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1
很久沒有如此激動的感覺了——看著孩子們讀國學后的點滴進步,我深深地感到:山高方知路遠,水激才感源深。
國學,這是孩子們人生中收集的第一滴露珠,心靈沐浴的第一縷陽光!在這些欣欣然張開眼睛看世界的孩子身上,人類無盡的潛力充分顯示了出來。一花一世界,每一個可愛的孩子,都向我們展現了國學對他們的潛移默化。這潛在的內化過程,對于孩子們即將展開的花樣人生,彌足珍貴。
我們知道,展開的書本,相伴的經典,并不能將這些孩子與社會絕緣,總有一天,他們要自己去面對人生與社會。但是,在每一日的誦讀聲里,孩子們用天然的純凈和圣賢進行交流,獲得“學與思”的力量,這力量將為他們構筑永恒的精神家園,使他們前行時免于流俗的平庸和卑微。在孩子們日常踐行對經典最純樸的理解里,我們分明能感到一種久遠的歷史和文化積淀的力量,在激蕩著他們純凈的心靈。
今天的每一個小小改變,都會影響孩子們漫長的人生之旅。為了明日的遠行,孩子們需要這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我們慶幸:人生之初的關鍵幾步,有國學的'精華,滋養他們的心靈。有多少人在感慨傳統的喪失,在眾聲喧嘩的時代,相信我們這些讀著“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念著“先行其言,而后從之”長大的孩子,終將釋放巨大的人格與精神的魅力。
所以,我們為之欣喜,為之驚奇,為之激動。
他們的成長,記錄在文字里。成長的背后,是知遠國學與我們共同的堅持與努力。
感謝知遠國學的奉獻與支持!感謝李老師的一路陪伴與引領!深深感謝!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2
最近和孩子一起,在知遠國學班學習了《孝經》,前幾天又在《名家論壇》上看到有位國學大師講“孝”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有所感悟。
先從中國的漢字說。中國的'漢字很值得研究。例如:“老”字下面是個“匕”字,換成子孫的“子”就念“孝”,人老了,膝下有子孫孝敬才稱其為“孝”!靶ⅰ弊钟颐婕觽“文”就是“教”,寓意為:“不孝不教,就是說如果人不孝,就不可教!弊釉唬骸暗茏尤雱t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年輕人在父母身邊就要孝順父母,離開家里就要尊敬兄長,做事要謹慎,說話要誠實,要廣泛地愛護民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之后,如果還有精力,就去學習文化知識。”幾千年前的古人就如此推崇“孝”,當今社會我們更應該大力倡導。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試問: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長輩都不能孝敬,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能和睦相處,怎么能處理好自己的家庭關系呢?怎么能領導一個企業、管理好自己的員工呢?就更談不到治理好國家了?“百善孝為先”,“愛”和“善”是人的本性,做父母的要倍加珍惜呵護。我們的責任就是正確的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懂得孝道,懂得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的道理。只有先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3
大壯五歲了,在他的成長歲月中,作為媽媽的我有許多感悟,有歡樂、有懊惱、有焦躁,但回味更久更深的仍是他帶給我的悠悠喜悅,那感覺就像深藏地下的美酒,醇醇香意漸漸飄散。
今年立夏以后,大壯開始學國學,我的初衷只希望他能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有些了解,將來在小學入學考試時能瑯瑯背誦出成篇的美文,為上重點小學帶來些幫助。但通過三個月的學習,我發現孩子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不僅熟練掌握了千字的《弟子規》、《岳陽樓記》,還在集中注意力、禮貌用語方面、對家長的態度和關心程度等方面有很大進步。
每次上課,老師都讓孩子們先聽一段古琴曲,要求聆聽時坐姿端正,輕閉雙眼,靜心沉氣。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和家長都不適應,有說話的、有躺在媽媽懷里撒嬌的,有打鬧的。但隨著課次的增加,孩子和家長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孩子們都能獨立的坐好,靜坐的時間從一分鐘延長到十分鐘。大壯也不例外,他開始時也坐不住,左看右看,眼睛一睜一閉,但隨著媽媽的鼓勵和自我約束力的不斷增強,他現在已經能堅持十分鐘靜坐,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因為多數孩子在三至六歲之間,基本不認識字,所以老師每次都帶領孩子們指讀,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認識了字。但孩子們包括大壯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過一會兒就會走神不集中。經過老師的提醒和幾次課的鍛煉鞏固,他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來越長,比以前有很大進步。
課后我再引導大壯多遍指讀,大壯在開始學的時候興趣盎然,但堅持幾周后就有了懈怠情緒,于是我就改變了方法,讓他以聽為主。早晨起床時聽幾遍,晚上準備睡覺時再聽幾遍,過幾天再增加指讀,這樣他就養成了早晚聽光盤的習慣,有時忘了聽光盤,他還提醒我:“媽媽今天還沒聽《弟子規》呢!”
經過以上方法的實踐,大壯很快就能熟讀學過的內容,瑯瑯背誦已不成問題。通過向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的匯報表演,大家的贊揚和肯定更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于是一個良性循環就形成了。
在日常生活中,大壯還能用《弟子規》中的標準做事,做人了。一次,姥姥打電話找媽媽,因媽媽在洗衣服就讓大壯問姥姥什么事,大壯很正式的對媽媽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聽后,真是非常吃驚,本以為他不知道這些話的意思,但沒想到他能將《弟子規》中的所學應用于實踐了。于是我趕緊擦干手去接姥姥的電話,并檢討自己的錯誤,為大壯做了敢于承認錯誤的榜樣。
8月份大壯學習輪滑,在學習輪滑的孩子中,只有大壯在每次上課時大聲的問“老師好”,下課時和老師說“再見”。他的舉動引起了其他家長的關注,當他們得知大壯在學習國學時都很有感慨,并表示贊許。夏天天氣很熱,大壯看到媽媽下班后滿臉是汗的做飯,就拿了小凳子讓媽媽坐下,拿紙巾給媽媽擦汗,然后用他滿是小坑坑的小胖手給媽媽捶背,并且鄭重的向媽媽深鞠一躬說“媽媽辛苦了!”
在學國學的過程中,大壯也出現了反復,也有不想再堅持的想法,于是,媽媽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學國學的目的告訴他,大壯聽完后眼睛里閃著靈性與理解,點點頭說:“我不會讓媽媽失望的!
現在,大壯學國學已堅持三個月了,雖然其中有反復,有時陷入低谷,有時也讓我萌生了放棄的念頭,但看到孩子純真的笑容,還顯稚氣但又懂事的表情,我就暗想:再堅持一下,只要家長能持之以恒,一定會有豐收的成果。若干年后,大壯與我一同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時會意猶未盡,萌生感動呢!
其實,堅持并不難,人生的軌跡亦是波浪起伏,高低錯落的,孩子學國學當然也不能逃出此規律吧。高處風景固然美麗,但低谷中聚集的力量與耐性,同樣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今天將我與大壯學國學的心得與大家分享,愿所有家長都能一生體味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快樂、幸福!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4
今天我看了女兒的國學經典讀書,感覺現在教育的綜合化及對學生從小的培養高尚情操的注重,讓我感覺這是中國教育各方面的提升。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ㄒ唬┦澜绨l展形式讓中國人看清更好傳承國學的重要性
當中華文化開始擺脫弱勢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時候,國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與自信;當國人下定決心“走自己的路”的時候,對本民族文化又有了新的選擇和期待;當國人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華傳統文化的時候,赫然發現它竟是一個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這就是——國學經典!
學習國學可調動學生德育的自覺性、主動性,培養人、造就人、成就人。保證學生在全球化大潮中關于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判斷能力、領悟能力等等是極有幫助的。讓國學經典與學生朝夕相處,通過耳濡目染,達到陶冶其高雅情操、鍛造其文明素質之效果。
(二)讀國學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中國五千年文化,學習中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中國是一個有著光輝歷史的國家,五千年歷史長河,出現了許多圣人及對后輩有著極有影響的教育故事。讀國學讓學生了解中國歷史,學習古人的高尚情操,讓學生了解到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和根,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已漸成風氣, “以德治國”應從孩子開始。國學啟蒙與讓學生領會。讀國學讓孩子學會遇到困難應該自立自強,人要有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愛老師,有一顆博愛之心等等。這些會對孩子將是永遠的一份財富。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5
和孩子一起誦讀國學經典,感悟頗多。作為家長,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真的獲益匪淺。怎樣教育孩子?從哪些方面做起?都是值得家長們深思的問題!秶鴮W經典》以奇特的魅力向我們展示了“習禮儀”、“重學習”“勤勞動”這幾個方面的要義精髓。
讀完這本書不能說能夠完全改變孩子的`什么,但至少可以作為一種儲備,就像我們現在能隨口說出《鋤禾》這首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所以學一定會有所用,對以后的成長會更有幫助。她自己也會有所體會,即使現在是出于一種懵懂的狀態,即使現在只是脫口而出的一個個字眼,相信啟蒙教育的作用對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將“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經典誦讀”這個幾個環節安排的僅僅有條,從理論到實踐的故事,讓孩子與國學走近,聆聽國學的聲音。具有很強的教化功能,能不斷較深孩子對“經典”的印象。
從書本到實際生活。從心開始,與孩子學習同時和孩子交流溝通,會幫助家長更進一步了解孩子,伴隨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家長與孩子成為好朋友,好伙伴。經典之所以流傳千古,因為它有讓人們捧讀的偉大價值,讓世世代代的人不斷反思與進步。作為華夏子孫,大家都是幸福的,數名教育家為我們指點迷津。好好讀,認真讀這本書,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榜樣,創造一種環境和氣氛,讓孩子真正體會“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要義。
我覺得經典的要義可以解釋注出來,更方便孩子閱讀。雖是小小的一本書,但它承載了民族的精華,它重如泰山,值得家長和孩子細細品讀。讓孩子真正從中受益,就的繼續讀《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6
時間過得真快,我跟余老師學巜弟子規》都已經十二年了,在此我非常感恩余老師這么多年來對我們辛勤的教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幫助。在此謝謝余老師,感恩余老師。
余老師說過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在孩子的眼里就像照相機一樣,都進了孩子的心里。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下面我就分享我熏陶了這么多年巜弟子規》一點體會和感悟吧。
余老師說過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有四個層次:
1、養父母之身,
2、養父母之心,
3、養父母之志,
4、養父母之慧。
我先從第一層做起,給父母理發、洗頭、洗澡、捶背、泡茶、洗腳。做家務會讓父母很開心。給我們自己親生的父母做這些事情不難,父母都會接受兒女的孝心。但是,難得就是我們自己都做父母了,有公婆了,要對公婆孝順,婆婆也是媽,公公就是爸,要生起這樣的心,給公婆洗腳。
有一次公公腿受傷了,進了醫院,他們手腳方便的時候,不要我們幫他洗腳,F在他們遇到困難了,是最需要兒女照料和關心。在這種時候就是我們回報他們的時候。在醫院里住了一段時間回來了。我端來了洗腳水說:"爸,在醫院你怕人多,不讓我幫你洗,在家了,就讓我幫你洗洗腳吧!"我把洗腳水放在他面前,他無論怎么樣,都不讓我幫他洗,因為他從來都沒有讓別人給他洗過腳,媳婦怎么可以幫他洗呢?婆婆也過來拉開不讓我幫公公洗。但我還是堅持,真誠地對公公說:"你就讓我給你洗洗吧!你就成全我的孝心吧!"也許是真誠心感動了他們,于是就不好意思的同意了。公公的腳也像父親的腳一樣粗糙,腳后跟就像銼一樣,我一邊洗一邊跟他講:爸,你的`腳有腳氣,要多洗洗,多按摩,腳氣才會退去。他一邊應著一邊點頭。洗腳的時候,搓去都有一層厚厚的臟東西搓下來,搓搓又抓抓血液會流通,洗好后,腳盆里都有一層厚厚的東西積起來,雖然很臟,但我的心里很高興,因為這是我應該做的。至誠感通,只要我們有一顆善良心真誠心做一件益事,一定會成功。
他們第一次會讓我洗,我就不怕第二次、第三次了。
有一次上我女兒要睡奶奶家,剛好他家的女婿也回來住在他家。第二天早上我女兒回來告訴我說:"爺爺昨晚跟大姑父說,你幫爺爺洗腳,爺爺很開心、很舒服,就是不好意思讓你洗。"我聽了女兒告訴我的話,心里很欣慰,也堅定了我的孝心。
黃帝內經講:"百病始于腳,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護足不畏老。"把腳養好了,人就不容易老。后來我就做得不亦悅乎,現在我說:"爸爸,我幫你洗下腳,剪一下指甲吧。"他就會馬上答應,就不會再推辭,婆婆腳不方便,也幫婆婆洗腳剪指甲,每當幫他們洗過腳、剪過指甲之后,我看到他們的臉上都綻開幸福的笑容,我更幸福。我幫隔壁的鄰居剪指甲,因為年紀大了,腳彎不過來了,他說我女兒幫我剪指甲,就像翹指甲一樣痛,你剪來一點感覺都沒有。"我幫助別人,最受益的是自己,我的兩個女兒搶著幫我洗腳、捶背、倒茶。我這才體會到余老師說的人生真正的幸福。
還有過年要大掃除,幫雙方父母搞搞衛生也很好,就像去年我跟姐姐一起到父母家幫忙大掃除,父母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楚,哪些地方臟了都不知道,干了整整一天,雖然很累,但心里卻很開心,因為父母開心。也給婆婆家搞衛生,帶動兒女,丈夫去也增進他們的孝心。
行孝一定要時時去做,人生在報恩,在行孝當中,你的內心會走得很充實,踏實,任何事只要我們有心,都能做得很好。
我這么多年來只做了這么一點點,心里很慚愧,我講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的諒解和指正,謝謝大家,謝謝余老師。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7
尊敬的肖老師,親愛的各位大朋友:
大家晚上好。
其實,與其說分享一下國學的所謂經驗,倒不如說是就這個命題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淺見。一則中國國學實在是博大精深,自己實在所知有限得緊,用分享一詞真的十分惶恐。二來在國學教育方面已有眾多專家學者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及方法,自己只不過是按照這些大伽所教的依葫蘆畫個瓢,而且這個瓢還差得很遠。這是內心話,真心話。
不過既然不得不說,又不敢亂說,那就姑妄說說,權且談一下自己的一些陋知吧!
一、為什么要學?
這個“為什么”其實也很有意思。真正的為什么要讓孩子學點國學已有專家回答了,我就不再贅述了。就我個人來說,遠沒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高大志向繼而培養或者期望孩子滿腹經綸,經世濟世之才,但是畢竟作為一個中國人或多或少總是有那么一點點的家國情懷,俗語說“十人九儒”嘛。事實上,正是因為自己覺得國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同時國學又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影響我們,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 荔林小學的校訓不就有老子說的“上善若水“嗎?2班的黑板上好像也有”博學,慎思“一語,: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則省掉一字就被中山先生當成了中大的校訓了,清華大學的校訓也來自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語,復旦大學的校名及校訓更是要么來自尚書,要么來自論語等等等等,所以,個人認為所謂國學,它就如同空氣一樣重要而平常,早已經進入了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之中。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讓孩子學國學的個人原因。那就是,自己喜歡,所以為什么不呢,加上自己對其他東西知之不多,也無法引導孩子,所以教育孩子也就只能從這開始了。
二、要學什么?
這又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其實,所謂國學命題太廣太泛,諸子百家各種流派,大學小學經學文學各種分支,唐詩宋詞元曲漢賦各種文章,不一而足,都是國學啊。沒有抓手,從何學起? 但畢竟,對于國人來說,無外三教九流一說,而其中,儒道兩家又是必須。所謂入世者儒,出世者道(佛),儒者人之需也,道者,路之首也。所以,就先從《老子道德經》一書入門吧,這個即方便背誦,讀起來又不那么拗口同時啟蒙一些哲學的東西。四書五經又是國學重中之重儒說經典,感覺也是一個標準配置。不是說“為有源頭活水來嘛,儒家的來源最直接的莫過于孔老夫子說過的話,所以論語吧。不過這些東西,經書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無異于天書,完全是不知所云。同時覺得一個更健全的人格養成,美學奍成文學也是必不可少,詩經雖然好,但是自己卻無法引導。還是大眾化的唐詩小孩容易理解,也瑯瑯上口。同時個人以為,詩歌可以作為發蒙材料,認一點字,對于漢語韻律之美都多少有一定的正能量作用的。所以,這就是個人的選擇,老子,論語,唐詩,當然學點三百千之類的也是很好的。
三、要怎么學?
其實這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以為,可以套用一句話,如何學這個問題就是執行力的問題。所謂“關鍵在于執行,細節決定成敗”,學習也應該大致上是一個道理。其一,條條道路都通羅馬,法無定法,其實都可以的。其二就是 羅馬不是一天修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只有厚積方能薄發。簡而言之,就這兩條,確定方向目標然后以一貫之。堅持,勤奮就是不二法門。其實,論語,老子,荀子(勸學)等經典里面就有非常多的關于學習的論述。個人認為是很好的,只不過,知易行難,道理也許人人都懂,但曲解一下孔夫子的一句話,學而時習之(學到了而且要實踐它)卻是很難的。但是,只要做到了,就應該能夠體會學習的快樂的了。有句心靈雞湯說,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對于國學好像也是適用的,具體方法就不講了,個人以為先簡單化后重復化,國學的學習應不會令我們望而止步的。
順便插一句,個人認為學習不是快樂的,至少開始的時候是快樂不起來的,但是學習終歸是快樂的。我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可以的話,先讓孩子成為知之者,繼而成為好之者,繼而成為樂之者。如果解決了“如何成為”這一問題,與孩子的共同學習過程將是一段令人愉悅的旅程吧。
有機會能夠有大家共勉,是我莫大的榮幸,再次謝謝肖老師,謝謝大家!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8
龐老師讓孩子寫一篇感謝爸爸媽媽的作文,選了幾個寫的好的典型作文,在家長班讓家長讀。
當李容一的媽媽用她那顫抖的手拿著孩子作文朗讀,潸然淚下的那一刻,我徹底的淚崩了,幾乎是泣不成聲!不是說孩子寫的多動聽多完美,也不是被李容一媽媽的淚水所感染,是真的感覺自己錯了,因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玩兒手機,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根本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根本不顧及孩子的想法。
就像老師說的,家長總是向孩子要道,和孩子說當媽媽的都是為你好,生了你養了你,供你吃供你喝,給你洗衣做飯,你就應該聽話、孝順!其實,家長沒做好,孩子能做好嗎?我們根本沒有資格要求孩子。過去我總是對孩子說狠話,有時還罵孩子很難聽的話,總是要求孩子按我的模式走,總說孩子這沒做到那沒做好,總說孩子對我不孝順,頂撞我了,反過來反思一下自己做到了嗎?自己這么大了,有時還頂撞媽媽呢,好話沒好聲的。孩子都是和我學的。
我們對孩子的愛是自私的愛,是要求回報的愛,都說母愛偉大,而我真的.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偉大。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從來沒有真正的理解孩子的內心,從來沒有發自內心的陪孩子玩兒過,總是愛手機比愛孩子多,沒事就玩兒手機,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直到今天龐老師給我們留了作業,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跳《生命之河》、《愛和關懷》和《乖寶寶》,10年了第一次感覺到和孩子那種心與心的碰撞,感覺到孩子的童真和可愛,真正的母子心連心融為一體,心與心真正的碰撞到了一起。孩子也感受到了媽媽對他的愛,我也感受到了孩子對我的愛。
真的感謝龐老師給我們的啟蒙,使我們能和孩子一起玩兒起來,一起學習,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我們的愛和真心來陪伴孩子,做一個合格的媽媽!感恩所有的老師和義工們,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9
今天聽了龐老師一天的課,滿滿的感動和收獲。
老師說,你給孩子足夠的愛,孩子回饋給你的也是同樣的愛,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
自從第一天走進傳統文化中心起,我就每天都被各位老師的真情所感染,幾乎每天都被感動的哭上幾次。我一度感覺自己是不是得病了,怎么這么愛哭,這么容易感動呢?其實不就是像侯老師說的往自己身上歸嗎?一歸,感覺自己做的非常不好非常不夠,既有感動的淚水,也有慚愧的淚水。
聽完幾天課,確實認識到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對。以前從來不懂得認錯,就算錯了也不說自己錯了,總是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以前沒結婚時,父母就非常慣著我,使得我總跟媽媽頂嘴。上小學的時候學習還挺好,老師對我也好,所以養成了目中無人、特別傲慢的'性格,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會為別人著想,唯我獨尊,強勢,用我老公形容我的話就是女王性格,所以導致我們倆剛結婚那幾年總吵架。自從來了傳統文化中心,感覺自己一下子變了許多,知道認錯了,知道慚愧了,這就是我最大的改變。
孩子也比以前懂事了;丶抑,他大姑給買的鍋包肉,他知道先給媽媽吃然后再自己吃,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多么可喜的變化!
媽媽改變了,孩子就會改變。這在我家得到了認證。我一定要堅持學習,繼續改過,把傲慢心、嫉妒心,見火就著的火爆脾氣都改了,我一定要堅定信心,不能放棄。
真的感恩傳統文化中心老師和義工們對我們的關愛,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愛和尊敬,在這個大家庭里,充滿著正能量,真的感覺自己身上滿滿的都是正能量。在這種環境里,我接受著陽光和溫暖,我感覺特別舒服!感恩所有義工老師的辛勤奉獻!
我愛傳統文化中心,我愛圣賢文化,我愛所有的家人們!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 10
我是劉新玉的媽媽,我特別想說的是劉新玉以前愛吃的東西吃的還行,不愛吃的東西就吃的很少,但自從參加這個夏令營班,吃的方面變化很大,吃飯不剩飯粒,而且吃的很多。
特別感謝龐老師為孩子指出不足之處,要不然我還稀里糊涂的沒發現他的缺點。我還按照龐老師的指導方法陪伴孩子,讓他陽光快樂,積極向上。
我聽龐老師第一節課,心里一下子就特別平靜。以前心里總是很亂,可能某一件小事就能讓我胡思亂想,格局太小了。我現在數著,昨天是我堅持不生氣的第一天,我要努力延長不生氣的時間,讓自己不斷修心。
龐老師及各位老師不畏天氣炎熱,起早貪黑的備課,用心良苦的教孩子,無私奉獻,使我們這些孩子家長,升起了感恩的心。我真是發自內心感恩老師。我還要感恩廚房的義工和中心的'領導,更感恩我們國家國泰民安,使我們有這么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感恩先祖,感恩先師,感恩圣人。我也感恩各位家長對我的關懷和給我的某些心靈的啟示。
總之,我學習的收獲很多,我也立志為孩子、為家庭努力去做好自己、完善自己。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國學經典家長感言心得體會范文03-08
家長國學心得體會03-06
國學家長培訓心得體會03-30
家長會家長的感言07-02
家長會的家長感言04-23
家長會家長感言06-30
畢業家長感言08-22
家長畢業感言10-24
家長感言集錦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