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活心得體會(通用33篇)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農活心得體會3篇_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做農活心得體會3篇_心得體會1
今天的天氣終于轉好了,多天以來陰沉的老天的臉終于放晴了,人們的心情也好轉了許多。雖說不管天氣的陰晴,應該干什么還是的干,但是人們總是要受到一定的影響。對于我這個現在只專注于寫論文的學生來說,天氣的陰晴對我的影響不是太大。寫論文的間歇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上,才發現樹上的葉子基本都變黃了。時間過的真快,這個秋天我還沒有怎么感覺到,冬天就馬上到了。
國慶的時候和爸媽一起回老家去看望了爺爺奶奶,正是秋收的忙碌時節,我們回去也順便幫忙收了一些莊稼。在田地中的我顯然辦事不力,干重活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力氣,在那我終于理解了“空有一身蠻力不知如何用”的意思,況且我的力氣也不大。我們家以前也種過莊稼,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的我還小,沒有學會干更多的農活,后來家搬到了縣城,讀書的我也很少再參與農活了。我的爺爺奶奶是傳統的中國農民,現在都已經七十多歲了還辛勤勞作在自己的田地里,在他們忙碌的身影中可以明顯看出他們的老態。他們太辛苦了,看著他們,我在想,沒有自己的切身體會,也許很難理解別人所說得農民的勞苦,雖說我也不是大城市長大的孩子,確實是沒干過多少的農活。在中國有多少像爺爺奶奶這樣的農民,像他們這樣辛苦一輩子的人。辛苦啊,爺爺奶奶!辛苦的中國農民,向他們致敬!
對于像我這樣的學生來說,應該多參加一些書本之外的活動,擴充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見識,對以后的生活和事業不無好處。
做農活心得體會3篇_心得體會2
計劃這個星期公休,抽點時間到附近的地方玩。
我想公休還是打個電話給婆婆,先跟兒子回婆家玩,然后再出去走走。打電話聽婆婆說腰痛,還有1畝地的花生沒收,小嬸子又生病在家,不能干活。于是我就決定回婆家幫婆婆收花生,每天6點就起床,吃了點早餐就開始去花生地,要走40多分鐘才能到,而且又不在公路旁邊。就這樣連續干了三天的農活,回來時我的腳痛死了,走起來一拐一拐,象個殘兵弱將。回到家里老公說:不錯,二十多年沒干過農活,還能頂三天。大姐、二姐、還有侄子、侄女們都笑我:三姑,你那來的力氣干農活?你可是在我們家什么活都不干的人呀。我笑著說:沒辦法,遇上特殊情況。一邊干活一邊跟婆婆說,那么遠路程不要種了,加上你現在的腰又不好,弄到人家不幫忙又過意不去。通過做工作,婆婆答應不種了。
花生就結了很多,就是不夠老,榨油的成數不高。我跟婆婆說是因為種的比較遲,人家一般都是3月中旬前種花生,但婆婆她們都是4月上旬才種,少了十幾個生長日,而且打矮狀素的時候又打遲了,所以花生多而不夠老的原因。婆婆還笑我,二十多年沒種過地了,你怎么還知道什么時候種,什么時候打矮狀素。哈哈……我可是學農的,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我還是鎮里的農技員之一。
這個村子中年人全部都是到十幾公里以外的工業園打工,都是老人家過意不去把那些空田種上農作物,所以都不按照季節來種。因為她們已經失去當年干農活的力氣,只是看到田不種東西又可惜,所以就隨便種點東西。
做農活心得體會3篇_心得體會3
我出生在農村,22歲之前,除了上學,一直在農村;此后也還不斷干農活。對農活和做農活之苦,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初一和初二上學期我是在自己村里讀的。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不但星期六下午,就是星期三下午也不上課。其他幾個需上課的下午,也只是上兩節課而已。那時生產隊每天的活分四截做,上下午各兩截,上好兩節課后回到生產隊的我,剛好趕上做一天里最后一截的活。不去生產隊做的話,就去割羊草。只有這兩種選擇。
在生產隊干活是計工分的。成年男勞力做一天最高是12分,成年女勞力最高是8分。我那時不過是一個小孩,我已經想不起我做一天是3分還是3分半。
小孩子偶爾干點農活,可能帶有玩耍性質,挺好玩。但我不屬于那種情況。我是正兒八經干農活。做農民,就農活而言,最苦最累的,莫過于夏季的“雙搶”,也就是搶收搶種。我永遠不會忘記,12虛歲那年,單單在總共不到20天的“雙搶”期間,我就做了12天半!
我至今記得發生在那年“雙搶”的兩件事。有一天中午去插秧,田里的水很燙,長我一歲的男孩泉始終不敢下去,長我兩歲的女孩芬則掉下了眼淚,也不敢下去。我當然像大人一樣下田了。我們那個自然村以人少田多著稱,當時還沒有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并不考慮中午插秧可能會燒苗。稍后的一天,也是中午,在田里插秧的我,流鼻血了。插秧必須弓著腰,低了頭,這十分有利于流鼻血實在止不住,最后我被人勸退,回家躺在一只匾里休息。這兩件事分別發生在哪兩塊田里?此刻讓我到現場指點當時具體發生在哪個位置的話,我想誤差都不大會超過10米。
如今農村大多種單季稻,早已沒有了“雙搶”。從這一點看,現在的農民再也不像當年那么苦。
除了白天干活,我還從很小起就開早工和夜工。開早工大多是采桑葉,偶爾也有比較另類的活計,比如有一次是收割用來采種子的紅花草,割著割著居然發現一窩小老鼠。第一次開夜工是在田里打稻,我年紀太小,只是幫大人把稻子搬到打稻機旁,收工后在生產隊吃半夜飯的情景,宛在目前。有一次是預計有雨,男人們紛紛去田里壘柴堆(是專門留給生產隊的兩條耕牛吃的),小小的我跟著玉祥,幫他把柴拖攏來。還有一次是拔蘿卜,那是一個有月光的夜晚,大多是年輕人,雖然窮苦,但一大幫人在一起干活,說說笑笑地,還是蠻開心的。事實上,那時也不大有更美好的生活。
農村的活,我大致只有兩樣沒做過。一樣是捻河泥和挑河泥,因當年我畢竟還小。還有一樣是養蠶,那習慣上是女人做的。
小時候,也不是沒有人關注孤苦的`我。有一種東西對我似乎特別感興趣,那就是一種很小的蚊子。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被咬了還很疼。萬般無奈之下,我在田里插秧時就只好采用下面這種方法:將自己渾身上下涂上爛泥,讓蚊子們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有一次是“雙搶”時,遭遇特大暴雨。夏天,滿天烏云并不一定會下雨,你若盲目躲雨而雨卻并不下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再說,我們生產隊田地極多,那次我是在離家足有兩里多的田里插秧,當然不會躲什么雨。然后,雨就鋪天蓋地砸下來,遠離房屋的我們無可逃避。一個叫阿三的中年婦女叫我把一束稻草頂在頭上,她說要淋壞的。我和她各自頂了一束稻柴,蹲在田埂上,那一刻,在暴雨的淫威里,我和她成了世界上最卑微最無助的人。幾年前,她中了風,半身不遂,去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相對于割稻,我甚至有點喜歡插秧(俗稱“種田”)。割稻腰很疼,種田則不然。我們生產隊的女孩子嫁到別處,一律是種田的快手。為什么?我們那兒水田多呀,逼你非種得快不可。分田到戶后,像上面提到的玉祥,家里光水田就有17畝多;我家后來在我參加工作后只剩兩個農村戶口時,還分到3畝6分田呢。通常男人種得比女人慢些,不過在我的印象里,我種田的速度一直與最快的女孩相當。下面這個例子比較直觀:后來單干后,有一年勞動節,種的是“小苗帶土”(不是手工拔下來扎成一小把的那種,種起來相對要慢些),我在不用拿秧只負責插種的情況下,一天之內獨自把一塊7分的田全部種好。
分田到戶后,每年“雙搶”,我家總是早早完成。然后我就去幫姑姑家種田。這是我力所能及的。我有三個姑姑,我一個一個輪流幫過去。那時,她們的孩子都還小。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我結婚后,持續到我女兒出生的上一年。我女兒是農歷七月初八出生的,那年的夏天,在廠里做擋車工的妻子隨時有可能生產,我當然不便去鄉下幫忙。
但若干年后我居然又一次種田。那是在一個學生家,幾個學生要我去,一沖動,我就挽起褲管下田了,反正我會這個呀。我相信,7年前的那一次插秧,極有可能是我生命里的最后一次。當時跟我一起邊插秧邊聊天的是麗英和曉梅,如今麗英小孩已3歲,曉梅下個月也要結婚了,她倆不知道的是,第二天她們的語文老師渾身疼痛,畢竟多年沒干這個活了啊!
【做農活心得體會(通用33篇)】相關文章:
五一勞動干農活心得體會(精選5篇)04-29
學農活動感想感言01-24
暑期在家干農活的社會實踐報告04-27
做家務心得體會07-26
做元宵作文通用15篇02-17
做家務的心得體會作文08-29
中秋做月餅作文(通用15篇)03-23
做文明的人作文(通用15篇)03-28
做優秀幼兒教師心得體會04-21
做幼兒園教師心得體會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