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防溺水家訪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師防溺水家訪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老師防溺水家訪心得體會1
有人說,生命是寶藏;有人說,生命是黃金。我說,生命如花。世界因如花的生命而精彩,可是,有的人卻輕易地讓生命之花過早地凋謝了。
很快春去夏來 ,天氣越來越熱,暑期也即將來臨。在炎熱的夏季,游泳,是廣大少年喜愛的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據調查,中國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意外溺水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首要死因,10個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中,有近6個是因為溺水身亡的。
夏天是酷熱的,它的酷熱牽引著多少人去溝渠、去江河湖海中游泳、嬉戲?正是因為這一個個不規范的“游泳池”奪走了一個又一個含苞待放的生命,使一個又一個的原本幸福的家庭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溺水——成了一個恐怖的字眼,讓人心驚膽寒,讓人心情悲憤,但卻無濟于事。
江河、塘堰、游泳池給人帶來歡樂享受之余,也潛藏著安全危機,如果游泳前多一分防范意識和自救知識,就可以帶給我們歡笑,更可以避免可能發生的后悔與遺憾。因此,在這里我倡議同學們:
一、從我做起,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遠離溺水隱患,不參與各類危險的校外活動;
二、不私自或結伴到水池、河塘、水庫、蓄水池等危險地帶嬉戲、玩耍;
三、一定要在有家人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規的游泳池游泳。并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活動,防止溺水事件的.發生;
四、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玩耍和游泳;不在設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險”等警示標語的水域處下水戲水,不在公園尤其是靠河處逗留玩耍;
五、當發現有人落水時,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同時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老師防溺水家訪心得體會2
夏天的腳步近了,越來越多的人受不了夏天的酷熱,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降溫。于是,游泳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 游泳不僅可以娛樂,還可以避暑,使人渾身清爽。我們都喜歡游泳。
游泳雖然可以強身健體,但是“溺水”——這個安全隱患,你知道有多么恐怖嗎? 通過對學校下發的防溺水教育宣傳,我知道了中國每年因溺水身亡的有57000人,相當于每天會有150人會死于溺水,而且發生慘劇的時間一般都在暑假,年齡大都在18歲以下的小學生和中學生當中。
因此,如何預防溺水便成了夏天我們應該注意頭等大事,通過學習我懂得了:不能獨自一人到江河湖海游泳;小孩子必須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不要游到深水區;游泳前應做適宜的運動;如果身體不適,要立刻上岸;下水后不要逞能;不能在急流或旋渦處游泳……
水是溫順的,我們可以用它來救活干旱的莊稼;我們可以用它來幫助小樹苗長得挺拔茁壯;我們可以把它放進不同形狀的瓶子里,它就會變成不同的形狀……水也是兇殘的,它能引發山洪暴發,它能摧毀房屋,更可怕的是它能吞噬一個又一個無辜鮮活的生命,使一個又一個原本溫馨、幸福的家庭承受著巨大的傷痛。
珍愛生命,請預防溺水!不要讓水成為洪水猛獸,讓我們的生命受到威脅,安全游泳,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老師防溺水家訪心得體會3
俗話說水火無情。剛進入夏季,大中小學學生溺水事件又頻現報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事件再次為我們敲響了防溺水安全的警鐘。
防溺水安全重于泰山。溺水事件的頻發也值得我們深思。縱觀第一次溺水事件的發生,我們不難發現,這里面既有防溺水設施的缺位、漏位,也有遇溺大中小學學生對防溺水知識的缺泛,特別是緊急情況下自我保護和救生手段的缺失。
防溺水安全重在一個防字,重在提高小學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識,提升大中小學學生的防溺水技能。學校應加強防溺水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要通過觀看幻燈片,參觀圖片展,以事實說話,以個案示人,讓廣大大中小學學生對防溺水有一種直觀和形象的認識,同時要定期不定期地組織開展防溺水安全演練,模擬漲水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現場指導,教會學生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和救生要點。
當然,防溺水安全不是一個部門就能解決的問題,應該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防溺水機制。積極政府應發揮其職能作用,加大對湖、泊、河、塘、壩安全警示標志的設置,實現全覆蓋,并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全天候。學校應發揮防溺水安全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防漲水安全的意識和技能。
家庭是學生生活休息的另一個主要場所,學生除在校學生外,很多業余時間都在家渡過,而溺水事件集中發生時段也是在節假日和暑假之中。究其原因是家長的監管不到位,等到事情發生,后悔晚已。家長應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加強對自己子女的監管,時時教育和提醒他們遠離水患。疏大于堵。目前由于溺水事件的頻發,讓學生家長談水色變,禁止游泳于是乎也就成了共識。禁止游泳不亞于堵源截流。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疏導,要教會孩子學會游泳,掌握一些游泳的基本技能,不至成為旱鴨子和稱砣,從而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杜絕和減少溺水事件的發生。
溺水猛于虎。但當我們面對頻發的溺水事件時,我們不應該只扼腕嘆息,而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構建起一道防溺水安全的生命屏障,讓溺水遠離孩子,讓溺水事件不再重演!
老師防溺水家訪心得體會4
2016年6月12日下午4點,瑞安市東邊的一個小山區的一座學校四年級學生張某和幾個同學一起去池塘邊玩,張某提議去河里游泳。另外幾個人不怎么會游泳,不敢不去,找借口說這里很深,張某卻要游給他們看,但下水不到一分鐘,張某就大叫救命!旁邊一個有點會游泳的去救,可因為池塘下面有淤泥,剛下去正好踩在淤泥上,慌了。就叫岸上的拿棍子把他挑上來,所以張某就被淹死了。
張某的死給家人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大家都說“孩子和家長都要做好防溺水工作,不要讓悲劇出現在自己的身上。”民警叔叔也說:“家長要好好的監督看護,別讓悲劇再次發生。我覺得民警叔叔他們說得很對,如果不做好防溺水工作,可能下一個發生悲劇的就是你!
這不是危言聳聽。據教育部統計,每年5月到9月份是小學生溺水事故的高發時期,非正常死亡的學生占比例百分之50多,而大多出現在郊外。看了這份報告,我十分慶幸,我是一個”電腦小宅男“,不喜歡體育運動,也不喜歡游泳,所以溺水可能性很小哦。
最后我想跟大家說一下游泳安全常識:
1、不能私自下水;
2、不能去不知水情、偏僻的地方游泳;
3、游泳時不要玩鬧、逞強好勝。
我從內心發出呼吁:同學們,你們是家中的一員,班級中的一員,社會中的一員。請你們保證自己的安全!
老師防溺水家訪心得體會5
游泳,是廣大青少年愛好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預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碰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是衛生,水下是否是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習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相互照顧。假如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盤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平時四肢就輕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預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冒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相互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旋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假如忽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惶恐,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推拿、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喚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碰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迫在眉睫,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梗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生命重于泰山!希望大家都重視安全!
【老師防溺水家訪心得體會(通用5篇)】相關文章:
防溺水家訪教師心得體會(通用8篇)05-09
班主任防溺水家訪總結(通用7篇)05-09
老師防溺水培訓總結(通用6篇)05-13
老師防溺水觀后感(通用5篇)05-24
防溺水心得體會(通用13篇)05-10
防溺水心得體會(通用9篇)05-09
小學生防溺水家訪總結(精選5篇)05-10
防溺水班會老師發言稿(通用5篇)04-24
防溺水會議老師講話稿(通用5篇)05-17
暑假防溺水心得體會(通用6篇)05-07