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抗疫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護士抗疫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1
當前,疫情處于較為嚴重復雜時期,疫情防控更是處于關鍵階段,需要有人能站出來真正擔當作為,“安撫”公眾情緒、“控制”恐慌狀態、“有條不紊”度過難關……每一項工作都刻不容緩。這是一場看不見敵人的“戰場”,面對嚴峻考驗,全體黨員干部,堅定信心、眾志成城,讓擔當作為成為人民群眾安心最大“定心丸”!
沖鋒在前,奮戰一線率先抓落實,不缺執行力。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在這危難時刻,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奮戰。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臨危受命”,“逆行”沖往防疫最前線。闔家團圓日,奔赴“疫區”支援,他們說“國家的大事,我們義不容辭”,直抵防控最核心戰場,他們說“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率先抓防控落實,需要他們沖鋒在前,這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更是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所在。落實防控責任必須依靠基層一線強有力的執行力,疫情防控目標和各項措施需要落到每個崗位、每個黨員干部的具體行動中,廣大黨員干部要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執行”的'過程就是給老百姓“定心”的過程。
鐵拳出擊,積極應戰抗疫現成效,不缺戰斗力。疫情嚴峻亟需引起全面重視,但絕不是制造恐慌,公眾的恐慌來源于抗疫信心的缺失,黨員干部的戰斗力就是人民群眾“駁擊”恐慌的最有力支撐,任何時刻任何情形,黨員干部都不缺戰斗力,鐵拳出擊、有條不紊就是最“扎實”的擔當。面對疫情阻擊戰,醫務戰線的黨員干部前赴后繼迎難而上,有了他們的“不計報酬、無懼生死”,才有了“疫霾”下一點一滴的“捷報頻傳”。每一份請愿書承載著的都是勇敢的決心,他們說“作為醫護人員,我責無旁貸”,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他們不眠不休從未言棄,這是黨員干部的擔當,更是擊退“肺炎”的戰斗力所在。好消息不斷傳來,千萬人心的匯聚就是真正的信心和力量。
科學應對,鉆研科普及時解疑難,不缺“免疫力”。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中,“病毒”是我們共同的且是唯一的“敵人”,科學應對、信任依靠、尊重扶持是增強“免疫力”的良藥。科研戰線的黨員干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賽跑,開展疫情應急科研攻關,強化防控診療技術研發及成果應用,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提供科技支撐,他們一直在行動,這樣的科研“智囊團”,是人民群眾的自豪與信任所在。情緒狀態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科普戰線的黨員干部與謠言抗擊、與質疑抗擊,信息公開不隱瞞、專家回應解疑惑、穩定情緒增定力。尊重科學是提高“免疫力”的不二法寶,黨員干部要帶頭理性應對,讓科學、透明、作為成為抵抗病毒的強有力屏障。
特殊時期需要特殊方案應對,非常情況需要非常手段防控。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黨員干部要“有所作為”“有所擔當”,科學防治、精準施策,讓擔當作為成為人民安心最大“定心丸”。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2
與病毒較量拼的是速度,爭的是時間。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每一秒都是倒計時。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要求我們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全體動員、迅速行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加強加快流調溯源,及時公布流調信息,盡快找出潛在感染人、切斷傳播鏈。戰疫時間越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沖擊越大,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傷害越大。只有采取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最有效的措施,爭分奪秒開展流調、重點人群管控、核酸檢測和消毒等重點工作,應查盡查、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才能精準阻斷傳播途徑,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病毒的狡猾給疫情防控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在提高速度同時,還要求我們必須有強大的戰略定力,制定明確的戰術策略。在過去的疫情防控中,我們積累了“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工作經驗。結合本次疫情特點,摸清底數、夯實基礎,要繼續用好這個“鐵三角”,以“大數據”織密扎緊“防護網”,以“網格化”筑牢壓實“安全線”,以“鐵腳板”踏準補強“薄弱點”。要加大組織防控力量下沉,把聯防聯控的網絡織得更密,以更加嚴格的措施,切實做到風險地區人員防控不放松、重點場所檢驗檢查不放松、重要活動防疫風險評估不放松、群眾防疫教育引導不放松、做好應急準備不放松。
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成效如何,關系到能否堅決遏制疫情蔓延的勢頭,關系到疫情防控大局。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任務十分艱巨。越是特殊時期,廣大黨員干部越要發揚沖在前、干在先的精神,聞令而行,聞鼓而進,不屈不撓,沖鋒到防疫一線。身處防控一線,每天都會遇到新情況,大多沒有現成“答案”,廣大干部群眾要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以實際行動、務實作風向群眾“比心”,方能獲得群眾最廣泛的支持,匯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3
身著白衣,心有錦緞。張靜靜,疫情期間的逆行者。在人民最需要她的時候,她挺身而出,在馬上要回到日思夜想的家時,她卻倒下了。為了更好的與患者溝通,她自編了一本《護患溝通手冊》。她一心為了人民,卻倒在抗疫成功的黎明前。
大學生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在感傷與哀嘆的同時,除了應該學習張靜靜醫生的精神,更應從自身出發,提高自身能力來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大愛無疆,在社會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所學為社會加磚添瓦。防疫攻堅,白衣戰士奮勇爭先;愛國保家,各方支援不甘人后。我們更應如此,在學校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提高自己的科學技術修養,在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
醫護人員為我們做的太多,他們時時刻刻守護在一線,把每一個病人都當做親人看待,寧可自己累著,也不愿意看見任何一條生命的離去,在他們的身上體現著大無畏的精神,他們永遠是我們值得尊敬的人,他們是祖國的天使,中國人的天使。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更加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祖國為我們提供的這么好的環境。
面對疫情,我們作為學生,要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首先,做好健康監測和衛生防護,及時向老師報告自己健康狀況,不讓老師和學校為我們擔心。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控,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并號召每個人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在公共場所要帶好口罩。其次,注意飲食安全,不吃生食和不健康的食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多飲水。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及時到醫院檢查。
她,是一位普通的山東援鄂護士,光榮的完成了湖北抗疫工作。在14天的`隔離期滿后,即將回家和親人團聚時卻突發心臟驟停,再也沒能醒來。“愿以吾輩之青春,守護盛世之中華”是她的座右銘,她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踐行了一位醫者對人民、對祖國的深沉之愛。從她的身上我們越來越懂了什么是使命、責任和擔當。我們將心懷感恩,以逆行者為榜樣,將他們的行動化為自己的指向標,向優秀看齊,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感受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醫護人員站在了防疫的最前線。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棄小愛成大愛,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地照顧病人,他們是我們的英雄!聽到援鄂護師張靜靜離世的消息時,我想所有人都是痛心的。武漢解封了,抗疫大戰即將就要勝利了,她卻倒下了。她守護著患者度過了黑暗,自己卻永遠留在了黎明到來之前。從此天上多了一位天使。張靜靜,你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學習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勇敢地站出來,不懼艱險、無畏犧牲,為社會獻出我們的力量。祖國給予了我們美好和平的生長環境,我們生逢其時,就要承擔起民族復興的使命。我們不懼死亡,只愿留取丹心照汗青!
“愿以吾輩之青春,守護盛世之中華”,這是張靜靜的座右銘,“到濟南,離家只有一步之遙”,這是張靜靜在返程飛機上的最后一幕。計劃同學間10年聚會的她、為患者試鞋子學黃岡話的她、離回家只有一步之遙的她,被所有人銘記的她……她永遠留在了這個特別的春天,卻葆有我們無盡的感念。
天使折翼,國人痛惜,不僅僅是這位齊魯護師張靜靜,總有人在負重前行,總有人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這場危機中有人自愿留下與武漢共渡難關、有人背上行囊前往疫區立下生死狀誓與危機共存亡、有人不舍晝夜只為貢獻自己一份綿薄之力。一個個名字和身影匯成黯淡疫情中難得的溫暖和力量,觸動著國人,閃耀著國家。
致敬疫情中明知前路荊棘仍在、依然撲向祖國山河的戰士們!我相信所有疾病和災難都會成為歲月的塵埃!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4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的開頭讓人實在是太意外——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但,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有壞的一面,必然有好的一面,而針對這次疫情引發了我許多思考。
身為這場疫情戰的每一位戰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一個對抗疫情的良好心態。對于我們小學生而言可以讀書、看電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來,最讓我受益的就是自覺。為什么說是自覺呢?因為我們雖然不去學校上課,但從家中也照樣學習,這與我們往常大有不同,平常上課都有老師們監督,而在家沒有人看著我,我就只能靠著自己的自覺能力,認真完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等待這場疫情過去后,我相信我一定是個自覺性性高的孩子了。雖然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自覺性,但我也在一步步努力。
雖然,2020年是個不好的開頭。但是,通過這件事情,卻讓我們開始對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以及改掉我們以往的不良衛生習慣,樹立正確的公共衛生意識而重新思考。
這次疫情的發生,還讓我看到了很多善良的人,看到了很多積極向上的事情,同時,更讓我對我的祖國充滿了自豪之情,我們的國家曾經經歷過很多的磨難,但是從未被打倒,在這里,我還想對在前線的白衣天使說一聲“謝謝你們對這次疫情的付出,你們辛苦了。”
每件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單一性的,好事的背后一定隱藏著不好的因素,而壞事的發生,如果能夠引發我們的思考一定也會帶來好的機會。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將重返校園,重溫書香之旅。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5
2020年的開始,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出現,寒假變得十分漫長,我們也不得不呆在家里,一時間恐慌彌漫在人們心中,每日增長的確診人數的.數字,也讓我體會到了這次疫情的可怕。
但在這種情況下,我看到了奮戰在一線的護士和醫生們,他們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把挽救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夜以繼日地工作在最危險的地方。今年春節,我們還可以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但許多醫生和護士卻只能和家人分開,無法共享天倫之樂。然而讓我最為關注的,是一位84歲高齡的爺爺,他之前也參加了2002年的抗擊非典工作,沒錯,那就是鐘南山爺爺。他不求回報,趕赴一線,甚至在去往武漢的高鐵上,也在爭分奪秒地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行研究,直至現在,他仍然堅守在武漢,鐘南山爺爺的這種精神,讓我十分感動。
我想,我們長大后也應該這樣。現在有醫生和護士們在疫情前線奮斗著,讓我們安心學習,等我們長大了,就應該是我們沖在前面,讓之前奮斗在前線的工作者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說,我們是國家的希望,從現在開始,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等長大之后用我們的行動來回報養育我們的祖國。
沒有什么困難可以打垮我們!我相信,大地回春、疫情消散、隔離解除,就在不遠的明天。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6
在疫情期間,我看到了很多感人的瞬間。郭華娟、王勇是一對夫妻,同時也是第一批請戰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1月26日,大年初二一大早,郭華娟的丈夫就是其中的一員。而此時。郭華娟也毫不猶豫的在“請戰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趕往湖北。兩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已經請戰,但都做出了同樣的決定。這種舍小家,保大家的情懷讓我很感動。
還有這樣一個人,她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護士——單霞。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在工作前,她棄光了及腰的長發,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光頭”。試問:哪一個女生不愛美?單霞說:“頭發沒有了可以再長,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盡量幫助更多的人。”
在抗疫的戰爭中,不僅是上面的這些醫護人員值得我們去致敬,還有我們身邊的'許許多多普通人,像我們小區的安保人員每天都為進出的居民測量體溫;保潔阿姨每天都給小區噴灑消毒水等等。大家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戰斗,這些人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我相信,在我們國家每個人共同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早點結束這寒冷的冬天,迎來春暖花開的季節。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7
魚在逆流中鍛煉意志,鷹在逆風中展翅翱翔。而有些人,正是在所有人處于逆境之時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我們把他們稱作——逆行者。
2003年,他66歲。非典病毒席卷世界,而他,不怕苦,不怕累,冒著生命危險抗戰在一線。他說:“請你們把最嚴重的病人送到我這里。”2020年,他83歲。“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肆意橫行,寶刀未老的他再次請戰出征,登上了前往武漢的列車。沒錯,他,就是鐘南山院士。在一次采訪中,隔著眼鏡,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老人的眼眶濕潤了。他哭著向大家說道:“武漢本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了大家的支持,我們一定能渡過這次難關。”他,就是我們口中的逆行者。
相信大家還記得前不久電視上報道的那位“連軸轉的老太太”。是的,她就是李蘭娟院士。正是從心之年的李蘭娟奶奶每天都忘我地工作,當我們還在因整日待在家中無聊煩悶時,這位老人早已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醫者仁心,大愛有‘痕’”。李蘭娟奶奶每天幾乎要工作二十個小時,平均每天要洗手一百多次,防護服早已濕透,而臉上因為長期佩戴口罩勒出的痕跡更是讓人看著心疼。她,就是我們心中的逆行者。
幾天前,我們收到了來自家鄉一位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的“白衣天使”——班興巍的一封家書。她在信上說道:“我很好,請放心,我們一定會打敗疫情,還祖國山河一片湛藍的.天空。”為了容易穿脫防護服,她剪掉了多年美麗的秀發。她舍小家,為大“家”,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選擇了沖鋒。她,就是我們身邊的逆行者。
俗話說得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我們家鄉肇州縣中醫院前往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一共有三位勇者。在此,我代表家鄉四十五萬人民對你們說一句:“謝謝你們,加油!你們不僅是家人的驕傲,更是我們家鄉人民的驕傲!所有人都期盼著你們平安歸來!”他們,就是既平凡而又偉大的逆行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這場災難面前,所有中華人民都對祖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非神之軀,行神之事”這句話用來形容你們在合適不過了,你們并不是神,卻做出了與神一樣偉大的事。不,你們為我們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簡直比神還要偉大!謝謝你們!那些不懼風雨,無畏前行的逆行者們!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8
2020如期而至,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新型冠狀病毒在這個春節猖狂肆虐,家家戶戶都關緊大門,足不出戶。當我們和家人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時,有一些人卻連夜趕往武漢,沒錯,他們就是我們口中的逆行者。
難道他們是銅墻鐵壁不怕死嗎?難道他們不想和自己的家人吃一頓年夜飯嗎?難道他們不知道危險,不想躲在家里遠離病毒嗎?不,他們也很害怕,他們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親人。不過他們卻舍小家顧大家,他們的責任和使命感支撐著他們,讓他們無所畏懼、勇敢向前。
“只要生命還可貴,醫生這個職業就值得敬佩”,這句話應該深深銘記。鐘南山爺爺,曾在2003年的非典中挺身而出,如今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他又一次沖在一線,這種情況又是什么讓鐘南山爺爺不懼危險的前往一線支援呢?是一顆愛國之心。除了鐘爺爺,李蘭娟奶奶等一大批科學家們,他們奮戰在一線,爭分奪秒的與病毒做斗爭。還有醫護人員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穿著白色防護服,在各大醫院里忙碌著,一天的工作,可能被防護服捂得全身出汗,可能被護目鏡勒出一道道印痕,但是他們的臉上還是掛著笑容,說這是最美的印記。
在疫情期間,還有更多的人也在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是每天看守小區門口的志愿者,他們是寒風中站崗執勤守卡口的警察,他們是發放消毒液的社區工作者和物業工作人員……他們都是最美的逆行者。
唯有感謝,感謝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下一直堅守下去,為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唯有感謝,感謝他們這些最美的逆行者,是他們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戰中,給我們撐起一片晴空。
讓我們為最美的逆行者們加油!要相信我們一定會勝利。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9
我們有許多人或許未曾謀面,素不相識,可是我們卻是歸源于一個地方那就是中國!這個團結的國家!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想要擊破我們這個團結的國家!但是有一群人出現了,他們沖鋒前線,號召我們所有人團結一致,一起抗擊病毒,去消滅它,戰勝它!他們就是可敬可歌的醫護工作者們!
自從這場“戰爭”的旗幟打起之后,你們就一直在自己的職業上奮戰。不分晝夜的去挽救每一位病人,搶救病人,研究解藥,治好病人。你們為了恢復那以前安詳的.生活,都抗戰奮斗在一線。穿著沉重的防護服,摘下口罩時都會有痕跡。你們不顧一切的去寫下請戰書。我真心敬佩你們。在這其中你們有的剛剛生下寶寶才幾個星期,也許只有親人相聚于幾天,也許病剛好就奮戰在一線了。你們捍衛人類,捍衛中國,捍衛地球,你們這種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都說“病毒無情,人有情”,悄然而至的病毒,煽動它那翅膀,無情的去傷害人類,可是這群白衣天使的出現,挽救了一個個被病毒附體的病人。在這過程中也許你們自身也會感染上,可你們無所懼怕,真的很偉大啊!我想對你們說的話很多,可這遠遠表達不出我的心啊!我好多次望著這空白的紙張,久久沉思,幾次提筆卻寫不出一個字,內心里只有心酸……
加油!最美逆行者,最勇敢的英雄們!你們的身后有我們,有中國,有全世界!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 10
2019年已結束,2020年到來的時候,中國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這是繼2003的非典以后,這是我們面臨的另一個難題。不過,在重大困難前,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在積極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億萬炎黃子孫萬眾一心抗疫情!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在剛出現以后,中國的相關人員迅速做出了對策召集各大科研人員進行研究,為的就是盡快做出解決方案,防止疫情的擴散。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非常可怕的,它可以通過口液,飛沫,接觸等傳播,國家為了能夠減少疫情的傳播,在中國城市的`相關地區都實行的封城的政策,對從武漢回來的人進行了14天的隔離,這很大程度上防止傳播新型病毒給其他人,現在很多西方國家都在效仿中國的做法,這是我們戰勝這次疫情的保障!
疫情出現了以后,很多醫護人員前去當志愿者,他們放棄了小家加入了大家庭中,在報道中,一位被感染的醫護人員說“等我脫離了隔離期,一定重返戰場,和戰友們并肩作戰,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這是武漢市第一醫院急診科醫生劉霖的新年愿望,正是這么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才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疫情當下,我們沒有亂,大部分人選擇響應國家號召,各司其職,自覺居家隔離,出門佩戴口罩,盡自己所能,為消滅疫情你自己的一份力!
【護士抗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護士抗疫總結03-21
抗疫護士工作總結03-19
抗疫護士的工作總結06-01
2022年護士抗疫心得體會(精選14篇)07-27
護士防疫抗疫工作心得體會通用11-25
抗疫的簡報05-16
抗疫核酸檢測護士事跡材料12-04
護士抗疫工作個人總結(精選6篇)10-14
2022抗疫護士個人總結(精選14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