存發展,這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的答案。讀完《做事做到位》一書,有著深深的觸動,一是源于對其中概念的認同,另一則是對自身意識的喚醒。很多時候,我們的確是做了,說了,聽了,也想了,但是真的做到了?說清楚了?明白了?聽正確了呢?恐怕要大打折扣,生活工作中,我們有許多事情就是這樣被延誤了,損失了,失敗了,錯誤了。其實這樣的損失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們能夠時時事事都《做事做到位》的話,很多的損失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精力里有效的做事?那就是要《做事做到位》。
自動自發,忠誠敬業,高效進取……這些都是所有企業對員工的共同期望,其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員工都能在自己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建立信譽,成為值得信賴的人,而達成此目的最重要的訣竅就是做人做事做到位。人生要敬業,愛業,精業,樂業,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才能形成人生的價值觀。我想,不論我們是塊什么樣的材料,只要你能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發揮了作用,體現了價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是一塊好料。不管領導分配你做什么,都要先做到先了解工作程序,要求,標準,任務,再從培養自己的興趣入手,首先是要讓自己喜歡熱愛這項工作。責任會讓你的生活充實而愉快,生活變的美好而且充滿陽光。責任能改變一切,能從討厭變成喜歡;喜歡和討厭做的事情效果是不一樣的,愛這項工作你就會想方設法的動腦筋去做好這項工作,邊干邊總結,取別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讓自己很快的在崗位上發揮作用,力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盡善盡美,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要處處考慮到集體的`利益,一心為公,克己奉公,關心他人尊重同事,敢于負責,做出成績,建立信譽,就能得到同事們的認可,成為值得信賴的人。而討厭做那件事的人,他就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力,他只能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又怎么能夠把事情做到位呢?
當然一個人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也不例外的需要領導和同事的支持,在一個集體里要學會欣賞別人,然后認識他人的優點,相互尊重相互信賴,多看別人的長處,背后不說別人的短處,學會關心別人,理解比別人,這樣才能顯示出組織的力量,才能建設出一支頑強有力的隊伍,才能產生團隊的凝聚力,發生團隊的集體作用,才能使我們的事業永遠處于不敗之地!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總有人為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開脫,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護。各種借口耳熟能詳,比如做銷售卻總是賣不出產品,他們會說"這工廠生產不出像樣的產品"工作進展緩慢,他們則會說"從前面的人員開始就一直很緩慢,所以責任不在于我。"不是積極的想辦法完成任務,而是絞盡腦汁尋找各種借口,去搪塞去躲避各種責任。為什么出現借口?因為不愿意承擔責任,把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卸給別人。在每一個借口背后,都隱藏著豐富的潛臺詞,只是我們不好意思說出來,甚至根本不愿意說出來,借口可以暫時逃避困難和責任,獲得些許心里的慰藉,試想當責任被越來越多的借口代替時,我們也將成為一個對工作沒有責任,對周圍的人沒有責任,最終對自己,對親人都沒有責任的人。而努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做事法則,不僅自己要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同時也要用自己這中良好的工作狀態去帶動別人,要上下一心,團結協作,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團隊的力量,確保公司安全運營。"公司這個集體正是不完美的人集中在一起齊心協力,相互克服缺點,向社會輸送產品,并提供服務的地方。"總之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
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一種自動自發的精神,工作中的樂趣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我們在工作中的樂趣是很多的,比如按時按質量的完成某件事情,比如及時的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比如幫助他人,或者得到領導的表揚等等,遇到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是快樂的。同時,我們的心態也是積極向上的。所謂的不順心,不愉快也會減少很多,借用一句話就是"世間并不缺乏快樂,缺乏的就是發現快樂的心情"有了這種心情,便有了良好的心態,工作起來你便銳不可擋,當然也許有的時候你會感覺到痛苦,但痛苦卻讓你變的成熟,一份積極的心態,面帶自信的笑容,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起,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和實實在在的行動投入到工作中去,這樣我們也會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將是我們感到幸福和獲得幸福的源泉。
的確,做事做到位是每個員工最起碼的工作準則,也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事做到位,你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才能在自己的工作生涯中獲得成功。大多數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有多少新奇的想法,而是因為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一項最有效的活動——執行,他們都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心得體會5
拿到《做事做到位》這本書,第一眼就看到了封面上的這段話:
如果訓練一個日本人,讓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會這樣做;而一個中國人開始會擦六遍,慢慢覺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國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認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點,天長日久就成為落后的頑疾。
不能說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做事不到位,但是在這段話中我卻看見了自己的縮影。
總覺得事情過得去就可以了,何必那么精益求精呢?所以無論在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中,總是找各種理由推托,能夠第二天完成的就不忙于解決,即使這個時候也無事可作。于是乎,慢慢就養成了拖拉的習慣,所以總是有這樣的感覺,今天閑得要命,這里走一下,那里逛一下,一天就這么虛度,晚上躺在床上想想,今天做了什么?――不知道;明天忙得要死,完成一樁又有一樁,忙到半夜卻還是完不成,心里也就少不了嘮叨埋怨了。這確實是一個很不好的毛病,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做事不夠主動和積極,是做事不到位的表現。這樣的一種做事態度也直接影響到了工作的績效。
想起幾年來自己管理班級的成效,不禁覺得愧顏。為什么總是管不好班級,為什么會讓自己這么累?一直在抱怨自己的這幫學生不聽話,難管教,而不去反思自己的方法有沒有什么問題。其實,關鍵還在自身,生活中的拖拉也帶入了工作當中。比如為了達到班級管理的`更好效果,隆重地在班中推出某項制度。起初執行效果不錯,對于學生的震懾力也挺大,但一段時間之后,偶爾一次因為某件事情耽誤了執行,也未能及時彌補,久而久之,這項制度就在無形中消逝了。當然,帶來的負面效果更大。班級管不好,越管越累,是不可避免的。
做事做到位,不能停留在嘴巴,必須落實到行動中。這本書中諸多的事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開始不斷反思自己做事的方法。我想,要想讓自己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就要做事做到位,讓自己成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只有改變過去拖拉不細致的作風,才能真正達到工作的績效。
【做事做到位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執行到位心得體會05-24
做事做到位讀后感11-08
做人做事心得體會07-20
做人做事心得體會范文05-15
執行重在到位心得體會優秀09-30
到位承諾書03-01
幫媽媽做事09-15
做人與做事作文12-15
做人做事的道理03-13
做人與做事作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